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提到東漢這個朝代,想必大家都是有過一些瞭解的,東漢的開國皇帝是漢光武帝劉秀,劉秀的繼任者是漢明帝劉莊,劉莊是東漢的第二任皇帝,也是一個少有的賢明皇帝,縱觀整個東漢,除了漢光武帝劉秀之外,最賢明的一位就數漢明帝劉莊了。唐代詩人羅隱在他的《遁跡》中說:“遁跡知安住,沾襟欲奈何。 朝廷猶禮樂,郡邑忍干戈。 華馬憑誰問,胡塵自此多。因思漢明帝,中夜憶廉頗。”其中的“漢明帝”指的就是東漢的劉莊,人們把劉莊稱為是一位近乎完美的帝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他的故事吧!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劉莊(公元28年-公元75年),初名劉陽,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光烈皇后陰麗華,東漢第二位皇帝,公元57年―公元75年在位。

劉莊初封東海公,後進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即皇帝位。漢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漢明帝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他也致力消除北匈奴的威脅。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命竇固徵伐北匈奴。其後,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次年,復置西域都護。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漢明帝將佛教引進入中國重始佛教開始在中國流行。漢明帝在位期間,吏治清明,社會安定。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漢明帝去世,時年四十八歲。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今河南洛陽市東南)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去世,時年四十八歲。廟號顯宗,諡號孝明皇帝,葬於顯節陵(今河南洛陽市東南)


人生履歷

中國東漢皇帝劉莊,字子麗。漢光武帝劉秀第四子,母光烈陰皇后陰麗華。建武四年(28),生於元氏(今河北元氏西北),公元57-75年在位,凡十九年。年號永平(58-75)。

初名陽,封東海王。建武十九年(43),立為皇太子,建武中元二年(57)二月,即皇帝位。明帝即位後,一切遵奉光武制度。明帝及其子章帝(75-88)在位的三十年間,政治清明,社會經濟繁榮,國家相對穩定,史稱明章之治。漢明帝熱心提倡儒學,注重刑名文法,為政苛察,總攬權柄,權不借下。他嚴令后妃之家不得封侯與參政,對貴戚功臣也多方防範。同時,基本上消除了因王莽虐政而引起的周邊少數族侵擾的威脅,使漢族和少數族的友好關係得到了恢復和發展。永平十六年,命竇固、耿忠征伐北匈奴。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取伊吾盧地。其後,竇固又以班超出使西域,由是西域諸國皆遣子入侍。自王莽始建國元年(公元9)至此,西域與中原斷絕關係65年後又恢復了正常交往。次年,又復置西域都護。

此外,隨著對外交往的正常發展,佛教已在西漢末年開始傳入中國,明帝聽說西域有神,其名曰佛,於是派使者赴天竺求得其書及沙門,並於洛陽建立中國第一座佛教廟宇白馬寺。明帝之世,吏治比較清明,境內安定。加以多次下詔招撫流民,以郡國公田賜貧人、貸種食,並興修水利。因此,史書記載當時民安其業,戶口滋殖。光武帝末年,全國載於戶籍的人口為2100多萬,至明帝末年,在不到20年的時間裡激增至3400多萬。永平十八年,明帝病死。死後葬於顯節陵。

子憑母貴獲得太子地位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劉莊是光武帝劉秀的四兒子


漢明帝劉莊本是光武帝劉秀的四兒子,在其上有長子劉疆。劉莊由新野的陰麗華所生,劉疆則是定恭王的外孫女郭氏所生。在這兩個女人之間,劉秀傾心的是陰麗華,然而這時陰麗華沒有生育,郭氏卻有了一個男孩。考慮到傳宗接代的責任,建武二年(26年),劉秀立郭氏為皇后,立陰麗華為貴人。同年,劉疆被立為皇太子。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劉莊的母親的陰麗華


天下還未平定時,劉秀率軍征討彭寵,陰麗華也隨軍遠征。在行軍途中,陰麗華懷孕了。建武四年,在元氏,陰麗華生下一個男孩,這就是後來的明帝劉莊,當時起名叫劉陽,封東海王。

劉陽因是陰麗華所生,所以很得劉秀的寵愛。少年時代,他師從經學大師桓榮學習,10歲時,就能背誦和理解古典名著。劉秀覺得兒子很了不起,簡直是神童。而較早地在劉秀身邊學習和觀察政務活動,又增加了劉陽的才幹。建武十五年(39年),劉秀下令檢查天下的墾田和戶口,並命令刺史、太守們逐一彙報。到彙報這一天,12歲的劉陽站在劉秀身後,觀察上報官吏的神色。劉秀仔細檢查著文書,翻著翻著,在陳留縣的吏牘中發現了這樣一句話:“潁川、弘農可問,河南、南陽不可問。”劉秀莫明其妙,問下面的官吏們,大家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時,站在劉秀身後的劉陽得到父親的準允,站出來說: “河南是首都所在,中央高級官吏都住在這裡;南陽是陛下的故鄉,陛下的親戚多居住於此。因此對這兩個地方的田畝數字,負責檢查的官員們當然不敢多問。”劉秀恍然大悟,驚歎12歲的孩子有如此銳利的眼光。於是有了以劉陽為帝位繼承人的打算。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郭後由於失寵,心中頗有怨恨,時時諷刺陰麗華和劉秀,更促成了劉秀廢長立幼的決心


這時,郭後由於失寵,心中頗有怨恨,時時諷刺陰麗華和劉秀,更促成了劉秀廢長立幼的決心。但皇太子劉疆並沒有什麼過錯,於是劉秀決心先廢黜郭後再說。於是在建武十七年(41年),劉秀以“懷勢怨懟、數違教令”的罪名,廢黜了郭皇后,另立陰麗華為皇后。皇太子劉疆覺得母親被廢,大勢已去,不得己上書劉秀,請求讓位,出鎮藩國。劉秀因為劉疆畢竟沒有過錯,不忍心批准,劉疆又拜託親近大臣,為其表白誠心。劉秀覺得時機成熟了,於是在建武十九年(43年),下詔封劉疆為東海王,立東海王劉陽為太子,改名為莊。這一年,劉莊16歲。建武中元二年(57年),劉秀去世,劉莊正式即帝位,是為明帝,時年30歲。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建武中元二年(57年),劉秀去世,劉莊正式即帝位,是為明帝,時年30歲


軟硬兼施,恩威並重

劉氏漢家天下在西漢後幾位皇帝的時候,大權旁落於外戚手中,最終導致王莽專權篡漢。經過王莽改制和隨之而來的社會動亂,國家的禮儀制度遭到破壞。所以光武帝劉秀去世時,諸王及大臣們前來奔喪毫無法度,朝廷裡一片亂哄哄。明帝的兄弟們在宮殿中與明帝並肩而坐,一點也不把這個新皇帝看在眼裡。為了樹立威信,明帝命令秉性剛直、舉止威儀、執法如山的太尉趙熹主持喪事。趙熹不負重託,仗劍入朝,將與明帝坐在一起的諸王請下殿階,加入到大臣的行列裡,以辨明君臣之別。並且整頓宮衛制度,王國官吏不得隨便出入宮禁。朝廷的秩序這才逐步安定下來。此外,明帝不論對身邊的下級官員還是對三公九卿這些重臣,都監督很嚴,每有過錯,就當面訓斥。永平朝的吏治為此十分嚴正,為後世的史家所稱道。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趙熹任太尉,封關內侯。永平元年(58年),改封節鄉侯。永平三年(60年),代竇融任衛尉,內管宮廷警衛


不過,對明帝以第四子的身份繼承大統,他的眾兄弟們很不服氣。明帝的同母弟山陽王劉荊,偽造大鴻臚郭況(郭皇后的弟弟)的手筆,寫信給東海王劉疆,勸其舉兵以取天下。劉疆是膽小怕事之人,忙將送信的使節和信件原本押送到京城洛陽,交給明帝查辦。明帝暗中偵知此信系山陽王劉荊所為,為免激起更大的騷動,將劉荊一案秘而不發;對陰、郭二皇后,明帝同等禮敬;對前太子劉疆,明帝也關懷備至,其待遇遠高於一般的王侯。在人事上,明帝委任開國元勳高密侯鄧禹為太傅,同母弟東平王劉蒼為驃騎將軍,光武朝太尉趙熹保留原職,使宗室、功臣、官僚集團都有了自己的政治代表,增加了政權的穩定力量。與此同時,明帝還發布詔令,賜天下民爵,安頓流民,減免刑罰,照顧鰥寡孤獨,最大限度地緩和社會矛盾,鞏固自己的統治。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楚王劉英為東漢光武帝和許美人所生。後因為圖謀取代漢明帝被廢去王位,而後自殺。


明帝並非一味採取退讓政策,一但其統治鞏固,他就開始嚴厲鎮壓反對派,強化自己的專制統治。永平十三年(70年)發生的楚王英獄,就是明帝給諸侯王勢力的一次沉重打擊。楚王劉英,是光武帝劉秀與許美人所生。因許美人不得寵,所以劉英也受到冷落,封在僻遠之地,封地也很小。當時,佛教漸漸地傳入中土,劉英在百般無聊中對佛教產生了興趣,數次訪求佛法,希望仗佛氏靈光,佑護己身。這一年,有一個叫燕廣的人到朝廷上書,彈劾劉英與漁陽人王平、顏忠等借信奉佛教為名,造作圖書,圖謀不軌。明帝得到報告,馬上命令宗正(管理皇族事務的中央官員)派員查證。派出去的官員不久彙報說,楚王劉英招集奸猾,捏造圖讖,圖謀篡位,罪證確鑿,請求判處劉英死刑。明帝得到報告,宣佈剝奪楚王劉英的王爵,命其遷往丹陽涇縣。劉英行至丹陽,自殺身死。同案犯顏忠、王平在洛陽獄中由於受不住獄吏的嚴刑拷打,胡亂招供,牽連許多無辜。這些人中,有隧鄉侯耿建、郎陵侯臧信、護澤侯鄧悝、曲成侯劉建等。四人與顏忠、王平素昧平生,互不認識,但明帝這時已把往日對宗室諸王隱忍的仇恨傾注在楚王英獄上,所以對顏忠、王平所招的人,不分罪證是否成立,一律窮治,下面的官員奉承上意,造成了眾多的冤獄。後經侍御史寒朗的諫阻,使明帝頓然清醒,改弦更張,親臨洛陽監獄查核案情,釋放無辜千餘人,使朝野安定了下來。

勤政愛民,內外鹹服

漢明帝劉莊少小聰穎,處處精明。即位以後,他躬親政務,事無鉅細,都要過問。一日,明帝賜給西域使者10匹絲綢,負責登記的書郎誤為百匹,並將記錄轉交給大司農入賬。明帝索要記簿查看發現錯處後大怒,急召尚書郎重新進殿,要當場施以重罰,命令左右將其按下,自己手持大棒,狠狠打去。尚書檯的長官鍾離意在宮外聽說,急急進殿,叩首求情說:“過誤乃小失,不足以施重刑。郎官是我的屬下,陛下要處罰就處罰我好了,亦足懲戒百官。”明帝的怒氣才漸漸平息下去。有一天,郎官藥崧犯了微小的過失,明帝抄起木棒就要敲打,以示懲戒。在明帝的躬親政務和嚴格督責之下,其時綱紀整肅、吏制謹嚴,諸政頗多績效。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王景為東漢時期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凡千餘里


當時,黃河的河道南移,改從東宛(今山東境內)入海。由於沒有堤防約束,下游常常氾濫成災。為了恢復農業生產,永平十二年(69年),明帝命令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王景、王吳負責修治黃河。王景、王吳率領幾十萬民工和士兵,先用“堰流法”修成浚儀渠,並從滎陽至幹乘海口千餘里間修渠築堤,從而使河、汴分流。黃河受新築堤防的約束,水勢足以沖刷沙土,通流入海。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王景治河示意圖


在對付周邊遊牧民族的侵擾問題上,由於社會的安定和國力的恢復,明帝一改光武時期的守勢,採取積極進攻的戰略。永平八年(65年),北匈奴騎兵進攻河西諸郡,焚燒城邑,殺掠甚眾,人民深受其害,以至河西城門晝閉。永平十五年(72年),北匈奴又侵犯河西,而且脅迫西域小國隨同入寇。面對北匈奴勢力的猖狂侵擾,耿秉上奏說:“中國虛費,邊陲不寧,其患專在匈奴!以戰去戰,聖王之道。”明帝有志於北伐,十分贊同耿秉的意見。是年,明帝派遣竇固和耿秉出屯涼州(東漢治隴縣,今甘肅清水縣北),作為北伐的準備。永平十六年(73年),明帝命令諸將率同南匈奴及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組成的騎兵部隊,出塞北征,揭開了東漢王朝同北匈奴戰爭的序幕。這次出征,竇固西出酒泉,在天山(今新疆吐魯番城北)擊敗匈奴呼衍王部,追至蒲類海(今巴里坤湖),佔據了伊吾盧城(今新疆哈密縣)。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竇固字孟孫。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咸陽西北)人。東漢時期名將,大司空竇融之侄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竇固破北匈奴之戰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班超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

為了鞏固軍事活動的成果,竇固命令假司馬班超和從事郭恂到西域諸國開展外交活動。班超和郭恂率領36人,先到鄯善,在鄯善國擊殺匈奴派往該國離間漢與鄯善國關係的100多名使者,迫使鄯善王聲明從今以後依附漢朝,永無二心,並且納子為質。班超隨著質子回到首都洛陽,明帝下詔提升他為軍司馬,命令其繼續經營西域。從此以後,西域遂成中原統一帝國的一部分,得到長足的發展。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班超出使西域圖


修制守禮崇儒納佛

漢明帝崇尚儒學,他命令皇太子、諸侯王及大臣子弟、功臣子弟,都要讀經。又為外戚樊氏、郭氏、陰氏、馬氏諸子弟立學校於南宮,聘任高明的經師傳道授業。明帝在“五經”之中,又獨重孝經,倡導“以孝治天下”,甚至命令期門、羽林的守衛士兵都要背誦孝經。對禮儀制度,明帝也非常重視,他親自與東平王劉蒼討論,制定了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儀式,按等級建立了一套天子、王侯、百官的車服制度。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東平王劉蒼東漢光武帝劉秀之子,漢明帝劉莊同母弟弟,自幼便好讀經書,博學多才,智慧頗高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桓榮字春卿。沛郡龍亢縣(今安徽省懷遠縣龍亢鎮)人。東漢初年名儒、大臣


明帝還十分提倡尊師重道,明帝為太子時,曾跟博士桓榮學過,即位以後,仍尊桓榮以師禮。桓榮以少傅調任太常,明帝常常親臨太常府中,聽桓榮講課。桓榮的學生們請明帝講解,明帝謙虛地笑著說:“老師在座,不必問我。”桓榮這時年已逾80,常常生病不起,明帝親自派太醫去為其治病。桓榮壽終,明帝親執弟子禮,作孝服為其舉哀。明帝這樣做當然是出於師生之誼,然而更重要的是為天下樹立表率,向社會倡導一種尊師重道的風氣,以維護封建地主階級的倫理道德及政治統治。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派郎中蔡愔西往天竺,求取佛經大月氏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一起,用白馬馱著佛教經典回到了洛陽


在漢明帝時期,佛教漸漸傳入中土。明帝雖然因佞佛而鎮壓了劉英等人,但這不過是相機行事,實質上並不一意反對,而是採取兼收幷蓄的方針。傳說明帝有一次睡覺,夢見一高大的金人,頭頂上放射白光,降臨在宮殿的中央。明帝正要開口詰問,那金人又呼的一聲騰起凌空,一直向西方飛去。夢醒後,百思不得其解。第二天朝會時,他向群臣詳述夢中所見,大多數人都不知其由。博士傅毅進言:“臣聞西方有神,傳名為佛,佛有佛經,即有佛都。從前武帝元狩年間,驃騎將軍霍去病出擊匈奴,曾繳獲休屠王供奉的金人12座,安置在甘泉宮中,焚香致禮。久經戰亂,那12座金人早己不知去向。今天陛下所夢見的,也許就是佛的幻影呢!”一席話引起了明帝的獵奇思想,於是派郎中蔡愔西往天竺,求取佛經。蔡愔一路風塵,嚐盡千辛萬苦,到了大月氏,與大月氏僧人攝摩騰、竺法蘭一起,用白馬馱著佛教經典回到了洛陽。明帝就命令在洛陽城中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用以儲藏佛經,講授佛教。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明帝就命令在洛陽城中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馬寺


永平十八年(75年)秋天,明帝染病,不久病逝於洛陽東宮前殿,享年48歲。遺詔吩咐“喪事從簡,不準奢費”。當年,葬於顯節陵,諡號“孝明帝”,廟號“顯宗”。


夜夢金人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漢明帝劉莊作了一個夢。他夢見一個身形高大,項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飛行,最後落到自己的殿庭之前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以明帝感夢求法作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開始


東漢永平七年(公元六四年)的一天夜裡,漢明帝劉莊作了一個夢。他夢見一個身形高大,項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飛行,最後落到自己的殿庭之前。而自己見到金人後,心裡十分愉快。第二天早上,明帝召集群臣解夢。太學聞人傅毅回答說:“周昭王時,西方有佛出世,其身長一丈六尺,遍體金色。陛下夢中所見的金人,或許就是佛吧!”博士王遵接著加以證實,說道:“按《周書異記》這本書裡的記載,佛出世時,天地間呈現了許多祥瑞,周太史蘇由見後曾預言,佛的聲教將在一千年後被及此土。臣以年代推算,蘇由預言的正是現在。陛下夢見的,想必是佛無疑。”

明帝念念不忘自己夢中見到金人時心中感受到的歡樂,聽了兩位大臣的解說後,決定派遣使臣到西方去尋求佛法。西行求法的使臣有中郎將蔡愔,博士秦景、王遵等十二人。他們辛辛苦苦趕到與天竺毗鄰的月氏國時,遇見了正在弘揚佛法的天竺沙門攝摩騰和竺法蘭,便懇請兩位沙門到漢地傳法。於是蔡愔、秦景等一行人偕同攝摩騰和竺法蘭,用白馬馱著佛經佛像,一起東還,終於在永平十年(公元六七年)回到洛陽。

相傳攝摩騰等人帶來的佛像,是優填王造的第四個佛像。形貌與漢明帝夢中的金人一般無二。明帝見後十分高興,下令把佛像安放在南宮清涼臺供養,佛經則收藏在蘭臺石室裡,兩位沙門住在招待外國人的鴻臚寺中。第二年,明帝又下詔書,令在城西雍門外建造精舍,作為兩位梵僧居住、譯經的場所,其遺蹟就是現在洛陽市的白馬寺。此後外來僧人增多,處處修立佛寺,佛教在中國迅速傳播。

一個近乎完美的二代帝王——漢明帝劉莊


歷史上,長期以明帝感夢求法作為佛教正式傳入中國的開始。從現有資料考察,漢明帝感夢求法的傳說還是比較可信的,但它不是佛教傳入中國的開始。《魏書·釋老志》有如下記載: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二年),大月氏使臣伊存向博士弟子秦景憲口授。可見,佛教早在公元前就傳到了中國。明帝感夢求法的故事,反映出佛教在傳入內地後的七十餘年裡,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流傳,甚至影響了貴為一國之主的皇帝的思想和行動。最初,外籍僧人的譯經活動、寺塔的建立,都是在漢朝皇室的扶持下進行的,這一切為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拉開了序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