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邊橋南街

​ 半邊橋南街


徐海濤


前幾天我寫了半邊橋北街,今天來寫半邊橋南街。

為什麼要把半邊橋南街和北街分開來寫呢?

因為,根據1992年9月由成都出版社出版的《成都城區街名通覽》(吳世先主編)一書中關於半邊橋北街和半邊橋南的介紹,

半邊橋北街是屬於" 祠堂街街道辦事處 " 管轄;

半邊橋南街是屬於 " 上汪家拐街道辦事處

雖然都叫半邊橋街,但是一南一北分屬兩個街道辦事處管轄,這是比較有趣的。


這條街還有一個有趣的事情,北街的門牌號碼是從北到南數的,就是說1號是在北頭,最後一個號碼是在南頭。


但是南街卻反其道而行之,1號是在街的南頭,最後一個號碼是在街的北頭。


北街的單號是在東邊,雙號是在西邊。


南街又是反其道而行之,單號在西邊,雙號在東邊。


時代不同,街上的情況也不相同。


作家李致是巴金的侄兒,他寫過一本名字叫《往事》(四川民族出版社1995年6月出

他說 他小的時候 " 成都有的街道,多數商店都賣一種商品。例如,華新街主要賣帽子,半邊橋街則多是賣鞋的。……" 李致的小時候是在解放前,那個時候半邊橋街是《鞋子一條街》。


我小的時候就沒有看見這些賣鞋子的鋪子了。


豈止沒有鞋子鋪,其他的商店也都沒有了,我的記憶中,半邊橋南街沒有糧店,買米買面需要到陝西街上去,那裡才有糧店。也沒有賣菜的,也沒有打醬油買醋的,這些東西都要到君平街上去買。


60年代的半邊橋南街,南頭是一個三叉路口,往南沒有路,往東走是陝西街,往西走還是陝西街。

口,往南沒有路,往東走是陝西街,往西走還是陝西街。

再往西走又是一個三叉路口,往西是君平街 .

君平街上,當時有一個名字叫《商業王》的東東,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綜合商場,裡面主要是賣菜,賣吃的東西,菸酒,糖果,幹雜,醬油醋,豬肉,菜油等等,都有賣的。

60年代,在人民電影院的北邊,解放軍影劇院的南邊有一個很大的市場,名字叫《中心菜市場》是成都市最大的一個賣吃的東西的

在半邊橋南街上商鋪很少,半邊橋南街上的居民都要到這裡來買吃的東西。


半邊橋南街的2號在半邊橋南街的南頭東邊,是一個煙鋪子。


這個煙鋪子可能是當時半邊橋南街的東邊唯一的一個商店。


在半邊橋南街東邊的中間,好像是44號的旁邊有一個公共廁所,因為整條街,就只有這一個廁所,所以在某些特定的時間段,(比如早上7點過鍾)這裡要排長隊。


那個時候的廁所還有一道風景線,就是淘糞的和偷糞的打架。

)這裡要排長隊。

那個時候的廁所還有一道風景線,就是淘糞的和偷糞的打架。

那個時候糞是郊區農民的寶貝,為了公平,就把成都市區內的公共廁所分了,這個廁所屬於這個生產隊,那個廁所屬於另外一個生產隊。

到分給本生產隊的廁所掏糞是正份兒,到別人的廁所去掏糞就是偷糞,如果偷糞的被正份兒的發現了,自然就會有矛盾,有時還會打起架來。

為了防止偷糞事件的發生,又派生出了一個

偷糞的人看見有人《守糞》,當然就要考慮考慮後果了。


1980年有一個四川的畫家羅中立畫了一幅轟動全國的肖像油畫,名字叫做《父親》。這幅畫就是畫了一個《守糞》的老農民,為了守糞,這個老農民在臘月三十晚上都不能夠回家,這個情節感動了畫家,這幅《父親》也是羅中立的成名作。

這幅羅中立的成名作好像跟半邊橋街沒有什麼聯繫,我在這裡說這幅畫是不是畫蛇添足了?不是的,想當年,我就是在位於半邊橋北街上的成都市圖書館裡面看書的時候,第一次看見了這幅油畫和介紹畫這幅畫的創作背景。


半邊橋南街


下面的文字就是百度關於這幅畫的創作背景:


《父親》是1980年羅中立根據在大巴山生活的體驗,以及與農民結下的深情,創作的作品。


20世紀70—80年代,社會處於變革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主體意識開始覺醒,藝術的表現意識深化,這就形成了一個良好的客觀的環境。反映在藝術創作上,藝術家開始對周圍身邊的瑣事及普通人民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改變了以革命領袖為主要描繪對象的創作方法,《父親》就是在這樣一個良好的氛圍下應運而生的。


《父親》中的藝術形象來源於一位名叫鄧開選的普通農民。20世紀70年代農民進城主要是淘糞,把糞作肥料。為了這個肥料,生產隊、公社之間經常發生爭鬥,就是為了這個肥料,畫家附近的廁所裡都有農民住在裡面,那時候城裡面每一個廁所都有農民住在裡面。農民過年的時候也守在那個地方,所以農民的那個神態和姿勢,引起作者很大的震動,之後,他就畫了守糞的農民,又畫了一個當巴山老赤衛隊員的農民,最後才有了現在這幅作品,開始畫的名字是“粒粒皆辛苦”,後改成《我的父親》,最後去掉了“我的”二字更名為《父親》。


半邊橋南街的北頭就是半邊橋的南頭,有趣的是 : 這條街的門牌號碼不是在半邊橋的南頭就結束了,而是沿著金河向東延伸了150米的樣子,在金河的南岸,有一條小巷,一直沿著金河通到了人民南路的邊上。


半邊橋南街的西邊是單號,1號在南頭,是一個住家戶,門口靠北邊一點有一個自來水樁,附近的居民都到這裡來挑水。


可能是7號或者是9號那邊是一箇中藥鋪,再往北不遠,有一個痔瘻醫院,和半邊橋北街上的痔瘻醫院是一家的,也是《黃濟川痔瘻醫院》


再往北,門牌號碼是半邊橋南街35號是一個大院子,門是大黑木門,很沉重的那種木門,解放前可能是一個公館。在1955年到1965年這個十年時間,這裡是四川省博物館。


1965年,四川省博物館搬到了南門外的原子能展覽館。原子能展覽館是蘇聯幫助建設的,完全是蘇式樣子。具體位置是現在的人民南路和一環路交接的十字路口的東南角。


四川省博物館搬走以後,這裡成了四川省文化廳的辦公室,後來又變成四川省文化廳的家屬宿舍。


我看過車輻先生寫的《川菜雜談》(生活 讀書 新知 三聯書店2004年1月第一版)裡面專門提到了半邊橋南街。全國著名的《夫妻肺片》就是誕生在半邊橋南街,雖然車輻先生在書中沒有直接說是半邊橋南街,但是我們都曉得,人民公園後門的右側就是半邊橋南街。


關於夫妻肺片,作家董仁維有過詳細的介紹:


夫妻肺片—有心沒肺名不副實


清末時期,成都市井中出現了許多提籃出售肺片的小販。起初,有的是端個瓦缽,賣涼拌肺片,或將瓦缽放在長板凳一端,在其周圍插了無數雙筷子,吃一片給你用小銅錢記一次。此為平民小吃,但極不衛生。這時的“肺片”確實有牛肺。後來,因牛肺顏色難看,口感很差,所以經營者就取消了牛肺,而採用其他牛雜作食材。


由於採用的食材都是牛的內臟,而這些原料的來源大都是不食動物內臟的人丟棄的,所以當時被稱作“廢片”,四川方言,有的也念“薈”。因其價廉味美,既受買不起肉食但想吃葷腥的貧民的歡迎,又受愛其美味的市民的追捧,很快就打響了名氣。


20世紀30年代初期,住在成都少城地帶的郭朝華、張田正夫妻二人走街串巷出售“廢片”。不管白天夜晚,也不管吹風下雨,夫妻二人緊緊相隨。他倆將買回來做肺片的主要原料牛肚、牛舌、牛頭皮,清洗得乾乾淨淨,牛肚白嫩如紙,牛舌淡紅,牛頭皮透明微黃,再配以夫妻倆精心搭配的紅油、花椒、芝麻、香油、味精、上等的醬油和鮮嫩的芹菜等調料,因此涼拌出來的肺片顏色紅亮、軟糯入味、麻辣鮮香、細嫩化渣,成為當時挑擔、提籃叫賣的肺片中最具特色、最受歡迎的一種。久而久之,人們為區別於其他人出售的肺片,遂為其取名為“夫妻肺片”。


後來,郭氏夫妻賺了錢,在成都半邊橋街、現人民公園後門右側一個單間鋪面設店出售,店名正式命名為“夫妻肺片”。後幾經變遷,遷至鬧市區的提督西街,擴大了經營面積,增加了牛肉麵等食品,食者不僅品嚐肺片,還有面食充飢。夫妻肺片成為一家中型的小吃店。幾十年來,夫妻肺片從開門至關門,每天顧客如雲,出堂者經常排起長隊,等候購買肺片和家人共享口福。


正宗的夫妻肺片是名不副實的,有牛舌、牛心、牛肚、牛頭皮、牛肉,但唯獨沒有牛肺。


可見解放前的半邊橋南街是比較熱鬧的除了賣鞋的,還有美食。


可能是輪迴吧,改革開放以後,半邊橋街上又是美食聚集了 :


《二姐兔丁》《老媽火鍋》《王胖鴨店》……


現在半邊橋南街已經沒有了,在百度地圖上輸入半邊橋南街會跳出來《原半邊橋老媽蹄花》。


《老媽火鍋》《王胖鴨店》……


現在半邊橋南街已經沒有了,在百度地圖上輸入半邊橋南街會跳出來《原半邊橋老媽蹄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