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书法作品距离中书协水平还有多远?

书之道


看了您发来的书法作品,总的感觉,作者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和书法素养。但是,从作品总体看,缺乏神韵和气势。用笔,结字和章法上略显生疏,书写还不够自如,章法过于呆板匠气,笔法缺少变化和“”技术含量”,无论是书法的气韵,力感,意境等都有待于提高。

根据目前的现状,我想倚老卖老或好为人师的口气忠告:如果您想在书法艺术上有所建树,您必须准备在这条道上走很长的路,别把眼晴总盯着中书协会员的牌牌上,尽管这牌牌挺唬人,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和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功利诱感,多临、多写、多思、多看,广泛涉猎以书法为主要内容的方方面面,全身心的投入其中,为此而痴迷,处处留心皆学问。自学书法的最大敌人,是懒惰和缺乏韧劲。所以,我告诫这位朋友,忘掉“中书协”,牢记“”学书中”。

远离功利,您将于书法的本源越来越近。

我虽是近黄昏的老人,但自信心态还在二八妙龄(笑)挺喜欢在网上同众多青老年书友们交流学习,希望提此问题的朋友以后多联系,多交流,以期共同进步!

以下是我近期创作的部分作品,请您和广大书友们指教!








申正义文


我看书法,先看章法,再看气韵,三看笔法,四看细节。

以这一幅书法为例:先说章法,也就是布局。在行、草书中,特别讲究字与字之间的大小搭配,而这一幅,“到”是草,"泰"是行,“高”是楷,反正啥都有。这个局就不好布了。有朋友反问,郑板桥的行书中还有隶、篆呢,我这样不行吗?真心不行。郑是把隶篆笔意融入到整个作品的每一个字笔划中,而不是像这一个草,一个行,一个楷。你这些都是单个的和郑不同。

再看气韵,气韵是笔划与笔划,字与字之间的气脉律动。你看惊这幅,若论行书,你没做到笔断而意连,没交待出笔划的来龙去脉。你的这幅书法整个看气韵不畅,有种断裂的感觉。

气韵可以让字与字之间协调,整个布局协调。看下图,哪怕他写的东一个,西一个,只要气在,就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三看笔法,真草隶篆笔法不同,你这幅作品笔法凌乱。

四看细节,字的结构不太好,没有给人一饱满的感觉。笔划呢,如“人”的一撇,请细看,那一撇的末端方向不太准确,再看“心”要把上面那一点再写髙一点,是不是比现在好看?是不是显得整个字饱满?

我从这四点看,能加入县书协就很不错了,中书协吗?你有理想,我支持你,但路途还很遥远。


天中照心


刚才看到了你的作品,你的问题是这样的书法作品距离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水平还有多远?这个话题我们先不谈,我们先谈谈你的笔法,以下都是个人拙见,希望有说不到位的,多多谅解。

我个人感觉你的笔法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感觉到用笔没有达到精细,特别是转折之缺少用笔的基本用法,调峰捯峰和换面。

第二个问题,我们再看看你的墨色变化,是没有变化的,就像我们唱歌一样是一个调子下来的,这样没有显出墨色的变化。

第三个问题,我们再来看看你的字法取法不是很明确特别是里面的个别字让看不出你的出处是哪里?

第四个问题,从章法上来看,问题很大,所有的字中线一样,就像糖葫芦一样,这样的排列,王羲之曾说过都如算子,乃不是书法。

以上简单述说了一下,你是咸阳的,咸阳有很多书法家比如说陈天民老师、唐永平老师都是获过兰亭奖的,还有刘志霞老师,米鹏老师、姜志检老师、徐曼娜老师都是获得国展的他们都是中国书法家会员,你可以把你的作品拿过去,请教一下他们,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我发几副十二届国展作品你可以欣赏一下。








书法镜子老宋


这幅字仅是一个初学写毛笔字者的水平。不能称为书法作品。整幅字无一亮点,即无起伏也无变化,只是写字者按着自己习惯写法平铺直述地用毛笔写出了一首诗而已,和我们平常在本子上写文章或作诗的稿子一样,即无立意也无美感。至于提问者所言:与中书协的水平还有多远,我不能确切地说。因为我不知道中书协究竟有怎样的水准。如果一幅书法作品仅仅用中书协的水准来要求岂不贻笑大方。



宁静致远19541110


没有帖味,如果真喜欢书法就静下心来从临摹古帖开始。如果想尽快加入书协,那就按照捷径临写展览体流行风。



朱建国472


很多书协会员甚至高层领导书法水平并不高,不能以是否是书协会员来判定一个人书法水平的高低,是不是书法家!

你提供的作品,是传统书法作品,有一定书法基础,水平超过中书协里所有写丑书的会员!你的书法作品整体形式章法布局是可以的,但是个体字形结构是缺点,两个条幅墨色缺乏变化,字大小缺乏协调,气势少了连贯性!相比之下,对联写的较好,对联里的“到”字改成行书的话字体就统一了,只有一个草字是缺点,“泰”字最后用点收笔就更好!

这个水平还需要继续学习理论,研究古典名家作品,从中吸取营养,因为书法的特殊性质,古典书法大师的经典作品都是一座座的高峰,当代书法家受时代文字需求环境影响很难达到古人的水平,学书法以古典名家经典名作为主,尽量不要取法当代书法家!祝你成功!





张言好书画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这几幅作品离中书协水平还有多远。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中书协展览考察的是作者师法传统,学习古人的能力,而这几张作品丝毫看不出来对历史上哪位书家有过深入的学习和体会,用功的方向和中书协的要求是相悖的。

虽然我目前还只是省书协会员,但国展的要求也略知一二,入会得参加国展,尺幅尽量大,除非你是绝世高手,作品内容要符合要求,字法不能出错,纸张颜色要素雅,最主要的是功夫得扎实,对某位古代书家有很精深的学习,还要能体现自己的书写性情,不是简单的集字仿作。做到这几点,就把要投稿的内容写个几十上百遍。能不能入展,就看运气了。

一般国家级届展入一次,可申请加入中书协,国家级单项展入两次可以申请加入。这就是中书协级别。







掩墨山房


[祈祷][祈祷][祈祷]

说句实话,我到现在连一本最低级的会员证都没有。

偶尔写几个破字发到头条上想显摆一下,还被人家说成是江湖,丑书,垃圾。

就我自己的老花眼观看了你的三幅大作,可见,你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是真真正的临了帖,並且想出帖,形成自己的风格的。

顺便问一句,你的创作都是坐着写的吧?若方便,请告知。











杨炳升66


回答了:这样的书法离中书协水平多远?

首先,纠正你一个观点,中书协并非是一道标杆,不必为了所谓的“书协”水平去刻意追求。

单从书法层面来讲,三幅作品黑人第一感觉“有临帖”,这是很关键的,也就是说并非“丑书”。但是为何不耐看,细细品味会发现大有问题,这是为何?原因在于“笔法”!看似“形神兼备”,实则笔法很弱,无力枯燥,所以看起来不那么“正规”。

像第二幅“风”字,略显江湖气。还有一点如果作者是初学者或者学习不足一年,能写到这样很不错了!如果是学习数年余,那么就有点差强人意了!

最后,奉劝作者一句,学书法练书法多临帖,多思考,切莫选错标杆,误入歧途!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