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的三个成功秘诀没那么高深,你也可以借鉴

萧何,大汉帝国第一任丞相,刘邦对他的评价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刘邦还为秦帝国服务的时候,有一次出差,大家都随份子钱,别人都是三,只有萧何一个人给刘邦五。这是一个小轶事,供君一乐。

萧何,能做到大汉帝国的第一任丞相,留给大家借鉴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从一个普通职员的角度尝试分析。

一是干工作,先行一步最重要

沛公刘邦破秦进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刘邦做了汉王,任命萧何为丞相。项羽和诸侯军队进入咸阳屠杀焚烧了一番就离去了。汉王之所以能够详尽地了解天下的险关要塞,家庭、人口的多少,各地诸方面的强弱,民众的疾苦等,就是因为萧何完好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献档案的缘故。

这个工作思路非常难能可贵,也是一个人取得事业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正所谓: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得当。萧何很清醒的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应该怎么干,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被大众所左右,很轻易克服从众心理。无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选择档案文献,用眼光远大,深谋远虑来评价恰如其分。

萧何的三个成功秘诀没那么高深,你也可以借鉴

萧何收集珍藏秦帝国的文献资料的重要性体现在哪?《孙子兵法用间篇》说:“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意思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功业卓著,秘诀就在于预先掌握敌情。萧何不随大众去抢夺财物,而是先去收集、保存情报资料,为以后的战争提前做好情报准备,难度不是深谋远虑吗?这些资料非常重要,无价之宝,千金难买,真的是有钱也买不到,甚至能左右大汉建立的成败。萧何一个举动,能让秦帝国举全国之力收集的材料为己所用。不经意间,千古帝王秦始皇成为了为萧何服务的情报头子。听着可笑,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

忍不住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当年,曹军和蜀军相持不下,曹操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进军攻城不克,退兵又怕耻笑,郁闷的只想一夜白首。这个关键时候,那个没一点眼力劲的高级秘书杨修在干什么?是出主意、想办法、为主分忧?还是埋头看书、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很遗憾的是都没有。他又开始聪明了,这次聪明不是“门上写个活是阔”“一人一口酥”的小打小闹,而是玩大的,大到最高军事机密!“撤兵”这个最高军事机密,最高统帅曹操都不知道,杨修都先知道了,还广而告之。真是聪明啊!真是聪明吗?

货比货得仍,人比人得死。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你能帮忙就帮,不能帮忙就一边凉快去。好好学学萧何吧。

二是处同事,合作是永恒的主题。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被传为美谈。韩信也是“汉初三杰”之一,被刘邦评价为“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可以想象,萧何举荐的这个人才韩信对刘邦建国立业的重要性。

事实证明,萧何举荐韩信,非常正确。刘邦论功行赏的时候,把包括韩信在内的所有武将们比作猎狗,有且只有一个人是猎人,那就是萧何,理由之一是萧何举荐了韩信。

萧何的三个成功秘诀没那么高深,你也可以借鉴

别担心别人比你强,比你强的人太多了。与其费尽心思打压别人,倒不如给别人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口碑。博弈论里面有一个“猎鹿理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合作双赢,竞争两败。算计、陷害、拉别人后腿的行为,比练七伤拳危害都大,七伤拳是伤人先伤己,职场上算计别人则是一定会害自己,但是未必能害得了别人。

三是交朋友,只选有思想的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了两个故事,说的是萧何采纳了朋友的建议后,转危为安。第一个故事是汉三年,刘邦和项羽大战期间,多次派遣使者慰劳在大后方的萧何,萧何只顾低头干工作,没抬头看路,也没多想。但是,身边的好朋友鲍生是个明白人,建议萧何让能打仗的子孙兄弟去前方军中效力,以此方法消除刘邦对萧何的不信任或者说是怀疑。萧何采纳后,“汉王大说”。说,在古文中有高兴、愉悦的意思。后来,在论功封赏的时候,也就是把攻城略地的武将比作猎狗的那次,刘邦又把这件事拿出来表扬,来证明萧何的功劳是最大的。刘邦对这件事情印象太深了。这么好的一个主意,实际上不是萧何想出来的,是萧何的朋友鲍生想出来的。另一个故事是汉十一年,刘邦带兵在外平叛,萧何和吕后合作杀死韩信。刘邦听说后又派遣使者给萧何升官(使使拜丞相何为相国),赏赐,还赠送卫队。很多人都祝贺。这时候,有个在长安城东郊种瓜的穷苦瓜农叫召平,提醒萧何说,你的祸患从此要开始了,并提出了化解的方法。萧何按照召平的化解策略,辞让封赏,捐献家产,结果是“高帝乃大喜”。

萧何的三个成功秘诀没那么高深,你也可以借鉴

忍不住感叹。一个位极人臣的丞相和一个黑瘦干枯的瓜农,搬好小板凳,吃着西瓜,看着月亮,还讨论诗和远方。这个画面,真美。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位高权重了,事情方方面面,问题千头万绪,有想不到的地方是很正常的。关键时刻,能有一个有思想、有远见的朋友善意提醒一下,这不是千金难买的事情,而是救命救全家的大事情。

干工作先行一步,处同事尽心帮助,交朋友不问贫富,这三个成功的方法不是那么高深,很容易学习借鉴,很多成功的人正在这样做。不像诸葛亮,弄一个锦囊,还要求在最危急的时刻才能打开,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够借鉴学习得了的。人家诸葛亮是神人,只可仰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