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老師因為上課有激情,聲音太大遭家長投訴嚇到孩子了,你怎麼看?

山東乾宇教育


小學家長因為語文老師上課有激情聲音太大遭家長投訴,感覺這個家長是不是小題大作了呀,講課要的就是精氣神,有激情,這樣學生聽課起來才有勁,不會打瞌睡,這樣的老師往往是最負責任的老師。

記得小時候,我們的班主任老師也是一個高嗓門的,每次講課學生都聽得很認真,根本不會打瞌睡的,有時下午上第一節課的時候有點迷糊的感覺,只要是他講課,我們都聽得很認真的,因為他嗓門大,學生們都稱他為“高音喇叭”,但學生公認這個老師講課最好,有激情不會偷懶。在我們心目中,大嗓門的老師往往要好於低聲音的。

文中的老師不是本來嗓門大,而是報的朗讀班才練出來的大聲音,應該說這位老師為了講好課也是花了好多心思,一門心思想讓學生學好,卻不想有個別家長還投訴他,心裡自然委屈。

但像這種家長畢竟屬於少數,全班就他一個,不能因為這一個人的投訴而影響了你對教師的熱情,希望再接再厲,繼續努力講好課,教好學。

希望這位家長也深思一下自己的行為,同時也問一下你的孩子,他怎麼會嚇到的呀,難道是休息而不是在聽課?你不會希望你的孩子能在上課時間不認真聽課吧!

這位家長完全可以因為自己的孩子有這樣一位老師而放心,相信這位老師一定是位難得的好老師!(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太湖小月


大千世界,奇葩的事情天天發生。唯獨有一件事兒,讓我唏噓不已。

竟然會有老師上課激情的聲音太大驚嚇到孩子,還被家長投訴?真的不敢相信。

老師上課,授課的方式不同,授課的效果也不同。講課聲音小,靠教室後排的同學聽不見,試想,授課的效果會怎樣?通常情況下,聲情並茂、流暢抒情的講課,老師發揮到了極致,一堂充滿情緒的講解,會給人情緒的感染,讓人神情專注,專心聽講,有效避免了學生課堂上思想走神的事兒。這種授課效果,是所有老師力求達到卻不一定都能如願的境界,竟然會有家長反感和投訴。我想都想不出來這位家長是怎麼想的。難道家長讓孩子來校,就是為了長個?為了有更多的夥伴熱熱鬧鬧地相陪,可以讓孩子開心?

我從教以來一直做班主任。曾經和一個聲音小的數學老師搭過班,有家長向我反映孩子在後排聽不清楚老師講課的內容。我跟數學老師說了家長的訴求,數學老師曾經試圖強迫自己改變聲帶的發聲,但最終沒能如願,很苦惱,不得已只好自己買了“小蜜蜂”別在腰間講課。

題主說的老師太幸運了,他為了改變授課效果,自費參加朗讀培訓,他做到了我同事沒有做成的事兒。這個老師,這樣的努力,如果還被家長說三道四,我只能說家長的情商太低了,情商也只侷限在對孩子的溺愛上,對孩子聽之任之,滿足孩子的要求,不考慮其他孩子的需求,多年以後,他很可能會在自家家庭教育的理念上,培養出一個自私自利的孩子。

倘若大家都樂意接受的事情,自家孩子膽小,不適應。家長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培養孩子適應大局的能力才是王道。

一個孩子的成長,人生道路的取向,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的教育理念。我說的話,信不信由你,反正,該說的實話我都說了,做與不做是家長的事兒。

(插圖來自網絡,侵刪)


家校一線,聚焦教育,探討家校共育


家校一線


據網友透露,一小學語文老師為了教好孩子特地自己掙錢報的朗讀班,結果上課時因為朗讀課文太有激情了,在家長會上遭家長公開點名批評,說是老師聲音太大了嚇到了自家孩子了,該老師自己的一片教書育人的熱情被如此批評,難過的當場落淚。

教育上出現這樣的事情,有些人可能不相信,認為不過是個笑話,然而對於多年戰鬥在一線的老師姨這樣類似的事早已見怪不怪了。

去年,我們學校小學部新調來一中年教師,任教一年級,因一年級的孩子們太鬧,吵吵嚷嚷的太厲害,該老師說話聲音又小,半天課下去,吼得嗓子已經腫痛的說不出話來,於是她自己掏錢買了個小擴音器,挎在腰間,這下講課省力很多。

但是,沒過兩天,就有家長找到學校領導,說老師為什麼要用擴音器,聲音不大為什麼要當老師,不能當可以下崗啊,弄個擴音器算哪門子老師,更可笑的是,有幾個家長認為擴音器會有輻射,會傷害孩子的健康,死活不讓老師用,警告老師再用就上告換人。

這真是嗚呼哀哉,可悲可嘆更可笑啊。

沒辦法,現在的家長一個個如狼似虎,只要提出意見來,不能不從啊,於是校長勸這個老師,別跟這些家長治氣,人家不讓用,咱就不用了,講課呢,彆著急,能講多少講多少……

小徐老師多年在一線摸爬滾打,見多了各種各樣的家長,大多數家長都是又關心孩子的成績,又不想讓孩子吃苦,希望老師脾氣好一點,哄著自己孩子點,像這種無理取鬧的家長其實並不太多,一般在農村多見一些,但是就是這樣一兩個極少的家長卻把一個個老師的教書育人的熱情澆了個透心涼,同時也將教育推向了惡劣的深淵。

那麼,為什麼以前也有“護犢子”的家長,但是老師的心情並沒有受到影響,也不能影響教育環境的發展,而今天的教育,今天老師的心態為什麼如此容易被影響呢?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社會各界對教師的信任度普遍降低,謹小慎微,明哲保身成為老師躲避禍患的唯一選擇。

古人云:“親其師,信其道。”當學生和家長充分信任老師的時候,老師自然就會覺得自己說的話,做的事是有權威,有底氣的,是不怕個別人否定的,但如此的老師生怕說錯一句話,或者對學生教育不當,引起人們的指責,哪還能有底氣按照自己方式和心意去管學生啊。

二、家長不能和老師一條心,老師在管理學生上倍受質疑,讓老師的教育工作難以開展。

教育從來不是老師自己的事,家長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管理理念直接影響著老師教育學生的方式,現在的孩子個個是家長的寶貝疙瘩,家長說孩子要哄,不能嚇唬,不能立威,那麼老師只能妥協,不得不被家長左右。

三、當個別家長無限擴大老師的責任和道德時,老師總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而一旦被家長質疑,沒有人替老師說句公道話。這讓老師成為真正的弱勢群體。

縱觀媒體報道的多個師生矛盾問題,哪一次不是以犧牲老師的利益來求得家長的滿意呢?學校領導也好,教育局的相關人也好,班上的其他學生家長也好,老師遭到家長的無理取鬧,沒有一個人出來為老師說句公道話,這樣哪個老師還敢管學生?

總之,像這種老師聲音大或者小,用不用擴音器等問題都能被家長指責一番,併成為老師向家長妥協的依據,可想而知這教育讓老師如何適從?


指尖教育帝國


看到這樣的問題,我感覺很悲哀!替這位優秀的語文老師感到悲哀,他怎麼就攤上這樣一位無知的學生家長呢?

也是一位語文老師,我知道,如果老師上課能夠入情入理、真情投入的話,那肯定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學生絕不會喜歡一位照本宣科、死氣沉沉的老師的,這樣的課只會是“催眠曲”!而富有激情的課,總是那麼讓人期待、讓人難以忘懷!

我至今依然記得,我高中的語文老師,每回上課都全情投入。他在給我們講柳永的《雨霖鈴》時,一邊給我們誦讀、一邊講解、一邊流淚……那麼全情的投入,把我們帶入了情境,以至於班級裡大部分的女生都跟著流淚……

此情此景,我至今難忘!對我的影響也特別大!

等我做了老師,我努力的以昂揚的精神狀態去上好每一節課,其中就包括大聲而入情朗讀。我的課就深受學生們的喜愛,甚至讓他們每天都巴望著上語文課。

最後對這位老師說一句:你是一位很優秀的語文老師!

對這位學生家長也說一句:你誤解了你孩子的老師!你應該為孩子有這樣的一位老師感到慶幸與驕傲!

姑蘇講堂,專注教育。歡迎關注!


姑蘇講堂


呵呵,也就是欺負欺負小學老師,你到高中試試,以後不管你家孩子,讓你考不上大學你信不信。

有些家長真的是無語了。

孩子不是用來寵著慣著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只要老師認真教學,努力想教好孩子這就比什麼都好了。

非得喜歡哪種哄著孩子,然後孩子既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又學不到知識的老師嗎?

非得喜歡那種上課不好好講,下課辦補習班的嗎?

我記得我小時候不認真做作業,做錯題,老師就是留堂,放學不許走,啥時候題會做了做好了才能走,老師就在講臺那陪著你,有時候還拿手指頭戳你腦門。可是從來不恨老師,知道那是老師真的為我著急。人家可以讓你回去做題,人家也可以早下班啊,老師也有孩子家庭的。那個年代的老師真的負責任。也不是說現在的老師不負責任,很多是不敢,是負不起責任!

唉,時代在發展變化,但是絕不是現在這種老師不敢管學生、老師管了學生家長出來鬧事撐腰的退步啊!!!


慕夏聞香


還真是頭一次聽說有家長嫌語文老師上課激情四射,聲音太大而嚇著自家孩子,並投訴了該老師的。

更聞所未聞的是,該語文老師本是為了教好孩子,自己掏錢特地報的朗讀班——自費到拜師學藝……結果卻被如此數落,當場落淚,心裡冤屈也是可以理解,他哪能想到,會因此攤上事。

現在的學生上課,難找到幾個上課都會安安靜靜聽的,加上如今的成班率高,一般都近60人/班,所以大多數老師都會背個擴音器上課。

因此,作為我個人,我倒是很想為這樣語文老師點贊,如今這麼優秀的年輕老師,難能可貴喲!

能在這種老師門下當學生,應該感到慶幸,都靜下心來享受他的課吧!我校有領導常常大會小會批評某些老師(還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上課怎就沒一點激情,上課病懨懨的好像有病一樣——瞧瞧,這罵的多了當!

但既然有學生家長點名批評該語文老師的聲音太大,嚇著孩子了,那就把聲音放低點、更柔和點吧,精益求精,別放棄、別洩氣!


種金易


我曾經經歷過一個有點兒相似的事情。

16年我剛接手五年級,班主任,數學老師。一天一個家長來找我,說老師,我們家孩子膽小,你跟語文老師說一聲,孩子說她聲音太大,一上課就害怕,沒心思聽課,成績都退步了。我當時沒隨即表態,因為我之所以作為唯一的數學老師接任班主任就是因為語文老師懷孕了,一個懷孕的準媽媽,能嗓門高哪兒去?然後我就跟家長說,瞭解了,我會處理。

語文老師很優秀,剛開始搭班的時候就知道,接下來的兩天我在樓道里轉悠了幾次,聽了聽,抑揚頓挫很有代入感,學生們也聽的津津有味。沒看見哪個學生上課就哆嗦的,然後我把學生們上課的狀態錄了個視頻發給他,當然這是經過語文老師同意的,關於家長這一反映也一直沒告訴她,其實也沒必要傳達,老師沒有錯誤。

後來我約談了家長,內容很簡單。

孩子成績下降另有原因,老師聲音大估計只是一個藉口,作為家長可以細心觀察,與老師配合解決。

再者就是,課堂上的視頻我發給他了,隨手一錄,沒有擺拍,如果家長也認為老師的聲音把孩子嚇著了,我可以暫時把孩子的座位往後調調,可能是第一排離老師太近了,離老師遠點兒看會不會好一些。

最後家長表示,會好好跟孩子溝通,座位不用動,孩子小動作多,需要前排這個位置。

寫在最後,眾口難調,老師也做不到讓每一個學生,每一位學生家長喜歡,只能盡力做到最大限度的滿意,但是如果說語文老師上課正常的聲情並茂抑揚頓挫都能成為錯誤的話,那是真的荒唐,滑稽了。

聲音遠小近大,我建議可以離老師遠一點,或者是,堵上耳朵。


莞爾手工坊


前幾天我遇到一位剛退休的女老師,說話聲音很大還挺幽默,我挺喜歡她,守著她我覺得很開心!我問她:‘’你是高音教學吧?‘’她說:‘’是啊,我在三樓講課,一樓聽的真真的。‘’說完我們大笑!

老師講課,有高音教學,有低音教學,學生一般的都很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與方法,幾十年第一次聽說學生被老師講課嚇著了!標準教室,有一定的長和寬,學生多,老師聲音小了後面的學生聽的見嗎?孩子膽子這麼小,需要鍛鍊,這樣將來怎麼適應社會?家長可以跟老師個別交流一下,做法歉託!


語文萍


語文老師上課有激情聲音太大,被家長投訴了,說嚇著孩子了,這簡直就是教育的悲哀,做老師的悲哀,真心覺得這老師沒法當了。

記得大學專業課上,老師明確的告訴我們給小學生上課要聲情並茂,有激情的講課才能讓課堂活躍起來,帶動學生的主動參與,避免一節課死氣沉沉,講的學生想睡覺。記得當時我們參加賽課,講的越有激情分值越高,可是現在走上講臺,竟然有家長說你上課聲音太大,太有激情嚇著我孩子了,誰能告訴我接下來應該怎麼去上課。



可以理解現在一個家庭,最多就一兩個孩子,對孩子的嬌慣是毋庸置疑的,也正是因為嬌慣所以孩子面對一些事情的承受能力就比較差,所以家長要及時的改正自己一些不恰當的育兒方法,不能什麼事情都順著孩子來,讓孩子慢慢的學會接受。

因為這件事情在家長投訴老師,老師該感到多麼的寒心了,自己為了能更好的教學專門報班學習語言,卻得到了這樣的結果,接下來老師怎麼會有更足的勁頭去繼續教學,看來以後,老師上課都戰戰兢兢的。



所以希望更多的家長,理解老師,配合老師,不要動不動的就投訴老師,讓老師在工作中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只希望老師們能快快樂樂的教學。


饕餮視聽



我是一名工作20多年的語文老師,說實話,我自問我的課堂也是有激情的,但是好像還沒有因為我聲音太大而嚇到過孩子。

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我帶過的兩屆學生。那個時候我們是在一個小鎮上工作,當時學校因為缺老師,缺教室,每個班學生很多,我曾經教過兩個班,讓我印象特別深刻。一個班是我兒子所在的班級,從一年級帶到三年級,當時班上是89個孩子。因為學生太多,我們的嗓子經常不夠用,學校就為我們每個老師配備了送話器。

我們帶著送話器上課,為了讓孩子不受太大的影響,我們儘量把聲音稍微調的小一點兒。

儘管如此,我們的聲音往往還是會情不自禁的跟隨課文的情感起起伏伏,真正體現抑揚頓挫,可能跟問題中的這位老師很相似。慶幸的是我是很幸福的,至少我帶著送話器上課,沒有因為我的抑揚頓挫的聲音,讓孩子們受到驚嚇。

在十年前,我調入現在這所學校,現在這所學校因為地處城市周邊,學生生源大打折扣,再也不可能出現八、九十個人一個班的情況了,一個班最多的時候也就只有四五十人。我再也不用帶著送送話器上課了。

我經常告訴我自己的孩子和我班上的學生人首先是要學會適應環境,而不是讓環境適應你。

這位老師上課有激情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眾所周知,語文課就是需要入境入情的朗讀,需要通過老師的朗讀與講解渲染氣氛,把孩子帶入課文描寫的情境中去,才能更好地與作者對話,才能更深刻地體會作者的情感。

很明顯,這位矯情的家長並不明白老師的良苦用心。這樣嬌弱的孩子真的是溫室裡的花朵。如果因為老師上課。太有激情,聲音太大,而讓孩子受到驚嚇,那麼我建議這位家長讓孩子待在家裡邊最最安全。因為一旦出門兒,肯定會遇到許許多多比老師的聲音更尖銳的聲音,喇叭聲、雷聲、汽笛聲……還有許許多多高分貝的聲音。

老師抑揚頓挫的聲音在孩子的眼中,在家長的心目中是那樣的恐怖,甚至讓孩子受到驚嚇,那麼家長真的該讓孩子待在有隔音玻璃的房間裡。

試想一下,像這樣的孩子,有誰還敢當他的老師呢?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上還會遇到更多的困難和挫折,難道家長都應該都要一一投訴嗎?

還是那句話,老師要做一位負責任的老師,家長也要做一位理解老師的家長,更要做一位善於引導孩子的家長。不然你對老師的種種無理要求,會真正的毀了孩子的。

我是語文教育楊柳依依,關注語文教育,關注孩子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