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给中国取一名字侮辱中国,中国一下子起十多个,巧戳日本痛处

古时候的中国是一个东方大国,同时也是一个文明的国家,周边的小国家都依附于中国,想要学习中国先进的技术跟优秀的文化,于是古代的中国拥有很多的藩国。我们今天来介绍一下其中之一,这个国家曾经特别仰慕汉唐时期的文化,并且不断的派遣唐使来学习。要知道日本这个国家在近代的时候可是与我们国家发生过多次战争,比如甲午中日战争,侵华战争,虽然在侵华战争中我们国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是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国家陷入到了一片狼藉。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逐渐强大起来不把中国放在眼里,甚至对中国成为“支那”。但其实我们国家在历史上给日本这个国家起了多达10个外号,有的至今还在说,让日本人耻辱至今,曾还一度的发表不满的言论。

日本给中国取一名字侮辱中国,中国一下子起十多个,巧戳日本痛处


“支那”二字在近代历史看来是带有歧视性的词,但原本并不是这个意思。“支那”最早是指代秦国的“秦”字的音译,从古印度的梵文传到中国。到了唐朝,因为当时一些日本僧人来到中国在佛经、梵文学到这一词,所以回国之后为显示自己游学经历、张显博学、虔诚,一直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但更多的是一种尊敬。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后,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日本人,在震惊之余大为陶醉。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对于失败者的轻蔑的色彩。

日本给中国取一名字侮辱中国,中国一下子起十多个,巧戳日本痛处


在东汉时期,日本人就向中国俯首称臣,当时日本的使者又矮又小,于是汉光武帝刘秀就封日本为“倭国”,册封日本天皇为“倭王”,从汉朝开始,中国人就将日本人称为“倭人”。日本为了能够学习到中华文化以及中国古代先进的手工业,也甘愿中国人将他们称为“倭奴”。

日本给中国取一名字侮辱中国,中国一下子起十多个,巧戳日本痛处


到了唐朝的时候,他们懂了点汉语,“倭”是有蔑视之意,所以就趁唐高宗平定高丽庆贺之际,请求武则天另赐一名:日本,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到了元末明初,一部分日本人频频侵扰中国东南沿海一带,日本改变了大唐盛世时对中国的崇拜之情,在东南沿海烧杀抢掠,甚至还拐卖人口。中国人也对日本人恨的咬牙切齿,于是,日本有了更多的名字,中国人开始将日本人称为“倭寇”,“日本浪人”。

到了元末明初时,日本人不停侵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引起了我国的极大不满,于是人们又开始称日本人为“倭寇”、“日本浪人”,当时戚继光带兵出征讨倭寇,大胜而归,日本人也暂时变的老实!

日本给中国取一名字侮辱中国,中国一下子起十多个,巧戳日本痛处


直到近代明治维新之后,日本通过一系列改革变身为强国,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日本并以此向清政府索要巨额赔款,之后又发动了侵华战争,残暴的在我们国土上烧杀抢掠,老百姓们深恶痛绝,恨透了日本人,于是将日本士兵称之为“日本鬼子”和“小鬼子”等!这些外号,对于日本人来说,他们都觉得是耻辱,也一直在抱怨中国人。

日本给中国取一名字侮辱中国,中国一下子起十多个,巧戳日本痛处


历史上日本曾有大和、东瀛、扶桑等别称,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共给日本及日本人起了11个名字:倭国、倭奴、倭人、东瀛、瀛洲、扶桑、倭寇、日本浪人、日本鬼子、小日本、小鬼子。而“支那”一词在战败之后,国际条文明令禁止使用。但一些不安分的右翼分子,依然使用“支那”称呼中国。直到中国抗美援朝胜利之后,打破了美军无坚不摧的神话之后,才开始对中国重拾敬意,不敢再说“支那”,普遍开始称呼“中国”。

现在的中国国力是越来越强大了,更没有人敢说中国是“支那”了。所以说一个家国只有强大,才能得到其他国家的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