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一带,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枣山”?

在河南,特别是在豫北和豫东一带,过春节有个习俗,那就是在年三十(除夕夜)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把枣山恭恭敬敬请上祖宗灵位进行朝拜,一直供奉到过了元宵节后才能请下来。那么河南人为什么要供奉“枣山”呢?

在河南一带,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枣山”?

若要追溯这个习俗的由来,那还真有一段久远的历史。

一、关于供奉“枣山”的由来

据说这是对“老根“——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大槐树的纪念。

根据文献记载,元末明初,地处黄河中下游和华中地区,素有“中原”、“中州”之称的河南是兵荒天灾的重点地区: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到处都是一片惨景,如《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三十一年间,水灾、旱灾、蝗灾、雹灾、地震、瘟疫等就有三百余起,几乎年年有灾,处处有灾,在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下,中原人就大量减少,加上几十年的战祸,中原一带田地荒芜,满目疮痍,曾经富庶的中原地区也变得人烟稀少,荆棘满地。”关于此在《明史.地理志》也有载:“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居民鲜少......今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

而此时作为邻省的山西,不但战火没有波及到,大部分地区连水灾、蝗灾都没有,可谓是风调雨顺。再加上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年年丰收不说,还经济繁荣、人丁兴盛、社会稳定。

在河南一带,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枣山”?

于是,邻省的难民涌入山西,导致山西的人口数量暴增。根据《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载:“洪武十四年,河南人口189.1万人,河北人口189.3万人,而山西人口403.04万人,是河北和河南两省人口的总和还多25万人。”

由于山西的人口,大多集中于晋南和晋东南,而拥有汾河水和霍泉水滋润、气候温润、土地肥沃、灾害较少的洪洞又是晋南人口最多的县,当时洪洞一个县的人口甚至比河南一个省的人口还多。

其次,受古代交通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制约,执行移民政策,最首要想到的就是如何让移民更便捷、更顺利的走出去。因此人们通常会选择距离最少的道路,如官道出行。而洪洞县是山西省南北交通的要道,古官道就从广济寺旁的大槐树通过,形成了几条重要的运粮通道。在明代,山西泽、潞,汾、沁等州的民众想要走出省外,洪洞是必经之地,即便是从上党盆地和吕梁山区走出去,也必定要经过洪洞。因此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的洪洞,自然成为了移民的首选。

在河南一带,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枣山”?

再次,洪洞大槐树的先民们传承着一种浓厚的尧舜遗风。柳宗元在《晋问》中曾说:“尧舜三地,风教因殊,其民有先王遗教,群子深思,小人简陋,性多刚直,好气任侠,有温恭克之情。”

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洪洞人浓厚的民俗和民风,他们总是质朴厚道、淳朴勤俭,男耕女织,但求温饱,过着恬淡的生活,他们是古老先民遗风最忠实的传承者,是古朴的一族。

因此,洪洞自然就成为了移民的重点和集合地,各地的移民汇聚于此,统一集合外迁。

根据文献记载,明朝时期的移民是一种官方行为,是政府强制进行的。当时的明代政府规定“四口之家迁一,六口之家迁二,八口之家迁三。”而其中男性壮丁是移民的主要对象,由于迁移又不是全家移民,在这种情况下,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现象随处可见,一家人从此一别,生死茫茫,相见不知何时。

因此,百姓都不愿意往外迁移,官府也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于是在第一次移民时,官府就使用了“骗”的方式发布公告:“凡不愿外迁者,三天之内到大槐树下登记,愿意外迁的人可以在家等候消息。”人们信以为真,结果都拖家带口的来到了大槐树下。

这时,好几对官兵突然就把人群给包围了起来,并亮出圣旨文告:“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外迁。”人们这时才知道上当受骗了,但为时已晚,许多百姓哭着喊着,被绳捆索绑、押解上路,这是山西洪洞的第一次移民。

在河南一带,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枣山”?

后来,明朝政府也意识到骗取老百姓移民的手段已经不管用了,所以官府就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强迫人们登记造册,同时给予移民一些优惠政策,如免费向他们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减免数年赋税等,根据人丁的数量,政府统一划拨耕地,或50亩,或80亩,以此来安定民心,此后又大大小小发生了十几次的移民。

根据新编地名录和新篡地方志,河南百分之几十以上的县(市)中都有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的明确记载。如《辉县市志.人口》载:洪武二十四年15268口,永乐十年38497口,二十一年中增长1.5倍,乃是明洪武二年至永乐十四年,多次从山西洪洞等地往辉县移民所致。”

又如周口市鹿邑县的《刘氏家谱》载:“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明洪武二十年迁至河南归德府鹿邑县西南二十五里褚固堆村。”

据不完全统计,明朝时,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至河南的移民主要分布在106个县(市),如郑州、周口、商水、扶沟、西华、太康、郸城、许昌、漯河、鹿邑、开封、平顶山、洛阳、焦作、鹤壁、新郑、兰考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河南一带,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枣山”?

移民在进入河南之后,在地方官的监督下,以屯、营为单位定居下来。如《济源市地名志》载:“元末明初,二十多年战乱,明洪武年间实行了移民政策,由山西洪洞等地前来的移民,大部分是重新建村,另取村名,有48部家谱,72通石碑记载为山西洪洞迁民......”

虽然,山西洪洞县枣林庄人在河南一带落了户,重建了家园。可大家还想着故土,年头岁尾更加怀念老家。于是在年三十(除夕夜)的晚上,家家户户都把“枣山”恭恭敬敬地请上祖宗灵位,以示对祖先、对亲人的思念。

在河南一带,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枣山”?

二、其实最初怀念“老根”的仪式并不是供奉“枣山”

起初,人们怀念“老根“的仪式并不是供奉枣山,而是在除夕的晚上,大家相聚在一起,默默地祝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吉祥如意。

后来,人们又修建了宗庙,把枣林庄的山水树木都塑出来,每到年首岁尾,人们就来到宗庙里朝拜、祭奠祖宗。

再后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山西洪洞县移民的子孙后代人数越来越多,祭拜时很难容下。到庙里朝拜非常拥挤,排队又浪费时间。

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泥塑一座山,寓意山稀,稀同西同音,就代表山西,泥山上安很多枣核,代表枣林庄,由于冬天没有槐树叶,就用竹竿代替,插在泥山前,代表大槐树,再用一根红线串些铜钱把两根竹竿连起来,合在一起就是红铜县,即洪洞县,整个连贯起来就是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前两颗大槐树。人们就把这一套放在屋里,在年头岁尾进行朝拜,就不用再到庙里去朝拜了。

在河南一带,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枣山”?


再后来,人们又把泥塑的枣山改成了面做的枣山馍,枣核换成了大红枣。在除夕夜的晚上就把枣山摆到香案上,再在枣山前插两根竹竿枝儿(我们这叫喜竹),喜竹上挂满红枣,再用串有铜钱的红线将两根喜竹连起来等过了正月十五再拿下来吃掉。这个习俗就这样一代一代往下传。

直到现在,不少农村还这么做呢。只不过是,人们在枣山前摆放的贡品则换成了寓意吉祥的水果,如代表财运的白菜、菠菜,代表日子节节高的甘蔗,代表生意兴隆的火龙果、橙子和香蕉,以及祈求平安和子孙繁衍的苹果、柚子和葡萄等等。

在河南一带,从除夕夜到元宵节,为啥要在桌子上供奉“枣山”?

三、结语

总之,这种供奉枣山以示不忘“老根”——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大槐树的“根祖文化”,是广大移民后裔600多年来所形成的一种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瑰宝,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树高千尺、叶落归根、血脉相连、衍德崇宗、绿叶对根的传统情感观念,更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民族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