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保險如何配置?

twinsing


感謝悟空回答。恭喜恭喜你有一個非常幸福美滿的家庭[鼓掌][鼓掌][鼓掌]。看到有77條回答的時候,我在猶豫是否要作答呢?

其實不管是下圖的保險的四大賬戶或是雙十原則“用10%的收入來解決家庭年收入10倍的保障”,都只告訴我們如何去購買的問題。至於為什麼要買?或買了之後怎麼用,確是需要一個專業靠譜的代理人來幫你回答的。這裡也不囉嗦為什麼要買或買了之後怎麼用?

家庭保險配置的五先五後原則:1)先保障,後投資,2)先大人,後小孩,3)先保額,後保費,4)先規劃,後產品,5)先保人,後保物。

怎麼樣才算擁有足額的保障呢?

1)要有足額的醫療險能覆蓋所有的醫療費用的支出,做到花多少能報多少?

2)重疾險要覆蓋家庭年收入的5-10倍,做到有錢治病,安心養病

3)身故和意外的保額能覆蓋家庭年收入的10-20倍,這樣確保保額延續愛,留錢不留債。

接下來針對你們一家三口分別的規劃

1)作為家庭的經濟支柱,

重疾險的保額至少要100萬保額以上,定壽保額100萬,意外300萬保額,醫療406萬保額,癌症特藥200萬保額,總保額1100萬,年保費佔年收入的比例6%左右

2)經濟支柱的另一伴

重疾險的保額至少要100萬保額以上,定壽保額100萬,意外200萬保額,醫療406萬保額,癌症特藥200萬保額,總保額1000萬,年保費佔年收入的比例6%左右

3)小寶寶的保障

重疾險的保額至少要100萬保額以上,意外10萬保額,醫療50萬保額,癌症特藥200萬保額,總保額360萬,年保費佔年收入的比例2%左右,至於孩子的教育儲蓄可以晚一點點準備

這樣通過家庭年收入的15%左右,就可以覆蓋一家三口上千萬的保額。

最後還可以為雙方的父母購買一些醫療險和意外險以備不時之需。



Keung2009


你好,我今年給自己和家裡人都買了保險,算是有些經驗,分享給你。


我對自己做的保險規劃還比較滿意,既滿足了基本保障,而且每年交的保費也在家庭經濟承受範圍之內,不會因此對生活造成壓力。這得益於我在買保險之前查了很多資料,學習了大量保險知識,還順便考了個理財規劃師二級證書。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嘛~


下面說說我自己的規劃:

我在正常上班,是家裡的收入來源之一,也可以說撐起了半邊天。而且我比較年輕、身體健康,保費也相對較少,保險必須安排上!分析了一下,我面臨的主要風險是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死亡等風險,於是我給自己買了意外險、醫療險、壽險、重疾險,四個保險每年交的保費加起來,不超過我年收入的1/10,我可以負擔得起。


因為保險規劃中有個“雙十原則”:保費為收入的1/10,保額為收入的10倍。我就儘量滿足吧。


為了省錢,也為了買到性價比更高的保險,我比較了不同類型及很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主要是因為窮,預算有限)發現消費型的保險比較便宜,所以我決定買消費型的保險。因為在做足保障的條件下,我的經濟條件不允許我買返還型的、分紅型的產品。


我最先買的是意外險,因為它最便宜,投保條件寬鬆,像我這種在辦公室上班的普通人都能買,只對從事潛水、跳傘等危險職業的人有限制。於是我花了一百多塊錢就把今年的意外險搞定了,萬一我發生意外,保險公司會給我和我家人賠50萬。


其次,買了醫療險。雖然我現在身體健康,但加班、熬夜、玩手機也挺多的,就怕體質下滑身體出毛病。買醫療險就是為了防看病的,到時候如果生病住院,保險公司就會按保險合同規定陪我醫藥費。醫療險花了幾百塊錢,也是保一年,我準備明年到期了繼續買。


接下來,我買了定期壽險,保到我65歲。因為意外險只賠意外事故,壽險賠能覆蓋很多意外險不賠的範圍。生命誠可貴,我怕我要出了問題,沒人給我爸媽養老啊~於是我花了近1000塊錢給自己買了壽險,也是消費型的,不返還、不分紅,保額在50萬以上。還好我年輕,保費便宜,要是50歲再買就不可能有這個價格了。


最後,買了重疾險。之所以最後才買重疾險,一是因為它投保要求高,二是因為它貴。重疾險是為了預防大病,雖然我現在能買醫療險,而且費用還便宜,但如果以後我身體不好或年紀很大了,就不一定能買到了便宜的醫療險了,所以我買了重疾險做補充。


我買的是長期重疾險,每年交的保費一樣,保終身,保額在50萬以上,每年要給保險公司交幾千萬把塊錢。如果你預算有限,也可以買保到70歲的重疾險,保費會便宜很多。重疾險也是年紀越大,越貴的,如果身體不好,生過一些病的可能就買不了了。所以,儘量趁年輕、身體健康的時候買。


以上就是我的保險規劃,我給自己買了意外險、醫療險、壽險、重疾險,四個保險每年交的保費加起來,不超過我年收入的1/10,我可以負擔得起。買了保險之後,我還可以照常吃吃喝喝、買買買,不至於為了交保費而節衣縮食。


這是我個人的保險規劃,如果你結婚了,另一半也上班,那麼應該讓他也配置起來,我買的這幾種都可以買。在你們夫妻倆都配置好之後,可以視預算給小孩和父母買一些保險。


富姐兒


1.首推意外險,必須要的。原因:一、便宜,二、不確定性高。一家三口一年在500左右,完全可以承擔。

2.住院醫療險,這類產品坑是挺多的,最需要注重的續保條件,是否會根據身體原因拒絕來年的保險請求這點很重要,植入性材料,免賠額度都要仔細看看。稍微推薦的話某寶上有一款挺好的,可以保證續保6年的。原本某夏也有一款很好的醫療險,不過是附加險,不單獨賣,據說停售了,還聽說公司層面出現問題了,暫停一年的人壽保險服務,不知道真的假的。一家三口,一年估計保費2000左右。,來年保費後逐漸上漲。

3.重疾險,這個可能就沒什麼必要買了。我作為代理人其實挺討厭有些人賣重疾的方式。連重疾險的作用是什麼都不知道就出來賣😖。重疾險的作用是當你喪失賺錢能力後,為今後康復時間內提供必要的生活補助,真心不是用來看病的,看病還得用醫療險。40歲的年紀重疾險是相當的高的。8到9萬的年收入,不建議購買。

4.養老險,這個只是一個名稱,別真當成用來養老的保險了。其實本質上就是一款理財的工具,裡面賺的錢用來養老就是養老險,用來教育就是教育險,別當會事,我喜歡稱之為理財保險。折算過很多的此類產品年化收益率能到4的已經不錯了,收益不是很高。需要此類保險的人不外乎兩類,存不住錢的和特有錢的。別小看4%的年化,已經挺不錯了,銀行定期1年才1.7,理財產品逐漸退出市場,p2p暴雷無數,能兼顧安全與收益的只有保險和餘額寶類型的各種基金。相對此類基金的不確定性,保險確實要更安全,收益更穩一些。年收入8-9萬量力而為,不是很推薦。

其實樓主可以考慮一些定期壽險的,不怕忌諱的話~~意外+醫療+定期壽險+消費型重疾,能滿足絕大多數的需求,價格也不算貴~

全部手打,不喜勿噴,謝謝!


一片空白月月光


我是簡保君,我來和大家介紹一下家庭保障的4大類保險產品:

第1個是保障家庭經濟責任的壽險,

第2個是保障身體特定重疾責任的重疾險,

第3個是報銷住院所產生的大額醫療費用的住院醫療險,

第4個是保障人身意外風險的意外險。

  1. 那首先,我來講一下給家庭的經濟支柱配的定期壽險:

壽險就是無論疾病或者意外等任何原因,只要導致人身故死亡了就一次性賠付保額給其他家人,買50萬賠50萬,買100萬賠100萬,代表的是對家庭的愛和責任。

試想一下,家庭如果有車貸房貸要還、要考慮孩子的教育費用和平時的生活費用,即使發生經濟支柱身故的話也需要有一筆錢來完成這些責任,所以給家庭賺錢的人,也就是經濟支柱,比如先生和太太就需要配置壽險。

孩子和老年人因為對家庭沒有經濟責任,就不需要買壽險了,壽險的保障期限到孩子大學畢業也就是未來的20-30年就可以了,因為到那個時候我們身上沒有經濟責任就不需要用到壽險了。

2.講完壽險,我再來講解一下第2個險種,重疾險:

重疾險就是隻有是得了合同上約定的重大疾病就一次性賠付保額的保險,因為我們說大人和孩子都有得大病的可能,所以都需要配置重大疾病保險,重疾也是現在最高發的風險,一旦發生了,就會讓家庭"因病返貧",光靠社保是不能完全覆蓋的,所以需要補充重大疾病保險去規避掉這個風險。

經濟支柱的壽險和全家人的重疾是核心的險種,因為壽險和重大疾病保險的保費每年都是一樣的,和第一年繳費的年齡有關,所以越早、越年輕買越划算,每年保費越便宜,而且保障的期限越長,這兩個險種配置之後,就可以再配置住院醫療險和意外險作為補充。

3.接下來的第3個險種是報銷大額住院醫療費用的住院醫療險:

醫療險分為門診醫療和住院醫療兩類,門診的發生頻率比較大,所以門診醫療險保費會比較高,還有很多報銷上的限制,但是造成的損失不大,所以這部分責任我們自己承擔就可以了不需要購買門診醫療險。

而住院醫療險是我建議配置的,住院醫療險就是住院產生的費用社保報銷以後,剩下的拿發票可以去報銷,屬於交1年保1年的保險,費用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長,到了50歲以後再買保費會比較貴。

住院醫療險每年的更新換代很快,我建議買1年期的,每年可以考慮是否更換更高性價比的,作為事後報銷的險種,是重疾險的一個有力補充。

4.最後來聊聊意外險,意外險就比較簡單了,意外險的保障責任主要是意外造成的身故或殘疾的保額賠付和意外醫療費用的一個報銷。

因為意外發生的概率比較低,所以保費很便宜保額很高,但是意外的風險咱們也是需要去預防的,全家人都建議買一份,意外險也是一年期的,與年齡和健康條件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我們每年更換最好的就行。

---------------------------------------------------------------------

如果你對保險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來提問~

關注@簡保君 手把手教你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保險。

我是講人話的簡保君,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手把手教你用更少的錢買更好的保險。


簡保君


家庭保險配置,應該注意以下幾點:先保大後保小;大人是小孩最好的保險,在買保險時,一定要優先給家裡的大人買保險!先保家庭經濟支柱;如果家庭經濟支柱出險了意外和疾病,造成的傷害是毀滅性的!所以要優先給家裡的經濟支柱買保險,將風險轉移。先保障後理財;保險的本質是保障,而不是理財,所以購買保險應該本著以保障為主,其次再去考慮理財。

下面就直接進入乾貨的部分,家庭保障方案的幾條黃金公式:

1、家庭保費預算是年收入的10%

單經濟支柱:2個人的收入差距超過50%,三分之二的預算要放在經濟支柱上面,剩下的解決配偶和孩子的問題雙經濟支柱:2個人的收入差距在50%以下,2個大人的預算要佔到四分之三,給孩子最多留四分之一,甚至是五分之一

2、定壽保額必須是收入的10倍

經濟支柱定壽險的保額必須是收入的10倍非經濟支柱的定壽險保額可以做到5倍

3、重疾保額是收入的3-5倍

重疾的作用主要在於收入失能補償,賺錢多是在退休前,從保險的意義來說,只有你在有收入的情況下做收入失能補償才是有必要的。重疾險保的最大意義時間就是在退休前。

4、意外險除了職業外,基本沒什麼限制,人人都需要一份。

小孩最好買帶意外醫療的,可以彌補小額的住院風險。

5、高免賠額的百萬醫療險很有必要

百萬醫療比的不是價格,而是續保和報銷範圍。

以上是可複製的部分,不可複製的那就是健康帶來的不確定性。

我們都知道了,理賠最大的2個問題,第一是不清楚自己買的保險是什麼,第二就是健康告知不到位。健康跟核保有著莫大的關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或是每個家庭的健康狀況都是一個獨立的個案,不是一個固定的方案可以解決的,一旦影響到核保,建議找專業的人進行專業的投保指導。


最好保


初看春花紅,轉眼已成冬。

一年容易又到頭,韶光逝去無影蹤。

兒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匆匆,我們都是趕路人。

一路波折,跨過歲月山河後,頓感自己能平安抵達路的盡頭,人生之大幸也。

胡德夫 - 匆匆.mp3

如今,考拉先生已過而立之年,深感時間匆匆。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後,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愛人、孩子、老人,時刻覺得自己身上責任重大,一家子能平平安安實在感恩。

也看到過身邊的一些同事、朋友、朋友的朋友······因為一場大病毀掉人生所有,家庭也跟著一起遭殃。甚至遇到大災大禍英年早逝的人也並不罕見,實在惋惜。

這個時代,沒錢真的沒法兒活,生病了沒錢更沒法兒活。

可見配置一份合適的保險有多重要。

在疾病面前,只有錢不限制你太多,人才可以有點兒選擇。

有了錢,你可以選擇用好藥減輕疾病的疼痛,可以選擇出錢做手術儘快解除病痛的折磨,獲得重生。

據考拉先生了解,其實大多數人確實有買保險的意識。

問題是大多數人都買了線下特別貴的打包產品;有些人聽聞保險很貴便猶豫、遠離;還有些人聽聞別人買的保險,出險後“這也不賠那也不賠”,認為保險都是騙人的。

這也是大多數人對保險的看法。

其實保險真是個好東西,只不過是線下代理人為了銷售把名聲搞壞了。

不得不承認,這是行業現狀。但已在逐漸好轉,大家還是要對這個行業和保險產品有信心,畢竟很多業內人士還是很有良心,都在努力改變。

話題轉回來,關於買保險,最近來諮詢考拉先生的大多數人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大家都想給一家人都買到好保障,但以為啥都不懂,無從下手,不知道怎麼開始,於是一拖再拖。

市面上的保險科普文章確實也挺多,內行和外行寫的都有,五花八門,越看越混亂。

但其實配置保險很簡單,今天考拉先生給你說說每一個人具體該怎麼配置合適的保險。

買保險主要涉及三個群體:

  • 孩子該怎麼買保險?
  • 成人該怎麼買保險?
  • 老人該怎麼買保險?

一、孩子該怎麼買保險(0-18歲)

孩子是一家人的希望和未來,寶爸寶媽們一千個一萬個擔心,只要能給孩子買到最好的保障,花多少錢都願意。

大家愛子心切先生完全能理解,但是買錯了保險不僅保障不到位,還多花了好多冤枉錢,也真的很虧,所以先來來說說怎麼買對。

在說孩子保險怎麼配置之前先說說家庭配置的順序。

大人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專門負責賺錢,而孩子專門負責花錢。所以買保險肯定得先給大人買,買好了再給孩子買。大人的具體配置會在後面講,先看該給寶寶買什麼。

先說最基本的少兒醫保。

少兒醫保,相當於給寶寶配置了一份社保,每年只要花100-500塊(國家還會補貼40%-60%),就能報銷60%-90%的費用,實在太划算,一定先把這個國家福利配好了。

配好了少兒醫保,再說商業保險。

小孩子太活潑,喜歡上躥下跳、左蹦右跳。萬一蹦出什麼意外,就需要意外險來保障。針對這個特點,給孩子買意外險,一定要注重意外醫療部分。

至於每份意外險的保額不用過高,因為國家對這部分的賠付額度有限制。

目前國家規定,未成年人 0 - 9 週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 20 萬;10 - 17 週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 50 萬。

除了一些意外帶來的問題需要保險的保障,小孩子的抵抗力不夠“成熟”,大病小病去醫院的次數也不少,這時候少兒醫保報銷後,剩下的花費,減去免賠額後,就可以買一份百萬醫療險來兜底。

有醫療險的保障,孩子生病也不愁花錢了,在保險理賠允許的範圍內,我們也敢給他用貴一點的藥,讓寶寶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了。

最後要說的就是大家都不願意提的可能性。

那就是孩子小小年紀,萬一不幸患了重疾怎麼辦?

孩子患大病後,家裡至少要有個人停掉工作來照顧他。這個時候,給孩子買的重疾險對家庭的經濟能給予一些幫助。

所以科學來說,給孩子買重疾險挑保額50萬、保障期限30年、20年繳費最為合理,一年也就800左右。

另外,很多人問考拉先生教育年金要不要買?不建議買!

最後,給大家附上寶寶的保險配置方案,都是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保險產品,可以詳細看看。

給寶寶買對全套的保險,一年不超過1700元,大家按這個買沒錯了,可別再去花冤枉錢。

寶寶的保險配置方案都在上面了,具體買哪個產品,產品具體保什麼,以及保費明細都附在表格裡了,接下來我們來說說成人的保險配置。

二、成人該怎麼買保險(19歲--24歲、25歲--40歲、40歲-50歲)

成人買保險要分三個年齡段來說,19歲--24歲、25歲--40歲、40歲--50歲,每個階段配置保險的需求不一樣,咱們一個一個看。

  1. 19歲--24歲

這個年齡,脫離父母的控制後,可以自己嗨生活了。

此時,正在讀書或者剛剛出入社會奔波的你,身上沒啥錢,也沒家庭責任,混好自己便是大幸。

買保險這種事大多數人並不關心,畢竟心理上還沒從爸媽的保護傘裡走出來。

但仔細想想,萬一生病了,後果真是承擔不起。

雖說每個月要扛著房租水電費、交通費、各種聚餐的錢,談戀愛也不敢掉以輕心。考拉先生明白,誰都在那個年齡段窮過。

但再窮,也要買個保障,窮有窮的過法,你也可以買很便宜的保險,具體怎麼買看下面。

合理的搭配:一年期的短期重疾險(50萬保額)+一年期意外險(50萬保額)+百萬醫療險

每年1000不到。

除非你少年得志,財產已相當可觀,那倒是可以把短期重疾險換成保到70歲或保終身的,這樣重疾險的配置就可以一步到位了。

另外因為你的身價比較高了,還可以再配置個壽險,具體細節參考25歲--40歲年齡段的解釋。

  1. 25歲--40歲

成家立業後,作為家庭支柱的你在生活的奔忙中開始恐懼。

上有老,下有小,萬一自己發生意外或生個大病怎麼辦?

這個時候保險就能起到核心作用了。大多數人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給自己及家庭始配置保險的。

配置方案考拉先生也都列在下面。

先說定期壽險。

為什麼先說定期壽險呢?因為死對你來說是壞的情況。

萬一你不幸掛了,孩子怎麼辦?老人誰來養?房貸怎麼辦?

定期壽險就針對這個問題做保障,它就一項作用——保身故。

也就是你身故後,保險公司會把你買的保額賠給你的受益人,幫他們渡過難關。

所以定期壽險額保額一定要夠,通常來說:

定期壽險的保額=家中貸款+撫養子女到成年的錢+瞻仰父母到70歲的錢

根據你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定期壽險的保額,最高可買到300萬。

保障期限的話,保到70歲更加靠譜,但至少保到60歲。

60歲後,房貸還完了,孩子長大了,自己成為老人群體了,家庭責任卸除。

那要是沒死,而是得了大病怎麼辦呢?

這就在說重疾險了,重疾險可真是個好東西。

首先它是賠付型的,買了重疾險後,你患了指定大病,確診後保險公司會賠你一筆錢。

那具體賠多少錢呢?這就看你買了多少保額了。

一般來說,重疾險的保額=家庭3-5年經濟支出+疾病康復、護理費用

先生測算過,大概需要50萬。

所以建議保額買50萬,如果你非要貪便宜,可以買30萬,但30萬是底線,再低就真的不夠了。

接下來還要考慮保障期限,預算充足的話選擇保終身,預算不足就保70歲,等以後有錢了再補充就好了,原則是保障不裸奔。

這輩子除了患大病,平時的小病也不少,所以還要買個百萬醫療險。

雖然你已經有社保了,但是社保只能解決基本醫療費用的60%-80%,剩下的部分可就依仗百萬醫療險了。

而且,百萬醫療險一年只要幾百塊就能買到上百萬的報銷額度,特別划算。同時,它是短期險,可以一年一買,之後出新產品了,還可以換更好的,很方便。

除了患病住院和死亡,我們最後再來說最簡單的意外險。

意外險針對意外傷害,它沒有健康告知,可以一年一買。唯一的限制是職業,但大多數人都符合職業要求,所以買起來非常容易。

意外險確實很便宜,建議買100萬保額來保證在你發生意外傷殘或意外身故後能獲得足夠的補償。

  1. 40歲-50歲

這個年齡的你,確實需要考慮養老問題了。

現在,貸款還清了,孩子也上大學了,你大半輩子的責任已經完成。

做了20年的一家之主,身體消耗也差不多了,應該開始為自己的晚年做打算了。

如果之前一直操勞家庭,還沒有買過保險,那現在配也來得及。

參考的保險配置方案如下圖,我再來詳細解釋。

這個年紀,壽險就不用再配置了,沒家庭責任了,肩頭的擔子真是輕了不少。

意外險肯定是要的,不管什麼年齡段,意外都可能發生,這個毋庸置疑。

重點強調的還會重疾險,這個年齡是重疾險最後上車的階段了,如果之前還沒買過重疾險,那現在別再錯過了時機。

至於百萬醫療險,只要身體狀況還能符合保險產品的要求,就買上。年紀大了,身體開始不如從前,生病還是比較多的,百萬醫療險能起很大作用。

最後關於養老,也建議要有所規劃,養老保險只是一種解決方法,前段時間還爆出來:在2028年首次出現當年養老支出大於養老金收入,進入“吃老本”階段;到2035年累計養老金結餘將全部耗盡。

到時候具體會怎麼樣也說不準,但是除了社保包括的養老保險,我們還要再給自己的養老留一個選擇,所以養老年金也可以考慮,雖然理財能力不是特別好,但也不圖賺多少錢了,有點收益還能養老就值了。

最後,考拉先生附上給成人推薦的配置方案,大家詳細看看。

現在很多人的保險意識強起來了,除了給自己、給孩子買保險,也逐漸重視給爸媽買份保險這個事了,具體怎麼買來看看。

三、老人該怎麼買保險(50歲以上)

父母50歲了,身體大不如從前,在賺錢這件事上已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那麼給他們配置一份合適的保險也算盡孝心了。

如果父母身體還健康,可以買重疾險、醫療險和意外險,具體可參考前面成人階段的方案。

不得不承認,這個時候開始,人身體機能下降。如果身體已經出現過或正有很多狀況,重疾險和醫療險的健康告知不過關,那可以考慮買防癌險、防癌醫療險和意外險,專門把高發的疾病保一保。

考拉先生還要重點提醒下,55歲是一個買保險的分水嶺,過了55歲,重疾險要麼買不到,要麼保費太高,甚至保費倒掛(總保費>保額),所以看年齡及時買。

最後,考拉先生附上老人的保險配置方案,大家看下面。

人生不容易,但人間也值得。

在束縛之內去探索幸福和自由是生命的根本。而金錢、疾病卻是對我們最大的束縛。

我們現在有辦法買個保險稀釋這個風險的密度,能花點錢保個安心也完全值得。

考拉先生年輕的時候也在社會上趟過,感觸極深。就希望我們平凡的人生都能夠順利一些,不因大災大難“夭折”。如果實在抵不過天災人禍,那在劫後餘生能有一段精彩的人生也不錯。


考拉保保


保險的關鍵指標是保費、保額、保險責任。

保險配置就是設定自己保險方面的預算支出、確定險種確定具體責任、實現保額方面的支持。

對於保障型保險保費支出衡量指標是佔家庭年收入的比例10%-20%左右,過低買不到起作用的額度,過高會對家庭的其他方面造成壓力;

對於保額的部分要考慮全面家庭面臨的各種現狀及未來的需求,結合險種一起考慮。

比如家庭成員的健康問題、頂樑柱的收入安全問題、意外事故發生的解決、孩子的健康成長及教育,老人贍養及夫妻的養老。再加上負債部分,延伸到意外疾病發生後的誤工、營養費等一起就構成了保額。

那具體險種說一下:

對於家庭掙工資的成員,都要配置定期壽險,覆蓋至少到65歲退休為止,額度至少是年收入的10倍;另外重大疾病保險和意外險也需要配置,額度至少是年收入的3-5倍。

小朋友的安全意識薄弱,並且身體防禦能力弱,意外險和醫療險有必要,重大疾病保險可以對常見易發少兒重疾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而且年齡越小費率越低,可以同樣保費可以買到更高的保額。

孩子的教育金、夫妻的養老是無論如何都饒不過去的必然,這一塊視自己的投資能力而定,建議配置年金保險進行強制儲蓄,並且可以鎖定若干年的利率,是其他金融產品無法做到的。

老人年紀越大買保險的成本越高,身體狀況的要求也趨嚴格,可以配置意外和防癌。

具體那家公司的哪家產品合適,還需要對以上這些方面再細化後統一考量,宗旨就是保額足夠、保費適當、配置全面、階段性調整。

以上,不成熟處海涵。


喚省力財富辦公室


你就隨便一問,下面一大溜長篇大論。如果你一年稅後且淨收入10萬元,拿出2萬買保障性保險,👨‍👩‍👦一家三口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頂樑柱再配一份定期壽險。1萬存支付寶或者銀行卡活期存款,當做零花錢,房租房貸,手機話費,水電暖費之類的,孩子上學買🎒📖用。3萬用來買基金理財或者做點小生意開個奶茶店,煎餅果子店,可以借給朋友收他一分的利息,可以追求高收益冒著高一點的風險。4萬元用來買國債,買年金保險,一定要保本保值,穩健,不求高收益。



超級險微鏡


先分析風險,再匹配相應的風險管理方案。

向我諮詢的客戶基本上擔心的都是大病醫療的問題,歸根結柢還是一個字:錢。發生風險後需要用到錢,怕自己家庭拿不出這筆錢,或者拿出這筆錢會極大影響家庭的生活。有這種意識的人才會主動諮詢保險。

核心問題就是怕沒錢了,影響家庭生活。除了大病醫療外,還有一些風險會影響家庭生活。

國內大多數家庭的常見風險有以下幾個方面:

1 家庭任何成員發生大病,大筆的醫療費用支出,後續的康復療養費用,看護費用。

2 家庭任何成員受到意外傷害,以及導致的傷殘,需要大筆的醫療費用支出,傷殘後生活不便,看護費用。

3 家庭收入來源者失業,家庭收入中斷。

4 家庭收入來源者大病後康復期間不能工作,家庭收入中斷

5 家庭收入來源者身故,家庭收入中斷。

6 家庭收入來源者意外傷殘,無法工作,家庭收入中斷。

作為保險從業者,能幫客戶解決的是保險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失業的風險我們表示無能為力。這裡其他5項風險可以用人身險的三種保險大類來解決。

意外險、健康險、壽險。

健康險-醫療險

主要作用是解決醫療費用。常見的醫療險責任是報銷住院治療費用以及一些特殊門診,比如癌症放化療等。如果要有門診治療費用報銷的責任,因為保險公司的理賠風險高,相應的保費也會提高很多,所以門診治療的費用建議有社保的客戶用社保解決,門診醫療費用普遍不高,可以自己承擔。

疾病住院醫療費用以及意外傷害的住院醫療可以用醫療險來解決。

疾病門診請用社保。

常見的醫療險分為百萬醫療險、中端醫療險、高端醫療險。

高端醫療險服務最好,有直付服務,可以全球醫療報銷。但是保費昂貴,從幾千到十幾萬一年不等,不建議普通家庭配置。

中端醫療險的保障在投保時比較靈活,可以自由選擇是否涵蓋特需病房、國際病房,或者是公立醫院的普通病房,可以選擇是否附加門診報銷等。

百萬醫療險相對於中端醫療,特點在於有免賠額。一般只保障公立醫院的普通病房。

一般建議客戶選擇中端醫療,因為沒有免賠額,相對來說服務體驗會更好些,並且中端醫療險的保費和有免賠額的百萬醫療險的保費相比較並不會貴太多。

現在很多公司都推出有墊付服務的醫療險,包括中端醫療和百萬醫療的產品。客戶住院的時候保險公司可以幫客戶向醫院墊付一部分的醫療費用,是一項比較人性化的服務,建議優先考慮有墊付服務的產品。

醫療險的費率分為有社保費率和無社保費率(高端醫療除外)選擇有社保費率投保,在出院之後需要用社保報銷這次住院的費用,剩下的自付部分醫療險才能在保障範圍內100%報銷,如果不經過社保報銷,醫療險通常只報銷醫療費用的60%。選擇無社保費率就不需要經過社保報銷,符合保險責任的費用都可以100%報銷。所以無社保費率要比有社保費率高,沒有社保的消費者或者不願意用社保報銷的消費者可以選擇無社保費率投保醫療險。

除了住院醫療險,現在還有一些防癌醫療險,只對癌症進行保障,可以報銷癌症的醫療費用。

意外險

意外險的主要保險責任有意外身故、意外傷殘。除此之外還有意外醫療、意外住院醫療、意外津貼、特定交通意外等。

意外險的意外身故責任和壽險的身故責任重疊,意外傷殘責任才是意外險的主要核心。

按照行業的傷殘標準《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裡的規定,傷殘一共非為8類281項,一共十級,一級最高,十級最低。意外險的傷殘責任按照這個規定通常按照10%~100%的比例進行賠付。

說下意外醫療,意外醫療包括門診治療和住院治療。這一項的保額普遍不高,主要還是用於意外傷害後的門診治療費用報銷,包括貓抓狗咬,只要符合“意外傷害”的都可以。如果發生意外傷害嚴重需要住院的情況,可以用醫療險報銷費用。

各保險公司針對不同年齡群體有設計適合不同年齡段的意外險,比如少兒意外險、老年人意外險。

意外險是槓桿比例最高的險種,一年內幾百塊錢可以配置幾十上百萬的保額。

意外險可以解決意外傷害治療費用、意外傷害傷殘後收入損失的風險。

健康險-重疾險

重疾險的主要作用是收入補償,是給付型。不像報銷型的醫療險,只要住院發生費用就能觸發理賠。重疾險的理賠條件比較高,要符合產品保障的疾病,包括重大疾病和輕症疾病。發生對應的疾病,保險公司就會定額給付保險金給被保險人,至於這筆錢用來幹嘛,保險公司管不著。

保險行業協會聯合醫師協會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內規定了重大疾病保險的25種疾病的定義使用規範,前6種為強制性必保病種,也是最高發的6種重大疾病,後19種保險公司可以選擇是否使用。目前所有的重疾險產品基本上都會包括這25種重大疾病。重疾險產品的保障病種中,這25種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各保險公司可以自行添加。

重疾險通常分為消費型和儲蓄型,儲蓄型重疾險有身故保險金的責任,消費型重疾險只有疾病保險金責任,並且保險期限不限於終身保障,有定期消費型重疾險,比如保障到60歲、70歲。儲蓄型重疾險比消費型重疾險要高很多,優點是保險責任更全面。只是從保險的意義上來說,消費型重疾險更貼合保險的本質。

另外還有一些特定疾病保險,比如白血病保險,專門針對白血病進行保障。還有少兒特定疾病保險,針對少兒高發疾病設計的保險,一般為消費型保險。

壽險

壽險的保險責任很簡單,身故就賠,一般會包含高殘責任。(需要注意責任免除條款)

壽險通常分為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

顧名思義,終身壽險就是終身有效保障的壽險,定期壽險就是在一定期限內才有保障的壽險。

人固有一死,終身壽險是保險公司必定要賠付保的產品,所以保費要比定期壽險貴很多。終身壽險的意義更多的在於資產傳承,換個角度理解,可以把終身壽險當成一筆固定數額定向傳承的遺產。

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種,保10年、20年、30年,或者保到40歲、50歲、60歲、70歲,等等。由於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不一定會身故,保險公司的理賠風險較低,所以定期壽險的保費比終身壽險的保費低很多。

做風險保障建議投保定期壽險,保險期間的選擇性更強,可以做針對性的保障,能合理分配保費預算。


家庭成員的投保建議

  • 小孩子

依照上文的分析,小孩子的風險有疾病醫療費用、意外傷害醫療費用、疾病後的康復療養費用、意外傷害或傷殘後的康復療養及看護費用。

投保建議:中端醫療險、意外險、少兒特定疾病保險(或者重疾險)、白血病保險。

醫療險用於解決醫療費用,意外險主要保障意外傷害門診以及意外傷殘,重疾險的保險金用於看護費用以及家長可能需要照顧孩子放棄工作導致的收入中斷。

  • 家庭收入來源者(孩子父母)

主要風險有疾病醫療費用、意外傷害醫療、收入中斷。

投保建議:中端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定期壽險。

醫療險不用多說,解決疾病和意外傷害住院治療的費用,意外險主要是意外傷殘保障,重疾險的保險金用於發生重大疾病後康復期間,不能工作失去收入後的補償,彌補家庭的各種支出。定期壽險是防止發生意外情況導致主要收入來源者身故後,家庭沒有收入來源期間的補償,比如生活費用支出,子女教育費用,債務償還(房貸、車貸)。

  • 老年人
老年人的風險主要是疾病治療。

老人家買保險是不容易的,身體健康原因,投保年齡限制等。心腦血管疾病更是老年人高發的疾病,所以醫療險和重疾險在50歲之後基本不用再考慮。

投保建議:防癌險、防癌醫療險、老年人意外險。


以上投保思路僅供參考,每個家庭都有不同,想要量身規劃保險方案還需要消費者找專業的保險從業者諮詢。



展惠


一,保障型產品無外乎下面幾種,大額年金險除外。

一款定期重疾、一款終身重疾

一款定期壽險、一款終身壽險

一款小額醫療險、一款高額醫療險

一款兒童意外險、一款成人意外險

二,配置保險首先要考慮家庭資產情況,有錢決定保險保障額度和範圍,更決定保險產品選擇權利,有錢就有更大選擇權。

三,既然打算配置保險,那麼對保險要有一定的認知,懂得利用資源,使用保險這種金融工具為己所用,滿足自身需求,提升生活品質,追求美好生活。

四,社保必須要有,醫療適當配置,重疾推薦定期,壽險推薦終身,有錢準備大額年金!

配張圖簡單說一下重疾險,任何一款重疾險前25種都一樣,請對照下圖!好的重疾險,輕症覆蓋範圍要廣,下圖可作為參考,趕緊看保險條款是否含有以下輕症,如果你購買的是某大公司某福,那就別看了,沒有!!!



五,保險配置是個專業的技術活,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只有合理配置才能真正享受保險帶來的好處,感受到保險工具的特殊價值,否則帶來的只有不信任,越來越深的誤解。

配張圖,簡單說一下意外險,意外險重點關注兩點

一,是否含猝死

二,是否有住院津貼,包涵這兩點就是好的意外險。



六,身體健康,預算充足的前提下,家庭保險該如何配置,請看第四條,已經給出合理配置秘方,具體產品暫不討論(產品問題根據第五,第七條來處理)。

身體健康,預算不足,先把手握家庭經濟大權,家庭頂樑柱的保險給他(她)辦了!

七,一定要請教專業人士,保險需要搭配才能更好的使用(保險大致種類請看第一條)

八,專業人士的判斷標準,誠信!真誠!有愛心!

九,回答完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