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虧損散戶的一封信,為何你總是受傷

炒股失利的關鍵因素:你總是心太急

經常聽到股友抱怨這樣的經歷:在兩隻股票中做選擇時,往往會選其中股價較低的一隻,因為其價格多數人都能夠接受,對於價格較高的一隻則不願意也不敢買。而事實是:價格能被多數人接受的股票不見得會漲,而價格不被接受的股票卻可能一直在漲。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還是投資者心態的問題。

心態是一個人平時的心理感受,是對事物的一種認識和反應,一個人的心態能夠決定其能力的發揮。在投資市場,心理狀態將決定整個交易水平以及對交易的“感受”。如上述事例就是投資者的“恐懼”心理在發揮作用,使他們在選擇時喜歡買入價格便宜、漲幅不大的股票,因為這樣的股票更安全。而對於股價高的股票,認為後期上漲空間有限,回調的風險加大,害怕出現回調而被高位套牢。其實投資者在此時忘記了一條投資真諦,那就是在投資過程中應該重視趨勢,所謂“重勢不重價”。當趨勢確定時,要順應趨勢的發展方向,而價格則是其次要考慮的問題。

聽到股友感嘆:“唉,剛賣出的股票一出手就漲了,剛買的一成交就跌了,好像有隻眼睛在盯著自己賬戶似的。怎麼就那麼準呢?”究其原因,其實是在行情反覆震盪的時候,投資者看到行情不好,不願意買入;當股價經過震盪之後開始拉昇時,投資者意識到股價要上漲而又搶著買。但是等買入後股價就開始調整,投資者心態變壞,看到另外的股票漲,於是又去換股,但不巧剛買進的這隻股票也開始調整,而剛剛賣出的那隻,卻又開始上漲了。所以,最終行情漲了很多,而很多人卻在換來換去之間沒有賺到錢。為什麼看似簡單的一買一賣,就如此難以掌握呢?其實是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產生了“急躁”心理,而正是這種心理導致投資者頻繁追漲殺跌,失誤連連。這就應了一句古語:“財不入急門”,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不光需要好的技術和方法,還需要良好的心態。

曾經有一項針對投資者進行的心理剖析實驗,它對於勝利者的結論是:無論何時,無論虧損多少,無論當時處於怎樣的困境,他們在心態上都巋然不動。相反,對於失敗的投資者進行的心理診斷表明,虧損的時候,他們的脈搏和血壓都會急速升高。而這正說明心態是一個投資者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在投資過程中如果能放鬆心態,將交易看作是一段時間中的過程,一次的盈虧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成敗,即使市場背道而馳,也能夠保持冷靜,有的放矢。這一點雖然做起來有點困難,但這就是成功和失敗的區別。

我們雖然無法決定股市的漲跌,卻可以把握自己的行為,做到在情緒上不受到影響,這是一種逐漸培養的能力。學會了如何調控自己的心態,就能在交易過程中輕鬆自如,充滿自信,始終控制全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