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作者 | 趙柏田

部分文圖來自《茶經》、“菖蒲壽石齋”

圖 | 見文內署名

設計 | 張涵、胡丹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那是一個芳香的年代,空氣中總是飄蕩著一絲絲若有若無讓人心醉神迷的香氣。

那些上流社會的男男女女似乎一生下來就生活在香雲繚繞中。他們頭髮上散發著香味,衣服上掛著香囊,洗澡的浴缸裡摻著香料,讀書時手邊也放著個香菸嫋嫋的熏籠或長柄香爐。在這個有著古老的焚香傳統的國度裡,焚香一度被看做是秉受來自上天的意志。在神聖肅穆的朝廷政治生活中,皇帝焚香接受神喻,象徵著一種貫穿天人之際的、活生生的、超自然的智慧。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初心-吃茶去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謝禮恆

當這沁人心脾的香氣隨風散入16到18世紀縉紳階層的世俗生活,併成為一種社會性的潮流,瀰漫了從禪房經堂到青樓歌館的所有空間,香料——這種以沉香為主要成分,再配以乳香、檀香、丁香、麝香、甲香提煉而成的奢侈的物品—被看做是一種能賦予生活以超凡脫俗意義的神奇物品也就不足為奇了。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石瓢 清韻·大明

那個時代的人們普遍認為,它能昇華和淨化汙俗不堪的生活,並使一個人的感官所能享受的美感得以最大限度地擴展。如果你生活在那個年代,看到街衢上有人鼻翼翕動,請不要感到奇怪,因為很有可能他正在努力辨認空氣中那鬼魅般遊蕩著的一縷縷香魂。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潛圜的園

順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江蘇如皋名士冒襄美麗的妻子董小宛因過勞瘁死,一代名媛香消玉殞。小宛歸冒襄前,已是秦準河上享有盛名的絕色佳麗,冒氏初見她時的“面暈淺春,纈眼流視,香姿玉色,神韻天然,懶慢不交一語”(《影梅庵憶語》),可為一證。她的猝然去世,一時引發了富有想象力的江南士人種種猜測,一種最為離奇的說法是小宛並非病死,而是被多爾袞的部下擄掠北上,入了宮,後來又成了清世祖的寵妃董鄂氏。在這個故事中,冒襄——這個世上最為倒黴的丈夫兩個月後自揚州回到如皋,才得知這一災難性的消息。四十歲的他陡失愛妻,數度北上尋訪,甚至託關係找進了宮廷,得到的回答是不能放還。家門蒙羞,困窘的冒家開始只好假託小宛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不能見面禮客,後來看看重圓無望,又實在瞞不下去,只好對外正式宣佈小宛病死了。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董小宛書法

近人高陽更是使出他慣有的“以詩證史”法,有《董小宛入清宮始末詩證》對此言之鑿鑿。但這一小說家言,經孟森等史家考證,已被斥為“倒亂史事,殊傷道德”。“凡作小說,劈空結撰可也,倒亂史事,殊傷道德。即或比附史事,加以色澤,或並穿插其間,世間亦自有此一體,然不應將無作有,以流言掩事實。”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董小宛《仿六如居士筆意》局部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董小宛作品

悲傷的冒襄寫下了二千四百餘言的痛切祭文《影梅庵憶語》,長歌當哭,文章的廣泛散發,使得一代紅顏“名姬董白”香消玉殞成了大江南北無人不曉的公共性事件。文壇名流作詩哀惋者有之,曲筆質疑者有之。《影》文更是一時洛陽紙貴。隨著《影》文廣發天下,冒襄回憶他與董小宛閨房之樂時的“品香”“品茗”幾節文字,不知安慰了多少酷好風雅之士的寒夜長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文人空間

據冒襄自述,他和董小宛都是香品和名茶的熱切愛好者,兩人常常“靜坐香閣,細品名香”。小宛善飲,自從嫁歸冒襄,見夫君酒量不勝蕉葉卻嗜茶如命,於是也好上了荼道,尤其喜飲一種叫“岕茶”的名茶。他們所飲的岕片,必產自於半塘顧子兼家。而為了品香,他們多方購求各種香材,再自行加工煉製。黃熟香固定由一個叫金平叔的人供貨。於今天上人間,銀漢迢遙,這段煉香品香的日子,成了他刻骨銘心的記憶:憶年來共戀此味此境,恆打曉鍾尚未著枕,與姬細想閨怨,有斜倚燻籃,撥盡寒爐之苦,我兩人如在蕊珠眾香深處。今人與香氣俱散矣。安得返魂一粒,起於幽房扃室中也。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遠山影像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張岱早就想動身去一趟南京了。這個自稱“茶淫橘虐”的生活美學鑑賞大師,向來目高於頂,自認吃喝玩樂方面的品位無人能匹,但對當下江南士林中名聲日隆的品茶專家閔汶水卻是仰幕已久。閔汶水在文藝圈能有今日之崇高地位,引得名士大佬紛紛與之訂交,是因為他有著出色的知味能力,他發達而敏銳的舌蕾細胞在他生活的時代幾乎成了一個傳奇,據說他可以分辨出五十種名茶的產地、成色和十多種泉水滋味。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讓時間回覆到時間本身,“不圖將來,不追既往”。未經社會化、兒童式的時間觀下,時間只是用來消耗,用來賞玩,沒有任何生產性或經營性的功利意義。圖:芥子工房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袁中郎理想中的世界,就是這麼一個時間像廢棄的衣服和鞋子一樣亂扔的大嬰房。

圖:俞君

如此發達的感官能力構築起的一個幽深精微的世界,在一個以風雅為尚的時代裡怎不讓人神往?大概三年前的一個春天,閔汶水帶著新茶和一整套的茶具從南京跑到山陰找張岱喝茶,不湊巧的是張岱正好外出了,那次沒能和閔大師喝上茶,以後的日子裡讓張岱一想起來就懊惱不已。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怒是爾猛虎,欲是爾深淵,功名是爾沸湯,勤思是爾礪鍛。 爾一不避,焉能爾免?”——袁中郎

圖:文人空間

在桃葉渡的閔家,初見這個傳說中的人物還是讓張岱感到了吃驚,17世紀尚欠發達的資訊使他一直以為閔汶水是一個喜好茶道的少年書生,卻沒想到是個比他還要老的清瘦老頭。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河邊小屋-大明

看來想象和事實永遠存在著距離。

開始見面是在一種彆扭的氣氛中,這個瘦老頭連起碼的客氣一下都沒有,不問名姓,也不問他所從何來,他給張岱的感覺是一隻容易受驚的野鹿,敏感,多疑,不好接近,甚至還有些微的敵意。張岱還想說些什麼,他竟找了個藉口說他的手杖忘在外面要取回來就走開了,丟下尷尷尬尬的客人,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河邊小屋-大明

張岱的敘述在這裡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空白,雖然他沒有告訴我們一個人留在閔家的客廳裡是如何的坐立不安,但大致的情狀我們還是可以想見。閔老頭故作的冷淡和清高反倒讓他固執起來。今天難道就這樣一無所獲地回去嗎?他為自已這近乎無賴的行徑感到了好笑。閔老頭出去找手杖找了大半夜,回來看到客人還沒走,也有些吃驚,乜斜著眼睛看著他說,你還在啊,留在這裡還有什麼事嗎?張岱不失時機地拍了他一下,久聞閔先生精於茶道,今天我就是來借你的剩荼一解渴思了。這話像一劑春藥立馬讓閔老頭興奮了起來,他親自起身燒爐子煮茶,動作快捷麻利得如同急風驟雨,一點也不像七十歲的老人。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清涼地兒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清簡Jane

茶一會就煮好了,閔汶水把客人引到另一間裝飾典雅的房裡,明淨的桌子上,有名的荊溪產的茶壺和成窯、宣窯制的瓷甌琳琅滿目地擺了十幾套。隨後,賓主雙方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了一場知識考辨式的對話,並在對話中促進了相互瞭解並進一步增強了感情。這是一場知味能力和感官靈敏度的較量,五花八門的茶具和香茗就是他們捉對兒廝殺的疆域,當籠罩著話語的硝煙味數去,他們都為辨認出了對方而欣喜不已。張岱最後不無得意地向我們宣稱,經過這場對話,他和閔汶水的友誼得到了提煉和昇華,“遂相好如生平歡”——就像結交了一輩子的老朋友一樣親密無間了。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仇英《臨宋人畫軸》

酷好茶道的人們往往會在清淡飄逸的茶香與孤芳自賞的清流間建立起某種內在關聯,張岱在這裡以傳奇性的筆調描述的飲茶過程的種種細節,不無相互標榜的意味,而穿過這些細節,我們會看到他運用感覺器官營造了一個有別於世俗世界的精微、典雅的傳奇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一個人憑著他感官的觸覺就能在人群中找到他的同類,如同上面這個故事裡所說,張岱與閔汶水因為相互佩服對方的舌頭而相互慕名,直至最終訂交。由此我們不難窺見晚明感官文化發達之一斑。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文徵明《惠山茶會圖》 紙本設色 22x67cm 故宮博物院藏

在這裡,一個人的感官能力發達與否成了他能不能進入這一傳奇世界的關鍵。生活於17世紀中葉的一個叫孫枝蔚的小品文作家批評了名士的形式化傾向和這種傾向帶來的浮泛虛假的風氣。所謂“時之名士所謂貧而必焚香必啜茗,必置玩好,必交遊盡貴也”,一個人不管窮到了什麼地步,品茶(仰仗味覺能力)、焚香(嗅覺能力)、玩古這幾樣文人雅士標誌性的癖好卻是萬萬不可丟下的,即使你感官魯鈍不具備這方面的能力,你也得學會虛張聲勢,以證明你是個真正的風雅人士。袁中郎在蘇州吳縣做縣令時講過一個麻城名士的故事: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茶人世安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松風社-土總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清物堂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睿衍

麻城的朋友丘長孺來無錫玩,帶回去三十壇著名的惠山泉水。他自己先回家,讓僕人們隨後把水挑回去。僕人們嫌水重,半路上都倒進了江裡,快到家了才汲了附近的泉水灌上。丘還以為這水金貴著呢,第二國就遍邀城中名士來家品嚐惠泉水。名士們圍坐在書房中,一個個臉上十分欣喜,打開水壺拿來磁碗,盛上少量泉水,爭相議論一番,然後開始非常隆重地飲水。“齅(‘嗅’的異體字)玩經時,始細嚼嚥下,喉中汩汩有聲,乃相視而嘆曰:美哉水也,非長孺高興,吾輩此生何緣得飲此水?”臨走了還流露出戀戀不捨的樣子。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石瓢 清韻·大明

你幾乎可以看見他們一個個拿腔拿調煞有介事的可笑模樣:把鼻子奏近杯子,用力地嗅著,咂巴咂巴再慢慢嚥下,喉啦裡發出呼嚕呼嚕的聲響,臉上掛著愚而快樂的笑容。本來這事也就這樣過去了,不巧的是半個月後,僕人們在一次爭吵中互相揭短把換水的事全給抖露了出來。憤怒的丘長孺把他們都趕走了。不知道那些躬逢其會的名士們聽到這消息又會是一副什麼樣的表情。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文震亨是畫家文徵明的曾孫,出生於藝術世家的他寫過一本叫《長物志》的奇特的書。在這本書中他以一種閒散的筆調講述了一種美學生活的經營和操作法則。這本被官方評論家不屑地稱為“所論皆閒適遊戲之事”“大抵皆瑣細不足錄”的志書共有12巷,其類目分別為:室廬,花木,水石,禽魚,書畫,几榻,器具雜品之屬,位置,衣飾,舟車,蔬果,香茗等。細加考量,這些物的種類包括植物、動物、礦物,在用途上可以細分為藝品、食物、飾物、器物等等。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文徵明《茶具十詠圖》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文徵明 《品茶圖》

在這本書裡,這些林林總總的物被一種奇怪的分類方式羅列在了一起。之所以說奇怪,是因為從生活的層面來看,它們大體上並非日常必需之物,器物不是作為生產之用,食物也不是果腹必需的糧食。這些物,在一開始歸類時就沒有放置在日常生活的範疇中,所以它們被稱作“長物”——多餘的物或者說奢侈的物。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如果讀過福柯的《知識考古學》,我們會發現,物的這種奇特的排列方式構成了一種知識,一種從社會公共空間退據到生活私密空間的新穎知識。文震亨用“長物”經營起來的這個世界,大致由這些方面組成:空間規劃,器物賞玩,景物觀賞,食物(零食)品嚐,美觀裝飾。它不是汲汲於利益增值的,而是用於觀賞把玩的。聚集起這些物,也不是為著現實生計的經營,而是超越於現實蠅營狗苟之上的一種美學生活的經營。這個世俗世界之外的“文雅境界”就像一件華美的袍子,密實的針腳下縫著的全是兩個字:無用。難怪乎廟堂之士一說起它總是隱含不屑譏峭之意。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仇英《臨宋人畫軸》(局部) 展示了一個並不奢華卻意境別緻的明代文人書房。室內的文房清玩、傢俱陳設反映出明代文人所崇尚的悠閒安逸的生活狀態。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仇英《臨宋人畫軸》(局部)

說是無用,但一個時代的文人卻要藉此建立起他們全部的精神生活。

就說房屋居室佈置這樣的小事,在文震亨看來卻不外是個“小世界”的營建,足可以投射情感寄寓性命。這個18世紀的室內裝潢家以一個藝術家特有的細緻和耐心指出,不管是堂屋、亭臺還是私房秘室,佈置都是繁簡不同寒暑各異的,即使是圖書碑帖、鼎彝之類的古玩,也必須安排得妥貼了才會顯出它們各自的價值來。從下面他對坐幾、坐具、椅榻屏架的擺放設計到花瓶、香爐和掛畫位置的選擇,無一不顯出他對細節的沉溺和酷好,而這一切設計都可以歸結到感官的愉悅上來:把這些“長物”納入個人的感官世界中,觸摸之,賞玩之,滲透之,並以此承載這些“長物”的主人的情感和意趣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文人空間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謝禮恆

如同進入一個陌生的房間,看著陳設和佈置我們已經大致明白了房間主人過著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他是優雅的,怠惰的。他疏於曰常營生的手指白皙而修長。他的腦子和精子都有著足夠的空閒。屋子的主人或許有時會警詫於自己這般的頹廢,但感官與物交會營造的優雅情境已讓他欲罷不能,長久以來他就是這般的頹廢著並陶醉於這種生活的芳香和靡爛氣息。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把生命的重心從世俗的蠅營狗苟中退出,另外建立一個讓“性靈”(他們發明了一個多好的詞啊)張揚的空間,所謂“閒隱”的意義正在於此。 圖:頑 頑石不全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這個新的生命活動空間以鐘鼎、古玩、書籍、園林、硯、琴、花木、茶酒之類非實用性的物為基礎,或者說,是以這些物為感官的延伸、情感的寄寓、生命投注的承載體。當對這些“長物”的賞玩與誦讀莊騷、吟詩長嘯、飲酒博弈、看書論道一起成為文人雅士們嚮往的日常生活情狀,極力渲揚這種生活模式的《長物志》《閒情偶寄》《遵生八箋》成為一時之著也就不奇怪了。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從這些十七到十八世紀風行的暢銷讀物中看明清文人的生活,真是些會享受的人!高度累積的物質文明使舊有的有錢人家、新進的暴發戶和貧寒的書生都在享受著前所未有的富足,並在室內設計、世俗消遣和裝飾藝術品上追逐著一茬又一茬的時尚。圖:頑 頑石不全

你看他們飲酒,喝茶,沐香,把器官磨礪得纖細而敏感。躺在不存在的園林裡做夢,一人摟一個小姐談哲學。要不就是做一個小小的閒官,喝點暖胃的小酒,發點小牢騷,生一場小病,做幾篇小品文。三日一小聚,五日一大宴,你方請罷我復請。再不濟也要弄只裝滿酒和書的船,東飄西蕩隨水流轉。儘管三年一度的上京趕考像間隙性發作的癲癇總讓人手足無措,但有了這些小小的樂趣生命總算有了個寄離的所在,飛揚著不肯安生的荷爾蒙也差堪有了著落。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一種生活形態,究其實質就是人與物的一種關係:人如何撇取物,如何使用、支配物,當文震享們以這些非實用意義的物(“長物”)構建著一種審美化的文人生活,他們的感官——眼,耳,口、鼻、身,意以及與之相對應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覽,觸覺——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並參與到這種生活的營造中去。圖:頑 頑石不全

不管他們創造了一種如何綺麗的文化,感官世界背後生命的畸變卻總是讓讀史者嗟嘆不已。生命的情感有大小,生命的能量與氣象有大小,對一朵花、一棵樹的關懷總不能與對人的生命的關懷相比,但是,要是熱衷於“長物”的他們甘墮小道,就是安於這一花一世的“小”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頑 頑石不全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享樂主義者袁中郎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羅列了人活世上的五件快活事,謂之“真樂”。他不諱言這些賞心樂事乃是感官享受的愉悅和慾望的滿足:看遍世上的美色,聽遍世上的樂曲,享盡世上鮮美的衣食;堂前排列著盛滿食物的大鼎,堂後演唱著美妙的歌曲,賓客滿席,男女混雜,香燭熏天,珠翠棄地;以千金買一隻船,船上配備樂隊一班,歌伎侍妾數人,遊客幫閒數人,浮家泛宅,渾然不知老之將至……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歲月如花,樂何可言,在袁中郎看來,人生有了這些快活事中的一兩件,活著就可以無愧,死也可以不朽了。臨到末了,家產田地全都敗光,狼狽窘迫得要跑到歌樓妓院託缽乞討、在救濟院裡和孤獨老人分食的地步,還恬不知恥地往來於鄉親之間,這才是快活到了極致。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潤園-孫姐姐的茶

“順情遂性”的人生態度就這樣把生命整個地推入一個純粹的遊戲情境裡去。在袁中郎看來,社會已經令人欣慰地形成了一種追求“趣”的風尚,但是這種對趣的追求僅僅是在書畫古董的賞玩辨析或燒香煮茶之類的生活形式上,這是皮相的,也是低級的。他進而指出,文雅生活不僅僅是空間性的,更是時間性的,最高層次的趣應該是一種完全出乎自然的“童趣”。

他設想一種完全沒有目的性的人生境界——一個兒童時代一般透明的“純真”世界的最終到來。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居官京城期間,袁中郎寫下了一部專論瓶花供養和插花藝術的著作《瓶史》,這本將在數百年後流傳到東瀛並引發一場花道藝術革命的小書在當時卻飽受學問之士的譏屑。身受官場羈絆之苦的袁中郎在這本書裡流露了對另一種閒雅生活的嚮往。當卑微的官職拖累讓他欲親近山水花竹而不得,乃轉而求諸於瓶中之花,以瓶花來替代自然山水。所以瓶花在這裡由簡單的生活飾品轉化成了一種隱喻,承載起了一種有別於奔競世俗名利的生命意境。袁中郎在這本花道指南手冊裡以一種鑑賞家的語氣不厭其煩地談到盛花的器物、花架、水與土的關係、每天清潔花瓣的必要性等等問題,當然,他更希望這本小書不僅是一本實用操作手冊,更是他心史的記錄。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根據人與現實的關係,袁中郎把世間人分成四種:不把現實放在眼裡的玩世者,超脫現實的出世者,調和現實的諧世者,從現實中追求享樂的適世者。袁中郎說他最喜歡的是第四種人“適世者”。這種人,“於業不擅一能,於世不堪一務”,是天下最無關緊要的人。他們做和尚,戒行不夠;做儒生,嘴裡從不講儒家經典,也不做什麼仁義謙讓這種事。熟悉袁中郎的人肯定把這看做了他的自我寫照:做官不像官,務農不新躬,隱居不安寂寞,出仕又嫌煩瑣,為儒不讀聖賢,信佛六根不淨,修真又不忘好色,這不是夫子自道是什麼?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月瀆公子

在《人日自笑》裡袁中郎就是這樣得意洋洋地宣稱自己的:

是官不垂紳,是農不秉耒,是儒不吾伊,是隱不蒿萊。是貴著荷芰,是賤宛冠佩,是靜非杜門,是講非教誨,是釋長鬢須,是仙擁眉黛……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 圖:芥子工房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中國嘉德網絡公益拍賣

康春慧 取春風

絹本團扇

29×28cm

起拍價:無底價

(藝術家本人捐贈)

芳香年代 | 文人閒隱的風雅庭院

藝之秋聲丨一臺會發聲的黑色櫃子,為什麼藝術家們都在追?)

節後順豐快遞全面恢復,SEED黑膠唱片一體機,宅在家裡的獨家經典HIFI。詳情請掃描“藝術好物”二維碼進入藝術野瘋狂微店下單。凡下單附送黑膠唱片一張!

生活需要儀式感,但是儀式感從哪裡來體現?

對於梵尼詩而言,自創立之初,就倡導藝術生活,

這其實也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

但要如何體現這種儀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才是最迫切的問題。

細節或許才是最後的答案,也只有細節,

才能凸顯儀式感的尊崇和難以取代,

所以這也成為了梵尼詩的選擇。

範婭萍“大未來”系列 |一面鏡子,比新冠疫情早到的警示

古代美人生活物語 | 楊玉環的殺手鐧

在計成的園子裡喝茶 | 多情的南方庭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