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的軍功爵位制:成就了大秦的本質是秦蠻

在中國古代,特別是西周春秋時期,爵位非常的重要。爵位不僅僅是你的身份和地位,更是一個人的法律認可的形式範圍。你的福利待遇、你的房子的大小、你的庭院的大小、你出門的馬車都受到爵位的限制。

我們知道,酒具中,有一種杯子被稱為“酒爵”,而在宴會上,只有侯爵才能用酒爵,所以才有了“爵位”這個詞。其他人只能用匹配自己爵位的酒具,普通人,那就是用酒杯。後來,隨著歷史不斷的變遷,最終,統一成了酒杯。爵位關係到一個人的方方面面,能夠在聚會上使用爵的人,都是真正的貴族。

商鞅的軍功爵位制:成就了大秦的本質是秦蠻

有些老外說我們中國福爾不貴,沒有貴族,這個是完全不對的。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內,中國有很多名副其實的貴族,比如我們的孔子。

這種爵位制度,在勞動生產力不發達的商周時代,是被大家都遵守的。到了春秋後期,禮樂崩壞,有才能的人已經不滿足於既有社會地位和社會框架的束縛,紛紛為自己的國君提出了量才而用的說法,爵位制度基礎也隨之開始坍塌。而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和大清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敗亡,爵位制度,最終消亡。

回到我們的春秋戰國。爵位是世襲的,待遇也是世襲的。一個士兵,在戰場上立下了多大的功勞,俘虜和殲滅在多的敵人,你也只能做個低級軍官,當個連級幹部(百夫長),這在商鞅看來,這個雖然複合社會制度,但這個對於急於求變和擴張的商鞅而言,這個就是不合理的。

因此,商鞅就要從根本上斷絕這種形式的社會階層制度,他發明一個20級爵位制度。同固有社會階層不同,爵位尤其是高級爵位,不再世襲,而是不論出身,全憑軍功,連種軍糧的農民、維護甲冑兵器的手藝人,都有這種機會。

這是什麼?這是有毒的興奮劑啊。

因此,秦國的底層勞動人民全被激發了起來。畝產萬斤的大戶紛紛站出來了!維護甲冑兵器的勞模也誕生了!大秦擴張的資本,一下子就被堆了出來。

資本有了,接下來就是對外打仗了。商鞅鼓勵士兵,多拿人頭,人人有效,所以秦兵在戰場上,個個爭先。但是,這種情況必然造成嚴重的負面效果!

首先,該制度讓多數秦國將士都成了瘋子,每次攻破城池,他們都大肆屠殺,不但殺守軍,也殺百姓,不但殺成年男子,也殺婦女和兒童,連襁褓裡的嬰兒都不放過,見了就是一刀砍下,拿著血淋淋的小腦袋去找會計報功,慘無人道到了極點。《史記秦本紀》,秦昭襄王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這場戰役中,韓、魏聯軍加一塊兒也不過十幾萬,秦軍居然能砍下二十四萬顆人頭,不用問,平民的人頭佔了一半。《史記魯仲連列傳》注引中有一句記載:“秦人每戰勝,老弱婦人皆死。”說明這幫秦兵為了多上交一顆人頭,不惜上演一場又一場古典的南京大屠殺。


商鞅的軍功爵位制:成就了大秦的本質是秦蠻


大秦士兵最後瘋狂到,只穿薄甲甚至赤膊上陣。這種近乎神風自殺式的打法讓一切戰術兵法為之膽寒戰慄。要知道,雖然說春秋無義戰,但各國君主和武將,對手下還是蠻不錯的,而且,隨著鐵器的引入,部分國家的重甲兵甚至披掛3層,內置皮甲、中層銅甲、外罩鐵鎧,很好的減少了傷亡。但到了大秦,由於士兵們都信奉了“毒品”,導致傷亡率激增。以長平為例,雖然秦國打贏了趙國,並詐稱坑殺趙兵40萬,但是對於攻城戰,薄甲的秦兵損失慘重。大秦帝國不僅不重視士兵防護,也不重視武器和戰術的更新。

先說隊形,秦軍的基本戰術隊形叫做花隊,花隊相對於純隊,簡單說花隊就是混編兵種,例如弓弩兵,長矛兵,盾牌兵混編。是最小的作戰單位,有一名隊長指揮,相當於現代的作戰班組,純隊就是單一兵種隊伍,例如馬其頓的長矛方陣。

秦軍的花陣弓弩手居多,長矛手偏少,是遠程兵種為主的配置,看似能遠射能近戰,但是在實戰中的缺點也很大,比如說在對方騎兵或車兵衝擊時,需要長矛手結陣對抗,由於長矛手偏少導致長矛不夠密集,減少了作戰的威力,如果將花隊的長矛兵全部組織起來結陣,又出現了作戰單元被拆散重新組隊,這樣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如何分配新的軍官去指揮很多小隊,不同小隊之間的隊形站立,還有配合默契程度等等。其實花隊就是戰場上萬金油的配置,減少了調動和指揮難度,能應付任何情況,但可能任何情況都應付不好。

商鞅的軍功爵位制:成就了大秦的本質是秦蠻

秦軍弓弩雖多,但是投射效率低下。從兵馬俑可以看出,秦軍只有簡單的手拉弩,這種手拉弩無論是瞄準裝置,還是張拉技術等都遠未成熟,其實就是有機械擊發裝置的弓箭,打擊準確度,射程均有限,只能靠密集度來獲得有限殺傷。

商鞅的軍功爵位制:成就了大秦的本質是秦蠻

再說秦軍的青銅武器,人們總迷戀於上古兵器的神奇傳說,而事實則是當時的秦朝是用了澆鑄法來製造青銅兵器,而非鍛造法,鍛造法能讓金屬晶粒緊緻,同時排除氣孔、雜質等等,極大的提高金屬性能,可讓青銅具備較高硬度和強度。而秦朝使用的鑄造法為了獲得青銅硬度,會往青銅重加入大量的錫,含有大量錫的青銅達到了很高的硬度和強度,但延展性幾乎為零,脆性很高,極易斷裂,而同期其他六國已經大量裝備了鐵製兵器,鐵製兵器的硬度韌性可要遠遠高於青銅兵器了。

商鞅的軍功爵位制:成就了大秦的本質是秦蠻

雖然如此,秦軍仍然是一個有強大戰鬥力的可怕對手,首先秦人尚武,因為秦朝地處西邊,長期與遊牧民族接觸,遊牧民族善騎射,崇尚武力,這個對秦軍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其次軍事制度完善,秦軍有二十級爵位,得到爵位的唯一途徑就是軍功,如秦人在戰鬥中斬殺或捕獲敵方一名戰士,即可晉爵一級,並相應獲得一頃土地和九畝園宅地的報償,還配給農奴一人供役使。秦人也只有獲得爵位後,才能在軍隊或衙門中做官。有爵位的人犯罪,可以以爵抵罪,還可以用爵位為親屬中有奴隸身分的人求得免除奴隸身份。

所以,大秦帝國就此變成了一隻野獸,什麼春秋古禮、春秋大義,統統被青銅劍砍了個稀巴爛,而且大秦帝國自身的軍紀和道德系統也隨著爵位制度的崩壞一潰千里。秦軍士兵往往為了軍功,腰上掛滿了人頭,在戰場上一路飛奔。該制度有時候還會讓秦軍自相殘殺。《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載有一個例子,說某次戰役結束,生還的秦兵都回營去了,有兩個秦兵受傷掉隊,其中一個秦兵已經砍了一顆人頭,在腰上拴著,另一個秦兵作戰不太勇敢,沒有砍到人頭。倆人走著走著,沒砍到人頭的那個秦兵突然一劍砍下另一個秦兵的頭,然後把他五官剁爛,然後拿著該秦兵的頭、以及該秦兵在戰場上砍下的人頭,去軍營報功去了。這個秦兵之所以殺掉同袍,就是為了虛報戰功,給自己換取可觀的爵位和財產;他之所以又剁爛同袍的臉,則是怕報功時被人認出來。不巧的是,他殺人搶頭被人看見了,於是公示時被人揭發,於是也被砍了頭。像這種荒誕情形,在秦國肯定不是一例。

軍功制度的瘋狂連始作俑者商鞅都抑制不住,最後秦國法律效仿中國蠻荒時代,不在計數人頭,而改成計算收割敵人的左耳。白起在長平之戰中,雖然慘盛了趙軍,但是秦軍是否坑殺了趙軍40萬,卻成為一個謎。如果少了40萬計的軍功,則意味著很多人此次出征,一路刀光劍影、披風沐浴,其實半點功勞沒有,化為泡影;而白起本人,也成為了“詐而阬”,疑似謊報竣工,欺君罔上,最後查實,被賜死。而因為屠殺建立起來的軍功體系,在和平時代迅速分崩離析,秦軍南下百萬,直接脫離中央,直到秦滅也沒有回來幫忙。

我中原漢族王朝,一向崇尚和平崛起,即便是鄰近的東夷,也深受薰陶,很早就融入漢族,而且,以孔孟二聖鄉學建立的儒家,甚至成為全漢族的道德經典。

中國從來都不是一個好戰主義的國家,我們和平崛起,也是在維護世界和國家利益的基礎之上。我們無懼任何詆譭,也不會畏懼任何的挑釁和責難,不論他是某個人,還是某個病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