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文 | 凝媽

做父母的,以為自己對孩子特別無私,甘願付出自己的一切,只要孩子好,在所不惜。但是對待孩子的時候,卻經常因為孩子惹自己生氣,而打孩子罵孩子。卻還要把自己的這種管教冠上“都是為你好!”“不打不成氣”這樣的“美名”。

孩子被打罵後,立即變得懂事了,而且過後不久,孩子就像沒事人一樣,從來不記仇,對父母一如既往地示愛,所以這又成為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法寶。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被媽媽家暴2年,還是想和媽媽在一起

7歲的男孩小天,從5歲起,就被媽媽家暴。求助的時候,醫生髮現他的面部、背部、腿部有多處淤青,全身多處腫脹、疼痛,胸部及肩部皮膚有裂傷,肺部有感染,胸前還有一道長達8釐米的刀割傷口,醫生足足縫了30多針。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記者問小天這些割傷是怎麼來的,小天卻一臉輕鬆地為媽媽開脫:媽媽不是故意的,拿刀打我的時候不小心劃了一下......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小天媽媽只有20多歲,幾年前和爸爸離婚,小天跟著媽媽生活。媽媽心情不好的時候,就用電線、刀具打他。媽媽已經被拘留了,現在孩子在兒童村生活。

記者問天天想媽媽嗎?我們可能會認為孩子不敢想媽媽,但是小天出人意料地回答:

想媽媽,哪怕她打我,我也願意在她身邊,沒要不然我就沒有媽媽了。”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聽完孩子的話,讓人淚目,簡直是虐心啊!這麼懂事的孩子,媽媽怎麼忍心打他。

網友表示:有時候看到孩子不合他的心意,就把孩子打一頓,但是孩子卻撲上來抱住她說“媽媽,我愛你!”立馬為剛才打孩子的行為後悔不已。

還有網友說:平時也喜歡打孩子,原來孩子這麼寬容,不會記仇,看完小天的經歷,很心酸,以後再也不打孩子了。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孩子比父母更寬容

父母動不動就拿孩子出氣,孩子犯錯或者和自己的意見不一致,想法不一致,就會非打即罵,孩子卻只能默默忍受,還表示繼續“愛媽媽”。其實孩子真的比我們更寬容。

有一次,孩子的數學作業錯誤百出,劈頭蓋臉訓了一頓,讓他重新寫一遍。孩子雖然表情很不好,但是也照做了。

第二天,本以為孩子會記仇,氣得不理媽媽,拒絕吃飯。但是想不到的是,孩子還是來和媽媽擁抱,給媽媽一個大大的笑臉,吃光了媽媽給他準備的早餐。當時感覺心裡真不是滋味,孩子真是沒有隔夜仇啊!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看過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也就五六歲的樣子。她是做模特走秀的童模,表現很出色。但是臺上1分鐘,臺下10年功,爸爸媽媽對她非常兇。

如果女孩彈不好鋼琴,手型很差,爸爸媽媽會打手糾正手型。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做不好的地方,爸爸媽媽就會很兇。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但是主持人問他“在你心中,你愛爸爸媽媽嗎?”

女孩毫不猶豫地回答“愛”

主持人追問“為什麼愛爸爸媽媽呢?他們那麼兇?”

女孩回答很乾脆“因為是我爸爸媽媽!”

主持人問“如果滿分是10分,你給媽媽打幾分?”

女孩說“不能在10以內,要超過10”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給爸爸也是打10分以上,因為爸爸媽媽喜歡我。”

網上還有一個視頻,當時很火。爸爸媽媽和孩子分開,分別給對方打分。

爸爸媽媽都說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壞習慣,打了4分、5分這樣低的分數,而孩子們卻紛紛給爸爸媽媽打了10分。

在孩子心裡,雖然爸爸媽媽對自己要求苛刻,但是仍然是很愛很愛父母。要說父母對孩子寬容,其實真實情況是,孩子比父母更寬容,孩子就是來拯救父母的天使。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孩子在父母身邊才感到安全

《兒童心理學》認為,兒童形成第一個關係,通常是與母親的關係,非常重要。它顯示了保護、愛和安全,影響兒童所有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如果孩子從小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和父母建立了這種關係,這個關係會持久保持,孩子不想脫離這個關係。

從人類進化過程來看,在人類的早期,當發現真正的危險時,孩子需要一種機制和父母緊挨著,這樣可以獲得保護,得以生存。孩子遺傳了這種基因,他們習慣於通過一些方式,尋求父母的保護,緩解他的不安全感。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鮑爾比認為,依戀的功能就像一個控制系統一樣,它被設計成去保持一個特定的穩定狀態,就是和父母保持近距離。當達到這狀態時,孩子會很安靜。當這個狀態受到威脅時,比如媽媽不在身邊了,孩子的依戀反應就會被激活,努力想去找到媽媽,這樣孩子才會獲得安全感,也可以說是心理上的安慰。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和他的同事進行了恆河猴實驗:讓剛出生的猴子和母親分離,和兩個假猴子生活在一起。一隻猴子是鐵絲媽媽,胸前掛著奶瓶;一隻猴子是布料媽媽,沒有奶瓶。

開始的時候,猴子都喜歡圍著鐵絲媽媽,因為可以喝到奶。但是沒過幾天,猴子則喜歡花更多的時間和布料媽媽在一起,只有餓了才會去鐵絲媽媽那裡。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如果遇到不熟悉的物體,比如一隻木製的大蜘蛛威脅他們時,他們會跑到“布料媽媽”身邊,並緊緊抱住它,似乎這個媽媽會給他們更多的安全感。

所以,孩子從骨子裡更需要父母,當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候,雖然被父母打罵不開心,但是很快,安全感會佔據上風,孩子還是更願意依戀父母。小天在兒童村不再捱打,但是依然感覺不安全。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孩子已經習慣了這種打罵的教育方式

孩子如果長期被父母打罵,時間一長就會習以為常,他並不知道父母怎樣對待他是正確的,認為父母就是這樣子,見怪不怪了。能忍受就忍受,不能忍受大哭一場,堅持幾天又會好轉,經常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不過,孩子也會學會這種處理問題的方式,形成喜歡打人罵人的性格。兒童村未保科的副主任高穎介紹說,小天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他不懂得如何同其他小朋友相處,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常常會因為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這就是因為小天長期受到家暴,形成了“暴力解決一切問題”的處事原則。小天並不認為這是錯誤的,很自然地就採取了這樣的方式。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知乎上一個網友說從小被父母打罵,陰影伴隨一生,但是有段時間也習慣了。

他從有記憶開始就被媽媽打罵,不管什麼事只要做不好就捱罵,青春期的時候都想過自殺,但是懦弱膽小沒實現。

後來長大了就習慣了被媽媽謾罵,不過當媽媽用力擰開他的房門時,他還是忍不住顫抖,擔心媽媽過來給他一巴掌,他清晰記得當時臉被打到紅腫疼了好幾個小時,還有晾衣杆狠狠打在身上。

他的媽媽跟小天媽媽很相似,只要心情不好就拿他出氣。後來上了高中,看到父母辛苦賺錢,就開始好好學習,準備以後賺很多錢帶他們周遊世界。

但是,他的性格確實受到很大影響,在學校和同學相處不好,換了兩個寢室都感覺自己是個局外人。沒有真正的朋友,沒有可傾訴的對象,只有自己把苦水往肚子裡咽。

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反抗能力,很心酸無奈,他也只能習慣。等他長大了可能會選擇以暴制暴,可能會選擇逃離,其性格也會受到不良影響。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我們拿什麼愛孩子

1、心情不好的時候不要把孩子當作出氣筒

人都會有情緒,特別使一些患有慢性職業壓力或者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人群,大腦有病態,控制情緒的前額皮質發生障礙,就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發脾氣。

如果壞情緒無法釋放,人體健康也會受到影響,的確需要釋放出來。但是孩子是我們懷胎十月,好不容易生下來的,是來溫暖我們的天使,不是我們的出氣筒,還是想點其他方法吧。

正確的方法有很多,聯繫專門的心理諮詢機構、運動、深呼吸、睡眠、補充營養、旅行、記錄自己的情緒、看書等等。這麼多積極的方法,哪一個都比打罵孩子強。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2、孩子惹你生氣的時候想想孩子小時候的可愛

孩子很小的時候,軟萌的樣子要多可愛有多可愛。很多父母表示,每當自己苦悶的時候,看到孩子就有了向上的勇氣,感覺內心有責任了,不能懈怠了,渾身充滿力量。

孩子長大以後,對孩子的要求高了,孩子的想法也多了,所以經常會出現溝通不暢的問題,經常會因為孩子而生氣。

當因為孩子不符合自己的預期生氣的時候,按下暫停鍵,翻翻孩子小時候的照片、可愛的視頻,那些動人的瞬間會讓你瞬間軟化,對孩子的氣漸漸地消散消散。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3、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被打被罵是怎樣的心情

我們也要換位思考,當你被家人、同事、朋友誤解,心情也一定非常糟糕,委屈難過。當你做錯了事情,被老闆訓斥的時候,一定特別自責,但是也希望老闆趕緊停下辱罵的聲音,自己一定會好好表現。

當我們打罵孩子的時候,孩子也是這樣的心情,他一定很難過,心情很糟糕,很無助,對未來充滿無奈。如果這樣想了,心態就會平穩很多,不會再和孩子慪氣了。

《優質父母教養指南》提到,如果你是一個酒店管理員,面對顧客的刁難,就一直陪著笑臉說好話。對孩子也應該如此,把孩子當作你的顧客,本著為孩子全心全意提供服務的態度,就不會對孩子胡亂發脾氣了。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虐心!7歲男孩被親媽家暴2年,卻還想和媽媽在一起,不然沒媽媽了

結語

小天的例子只是眾多家庭的一個縮影,很多家庭都或多或少存在粗暴對待孩子的情況。我們要知道,孩子的內心其實是愛父母的,希望和父母一直在一起,希望得到父母的愛。

我們認識到這一點,就拿出100分的努力,好好反思自己。如果確實有心理障礙,及時找對方法治療糾正。當對孩子生氣的時候,記得按下暫停鍵,把自己當作一個酒店管理員,好好愛孩子。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