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区直事业单位副高,如果通过了事业编转公务员考试变成了科员,该如何选择?

噢买噶139843957


36岁,已是区直事业单位副高,走的还是发展空间大的专业技术等级晋升之路,即使通过了事业编转公务员考试成为科员,那也坚决不能去啊,为了个芝麻丢掉西瓜,绝对是得不偿失。

01 拿到手的实际利益最有价值。

不可否认,公务员名气好听些,走出去有面些,但事业编制也是响当当的“铁饭碗”,照样够安稳、有保障。谈钱虽然俗气,缺钱则易生气,名气和面子真不能当钱使。放弃相当于公务员副处级别的工资待遇,而选择科员的微薄收入,差距太大了,经济发达地区一年相差十来万,内陆省份也能相差两三万以上。这可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啊,收入直线下降,经济状况容易窘迫,其结果必然是生活质量严重受影响。

02 够得着的发展进步最有意义。

公务员前景光明不假,但也要看所处平台和自身实际。36岁再去区直机关当个小科员,除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外,多数区直单位不过正科级规格,从科员起步,年龄又无优势,想要提任正科实职无比困难。即使推行了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一级、二级主任科员职数大增,还能有少量的三级、四级调研员,但按照领导职务干部优先的实际,也意味着区直机关的职级公务员晋升一级主任科员都不容易,更遑论四级调研员了。

而继续留在事业单位,现在就是副高等级,就算一直原地踏步,也有了与公务员副处级大致相当的工资待遇。再者,事业单位专业技术等级的晋升受单位规格制约小,只要自己不松劲、不懈怠,完全可以朝着正高职称奋进,等有了正高岗位空出然后顺利竞聘上也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已,实在不值得放弃指日可待的发展进步,而去追求前途难料的公务员职务和职级晋升。

03 家庭幸福和个人健康也重要。

36岁的年纪,正是事业与家庭都需兼顾的爬坡阶段,既是单位里的顶梁柱,也是一家老小的主心骨,不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极易顾此失彼留下遗憾。继续留在事业单位的好处,就在于工作轻车熟路,不需要加大时间与精力投入也能游刃有余,可以更好地照顾家庭、培育孩子,闲暇还能抽出时间锻炼身体,更利于实现事业与家庭两不误、双丰收。

转去区直机关做公务员则完全相反,面对全新的业务范畴和工作环境,方方面面的压力倍增,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如无过硬背景和关系,全靠自身实力实干打拼的话,更得加倍努力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升迁无望,也违背了转为公务员的初衷。但点滴收获的背后,付出的往往是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当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留给家人的时间将十分有限,这其间的利弊和得失值得认真考量。

总而言之,做生不如做熟,眼前可得的实利远大于转为公务员后的预期收益,又何必费此周折呢?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职场思悟解析,期待与您分享!


职场李论


我是技术岗事业编的,我对职称工资还是比较了解的。副高工资比科员工资高太多了,我在市直事业单位,我们这边副高工资跟处级工资差不多,单从工资这方面,我是不建议转行政编的。而且就算转过去了,36岁还是科员,如果在区县的话最多也就能混个副科,正科在区县都是县局的局长了,这个年龄基本没希望了,所以就算转过去前途也就那样,还不如事业单位的副高,至少工资还过的去。


寂寞的小太阳


作为一个从人社系统出来的人,看见别人的回答,真捉急了。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问题问得不专业。

事业单位副高职称聘任满两年,是可以直接调任到公务员单位单位副科级领导的,大兄弟(大妹子),长点心吧。多学习政策。不想学政策你也可以关注盟主多问问啊。你说你费劲的考试,变成个科员,还选择,真是服了你了。(下图第六条第三款)

再多说几句吧,就工资待遇来说,差不离,可能副高职称稍微能高点,但是由于是区县,副高级到头了;而进入公务员队伍呢,副科级工资加上车补也少不了多少,而且,你的职务还有升迁的空间,再升迁工资和车补都会涨,所以完全有可能超过职称工资。

就说这些吧,长点心吧,看你不学不懂整的多费劲,急得我都满口东北话了。


公考面试观


很久不答题了,今天破例,给你答一次。

首先,明确答案,肯定走职称工资!

我身边就有一个同样的例子,他原来是某中学的校长,副高职称,刚评上不久,调入教育系统,任副局长,开始走行政工资。现在正科级待遇,算上车补还比副高职称的工资低。

你现在的情况是,放弃职称,从科员开始,而且你现在所在地区是县区一级,假如你朝中无人,又无惊天动地之本领,你干到退休也就正科级,而且你已经36岁了,即便是考虑职务与职级并行,你能享受副县级待遇的可能性非常小。

另一个角度讲,现在的行政很不好干,责任很重,即便你平步青云当了领导,一身的责任也会压的你喘不过气来,还不如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拿点高工资划算。


九品芝麻吏


必须选择事业副高,原因如下。

一、事业副高相当于副处级,相当于机关单位的调研员,副高在专业技术里又对应五六七级三档,即评了副高后最低专业技术七级,最高五级,只要单位有空余岗位,七级升五级随便升,五级就相当于一级调研员,比科员高七个档次!

二、36岁若还是科员年龄偏大,已经无上升空间,而副高还可以升正高,前景大着呢!从现实情况看,即便科员升迁有机会,也就是顶多升科级干部,与副高也相差甚远!

三、副高职称待遇远高于科员,即便是评的七级档,待遇至少也相当于四调的档位,比科员待遇高很多。同时,专业技术人员也有机会转管理岗,如果能够转管理岗,对应的就是副处级!

四、副高职称哪怕不是领导,也是单位资深人员,所有人都会给一定面子。而科员处于最低级,而且36岁还是科员,发展前景受限,别人不一定看得起你!

以上供你参考,祝顺利!更多资讯关注我账号!


看透说破职场文化


看了很多业内人士的建议,副高职称相当于副处收入,没有必要转公务科员职位,这是水往低处流呀。作为过来人,我有不同意见。我不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要看你追求什么?学而优则仕,与,学而优走技术,完全是两条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奔着当官去的,能够造福一方水土;一个奔着搞业务搞技术去的,能够当一个领域的专家。哪一条好呢?绝对是因人而异的,不是一味药治所有人的。

第一,大家眼光只盯在了现有待遇上,副高大于科员,只是表面现象。

事业单位的副高职称,在事业体系里,甚至在一些国企体系里,相当于副处水平的。工资的岗级工资与副处至少是一样的,其他诸如节日福利、分福利房等等待遇,也是享受副处待遇。

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副高与副处,含义可不一回事。一个副处,可以管几百个副高啊。副处的官职地位、社会地位、掌握的办事资源、结交的人脉资源、办事能力、运作私事的能力,那是副总望尘莫及的。我们不能只讲大道理,不讲内部运行规律。

第二,考虑这个问题,一定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不能局限于“工资收入”这个点上。

事业编,尤其是技术岗,自有它的发展规律,比如,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走的是技术专家的成长之路。这条路,如果走的好,成为顶尖专家,收入是很高的。比如,一个朋友是环境监测专家,到处当评委、当专家、当顾问,写文章、写书、写成果,到处给乙方讲课、做报告、做咨询,年入百万都叫事儿。

公务员是走当官之路,视野更开阔,发展面更宽,上,可到部委;下,可去乡镇。主政一方,造福一片,成就感爆棚。但是,公务员要求的素质与技术编不一样,要求更全面,说话办事、为人处世、写作发言、总结提炼、胸怀眼光、决策拍板,等等。一个副处级,与一个副高级,绝对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有的人,就想主政一方,有的人,只想安安静静搞技术。有的人,想当官,但没有那个素质,有的人想搞技术,但没有那个水平。有的人,想当官,不屑于拍马溜须,有的人,性格浮躁,不适合搞技术,等等。怎么能一样呢?

核心一句话,想当官的人,还在乎那个几百元工资差距吗?你们想一想,就知道了。

第三,副处级的分量,远高于副高职称,36岁,机会少,但只要有机会,还可以搏一搏。

按道理说,36岁在事业单位评上副高,是一个基本动作,既不算优秀,也不算落后。中等偏上的水平。那么,到公务员体系,不会从一般科员干起的。作为上司,一般也不会这么用人。但是,按照副处级安排,几乎不可能的。有可能安排一个科级非领导职位。以后根据表现,还会进步的。

从职业发展规律来看,你这14年工作经历,不可能一笔勾销啊。你不能说,你当公务员,就从零开始?你这14年的工作阅历、工作经验、做人处事水平,不算数吗?这都是宝贵财富。公务与事业,也是有相通的道理。

你36岁换到公务,(至少需要面试吧),说明人家认可你的某些方面优势,否则,也不会让你过去。你要有自信,你不会零起步的,你的阅历和业务水平也不是吃素的。人家看中的也许就是这一点。凭什么说你不能进步了,你厚积薄发,把专业优势与公务优势结合起来,也许提升得更快。


职场火锅


很简单,没那么复杂。

第一现在不同以往,事业编转公务员这种考试基本没有。如果当地出现了这种考试模式,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想把一些事业单位人员以一个合理的说法提拔成领导干部,改编改制。也就说并不会存在考上后还是科员起步这种情况,基本上会是后备。但问题来了,这么好的事,你觉得是你想考就能考上的么?考上了就能有好位子么?如果你心知肚明自己的下一步怎么做,那你就考。副高虽然工资高,但职权比公务员还是差很多,36岁还年轻,混个局长并不是不可能,这个不深说。

第二如果你目前仅仅是想通过考试的渠道改变身份。身边并没有可以直接从事业编转行政编的考试。不管是国考还是省考,年龄都要求在35岁以下,除非你是博士会有适当放宽。也就意味着你已经没有机会再考试了,所以也就不用纠结这个问题。

第三如果确实有你说的这种考试,考完还是科员起步,对自己考上后的去处并不明朗。那就建议别考了,劳神伤力,没什么意义。


话匣子红追


这个事情要看你原有事业单位的性质和考入行政单位的级别。事业单位分全额和差额,也就是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如果是公益一类,切级别不高,考入的行政单位级别在处级,将来能到正科实职甚至副处的话还是不错的;如果原来是公益二类,比如医院或高校,那要考虑自己的能力、发展前景,因为公益二类是可以有绩效的,不会少于处级以下的车补。当然工资和福利待遇也好看当地的财政状况。总之,个人认为,要有正科、副处的可能,去还是有前景的。


bob35781865


不建议转公务员!

1 工资待遇落差大

不清楚你是哪里的事业单位。部分事业单位副高级职称都相当于副处级别的工资,而这个时候转为科员,一切都要从新开始。工资差别会很大。而36岁往往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能挣多点为什么要选择挣得少的呢?

2 级别提升困难多

全国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各地方可能根据地方上科级领导干部以及科级后备干部情况和干部队伍的年龄情况等提出具体的,符合当地实际的一些规定。比如一些地市过了40岁没有提升正科变不会过多考虑,而36岁转公务员,最快3年提正科(有法律规定),如果这样,副科到正科至少需要2年这样。每一步都有年限要求,而且提拔也不是说到了年限就可以,还要看单位职数和是否涉改等等。所以困难还是很大的。

3 工作方式转变大

在事业单位副高级基本算事业单位是大佬级人物了,到机关之后是小科员,可能比你年轻的同事都是你的领导,心理落差大。再有,事业单位是以业务说话,而机关则不然,所以工作方式上也有很大变化。


小喵聊职场


公务员那些事,带您了解公务员这一职业!

辽宁去年就组织了基层事业编制人员转为公务员的考试,年龄限制到40岁,有省级表彰的放宽到四十五!

针对您的问题,不能简单的就说选择哪个比较好,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比较!希望通过我的分析您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您36岁就能成为副高说明您已经足够优秀了,因为区事业单位本身副高的岗就少,能聘上副高很不容易。在待遇方面副高待遇比照副处,工资比副处高,但是没有车补和绩效奖,待遇还是不错的!

这方面肯定是比从科员干起的待遇强多了!

下面主要就看发展前景了,之前有答主说现在是副高将来正高不是问题,我不是很赞同的,专技岗是评聘结合,在区里的事业单位,有很多都不够资格设置正高的岗,你评上了也聘不了,副高就是到头了,这一点要考虑!

接下来再看看公务员,如果是区里的公务员那根本不用考虑,本身就是科级单位,即使是走职级并行将来待遇也不一定比现在好,还得熬若干年!

如果是市里的公务员,和调入单位沟通好了,走调任手续,在有领导指数的情况下能给捋顺个副科或正科的虚职,如果延迟退休落地以后应该还有30年,能不能升上去,多长时间能升上去,就要看你自己的能力了,走职级并行将来也能享受副处待遇,但需要时间!但是事业单位人员可以兼职,不知道您是什么职称,将来退休了也可以去企业发挥余热,也能增加收入。这就看您的志向了,是想从政,还是想图财!

如果是遴选成为省里的公务员,那我建议您转为公务员,本身省直部门的工资就比市里的公务员高,绩效奖也高,而且单位规格高升的也快,用不了几年就能超过副高的待遇,发展的前景也更广阔!

通过我的分析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