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区地名之文登营乡

78.文登营:明宣德十年,文登营由文城西门里迁此,原村民多为官兵眷属。

79.翻身庄:明末,张姓自崖头来为刘姓守茔地,称刘家茔。1945年人民翻身解放,遂易今名。

80.院夼:清中期,邓姓自长夼沟来居,地处草夼、三面环山似庭院。

81.五岔口:清中期,陈姓自大沟村来居,近5条路交汇的山口。

82.白果树:明中期,丁姓自丁家洼来白果树下居住,村称白果树底下,简称白果树。

83.止马岭:明初,姜姓自今乳山县峒岭来止马岭之北立村,又写作芝麻岭。汤泊为其属。

84.合板石:清康熙时,方姓立村。村西南有两块合在一起的天然石板。

85.李家夼:明末,张姓自麦疃后来居,崮驾山属该村。

前后驾山:清初,王姓由泊石来驾山脚建驾山村,于姓于村北立村,马多,称马于家。清末称86.前驾山、后驾山。

88.赵家产:明洪武四年,赵姓自云南来居。

89.于家产:元末,于姓立村。

90.杨家产:清康熙时,吕姓建吕家庵。乾隆时,杨姓入,吕姓迁,改今名。

91.崖东头:清康熙时,吴姓自吴家滩来山崖东头立村。

92.单鲍产:明中期,鲍姓自山马邹来居,称鲍家产。明末,单姓自高密来村南居,称单家产。1945年合并。

93.林家泊:明末,林姓自林村来平泊立村。

94.柳家庄:明末,柳姓自栖霞、姜姓自口子后来建柳家庄、姜家庄。1938年合并。五里屯、冼郭疃、毛家沟、马家疃均为其属。

95.马格庄:清康熙时,毕姓自瓦屋庄来建毕家庵。乾隆时,村中马姓有为官者,遂易名。

96.起家夼:清嘉庆时,黄姓毕姓分别从驾山窑、架子山来山谷夼地立村,取吉祥意名村。

97.张皮:明初,张姓自云南来居,“皮”字失考。1959年修建水库迁居4处,1977年全移今址。

98.峰北:明末,陈姓自崖子头来河北岸居住。1961年春自治,称河北。1981年以居峰山之北而更今名。

99.崖子头:明嘉靖后,陈姓自营南陈家来山崖西头立村。

100.杜家泊:明洪武时,杜姓自广饶来平泊立村。

101.营西:明初,毛姓于文登营之西,临沟居住,称毛家沟。清末,王姓众,改称营西王家,简称营西。

102.教场东南:宋末,李姓来建李家屯。明初,村西为文登营教练场,遂易今名。窑沟属该村。

103.庵后2村:明末,曲姓自牟平东关来朝阳庵后立村。清道光时李姓自今荣成城厢来村东立村,遂称西庵后、东庵后。

105.乔家庄:清顺治时,初姓来建初家庄;道光时,乔姓自方家疃来村西建乔家庄。1934年合并。

106.沙河子:清初,周姓自莱西水沟头迁来,濒河立村,河床多沙。

107.于冼庄:明万历时,冼姓建冼家庄,于姓在村东又建于家庄。1944年合并。

108.牟家庄:明洪武时,王姓自今荣成北石崖来小桥西头立村,称桥西头。清初,西南木槿成林,易名木槿庄,演作今名。

109.杜梨2村:明初,方、郑二姓来居,有杜梨树违时开花,称杜梨花庄。明末,孙姓自孙家埠来村东建孙家疃。1939年分别称西、东杜梨花庄,简称西杜梨、东杜梨。

111.侯家庵:清初,陈姓自营南来出马山后建后庵,演作今名。

文登区地名之文登营乡

112.丁家夼:清初,于姓自大水泊来丁字形山口夼地立村。

113.漩夼:明初,蒋姓自文登营来夼边立村,夼中泥潭,人、畜不能行其上,故名陷夼,谐音演作今名。

114.营前:明弘治时,崔姓建崔家庄。清嘉庆时,以位居文登营之前而易今名。

115.姚家疃:清康熙时,姚姓军官在文登营任职,其眷属居此。

116.营南:明嘉靖时,陈姓自湖北黄岗县鸭湾陈家来文登营南侧立村。大疃孙家属该村。

117.南庄:明中期,张姓自文登营来居,以方位称营南庄,简称南庄。

118.东庄:明初,荣姓来文登营东南立村。

119.东屯:明末,王姓自鲁家埠来文登营之东立村。

120.张家洼:清中期,张姓自张家产来地势低洼处立村,称北洼。1981年易今名。

121.何家店:明初,郝姓自李家山来居设店,称郝家店。明中期,何姓自今荣成何家迁入,日众,更今名。

122.范家店:明初,范姓自石岛来居,设店。

123.姜家庵:清道光至光绪时,于姓由杭里和大水泊来为姜姓守山林,建上姜家庵和下姜家庵,1961年合并。

124.林家店:明末,王姓自鲁家埠来为林姓佃耕,村中设店。

125.沙里店:明朝,于姓自高村来河套沙滩开店。

126.姜家窑:清初,姜姓自今乳山县峒岭来居,称姜家庄。1981年以村北有窑厂而更今名。

127.黄家岭:清初,黄姓自靖海来建黄家庄。1981年以三面有岭更今名。

128.永泉庄:清初,荣姓、于姓分别自小台和沙里店来居,村西有泉涌,演作今名。辖时家庵。

129.墩前:清末,梁姓自今东魏家来居,称梁家庵。继有包家庵、迟家庵、于家庵建立。1942年4庵合并,以村北有烽火墩遗址而得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