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这段时间,平时只是普通上网冲浪的网友们,被迫学习了很多新鲜名词,比如:同人、ao3、唯粉、CP粉、反黑……


更有探索精神一些的网友,还深入学习了粉圈知识,掌握了粉圈的专属名词和“黑话”。


当然也有缺课的朋友才第一次知道谁是肖战。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事情的始末,相信大家已经在很多地方了解过了,我就不赘述了,大概就是肖战粉丝因为不满一篇同人文章,把同人创作网站ao3给举报了,导致网站被墙,很多作者的心血付之一炬,等着追文的读者也失去了精神家园。


(更通俗易懂的类比是,粉丝不喜欢某个游戏角色,就把整个游戏网站举报了)


之后战火蔓延到各大圈层,大家对“举报”这一行为纷纷表示愤怒,而后自发形成了一个“反肖战联盟”。


这应该是粉圈文化跟主流文化碰撞最激烈的一次。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粉圈,也叫饭圈,更通俗的定义应该叫“追星族”,本来也属于“圈地自萌”的那一种,就跟游戏圈、体育圈、同人圈一样,有准入门槛、有自己的规则、形成了特定圈层。


本可以井水不犯河水,但近年来,粉圈文化越来越有向大众扩散和入侵的趋势。


相信很多玩微博的网友都深有体会:


在微博上,你不能带明星的大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哪怕是很客观的评论,都会很快被该明星的粉丝狙击,严重一点的,还会被打成“对家粉”和“批皮黑”。


(名词解释:对家粉,指某明星的主要竞争对手的粉丝,比如肖战的对家粉可能是王一博粉丝。披皮黑,指某人本来是个黑子,但假装是正义路人。)


而在微博上,凡是跟明星相关的微博,甚至并没有什么相关性的微博,最后都会变成粉丝带高美颜强滤镜图安利自家爱豆,也不管别人想不想看。普通人想看点正常的评论,基本是看不到的。


随便举个例子: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而这种粉丝强行按头安利的行为,在粉圈也是有专业术语的,叫【控评】。控评的初衷是,防止有黑评出现,混淆路人试听。


但粉丝可能不懂,很多路人根本不在乎粉粉黑黑那一套,更反感的是反而是粉丝强行安利的行为,美颜图看得越多,反感度越高。


从“普通人发微博不敢带明星大名”和“评论区被控评占据”这两件事,就能明显感受到,粉圈文化是具有入侵性的。


在我的印象中,粉圈文化的入侵,有三次影响力比较大的事件。


第一次是冲突来自“吴亦凡和虎扑步行街”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2018年7月,有网友在虎扑步行街(一个讨论娱乐八卦的论坛)上传了一段吴亦凡的消音现场视频,被吴亦凡粉丝当作反黑举报了,引发了吴亦凡粉丝和虎扑网友的骂战。


那也是普通网友第一次接触到粉圈的玩法,原来他们有专门的“反黑组”——粉丝每天在各个网站冲浪,一旦发现有人黑自己的爱豆,他们就会把链接分享给反黑组,由反黑组发出来,再由粉丝统一去举报处理,就像这样: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粉丝只需要点击链接,并选择投诉就行了。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但这里有个问题,所谓的“黑”,是谁来界定的?


在粉圈的逻辑里,当然是他们自己来界定的,而他们无法接受客观的声音。


虎扑网友不过是发了一段吴亦凡现场无修音无现场音的消音视频,就被判定为“黑”,未免有些太过强盗。


而在大众网友看来,这是剥夺了普通人对明星基本的评论权和批评权。


第二次冲突就发生在2019年上半年,这次对象变成了“蔡徐坤和B站”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2019年4月份前后,B站上涌现了大量恶搞蔡徐坤的视频,其中一条“鸡你太美”影响力甚广,在大众范围内广泛传播。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而在B站恶搞视频大规模传播前,蔡徐坤和他的粉丝就引发了小范围的不满。


先是NBA将蔡徐坤选为中国首位新春贺岁大使,引发了虎扑论坛篮球迷们的反感。


接着潘长江在某综艺节目中表示不认识蔡徐坤,被很多极端粉丝追着骂了好久,导致潘长江本人都一脸懵。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而把冲突推向高潮的,是蔡徐坤把B站给告了,要求下架恶搞视频。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这下网友们彻底怒了,怎么争不赢还急眼了呢?


当然了,蔡徐坤粉丝表示,他们告的只是那些血腥、辱骂、人身攻击的视频,但B站网友却指出这明明就是一网打尽,把那些正常的恶搞一起给禁止了。


而这次事件,也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粉圈逻辑——粉圈即世界,所有人都应该认识爱豆,并且不能说、不能黑、不能骂、不能恶搞。


不能发比较帖,那是引战;不能说谁好谁坏,那是拉踩;就算你夸一个明星,也不能带上另一个明星,那是蹭热度……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不过“吴亦凡和虎扑”“蔡徐坤和B站”这两次冲突,之所以没有造成更大的影响,是因为都没有成功,虎扑还是该讨论讨论,B站还是该恶搞恶搞。


“肖战和ao3”这第三次冲突可不一样,直接后果是网站被墙,作者心血被毁。


引发硝烟的其实是一篇同人文《下坠》,讲的是有性别认知障碍的风尘女子“赞赞”和高中生“王一博”的爱情故事。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肖战粉丝认为,这种小说是在丑化他们的爱豆。


所谓“同人作品”,英文叫做fanfiction,指的是根据公众人物或者影视作品进行的衍生创作。


比如在《复联》中钢铁侠死了,那么就会有粉丝创作同人文,讲的是钢铁侠没死的故事。


同人文这种形式,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它早在动漫圈、游戏圈、欧美圈等各个圈层流行,很多同人创作最后甚至都变成了独立的文艺作品。(比如《盗墓笔记》最开始就是《鬼吹灯》的同人小说)


在同人圈还有个很重要的规则,就是这些作品只在圈子中流传,根本不会刻意传播出去,而且通常在文章前都会有标签,供读者选择,是非常自由开放的一种形式。


肖战粉丝的这种野蛮举报,根本就是对其他圈层的一种侵犯。


哪怕最后闹得满城风雨,引起了大规模的口诛笔伐,到了粉丝这边还是:我们只是在保护哥哥而已啊,哪里错了?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看到这里,相信你们也看出了一些粉圈的逻辑。


首先,他们认为自己的爱豆是需要被保护的,任何形式的建议、批评、恶搞、再创作,对于爱豆来说,都是一种伤害。


而粉丝的职责,就是保护自己的爱豆免受伤害,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合情合理的。


因此他们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内部组织——恐怕很多人对粉丝群体的理解还停留在“后援会”,但实际上他们早就有了更加细化专业的分工:


有网宣组,专门负责控评;有数据组,负责刷数据打榜等;有反黑组,负责反黑举报。还有大粉,也就是kol,负责关键时刻引领风向,或是直接跟明星工作人员沟通交流。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可问题是,这种粉丝组织,跟普通的网友的力量,是不对等的。


试想一下,明明你在跟一个人讨论交流,突然对方叫了一堆人过来怼你,这谁顶得住?


第二,粉圈逻辑里,很多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


粉圈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单纯的路人,每个人都是有身份的。


你说这个明星不好,那你一定是对家派来的黑子;你只要夸了某个明星一次,那你立刻就会被安上粉籍。


他们还形成了一种奇怪的被害妄想症,认为只要一段时间看到大规模的批评声音,一定是“资本下场”来黑他们的爱豆了,或者是“挡了谁的路”,“动了谁的蛋糕”。


就,把日常生活过成宫斗剧,不累吗?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就拿同人创作来说,为什么粉丝会觉得这是对爱豆的黑和侮辱呢?为什么不能看作是对爱豆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演绎更多类型的角色?


况且一个明星在演完一个角色后,还能有人对其进行同人创作,不更说明他演的角色受欢迎吗?


胡军就从不避讳“蓝宇CP粉”对他和刘烨的各种“撺掇”,觉得这也是大家对他们的一种认可。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欧美圈更喜欢玩同人梗,主流综艺节目现场会直接让演员读同人文。


粉圈文化的三次“入侵”


明星如果都能有这种坦荡的态度,冲突会少得多。


粉圈当然有很多理智的粉丝,也热心公益事业,但通常破坏力最大的,给大家造成困扰的,都是那些不理智的粉丝啊。


如果粉圈和其他圈子只是井水不犯河水,都活在自己的逻辑里,谁也不试图去说服谁,那也挺好的。


但粉圈却在一次又一次地强迫大家接受他们的规则和文化,一次又一次地侵犯别人的边界。


从前只是按头安利,后来有了投诉和举报,以后还会有什么呢?


“我不喜欢的东西,我就要消灭它”,这样的党同伐异,何时是个尽头?


可以料想的是,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