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痛风------关于痛风的许多误区

近10年来,中国高尿酸患病率在逐渐增高。但我国不同地区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别。大体上的患病率是5.46%~19.30%,其中男性为9.2%~26.2%,女性为0.7%~10.5%。

而痛风的患病率各地报道0.86%~2.20%不等。其中男性为1.42%~3.58%,女性为0.28%~0.90%。HUA及痛风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1]。

这种增长趋势一定程度跟生活方式有关。生活方式里的主因是运动缺乏、肥胖带来血尿酸偏高。而易高嘌呤饮食也有一定影响。

食物与痛风------关于痛风的许多误区

(食物里的嘌呤含量表来自参考2)

食物与痛风------关于痛风的许多误区

(食物里的嘌呤含量表来自参考2)


习惯上建议,每公斤超2000mg嘌呤的食物尽量不吃;1000mg-2000mg间的食物要适当控制;1000mg以内的可以放开吃。


除注意食物里的嘌呤数据外。还需注意如下情况


1,不能只着眼于血尿酸水平


降血尿酸水平的目的是「预防痛风发作」,但更重要的是「脏器保护」;因此,生活方式调节时要强调控制体重、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而不只是看降血尿酸数值。


高简单糖饮食习惯(奶茶、可乐、果汁等含糖饮料)会增高体重、增加糖尿病风险,应该要避免。虽然他们并不直接含高嘌呤。


人运动时会升高血尿酸,但利于体重控制、利于整体健康,甚至利于长远的血尿酸水平控制。因此还是提倡多运动。


控制体重,降低腰围等可以降低血尿酸数值、预防痛风发作[3]。但更可以保护脏器。所以整体生活方式调节应以「体重、腰围达标」为目标!

食物与痛风------关于痛风的许多误区

运动时血尿酸会增高,但利于健康、利于血尿酸的长远控制


2,不能只看食物里的嘌呤水平


前瞻性随访研究发现,摄入富含嘌呤的蔬菜和总蛋白质摄入量均与新发痛风风险增加无关[4]。亚洲人群研究发现,植物来源的蛋白质降低了痛风风险,该结果支持膳食蛋白质的来源是影响新发痛风风险的重要因素[5]。


这可能是因为同样是嘌呤,植物里的嘌呤类型跟动物嘌呤的类型不一样。目前已知食物里常含腺嘌呤、鸟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而鸟嘌呤在升高血尿酸、损害肝脏方面不如腺嘌呤明显[6]。


相比植物,而动物性食物里腺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更高。比如鱼类中次黄嘌呤含量最高,虾类中次黄嘌呤和腺嘌呤含量均较高,但贝类中腺嘌呤、鸟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相当[7]。


食物与痛风------关于痛风的许多误区

不同食物来源的嘌呤,升高血尿酸水平不一样


3,提倡吃什么?


研究表明摄入乳制品可减少新发痛风。与摄入肉类和海产品相反,乳制品摄入量处于最高五分位数者的新发痛风风险比最低五分位数者低接近50%[4]。


个案报道显示,樱桃有利于减少痛风发作频率[8、9]。虽然证据还不够肯定,但考虑其副反应极少,笔者建议每次10-12颗樱桃,一日1-2次,来减少痛风发作。但在急性痛风发作时,单纯该治疗未必有效。

食物与痛风------关于痛风的许多误区

樱桃似乎可以减少痛风发作风险


4,反对吃什么?


蔗糖、果糖不只是增加体重而不利于血尿酸下降。蔗糖、果糖跟血尿酸分子竞争脏器的排泄分子通道,从而不利于尿酸排泄[10、11]。


有研究表明啤酒、蒸馏酒会增加「新发痛风」风险,而葡萄酒不会[12]。但是,饮酒会增加其他健康风险。比如癌症。从整体健康出发,我们反对喝酒。何况,对于已有痛风的病人,不管喝什么酒都「增加痛风发作」风险[12、13]。

食物与痛风------关于痛风的许多误区

尽管葡萄酒可能不新增痛风,但增加已有痛风者的发作风险


5,单纯控制饮食,尿酸就可以降下来吗?


尽管通过饮食控制、多运动可以降低血尿酸。要实现血尿酸的达标治疗---低于360umol/L是很困难的;我们知道今天预防痛风发作的核心是血尿酸的达标治疗。仅仅靠饮食、多运动几乎不可能做到血尿酸达标治疗。


有研究显示,病理型肥胖者通过手术治疗后,体重可以显著下降,甚至可同时实现血尿酸的达标,即低于360umol/L[14、15]。但这不是靠单纯的饮食控制而实现的。


对于普通的痛风病人,要做好饮食控制、多运动。从而协助降低尿酸。但不要寄希望由此实现血尿酸的达标。

食物与痛风------关于痛风的许多误区

减肥、控制腰围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


6,那是不是吃药就好,不需要控制饮食?


既然需要依靠药物来实现血尿酸的达标治疗。那么是不是可以放弃饮食控制呢?


答案是:不行!


因为存在肯定的心血管、肾脏保护效应,别嘌醇被认为是目前最优的降尿酸药物。但是,它仍存在一定副反应。比如在脱水、合用其他肾毒性风险药物时,它增加急性肾损伤风险。更不用说众所周知,跟特定基因相关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


要减少药物副反应,最佳的办法是尽可能减少药物使用的剂量。那么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让血尿酸水平尽可能低。这样就可以最大幅度降低对药物的剂量需求-----尽管不能停药。


再何况,我们治疗痛风的目的不只是预防疼痛再发,更是为了脏器保护,为了更加健康。调整饮食习惯、多多运动,这也对整体健康有益。

食物与痛风------关于痛风的许多误区

药物+生活方式调节,双管齐下治疗痛风!


1,《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17年)


2,《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560—2017


3,Nielsen SM, Bartels EM, Henriksen M, et al. Weight loss for overweight and obese individuals with gout: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 Ann Rheum Dis 2017; 76:1870.


4, Choi HK, Atkinson K, Karlson EW, et al. Purine-rich foods, dairy and protein intake, and the risk of gout in men[J]. N Engl J Med 2004; 350:1093.


5,Teng GG, Pan A, Yuan JM, Koh WP. Food Sources of Protein and Risk of Incident Gout in the Singapore Chinese Health Study[J]. Arthritis Rheumatol 2015; 67:1933.


6,宋扬,宋燕郡,《腺嘌呤、鸟嘌呤致高尿酸血症大鼠肝脏损害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第13 卷第23 期(总第377 期)2016 年8 月


7,蔡路昀,励建荣,《食品中嘌呤含量分布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8年05期


8,Zhang Y, Chaisson CE, McAlindon T, et al. The online case-crossover study is a novel approach to study triggers for recurrent disease flares[J]. J Clin Epidemiol 2007; 60:50.


9,Gelber AC, Solomon DH. If life serves up a bowl of cherries, and gout attacks are "the pits":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J]. Arthritis Rheum 2012; 64:3827.


10,Batt C, Phipps-Green AJ, Black MA, et al. Sugar-sweetened beverage consumption: a risk factor for prevalent gout with SLC2A9 genotype-specific effects on serum urate and risk of gout[J],. Ann Rheum Dis 2014; 73:2101.


11,Raivio KO, Becker 7A, Meyer LJ, et al. Stimulation of human purine synthesis de novo by fructose infusion[J]. Metabolism 1975; 24:861.


12,Choi HK, Atkinson K, Karlson EW, et al. Alcohol intake and risk of incident gout in men: a prospective study[J]. Lancet 2004; 363:1277.


13,Neogi T, Chen C, Niu J, et al. Alcohol quantity and type on risk of recurrent gout attacks: an internet-based case-crossover study[J]. Am J Med 2014; 127:311.


14,Dalbeth N, Chen P, White M, et al. Impact of bariatric surgery on serum urate targets in people with morbid obesity and diabetes: a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J]. Ann Rheum Dis 2014; 73:797.


15,Romero-Talamás H, Daigle CR, Aminian A, et al. The effect of bariatric surgery on gout: a comparative study[J]. Surg Obes Relat Dis 2014; 10:11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