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不該把自己家的財政真正情況告訴孩子?

lingzisea


家長該不該把家裡的財政狀況、收入情況如實的告知孩子?對於這樣的問題,估計很多父母在孩子成年之前都沒有考慮過,畢竟,對於很多家長而言,孩子的中心工作是學習,掙錢是爸爸媽媽的工作,孩子就不要操這個心了。而且,告訴了孩子真實的情況,孩子會不會產生自卑、攀比或者嫌貧愛富的心理,也是不可知的,所以,乾脆就不跟孩子談這個話題了。

在我看來,讓孩子瞭解家庭的真實財務情況,正確的進行溝通,是利大於弊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現在不少家庭在對待孩子的教育、興趣培養、衣食住行方面的投入可謂不計成本,讀高檔幼兒園、私立學校,買高檔玩具、服裝,這樣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會刺激孩子的消費慾望和消費水平。但實際上很大比例的家庭是工薪階層,收入水平有限,在支付了家庭日常開支和孩子的支出之後,往往所剩無幾,隨著孩子升入中學,開支的增加,尤其是孩子個人社交等訴求的金錢需求的增長,會給小家庭帶來不小的壓力,此外,如果孩子不瞭解家庭的狀況,盲目追求一些大投入的興趣,報考學費高昂的大學和相關專業,會給父母造成極大的經濟壓力。

我有一個親戚家就是這樣的情況,平時只能靠孩子媽媽的收入來支撐一家的開支,孩子爸爸收入低,喜歡抽菸打網遊,從來不交家用,孩子的日常生活開支、零花錢、買衣服、興趣班等所有開支都是孩子媽媽支付的,但是這位大姐從來不跟孩子訴苦、談及家庭的財務壓力,總是盡力給孩子最好的條件,孩子完全意識不到媽媽的辛苦,在花錢方面一直存在大手大腳的問題。等到上了高中,孩子可能因為學習成績較差,提出來要學聲樂,走藝考路線,這下可苦了她的媽媽,因為沒有任何基礎,需要花很多錢請老師補課,每年十幾萬的補課費用一下子把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積蓄花的精光,而這還只是高中的支出,一旦考上大學的藝術專業,幾年的學費還是一個不可知的無底洞。

有一些孩子,不瞭解家庭的財務狀況,盲目追求物質條件,無視家庭的經濟壓力,非要報讀學費高昂的專業和國外的學校,既不打工掙生活費,也不努力考取獎學金,心安理得的消費父母的血汗錢,類似這樣的問題,給很多家庭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讓孩子瞭解家庭財務情況,有哪些好處?

在我看來,讓孩子瞭解家庭財務情況,有這麼幾方面的好處。

一、有利於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

讓孩子瞭解家庭的財務現狀、存款和負債的情況、日常的主要開支項目,能夠讓孩子更加客觀的瞭解到維持這個家庭的正常運轉的收支情況,有哪些財務風險,如何進行量入為出的財務規劃,有利於培養孩子的金錢觀,提高財商意識。

二、讓孩子更加體貼父母的辛苦

這樣的做法,能夠讓孩子意識到父母為了這個家庭所付出的努力和艱辛,瞭解到什麼是責任,也更容易讓孩子體貼理解父母的辛苦,能夠為父母著想。

三、避免孩子產生不必要的自卑心理

有些孩子,因為父母在金錢支出上過於苛刻,對孩子的正當需求總是以“家裡沒錢”、“窮”、“沒必要”等理由進行回絕,導致孩子逐漸產生自卑的心理。讓孩子及時瞭解家庭的財務狀況,對孩子的需求進行適度滿足,有利於孩子形成更加健康的心理。

四、有利於培養孩子養成量力而行的習慣意識

孩子知道了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就會知道哪些訴求是難以滿足、超出家庭經濟能力之外的,學會剋制訴求,養成量力而行的習慣。

怎麼做更合適?

如果只是簡單的將家庭的經濟狀況和收支水平告知孩子,不一定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還需要從這幾方面來入手。

一、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和財商意識

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家長就應該有意識的通過零花錢、壓歲錢的方式來訓練孩子的金錢觀念,讓孩子產生金錢意識,學會貨比三家、量入為出的觀念,培養財商的能力。

二、培養孩子通過勞動獲得報酬的觀念

讓孩子明白,任何金錢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報酬,錢更不是從爸爸的錢包、ATM機器上變出來的。

三、合理控制消費訴求

對於孩子的消費訴求,不管是買玩具、零食,還是旅遊、興趣班,都需要跟孩子設定一些原則邊界,不能隨意的滿足,要讓孩子知道,消費必須量力而行。

四、對於大額消費計劃,跟孩子一起討論

對於家庭的大額消費計劃,不管是外出旅行,還是購置大宗家電等,建議可以跟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過程中來,學習決策的過程,也能瞭解家庭的經濟情況和消費水平。

五、將你的財務現狀和未來的計劃告知孩子

這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在孩子具備了較為理性的金錢觀之後,年齡到了十幾歲,就可以跟孩子探討這些問題了,包括父母的收入水平,家庭的財務狀況,儲蓄和負債的水平,將來能夠支持孩子上大學的經濟條件,你們退休以後的養老計劃、資金需求,對於孩子讀書、工作、買房以及贍養老人所能提供的可能條件和潛在風險,都可以逐步的跟孩子講解說明,讓孩子意識到,父母承擔了很多的壓力和責任,作為兒女,需要為父母分擔,需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爭取更好的明天。

我是元寶爸爸,教育實踐家,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育兒、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未經本人授權,請勿轉載,謝謝!

元寶爸爸聊育兒


有必要。其它的不說,就說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吧。

我出生在雙職工家庭,從小過著小康的生活。可是母親是個竭盡節省的人,全家的衣服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從小父母就給我充足的零花錢,卻又囑咐我家裡經濟情況不太好要省著花。於是我揣著票子卻不敢花,看著媽媽穿著不好的衣服自己也不敢太放肆,買塊橡皮要輕輕擦生怕擦重了橡皮損耗快,打個草稿都螞蟻一樣蠅頭小字擠一塊,一張草稿鉛筆完了打一層黑色水筆黑色水筆打完了蓋一層紅筆,媽媽給買的衣服有彈性的最長的從小學三年穿到大學畢業。

夠節儉,簡直了,發現有時候真挺葛朗臺的。

養成了習慣,等到大學畢業,花錢摳搜摳搜的(當然,僅限自己身上,對待朋友父母從小是教育我要大方,請客花銷那是眼不眨,朋友眼裡我還是個大方的正常人,我現在想說的是對自己方面)因為習慣了委屈自己,所以導致畢業了甚至走上工作崗位,都不捨得在自己身上多花錢。

俗話說,男孩子窮養女孩子富養,真的有一定道理的。對自己摳搜慣了,感覺就捨不得給自己置辦衣服和化妝品,這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就算現在知道家裡經濟情況其實沒有父母描述和表現出來的那麼糟。窮養慣了,感覺男孩子一點點好就會心裡很感動。唉,註定是省吃儉用給別的女孩子睡老公打自己娃的料。

如果父母有真實的告訴我家裡的經濟情況,如果父母從小就讓我對家裡的情況知根知底,我說不定不用在自我設想的貧困中養成自己脫節的消費觀。而現如今,父母再讓我去消費,我也放不開了。

因為從小被教育對自己摳搜,對他人大方,導致現在成家了,事事為丈夫考慮,總擔心丈夫錢不夠花而不想去掌控他的經濟,甚至自己的經濟都交給了他。而他要求我的衣裝打扮和“做為女人的基本化妝”我仍然沒有付諸行動。

想想挺蠢的,卻控制不住自己。

今年生了個女兒,我就在反思一些在我自己身上總結的教育問題。其中一條就是,以後家庭經濟情況,我一定與孩子如實分享。讓她和家裡共進退。而不是把真實情況隱藏,讓孩子在自己的想象中迷失。


lls611


要不要告訴孩子生活的真相?這對很多家長,都是一道左右為難的選擇題。

今天,我的孩子忽然問我,“我們家每年能掙多少錢”。看他故作平靜,眼神中又充滿複雜情緒的樣子,我忽然想起了我小時候,在像他這般大的時候,也曾向我的母親問過類似的問題。

我已經忘記了我的父母具體是怎麼回答我的了,只記得從此我避開此類的所有話題。但我內心的好奇依舊,並因此滋生許多憂慮,惶惶不安許久,直至年紀稍長,方才放下。

想到幼時的經歷,我知道我必須回答這個問題,並且回答地清清楚楚,讓他們不再猜疑,引導他正確的看待金錢,瞭解“掙錢”的意義。

用正確的方式告訴孩子家庭收入

要跟據孩子的年齡,來選擇告知孩子家庭收入的具體方式,因為不同年齡大小的孩子認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存在差異。

例如小學生,他們懵懵懂懂,經常會童言無忌。若是令他們知道了具體的家庭收入後可能會在平時的生活中,將這些信息透露給別人,或許會給我們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當孩子年齡比較小的時候,則可以告訴他們,自己的收入在所在地區所處的水平,相對較高、中等或者較低。如果他們一定要知道具體金額,可以告訴他們大致的範圍如10-30萬。

如果孩子年紀比較大,並且比較成熟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們具體的金額,並叮囑他們不要隨意的告訴別人。同時,你也需要告訴他們其他相關方面的財務信息,比如家裡每個月的生活開銷、稅費,收入盈餘等等。

這樣能夠讓他們對家庭財務狀況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而不僅僅是一個孤立的數字。

挖掘孩子提問背後的心理需求

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家庭收入的多少對孩子而言並不是最重要的。事實上,孩子更關心的是他的需要是否能夠得到滿足,家庭在財務上是否安全。

可能孩子自己本身也未曾意識到在他們提問的背後蘊含著重要的心理需求。

因此,家長千萬只是單純的回答“掙多少”,而是要繼續挖掘孩子提問的背後,問他:你為什麼想知道?

我問他,“你是在擔心什麼嗎?你覺得我們家窮嗎?”

他想了想說,“我覺得我們家不算有錢吧。”

窮還是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我告訴孩子,我們是貧窮還是富裕,那取決於跟什麼人去比較。我們可能會感到非常富足,也可能會感到非常貧乏。

那我們選擇跟誰比呢?我們為什麼要跟別人比呢?

不可否認,部分家庭確實存在物質上的困境,生活相對拮据,無法充分滿足個人的需求,那麼這個時候就取決於家長面對困境的態度了。

若是經常唉聲嘆氣,甚至經常和配偶因為錢而互相指責,那麼錢在孩子眼裡就是痛苦的源泉,麻煩的製造者。

那麼孩子長大後可能會排斥錢,或者把錢當作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手段,並不斷地從錢裡面去尋求安全感。

相反,若是讓孩子看到問題都是可以想辦法解決的,而不是固定不變的,並讓孩子關注他已經擁有的資源。更重要的是,對家人互相支持、共度難關的感恩。

這能讓孩子對未來抱有希望,感受到比錢更重要的親人之間的愛,並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樹立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念

瞭解了孩子想知道家長收入的緣由,並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之後。孩子可能就不會再追問了,但家長不能就此打住,還要跟孩子繼續討論,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要想孩子不被寵壞,首先要教他們怎樣管理錢,怎樣合理的花錢。教育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念,這個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

尤其是引導孩子理解主要的收入模式是哪些,這將有助於他們今後思考自己更想用哪種方式賺錢。

我的孩子第一次思考賺錢模式是在他6歲的時候。他那會兒剛學會兒童畫,於是他想到,“我可以去給別人畫畫,一幅畫100塊錢。”過了一陣子他又琢磨,“我可以去教別人家的孩子畫畫,自己就不用那麼累了,每次賺的錢也更多。”再後來他又想到,“我要是發明自動畫畫的機器人就不用這麼麻煩了。”

我跟他說,他從付出勞力並按件得到報酬,發展成組織培訓並按項目獲得培訓費,再進化發明新技術並出售專利獲得轉讓費,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越來越複雜,賺錢的模式和收入水平也大不相同。

一個小孩子畫畫時候的異想天開,只要父母在一旁稍加引導,就會變成一次極好的職業啟蒙對話。我讓他明白,僅僅用勞動力來賺錢是效率最低的,教授他人方法,可以讓收入規模化,但如果他能發明創造新的技術,他可能會改變整個行業。

孩子終歸需要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比起“完美的生活”,讓他了解真實的家庭狀況、面對生活的挑戰更重要。能真正把孩子看成是家庭成員,能跟孩子苦樂共享,這才是家最寶貴的地方。

作為父母,給孩子最好的保護,就是讓他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小李lee


正常情況下,在孩子準備結婚的時候,父母都會如實告訴孩子家裡的財政情況,和孩子坐下來談一談家裡給孩子準備了多少錢。


雖然在法律上,18週歲以後父母沒有義務養孩子給孩子買車買房,但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都是在兒女成家之時盡全力幫助一把。


不知道為什麼在你結婚的時候沒有和父母談買房子問題,但有一點你找到一個好媳婦和一對善良的岳父岳母。大多數情況下,對方都會對房車有所要求。好好對她們吧。

既然父母在閒聊的時候和你說過你買車買房資助你的事情,你心裡也一直糾結,為什麼不開誠佈公好好談一談?自己的父母有什麼開不了口?父母子女不是最親密的關係嗎?

也許父母只是怕把錢給你了你就不努力不上進了,也許有別的什麼原因。如果父母有什麼難言之隱,大家說開了也比悶在心裡好。與其在心裡一直糾結,不如敞開心扉談一談。


辣媽育子


我覺得應該要告訴孩子。孩子也是家庭的一員,他有權知道家庭的真實經濟狀況。

在孩子面前故意裝窮或裝富都會導致不正確的金錢觀。

哭窮會讓孩子自卑。

比如我小時候我父母總是對我強調家裡條件不好,雖然他們總是在儘量滿足我的需求,但總讓我有一種負罪感。上大學時家裡條件好多了但我還是不敢開口要錢,生活費不夠寧願餓著也不敢和家裡開口。這導致我一度很自卑,不敢奢望美好的東西,不敢去爭取,自卑的陰影直到工作以後才慢慢克服。

在孩子面前裝富也不正確,裝富會讓孩子虛榮。

現在很流行所謂的富養,我見過太多家長,自己穿幾十塊的淘寶貨給孩子買上千的名牌不眨眼。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培養了個不知感恩的白眼狼。

怎麼做?

每個父母都希望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這沒有錯。但是我們要告訴孩子,他享受的一切都是爸爸媽媽努力工作換來的,沒有人能不勞而獲。如果他以後想要更好的生活,那麼一定要自己努力爭取。

如果孩子看中了一件超出了我們能力範圍的物品,千萬不要和孩子說我們窮買不起,而是要告訴孩子這件物品我們暫時消費不起,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買下它。

如果生硬地告訴孩子買不起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裡,從而認為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事物,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

我們應該激發孩子的潛力,告訴他你可以想辦法買下你想要地任何東西。比如可以給孩子看看家庭消費清單,想想哪一項開支可以減少,有沒有辦法增加收入等。在無形中鍛鍊孩子對金錢的把握能力。


魏博士


我個人覺得對於我們工薪階層來說,家庭財政情況應該如實告訴孩子。因為孩子也是家裡的一份子。讓他們參與一些家庭事務,也是培養他們的責任心很好的一種途徑。也是孩子找到自我存在價值的一個好的體現。

我兒子從小學到現在還是經常問我們,我們家房貸還有多少沒還呢。家裡還有多少錢等等。我們會如實告訴他家裡的財政情況。我們也會告訴他,錢多錢少不是衡量幸福的標準。只要家庭和睦,老人開心幸福,與人為善,做好自己。這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兒子平時也很節儉,兒子的零用錢也不會亂花。從來不會和別的同學攀比物質上的東西。但有時候他又慷慨大方,小學的時候學校舉行募捐活動,老師要求每個孩子捐款不要超過一百。回來跟我們說非要捐300塊,說災區的孩子很可憐,說著自己還掉眼淚。我們為孩子感到驕傲。怎麼能不支持他呢?結果老師後來偷偷的還給我們兩百。說孩子的愛心災區的孩子們都感受到了。得服從上級指示。

不僅讓孩子知道家庭的財政情況,對於家庭的其他決策也儘量讓孩子一起參與。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看法。會讓他們變得更加自信哦。





思蘭聊教育


我贊同將家裡的財務狀況告訴孩子。

首先孩子是家庭一員,和孩子聊家庭經濟狀況,並且在一些事情上聽孩子發表意見,孩子會有擔當,她會在花錢上自律一些。

其次,可以讓孩子知道錢是怎麼賺來的又是怎麼花掉的,從而知道花錢不能無節制。

今晚送我女兒去上鋼琴課時,她說週五晚上來上課時要去遊樂場玩,我說不行,因為上週五剛玩了,一天花了一百多,不能總頻繁這麼花,她很快就理解並接受了。

有時我家孩子在旅遊區在超市看到玩具想要,我會說我要和網上比較一下,買同樣但價格便宜的。次數多了,她也漸漸就理解了為什麼要比價,不會堅持現在就要買眼前的。

我還會讓她感受買零食玩具、交學費、買房等不同類型支出的錢的數量規模差異,讓她對數量有直觀感知。

以前我經常和我女兒在家玩開小賣部的遊戲,現在我基本都不用現金了,而是用微信支付,但我在買東西付款後會告訴她,並不是手機自己能生錢付錢,而是我們的工資發到了銀行卡里,手機微信連接了我的銀行卡,從我的卡里轉了錢出去,而且我時不時會給她出題,比如:本來我的卡里有100元,剛才給你買餅乾用微信付了5元,現在我的卡里還有多少錢。

關於經濟事務,其實有很多可以和孩子聊的話題,幫助她開拓知識面,瞭解很多生活中的知識。

建議家長們在生活中隨時就地取材,和孩子談談錢。


孩子高效能習慣養成


我弟弟九歲,我只把我知道的一些告訴他,就比如這次的水果問題吧,趕集去買水果,他想吃桃,我一問價格,小的18大的20多,然後他就說還是買香蕉吧,桃太貴了。有時候買東西剩下的一毛或者是五毛就讓他攢著,上學有時候需要零錢就從他那裡拿。小孩子要給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讓他知道爸爸媽媽的錢終究是爸爸媽媽的,你跟爸爸媽媽要錢就要付出勞動,因為父母的錢也是通過勞動得來的,不是大風颳來的。


是抹茶蛋糕啊


我認為是應該的。

我從初中開始,我母親就會告訴我家裡每個月的開支是多少,剩餘還有多少。因為我母親認為我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我有權利和義務知道了解這些情況。

我基本沒有怎麼叛逆就度過了叛逆期,因為我有一份家庭歸屬感和參與感。我遇到什麼問題也都會去和母親探討。而且遇見想要買什麼東西的時候我心裡就會默默的計算,這個是不是必需品,家中的財政開支是否可以允許我任性買這件東西,然後我就會自己決定買,還是不買。

將家裡的經濟情況告訴孩子,一定要心平氣和,就像討論一個很平常的問題一樣,因為你已經長大了,應該有權利知道家裡的經濟情況了。咱家這個月的開支是多少,主要花銷在哪兒。這樣孩子對家庭會有一份參與感,他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慢慢的他就會主動與家長分擔家裡的壓力。而且因為這樣的參與感,他會和父母關係更加親密。

當然,你在每次和孩子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有小技巧的

一、不要指責

不要和孩子說,都是因為你咱家錢才不夠花的這類的話,因為這樣孩子會覺得你告訴他家中的經濟情況只是為了指責他,從而讓他更加逆反。

二、訂月計劃

每個月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家裡的財政月計劃,每個月有哪些必要開支,要花多少錢,我們要儲蓄多少錢,還有多少是能夠浮動的。

三、每月報表

將花費的每一筆錢都告知孩子,由孩子記錄並做月報表。這樣是讓孩子主動參與進來。

定計劃、做報表不是一時興起的,這個同樣也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一部分。有益無害。不用擔心會影響孩子的成績,做計劃有你幫著一起,會增進親子關係。每日記錄花銷不會佔用十分鐘。做月報表不需要太難,只需要將每個月的收支做個大的報表就好。孩子覺得你對他信任,你也會掌握家裡的收支情況。何樂不為。


苗喵喵的小賣部


小孩作為家庭的一員,為何要過分的隱瞞家庭的情況,不讓小孩瞭解家庭的情況,很有可能會讓小孩對自己所處的環境造成認知上的偏知。

舉兩個例子,我有一個遠方表弟,他現在初中,已經買了剛出的iPhone7,買一些價格偏高的潮牌和花費不少的錢在手游上。他和我還有朋友的交流中總是流露出我家裡很有錢的信息,他也覺得理所當然。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他的父親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母親是一位教師,屬於我們當地很普通的家庭。他的父母和他已經基本無法正常交流,他總是覺得父母有錢就是不給他用,因為父母沒有給他灌輸正常的價值觀念。由於以前成績不錯,為了獎勵他,常常給予他高於家庭情況所給他的物質獎勵,造成一種家庭條件富裕的錯覺。

我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關係還不錯,由於高中漸漸開始同學會時不時的聚會,唱歌,網吧什麼的,他的父母並不統一給他增加零用錢,他的零用錢應該是略高於他的初中,但是在班級中處於下游,聚會中時常會表現的比較不自信,和女同學交流也比較拘謹,同學生日也沒錢買些小禮物什麼的,交際圈子不大。大學裡好像也是基本在寢室打遊戲。後來大學畢業以後他的父母才和他說明家庭情況,工作的第一年就給了他一輛奧迪,但是他現在的交際還是感覺有些障礙,不樂於參加花錢的聚會,女朋友也才談過兩個。

我覺得父母告知孩子家庭的經濟情況,同時還要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如果隱瞞或者欺騙,慢慢的小孩會對你失去信任,很多家長會覺得小孩越長大越難管,越來越不懂事,其實很多時候你們都是從謊言開始,“你是從垃圾桶裡撿來的。”“再不乖警察叔叔要來抓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