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對房地產行業影響主要在哪些方面?

愛情海的波浪號


最主要的就是銷售量降至冰點,地產行業流動性凝固,會給開發商帶來資金壓力。至於房價的走勢,不好判斷。


周律師說法律


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影響還是在資金的問題上。

房地產行業會不會因疫情調頭,房價是否會暴跌,還是繼續維持穩定緩慢上漲的態勢,這些都是在疫情結束後,才會面對的具體問題,而目前最要緊的,是各個開發商的資金問題。

為何恆大在率先打破銷售常規,在網絡上售房,還給了巨大的優惠力度,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在三月份以及四月份,是這些開發商往年的還款高峰期,按照往年的小陽春慣例,在三四月份的時候,開發商們都會有一筆數量不小的銷售回款,以用於償還往年的借債,然而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幾乎導致這筆資金流徹底枯竭。

對於開發商來說,上有銀行借貸,下有各個承包商,材料商供應鏈的墊資,而且這些債務都是一級壓一級往下循環的,債務源頭的開發商如果不能有資金進賬的話,上游的銀行肯定會依據合同藉機發難,畢竟讓部分開發商倒閉屬於“既定任務”,而下游的承包商材料商,即使願意同舟共濟,短期內用自己的利潤將下屬人工費墊發,也只能緩解一時之需,時間長了心理預期就會改變,會開始擔心開發商破產跑路,擔心賠了夫人又折兵。

因利而聚,無利則散,到那時上有銀行收貸,下有承包商材料商催款,幾乎沒有任何進項的開發商唯有繼續融資,不管是自融還是外借都必須用高息拉儲,之前讓各路理財人士公認的高利率12%只能算是起步價,除了一些“大而不倒”的開發商外,今年的資金問題會是很多中小房企的噩夢,更是買了這些房企期房業主的噩夢。


屬狗的水瓶座


肺炎疫情對房地產影響主要是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如解禁時間在四月初,那麼除少量線上交易外,在近兩個月時間內絕大多數房地產公司無銷售收入。

二、交房時間延遲。正在開發的房地產項目年後的正常開工時間為二月九日(農曆一月十六日),現在疫情尚未解除,如三月底四月初能正常恢復施工,交房時間將延遲兩個月。

三、房地產公司的成本增加。一是不能按時回款導致償債成本增加。包括銀行債務違約成本、承建商、供應商債務違約成本等。二是疫情後施工的人工費、材料費增加將導致工程成本增加。

四、疫情結束後已宅在家裡幾個月的人們各自忙於生計,買房暫不是頭等大事,對房地產銷量有一定影響。

總之,房地產業經過近十幾年的長足發展,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體系,對房地產公司來說,什麼時候回籠資金、什麼時候還貸款、什麼時候拔付工程款都有明確的時間節點,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節奏,尤其是沒有銷售收入給房地產公司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再加之疫情後購買力下降,房地產商可能會採取降價促銷的方式回籠資金,甚至會形成降價潮。那麼喊了好多年的房地產拐點就會真正到來。



劉非鐵


最近,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多個城市針對房地產市場下發了“暫停經營”的通知,明令禁止售樓處、中介門店繼續營業。
對於宅在家裡的經紀人,除了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可能還會感到焦慮:到底這場肺炎疫情會對房地產市場造成什麼樣影響?
一、房地產施工進度受影響
在疫情影響下,很多工人都不能及時回到工地,預計會有一大批項目交付要延期。如果情況不能得到好轉的話,可能會出現短期內停止開盤的情況。因為開盤、選房是一個很嚴重的人群聚集行為,買過房子的都知道,保利大劇院或者售樓處裡面黑壓壓幾百個人一坐就是一整天,這個傳染風險是非常大的。當然,不排除變通解決的辦法,比如諾達劇院裡一次只給進50個人,本來一個上午結束的工作現在要變成3天等等。
二、房企現金流進一步吃緊
春節返鄉置業是房地產行業僅次於“金九銀十”傳統銷售旺季的重要銷售節點。今年春節隨著疫情的持續緊張,各地的房地產協會都發布了要求各大房企暫停開放售樓部的通知,春節購房活動隨之停止。這對於一些本來就資金緊張的部分房企,無疑是雪上加霜,會加速房地產行業的破產併購,“大魚吃小魚”會更加頻繁發生,甚至會演變成行業“大魚吃大魚”的現象。
三、土地出讓受影響。
眾所周知,每年的3-5月是房地產企業拿地的集中窗口期,因為三點原因:一是春節返鄉置業,銷售額的增長帶來大量的現金流;二是度過了年底的工程款和民工工資集中支付節點,年初的大額剛性支付不多;三是年初拿地,下半年就可以開盤,年底的報表就能集中反映。春節銷售的預冷,資金迴流的不足,直接導致上半年房企拿地意願會降低,大概率會看到一些城市土拍市場溢價率會有所降低。
四、影響購房熱情
受疫情嚴重的城市,諸如重慶市和武漢市,焦慮緊張的情緒,會嚴重影響購房群體上半年的購房熱情,直到5、6月份才會逐漸緩解,下半年會有一波小陽春。體現在房價上,上半年的房價會總體保持不變,就算是武漢也不存在某些人所謂的大跌的可能性,但是最早2020年下半年或者2021年上半年的房價,會存在一波補償性上漲。總的來看,今年大概率不會出現往年那種上半年房地產市場火熱,下半年偏冷的行情。
那麼,面對這些變化,房企又應該如何應對呢?
一、從線下銷售轉向線上銷售
這兩天,很多地產項目快速反應,紛紛開啟了線上售樓處,引導客戶通過視頻、VR看房,而且可以在線諮詢置業顧問,為後面的銷售提前做足準備。為了更好地引導客戶線上看房,線上售樓處還出了一個詳細的操作指引,通過小視頻的方式推送給客戶。線上售樓處除了項目介紹、在線諮詢,還可以引導客戶分享一鍵分享到朋友圈、微信群,實現社交圈層的裂變傳播。利用好這段時間進行線上蓄客,一旦肺炎疫情被完全控制住,這幾個月積累的購買潛力會爆發,對房企來說是很好的機遇。
二、產品迭代,綠色健康住宅將會熱銷
正如當年非典一樣,面對疫病之時,健康住宅將成為最大的賣點。這對那些主打產品力的房企是大利好,例如金茂的健康科技住宅,將受到更強烈的追捧。那些在產品上有一定積累沉澱的房企,也將快速更新產品線和配置,來抓住這一輪客戶的眼球。而那些素來產品力欠缺的房企,2020年賣房會更難。
三、對本公司的資金情況做好充分準備
預計一季度銷售會比較慘淡,對於資金緊張的房企,一定要做好充分準備。雖然現在房地產行業的融資不易,但還是有不少可以運作的空間的。
新型冠狀病毒對房地產的影響之大,要遠遠大於2003年的SARS。由於這次是在疫情由點擴散到面,再由面進一步擴散後才開始著手防治,比應對SARS的時候更為棘手更為被動。這種利空力量也將進一步持續。
新疫情關係到每個人,在此期間,大家都要儘量宅在家裡,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相信只要我們團結起來,一定能很快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為您和您的家人以及所有朋友們祈禱平安!為祖國祈禱平安!
對中國而言,2020年將是具有特殊色彩的一年,萬眾一心抗擊疫情讓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看到了中華兒女的執行力和凝聚力。加油武漢!加油中國!

互聯網電商報


至於對房地產營銷商來說,暫時還是休眠期!但,可以可定暫時休眠也是等待著下半年營銷的爆發!這是有規律可尋的。每年需求量(婚房,學區房,按置房)是必不可少的。可當下肺炎疫情對房地產來說衝擊是相當大的,也是房地產的苦主!


清風滴露


從宏觀上看,疫情對房地產有影響,但不大,因為之前的調控政策已經綁住房地產了,疫情的影響頂多算雪上加霜,真正產生影響的是現在的房地產政策和未來政策的不確定性。

分地區看,對房地產商的資金流、潛在購房者的購買慾望會有不同的影響。在購房者如果是剛需,疫情過後該買房還是買房。

另外奉勸那些希望房價大降,等著撿漏的人,死心吧,天上不會掉餡餅。


雜家歸真


近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參事、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原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聯合同策房產諮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宋紅衛、汪恆發表《新冠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衝擊與對策建議》(簡稱建議)一文,文中幾位專家呼籲給予房地產業必要、合理的支持。

  幾位專家認為,房地產業現狀與“非典”時期具有五方面不同。分別是:房地產業發展階段不同;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賦予了房 地產業不同的定位;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不同;房企負債水平和槓桿率不同;居民對住房的購買力不同。

  “從房地產開發看,最差的情況下,疫情可能導致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37.53%。”幾位專家預計,這主要是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土地交易已暫時中止,同時,假期延長和防疫措施都會影響房地產開發。儘管2020年前已開工項目會陸續復工,但原定今年新開工項目將可能受到較大影響。2019年一季度,我國房地產開發資金中,土地購置費用佔比為29.12%,建安工程和設備工器具購置佔65.71%(其中新開工面積佔比約5.54%)。因此,今年一季度因土地交易中止而導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可能下降29.12%,因新開工中止而導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則可能下降3.64(65.71%*5.54%),同時假期延長或導致在建項目投資下降4.77%,合計下降37.53%。

  具體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將對房地產帶來五個方面的影響,分別是:房地產銷售形勢也十分嚴峻;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鍊將受到嚴重衝擊;我國人口淨流出區域的房地產市場將因“疫”情而面臨更大的風險;疫情對房地產市場的衝擊將拖累整體經濟增速和就業水平;房地產投資下行還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就業。

  在綜合分析房地產業現狀與“非典”時期不同和新冠肺炎疫情將對房地產帶來五個方面影響的基礎上,幾位專家提出了應對建議“10條”。

  第一、給予房地產業必要、合理的支持。除了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等行業提供支持,也應考慮採取適當的措施,平穩房地產市場。建議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穩定房地產投資和銷售,支持房地產業合理融資需求,允許部分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房地產企業延期還貸,加快貸款展期辦理,為企業調整還款計劃,不盲目抽貸、斷貸、壓貸,以緩解近期銷售萎縮對房企資金鍊的衝擊。目前,無論從存量還是增量看,我國房地產融資佔比已基本恢復到正常年份的水平。因而對房地產融資的限制不應繼續收緊。在合法合規和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應適當增加房地產企業的融資渠道,包括商業銀行的表內和表外融資。

  第二、繼續貫徹落實“房住不炒”的方針。房地產業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房住不炒”成為產業定位。放鬆這一定位,也許會帶來一時的快速發展,但會透支未來發展空間,甚至引發經濟金融風險。這種短期行為並不可取。

  第三、強化供給與需求相結合的調控手段。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更要強化供給端的調控,合理適當地增加房地產市場的供給,並要保障地價的相對穩定。一是核心城市要適當增加土地供應;二是土地拍賣方面採取適當的政策調整,比如適當降低土地競買保證金比例,允許成交土地簽約、出讓金繳納適當延期。因疫情影響開工、復工的,可以延期開工和竣工時間。

  第四、支持剛需和改善需求。從未來城鎮化發展潛力及改善居住條件來看,房地產市場仍然存在一定的剛需和改善需求。因此需要採取兩方面措施。一是不利於剛需和合理改善需求的有關政策可做適當調整,比如“認房又認貸”政策;二是金融機構要給予受疫情影響較重的房企和購房者適當的信貸政策支持,比如,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提取時間等。

  第五、因城施策,對限價政策做適當調整。適當增加市場調節的力度。高端項目的限價原則要明確,保障房企正常拿地的積極性。中低端項目也要給予房企合理的自主定價空間。

  第六、長期內仍然要應對房價上漲的壓力。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而供給端不能滿足被抑制的需求,房價就會快速反彈,尤其在一線和核心二線等經濟基礎較好、城市管理效率較高、產業及醫療資源較發達的城市,“穩房價”仍將是這些地區調控的重點。

  第七.、要關注部分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風險。疫情發生恰逢春節假期,嚴重打擊了返鄉置業,三四線城市樓市可謂雪上加霜,尤其需要關注。隨著大中城市落戶放開,以及疫情暴露出三四線城市在物流、公共衛生資源和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劣勢,未來三四線城市將面臨更大的人口流出壓力。應嚴格按照住建部要求,因城施策,防控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風險。

  第八、堅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預期管理。保持政策定力,堅持“房住不炒”的方針,扭轉長期以來形成的政策預期,確保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

  第九、適度發揮房地產投資穩定經濟的作用。目前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左右,而房地產投資在我國固定資產投資中的佔比約20%,如果再考慮房地產消費和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穩定房地產市場就能在較大程度上穩定經濟增長。

  第十、避免房企大量倒閉衝擊整個房地產行業。當前房企負債率整體較高,受疫情影響,資金鍊斷裂的風險進一步上升。因此,要穩定房地產企業。除了房企拿地、房企定價等政策做出適當調整外,還要給予房地產企業在融資、稅費減免等方面享受與其他企業相同的待遇。


短視屏剪輯


新冠肺炎和房地產本來是風馬牛不相干的事情。不過通過宅家一段時間的體驗。房大房小,房多房少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一家老小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最重要。當然有一套又大又好的房子對提高生活質量,改善居住環境,也有利於身心健康。但是大部分百姓很貧窮,買不起房子,房子不是給百姓準備的,而是為少數有線人服務的。由於疫情的衝擊,人員不能扎堆聚集,對房地產影響也是暫時的。


王飛的vlog


那麼這次疫情造成了哪些方面的影響呢?

①政策影響

現在的疫情還沒有結束,甚至是還沒有得到完全有效的控制,在這種情況下,舉國上下的中心都是放在對疫情的防控上面,對於房地產的政策肯定還是要放在次位的。

不過我們可以大膽的預測一下,在疫情結束之後,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出臺的政策會是怎樣的。

在短期內政策出臺應該還是會有利於買房的人。 ②經濟影響

這次的經濟影響很大,除了明面上成百上千億的財政撥款以及社會各界的捐款,還有很多不那麼明顯沒有具體數字的影響。 ③供需關係

因為這幾個月無法進行正常的房產銷售,肯定會有一定的房產還在房地產商手上積壓;而在需求方面,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人的經濟來源被中斷,也有一些人的經濟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開始使用儲蓄好準備買房子的錢,導致需求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風琰剪輯


因交易量休克性下滑,導致開發商回款壓力很大,工地停滯造成不能如期交房,個別小部分開發商為應對資金壓力給予一定優惠促進回款,整體房價總體水平不會有太大影響,未來疫情的對商業地產影響我認為還是比較大的,因為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消費習慣,住宅領域人們會考慮更優質的物業,以此更加安全,因為疫情也湧現了一大批管理上突出的優質物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