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曹操在铜雀台的比武中谁最厉害?为什么?

五金员工陈可为


铜雀台确切来说,是比试箭术,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比试,个中峰回路转的,要说谁最厉害?那得看哪个方面了。先说说箭术的比试吧,没有规则不成方圆,箭术比试规矩如下;

“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以百步为界。分武官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勒马,听候指挥。操传令曰:“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即以锦袍赐之;如射不中,罚水一杯。”《三国演义第五十六回》

过程如下:

第一个出场的是红袍阵营中的曹休,往来奔驰三次,一箭射中红心;



第二个出场的是绿袍文聘,不服锦袍被宗室夺取,出场一箭也中红心,众皆喝彩;

第三个是红袍曹洪,大叫为他们二人解箭,于是一箭射中红心,一众齐声喝彩;

第四个出场是绿袍张郃,和其他三人不同的是,张郃了背射中红心,大家都说:“好箭法!”

第五个是红袍夏侯渊,纵马至界口,扭身一箭,正中四箭之红心,结果金鼓齐鸣;

第六个是绿袍徐晃,直接射中挂着锦袍的柳枝,夺走锦袍,百官称羡;

第七个是绿袍许褚,上前抢夺徐晃锦袍,二人扭打,最后撕得粉碎。



从规则来说,毫无疑问,夏侯渊最厉害。原因有二:第一,夏侯渊是在四人皆中红心下,再射中四根箭的当中,还是跑到界口,扭身一箭的。所以,夏侯渊射箭的难度技巧,精确度都超过了前面四人。而且,从看客们的表现也可以看得出来,一开始看客们都是喝彩,这一半是给面子;到了张郃,终于说出“好箭法”了,到了夏侯渊,只剩下“金鼓齐鸣”,看客们要么是惊呆了,要么就是觉得已经无悬念了。所以,规则之下的冠军,也非夏侯渊莫属了。徐晃射柳条,属于违规,许褚抢夺锦袍,更和箭术更是无关。



不过,除去规则,应该说徐晃的箭术最厉害。因为,前面无论是谁,射的箭靶都是死的,柳条却是随风摆动,难度大得多。说到射击的参照物,夏侯渊瞄准的是四支箭的当中,能射中已经是相当难得了,远超前面四人,但是毕竟有靶子,靶心,以及上面的箭作为参照物。徐晃射的柳条,四周除了底下的锦袍,就没有了,所以,锦袍再大,又是处于下方,柳条却很细,参照的条件很有限。所以,论射箭的精准度,徐晃最厉害。



铜雀台比试箭法,原本是曹操一时兴起的彩头,结果差点演变成宗室和大将一个压过一个的对抗,这就有些尴尬了。幸亏有个人,眼明手快,化解了这场不利于团结的闹剧,这个人就是许褚。许褚看似无理取闹,其实他抢的必须是徐晃的,因为徐晃箭术再厉害,总是违规,难免让宗室大将一方产生怨恨。所以,身为外将的许褚抢夺同是外将的徐晃,就把矛盾从阵营转化为私人,最后锦袍撕得粉碎,曹操就借坡下驴,一人赏赐一件锦袍,皆大欢喜收场。

所以,这场比试,许褚一箭未发,其实才是最大的赢家。


大飞熊骑士


曹操铜雀台比武中,哪位武将最厉害?



建安十五年(210)春,曹操在邺城的大型工程,铜雀台落成典礼隆重举行。在如此盛大的活动中,需要一定水平的助兴,于是,曹操下令,文官们作诗写賦、武将们骑射比箭。 文臣陈琳、王粲、钟繇等,绞尽脑汁,进献诗章,不乏吹捧肉麻之作。不少是称颂曹操功德,并暗示曹操合当代汉,曹操逐一浏览,大笑曰 : “诸君佳作,过誉甚矣……,孤死后,得题墓道:汉故征西将军曹候墓,于愿足矣……”,当时的曹操五十五岁,不能说这话,是曹操虚心假意,故意装逼,毕竟两年前,在赤壁碰了钉子,华容道受了坷坎,曹操心里也知道,那些官员们拍马屁,真实用意想自己再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有一定心里话的味道。



需要说明的是,《三国演义》中,罗先生故意没提这个典礼上,最著名的曹值之賦《铜雀台賦》。为啥要隐瞒曹植这首堪比杜牧《阿房宫賦》、司马相如《子虚賦》的《铜雀台賦》呢?因为,罗先生在前面,为了表现诸葛亮,在铜雀台还没修的建安十三年(208),虚构修改一句“揽二乔于东南兮”,激怒周瑜联刘抗曹,已经提前透支了。

对于武将的骑射比赛,曹操是大体这么布置的。在一颗杨柳枝上,悬挂一领西川锦袍,作为奖品。一百五十步外,摆一箭垛,武将们按照曹氏宗亲、异性将领分为两队,曹氏穿红,异性将领穿绿,骑在马上,摧马奔驰中,拽弓扣箭,射出箭枝,中红心❤者,就以锦袍奖励,如果脱靶,则罚水一杯。开始,一切顺利。



第一位出场的,是一位少年将军,曹二代曹休,只见曹休纵马奔驰,往来三次,扣箭满弓,一箭正中红心,金鼓齐鸣,众皆喝彩。第二位出场的,是荆州降将文聘,文聘佔弓搭箭,纵马奔驰,一箭亦中红心。第三位上场的是曹洪,曹洪扬言给前两位解箭,一箭射中前两箭中间。第四位射箭的是张郃,张郃动作出众,没有重复前面几位,采用翻身背射,射中红心,这个难度,明显大得多。第五位是夏侯渊,虽射中红心,但基本没有特别之处。第六位就是出问题的徐晃。



这徐晃别出心裁,纵马飞奔中,不射箭垛,一箭射断挂锦袍的柳枝,锦袍落地,徐晃抢上去,抓起锦袍,回马就跑,完全乱了规矩。这以下惹躁了暴脾气许褚,也不请示,催马上前,一把抓住徐晃勒甲绦,把徐晃提离鞍桥,徐晃挣扎反抗,两人在马上拉来扯去,都滚下马来,拳打脚踢、连撕带扯,战袍撕得粉碎,打得鼻青脸肿,狼狈不堪。许褚怒眉睁目,徐晃咬牙切齿,都恨不得吞了对方。



这都高级将领,现场管理官员,也不敢随便处置,只好把两个活宝,带到曹操面前,看领导怎么处理。谁知道曹操打哈哈😄说,有这么勇猛的将军,孤岂吝惜一领锦袍?来人!打开库房,按参赛将军人数,各取一领锦袍伺候!



回归提问,如果就骑射比赛看,射箭技术应该是张郃最优。因为张郃的翻身背射,不仅难度大,也符合实战要求,其他将领的射箭,基本没有特色,属于一般化。当然,能射中红心,比起脱靶要强多了。至于徐晃,所谓射断柳枝,只是表面,实际也存在疑问。因为锦袍是挂在柳枝上,究竟是射断柳枝,还是箭枝飞过时,尾翼扰动柳枝叶,撞落锦袍,需要仔细查看,远处观察的,只是大致,与细节可能不相符。特别是,以徐晃破坏规则、抢走锦袍的作为看,作弊可能是很大的。


流誉后


话说曹操夜观天象,忽见一道金光从地飞起,旁有荀筱说道:“那金光处,必然有宝物现世。”曹操忙命人在金光之处挖掘,得到了一只铜雀。曹操问荀筱道:“这是什么征兆呢?”荀筱道:“此乃吉祥之兆。”曹操听之大喜,命人在此建造了一坐铜雀台。而所谓的铜雀台比武比的是武将的箭术。那到底这些武将的箭术,谁的箭术更胜一筹呢?

建安十五年春,铜雀台建成之时,曹操会集文、武百官,一起来庆贺。

一:曹操设立游戏规则

曹操想看武官比试弓箭,于是就让人把一件红锦战袍挂在了一颗柳树的枝条之上,又放了一个箭靶,以一百步的距离为界线。把武官分为两队:曹氏家族的人穿着红色的衣服,其余的将士穿绿色的衣服。各自带着弓箭和马鞍坐在马上听命令行事。曹操说道:“有能射中箭靶红心者,赠予锦袍;射不中的,罚水一杯。”

二:游戏参与者

红袍战队:曹休、曹洪、夏侯渊、许褚(曹氏战队)。绿袍战队:文聘、张郃、许晃。

三:比赛过程

第一个出场的人是曹休,曹休纵马奔驰三次,一箭射去,正中红心。

第二个出场人是文聘,文聘拉弓纵马一箭正中红心。

第三个出场人曹洪,曹洪把弓拽满,一箭正中红心。

第四个出场人张郃,张郃飞马翻身,从背后射了一箭,此时四枝箭都在红心里。

第五个出场人夏侯渊,夏侯渊把骤马至界口,扭身一箭射去,箭正在四枝箭的中间。

第六个出场人徐晃,徐晃拉弓望柳条射去,把柳条射段后,徐晃纵马而来取走锦袍,披在了身上。

第七人虽是许褚,但因此袍已被徐晃抢走,所以他只能从徐晃身上去抢。两人相斗,竟把锦袍撕扯的粉碎。

我们可以先排除第七人许褚的箭术。从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和徐晃六人的箭术进行对比。

总结:曹休、文聘、曹洪、夏侯渊这四人都是一箭射去正中红心,所以他们的箭术,应该在伯仲之间。

张郃从背后射了一箭,这难度就比前四位要大多了,所以张郃的箭术应该在四人之上。

徐晃把柳条枝射断,这个难度比张郃要大。因为柳条枝在有风的情况下会出现摇动,而且柳条的辨别度没有红心高,所以徐晃的箭术应该在其余五人之上。

个人观点,小伙伴们觉得张郃和徐晃到底谁的箭术更高呢?


小刘侃西游


操先观武官比试弓箭,便命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在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离百步为界。武官分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外枝将士皆穿绿;各带雕弓长箭,跨鞍勒马,听候指挥。操传令曰:“如有射中红心者,鸣金击鼓以应之,遂将红锦战袍以赏之;如射不中者,罚水一杯。能射者射之,不能射者听令押阵。”

连问三声。声犹未绝,红袍队中一人拈弓骤马而出。众皆视之,此少年将军乃曹操外房之侄,姓曹,名休,字文烈,见充虎豹骑卫。众见曹休弓马精熟,无不称贺。曹休飞马,往来奔驰三遭,扣上箭,拽满弓,弦响箭落,正个中红心。金鼓齐鸣。操在台上大喜曰:“此吾家千里驹也!”

左右欲取锦袍与曹休,绿袍队中一骑而出,曰:“丞相,锦袍也合让俺外人先争,汝宗族中不宜搀越。”众视之,乃汉上将文聘也。众官曰:“且看文仲业射法。”聘拈弓纵马,一箭正中红心。金鼓齐鸣。聘大呼曰:“快取袍来!”

只见红袍队中又一将飞马而出,曰;“小将军先射,汝何夺之?看我与汝两个解箭!”拽满雕弓,一箭也中红心。众皆喝采。视之,乃曹丞相从弟曹洪也。

却欲取袍,只见绿袍中又一将而出,曰:“你三人射中红心,岂足为奇?看我射来!”众视之,乃大将张郃也。郃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四枚箭齐齐的攒在红心之里。郃曰:“吾翻身背射,合取锦袍!”

言未毕,红袍队中又一将飞马而出,曰:“汝翻身背射,何足为道!看吾夺射红心耶!”众视之,乃夏侯渊也。渊骤马到界口,扭头回身,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渊兜住马,按弓大叫曰:“此箭可夺锦袍么?”众皆喝采。

又只见绿袍队中一将飞马而出,大叫曰:“留下锦袍还我!”视之,乃大将徐晃也。晃曰:“汝夺红心,何足道哉!看吾单取锦袍!”拈弓搭箭,一箭迢望柳条射之,射断柳条,锦袍坠下。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上,往来驰骤一遭,望台上声喏曰:“谢丞相之袍!”众皆大惊。

却才勒马要回,猛然台边一将跃马而出,大叫曰:“你将锦袍那去?早早留下与我!”众皆视之,乃谯国谯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飞马便来夺袍。两马相近,晃便把弓打许褚。褚一手接住弓,把徐晃一扯,扯离鞍轿。晃急弃了弓时,翻身下马,褚亦下马。两个揪住,一处厮打。操急使人解开时,那领锦袍已扯粉碎。操口:“二人都上台来。”晃睁眉怒目,褚切齿咬牙,皆有相持之意。

操笑曰:“孤特视汝等之勇耳,岂惜一锦袍乎?”便教诸多将士尽都上台,各赐蜀锦一匹。


日常所观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出自北宋大文豪苏轼的诗《赤壁》中就提到了曹操修建的铜雀台,同时还提到了当时的两大美女:大乔和小乔。

铜雀台是三国时期,曹操在冀州治所邺城修建的“邺三台”之一,邺三台分别是铜雀台、金虎台和冰井台,位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南18公里处。

铜雀台原本是曹操为了彰显平定天下功业而修建的一座高台,后来成为邺城最高级的休闲场所,以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以五子良将和曹氏、夏侯氏宗亲武将在此比武练功。

三国演义中,曹操修建好铜雀台之后,曾经在铜雀台举行了一场弓箭比赛,以能射中箭垛红心者为胜,并可获得锦袍一件,如若无法射中,则罚喝水一杯。

参加弓箭比赛的就是曹操手下的武将们,有五子良将,也有曹氏、夏侯氏宗亲武将,具体参与人员有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等人。

比赛规则是所有参赛人员分成两队,以曹氏、夏侯氏宗亲为红队,以其他武将为绿队,射箭的距离为一百步,射中箭垛红心者为胜。

首先出场的是曹家的千里驹曹休,曹休骑着马来回三次,上箭满弓一箭射去,结果是正中红心,按比赛规则,曹休应该获得锦袍,可是锦袍只有一件,正在曹休准备去取锦袍的时候,绿队中冲出一将,乃文聘也。

只见文聘纵马拈弓,一箭射去,同样是正中红心,所以文聘就准备去取锦袍。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红队中冲出一将,一马当先,边冲边喊道:看我来与你解箭!只见这将拉满弓,一箭射去,又是正中红心,这将就是曹洪。

曹洪正准备取袍时,绿队中一将飞马奔出,边冲边说道:你们三个人有何了不起的,看我射箭来!这将正是张郃,只见张郃一箭射去,还是正中红心,而箭垛上整整齐齐地插着四支箭。

张郃边说“锦袍是我的”,边向锦袍冲去,这时红队中又一马飞出,众人一看是夏侯渊,夏侯渊边冲边吼道:你翻身背射,有什么奇怪的,看我夺射红心。于是夏侯渊骑马到边界处,回身一箭射去,只见这一箭正中红心,而且在之前四支箭的正中间,众人拍手称奇。

夏侯渊也洋洋得意地连骑边说:这一箭能夺得锦袍了吧!话音未落,只见绿队中一将应声而出,并大声吼叫:还是把锦袍留给我徐晃吧!夏侯渊不服气的喊了一句:你有什么箭法,能够超越我的正中四箭中心及红心之箭法?

谁知徐晃说道:你夺射红心,没什么大不了的,看我怎么单取锦袍!徐晃说完一箭射去,便徐晃射的不是箭垛,而是锦袍,当时的锦袍是挂在一棵柳树的柳条上,徐晃正对着柳条射去,刚刚好箭把柳条射断,而徐晃正好飞马赶到接住锦袍。

徐晃的射柳条之箭法可谓是一气呵成,正好徐晃也接到了锦袍,于是就直接骑马到曹操面前,对着曹操行礼表示感谢,正要纵马回去,突然旁边跳出一绿袍大汉,对着徐晃大吼一声:你准备把锦袍拿到哪里去?给我留下来!

众人一看,绿袍大汉却是许褚,原来是许褚看着一班武将比武射箭,心里也痒痒的,看到徐晃得了锦袍后,许褚也想着来抢一把,但他又不射箭,而是准备直接从徐晃手上抢。

徐晃不服气了,对着许褚就说道:锦袍已经在我手中了,你怎么敢强夺呢?许褚也不答话,直接动手开抢,徐晃便用手中的弓当武器挥向许褚,而许褚力大无比,一手按住了弓,一手把徐晃拖下马来,两个人揪在一起厮打。

曹操一看:乱了。赶紧招呼众人把他俩拉开,但是那件锦袍已经被撕得粉碎了,比武也就这么结束了。

纵观整个射箭比武的过程来看,如果是按规则来讲的话,应该是夏侯渊赢了。因为规则是射中红心者得锦袍,夏侯渊射中了红心,并且那一箭是排在前面四箭的正中间位置,算起来是夏侯渊的得分率最高,因为他的箭在正中间,在正中间就是准确率最高,这个四周的四箭都比不上。

如果按射箭这项技艺来说,那还是徐晃赢了。要知道前面五个人射的是箭垛上的红心,而徐晃射的是挂锦袍的柳条,要知道箭垛是死的,不会动的,而且目标较大,而柳条上挂着锦袍,肯定是会动,并且柳条特细,徐晃能一箭射断柳条,说明徐晃的射箭水平高于前面四人,所以比技术的话,徐晃赢了。

如果不讲规则,谁抢到算谁赢,那么应该是许褚赢了。很简单,没有规则,无所不用其极,肯定是谁的武力最厉害,谁会赢了,曹休、文聘、曹洪、张郃、夏侯渊、徐晃、许褚七人谁的武艺更厉害?

不用说,当然是许褚了,所以比武力,还是许褚厉害。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论箭术技艺能力的话,当属徐晃最厉害了,射箭的水平最为高超,但最后许褚出来搅了局,锦袍奖品就被撕碎,最后曹操谁也没有怪罪,然后就是都给赏赐了,以谈笑的方式,此事就过去了。

其实曹操是想让他的曹系家族将领得冠的,但最后被徐晃征了第一,也抢了风头,随后徐处出来搅了局,凭借自己的蛮力,抢了锦袍。徐晃的力气当然不如许褚力气大了,所以最后也是不了了之了。

其实此次曹操举办的铜雀台比武,是有含义的,他是想展示自己将领的能力和风采,因为曹操家族比较看重自己曹系的将领,所以更偏向于炫耀自己曹系的将领能力。只是最后搞的嘛,有点乱,略微有些尴尬。


炎戌先生


曹操击败袁绍后,在邺都修建了铜雀台,以彰显其平定四海之功,建成之日,曹操在台上大宴群臣,《三国志·魏志》记载当时曹植和曹丕都写了《登台赋》,各有名句,而《三国演义》则另外描写了曹操麾下武将比武的场面。

当时曹操欲观武官比试弓箭,于是命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以 百步为界,然后命令:“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即以锦袍赐之;如射不中,罚水一杯。”

当时武将们分成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外姓将士俱穿绿,但并非计算团队成绩,而论个人赛绩。比武刚开始,曹休飞马往来,奔驰三次, 一箭正中红心,随后文聘和曹洪都是一箭中红心,接着张郃别出心裁,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而第五位出场的夏侯渊则扭回身一箭射在四箭当中,也中红心。

随后徐晃见红心已无射箭位置,于是投机取巧,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然后飞取锦袍,披于身上,向曹操喏曰:“谢丞相袍!”曹操与众官无不称羡。

但许褚偏不服,直接飞马来夺袍,徐晃便把弓打许褚,许褚一手按住弓,把徐晃拖离鞍鞒,徐晃急弃弓下马,许褚随之下马与之厮打。

从以上七人的表现看,似乎许褚和徐晃最为出彩,许褚徒手迎战拿着弓的徐晃,居然将徐晃拖下了马,就此而言,许褚武力胜过徐晃,而徐晃射柳率先夺袍,当时曹操看似并无异议,然而,比武终究是有规则的,曹操一开始宣布的是“射中箭垛红心者,即以锦袍赐之”,就比武规则而言,许褚和徐晃都不能算达标。

而剩下的五个射中红心者按比武规则都是满分,不分高下,不过张郃是背射,夏侯渊是扭身一箭射在四箭当中,两人显然都比曹休、文聘、曹洪三人更精于箭法,如果有附加分,两人都会超过一百分。

再将两人相比,夏侯渊射在四箭当中其实难度不大,张郃只是没机会尝试而已,而其背射明显比扭身射难度要大得多,若用之实战,也更隐蔽,更让敌人防不胜防,所以张郃的附加分还是要高于夏侯渊。

综上所述,铜雀台比武结果是:张郃冠军,夏侯渊亚军,曹休、文聘、曹洪并列第三名,许褚和徐晃没有名次。

我是六甲番人,敬请大家关注。


六甲番人


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铜雀台于邺郡漳河边,大会文武,设宴庆贺。

曹操欲观武将比试弓箭,便使人将红锦战袍一领,挂于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以百步为界。曹操传令说:"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即赐锦袍。如射不中,罚水一杯。"

曹休、文聘、曹洪先后出马,都射中红心,争要锦袍。

第四个出马的是张郃,他飞马翻身,背射一箭,也中红心。

第五个是夏侯渊,他一箭射去,正在四箭当中。便就要取锦袍。

第六个,徐晃出马,说:"你射中心,不足为异,看我单取锦袍。"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上。曹操与众官无不称羡。

第七个,许褚飞马来夺袍,两马相近,徐晃便以弓打许褚,许褚拽住弓,把徐晃拖离鞍鞒。徐晃急弃了弓,翻身下马,许褚亦下马,两个扭住撕打。锦袍扯得粉碎。

曹操急使人劝开二人,召诸将都上台,各赐蜀锦一匹。诸将称谢,坐下来继续喝酒。

此场比试,论射箭,以徐晃为最优。因为射柳枝比射箭垛难度要大很多。论力气,当然还是许褚大。但此场比赛,原是要比箭,所以许褚不能算数,只能算捣乱。

欢迎点评。


夕阳晚霞


曹操

·

品三国,到许昌,

魏都观瞻曹丞相。

对奕刘备话短长,

青梅煮酒论英雄。

·

挟天子,令诸侯,

南征北战志一统。

加身九锡晋魏王,

劳苦一生未称皇。

·

看子孙,多短命,

王权旁落晋朝兴。

祸及后代惠司马,

做尽嫁衣叹兴亡!








经济信息速递


答:又只见绿袍队中一将飞马而出,大叫曰:“留下锦袍还我!”视之,乃大将徐晃也。晃曰:“汝夺红心,何足道哉!看吾单取锦袍!”拈弓搭箭,一箭迢望柳条射之,射断柳条,锦袍坠下。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上,往来驰骤一遭,望台上声喏曰:“谢丞相之袍!”众皆大惊。

怎么样?都惊了吧!徐晃最厉害👍!什么文聘、曹休、张郃、夏侯渊统统都大惊于徐晃的箭法。而且徐晃是最后的取袍者,身披锦袍威风凛凛!

许褚此时倒像个无赖?以为能够抢去,徐晃毕竟是战将,也没用箭射他、也没用斧子劈他,而是用弓揍他,俩人夺锦袍……被拉开了。

后来,在对马超的较量中,许褚战平了马超,徐晃巧渡蒲坂津击败了马超!可见,徐晃要强于许褚。

徐晃最厉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