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淮安的交通与商业


民国时期淮安的交通与商业

虽然缺少跳舞场和电影院,但淮安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娱乐方式,尤其是逢到佳节之时。虽然政府命令禁止迎神赛会,但是端午、重阳的节日到来时,淮安人总能以巧妙的方式避开政府的禁令。在重要的节日里,人们将城隍老爷和东岳大帝抬了出来。“到重阳节的时候,一般红男绿女都集中在城北的北角楼,或南门外的龙光阁上;这,便算是登了高……端午节也很热闹,不过年青的小孩子要跑到他亲戚或长辈家里去‘拜节’”。
据“良辅”记载,民国时期淮安的道路总是凹凸不平,要是坐在人力车上准会颠得人头痛。马路多半是用半大的碎砖铺成的;一到落雨天,道路泥泞不堪,脚跟不稳的人,滑一跤是常有的事情。《淮安市志》中载,1935年建成的淮车路由淮城经闸口、下关、石塘至车桥,为淮城与东南乡联络的要道,路长25.5公里,宽6—7米,沙土路面,可通行黄包车。过去城内还有很多的桥,如南市桥、圆通桥等,为免除黄包车及行人上下的麻烦,政府拆除了一些桥,在“良辅”看来这是“仁政”。当时的淮安城内,交通的主要工具就是黄包车;长途的交通工具“除那破旧不堪的汽车和十九世纪的民船外,便是那惟我独尊的轮船了。”
当时从淮安到镇江的船票是四元八角,有时也会因为船家间恶性竞争减低到一元八角;一旦船家间联合起来,吃苦的就是乘客了。乘船有危险性,时常会有盗匪的光顾。有一年年关,开往镇江的小轮船在宝应被劫,据说损失约一万余元。道路卫生方面,虽然政府部门有卫生科,即便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但似乎人们对卫生的真义不大了解,马路上总是点缀着驴屎马尿,垃圾箱的外面总是堆藏着菜皮、死老鼠之类的污物。“良辅”认为,“‘明知故犯’,是中国人的老脾气。”


淮安“是产米的一个区域。富翁的收入差不多全靠每年的稻租。著名的土产有蒲菜……”“街市上商店亦很多,洋布庄杂货店几占其半。今年是受了不景气的影响,生意清淡得很,倒闭的也很有几家。这里是没有晚市的,下午八点钟后,热闹的街头上便沉静下来。电灯是没有的;于是,美孚、光华的洋油在此处销路很大。”
辛亥革命后,很多大型洋广货号在南门大街和响铺街闹市区开业。在提倡国货的理念下,这些货号经营的商品有明星花露水、固本肥皂等,经营方式有批有零,销售范围扩大至阜宁、宝应、淮阴等地。后来因为时局的变故,尤其是日本的侵华,百货业受到冲击,许多商店倒闭。待到抗战结束,又因物价上涨和货币贬值,百货业依然艰难重重,未有大的发展。
最后需要指出,“良辅”关于淮安没有电灯的记载是有误的。实际上,早在1920年杨子湘等人就开始筹建了电厂,几经周折,于1929年开始发电,淮安的夜空亮起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