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地為康熙剷除奸臣,立下不世之功,為何最後被貶呢?

Avrola™


李光地是清康熙年間的重臣之一,曾官拜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在還沒有軍機處的那個時代,大學士兼任實權部門吏部的尚書,絕對可謂是位高權重了!只可惜,康熙一朝名臣眾多,索尼、鰲拜、遏必隆就不說了,什麼索額圖、納蘭明珠、陳廷敬、施琅等等,名氣一個比一個大!以至於李光地這樣一個人竟被淹沒在了歷史長河之中,要不是電視劇《康熙王朝》,提到康熙朝恐怕沒有幾個人會想起李光地來。



從提問者所提出的問題也能看得出,提問者認識李光地想必也是通過電視劇《康熙王朝》。但偏偏是這部電視劇,對李光地作出了大幅“戲說”,裡面的那個李光地與真實歷史上的李光地根本不是一回事!就拿提問者所說的李光地被貶一事來說,真實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麼一出。史載,康熙五十五年,李光地因疝疾速發,卒於任所,諡“文貞”。換言之,李光地是死在了大學士任上,根本沒有被貶這回事。再者說,清王朝只有降幾級留任、降幾級調任的處分,從來沒有把樞臣直接貶謫為知縣的先例。我們根本無法從真實歷史這個層面來回答提問者的問題,提問者這個問題本身就是基於電視劇《康熙王朝》而不是真實歷史。因此,我們只能就電視《康熙王朝》本身來回答這個問題。



李光地為何會異軍突起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的李光地入仕就與真實歷史完全不是一回事。劇中,李光地幾乎是被“半綁架”進入仕途的,這件事給康熙帝造成了一種錯覺,李光地這個人名利心不重,而這一點也成了後來康熙帝重用李光地的原因之一。



劇中,李光地崛起於平臺之戰,因為是福建人,對福建前線比較熟悉,加之遷界禁海牽扯到福建沿海土著居民,選擇一位福建人比較容易讓這些人接受。因此,李光地被康熙帝派往了福建,協助福建總督姚啟聖處理平臺及相關行政、後勤事務。



當然,這是擺在檯面上的。私下裡,李光地還接受了康熙帝一項重要使命,那就是監視姚啟聖和施琅,同時從中協調二人的關係。因為李光地是本地人,姚啟聖需要他,因為李光地與姚啟聖、施琅都沒有私人恩怨,二人都能接受。對於康熙帝而言,用李光地監視姚、施二人也比用旗下的官員更加隱秘,不易引起二人的反感,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在平臺期間,李光地既充當了康熙帝的眼線,將姚、施二人的一舉一動密摺上奏給了康熙帝,同時又充當“和事佬”緩和了姚、施二人之間的尖銳矛盾,為平臺立下了“看不見”的大功。施琅一舉平臺之後,康熙帝正好借大封功臣之機提拔了李光地,一切按部就班、名正言順。



李光地為何能位列中樞

電視劇《康熙王朝》裡,李光地平臺之後不久便進入了中樞系統。那麼,康熙帝為何對一個漢臣如此器重呢?原因很簡單,就三個字——摻沙子!



彼時,以索額圖和明珠為首的兩大滿臣外戚集團已經劍拔弩張、鬥得不可開交。朝中大臣基本上分為了三派,除了索黨、明黨,基本上就剩陳廷敬那樣本分做事的的“老實人”了。讓陳廷敬去跟索額圖、明珠鬥顯然是不現實的,而朝中的滿臣基本上都已經或明或暗地站隊了。康熙帝急需獨立於索、明之間、又“聰明、聽話”的第三方力量來平衡朝局,李光地當仁不讓!論“聰明”,在姚、施之間斡旋時李光地已經表現得淋漓盡致;論“聽話”,李光地缺乏根基,只能依靠康熙帝!



就這樣,李光地成為了康熙帝牽制索額圖、明珠的第三股力量。靠著康熙帝的支持,李光地的勢力也在不斷髮展,慢慢從“摻沙子”變成了“三方爭鬥”,李光地將矛頭指向了明珠和索額圖,大有取而代之之勢。



康熙帝為何貶謫李光地

康熙帝重用李光地的初衷原本只是往索、明勢力中“摻沙子”,以達到權力平衡的戰國。換言之,康熙帝只是想用李光地作為自己的“看門狗”,讓他咬索額圖還是咬明珠得看自己的意思。可是,羽翼漸豐的李光地顯然不願意當“看門狗”了,他直接捲入了索、明之間的爭鬥,讓朝局變得更加錯綜複雜!很顯然,這是康熙帝不願意看到的。



與此同時,隨著康熙帝準備對索額圖、明珠下手,李光地原本的作用已經失去了。一旦索額圖和明珠被徹底拿下,誰來制衡李光地?這是康熙帝不得不考慮的問題!李光地既然已經卷入了三方爭鬥,讓他主動退出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康熙帝只能通過其他途徑給李光地上眼藥,以期他能“迷途知返”。可見,康熙帝與李光地還是留了幾分情面的,並沒有打算置之於死地!



於是便有了升魏東亭那一段,在說升魏東亭的同時,康熙帝“徵求”起了李光地的意見。其實,這個時候李光地已經什麼都明白了,康熙帝這是打算“卸磨殺驢”,只是在給自己最後一個機會!李光地是聰明的,既然康熙帝已經容不下自己,倒不如老老實實“出局”,以換取平安。就這樣,李光地“自願”出任臺澎知縣……康熙帝兵不血刃解決了朝中的黨爭。而李光地也因此得以善終,雖然只是個知縣,可總比人頭落地強吧?



說到底,電視劇《康熙王朝》從頭至尾李光地都只是康熙帝棋局上的一枚棋子而已,在這枚棋子失去作用之時,被康熙帝當成一枚棄子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李光地是個聰明人,一點就透!而最終的“自願”也救了李光地一命,如果不去當這個臺澎知縣,李光地恐怕就要布索額圖、明珠得後塵了……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康熙王朝》裡劇情而已。真實歷史上的李光地並沒有捲入索額圖與明珠之間的爭鬥,相反晚年的清聖祖對李光地還是比較“有情有義”的。晚年的李光地上書“乞骸骨”、申請“退休”時,清聖祖就對李光地說出了一番讓人心酸的話:“見到卿的奏摺,朕心中慘然。回想當年一班舊臣,今已杳然而去。像卿這樣的,不過只有一二人還在朝中,現今朕也老了,實在不忍再多說什麼。”李光地終究還是沒能落葉歸根、回鄉養老,最後死在了任上。李光地死後,清聖祖還特地派遣皇五子恆親王胤祺前往弔唁,對李光地也算了善始善終了。


農民工歪說歷史


這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李光地的故事。

李光地得到康熙欣賞,提拔重用。用他來牽制索額圖、明珠。可李光地卻陷入兩黨之中。李光地為自保,向康熙認罪並且告發二人。康熙大怒,將李光地下獄。後李光地官復原職。即上疏對索明二人彈劾。索明二人倒臺後,李光地挾私報復,要對牽涉官員、皇室宗親趕盡殺絕。康熙認為李光地為人陰狠。將他貶官到臺灣。



歷史上的李光地是什麼樣的人呢?

李光地是康熙時期最重要的漢人大臣之一。李光地自康熙八年進京,官運亨通,一路升至龍淵閣大學士(即宰相)。死時盡享哀榮,後朝雍正也極為讚賞。善始善終。更難得的是以77歲高齡去世。

李光地為官清正廉潔,忠心朝廷。耿精忠舉兵造反時,正在福建老家省親的李光地拒絕拉攏,還及時將探的的情況上報朝廷。後領兵佈防,迫使尚之信不敢入閩。為平定三藩獻計立功。

收復臺灣時,李光地全力擔保,舉薦施琅擔任水軍提督,一舉收回臺灣。

李光地任直隸巡撫,興修水利,疏浚河道。

李光地沒有什麼驚天之功,也不是靖難之臣。但做官勤廉盡職,政務清朗。

在清朝歷史上,康熙皇帝應算一代明君。康熙在位六十年。國家安定,百姓安居樂業。空前繁榮強大。以李光地為代表的漢族官員做出了很大貢獻。


愛冬的文


李光地深得康熙信任,沒有被貶。不要把電視劇等同於歷史,觀看影視劇時可以上網搜尋史料,這樣就不至於混淆史實。

李光地官至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1681年李保薦施琅領軍,結束明鄭;為官期間,政績顯著,貢獻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吏部接到康熙諭旨:“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優,著升為文淵閣大學士。”這樣,年過花甲的李光地正式登上了相位。

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後,李光地數次上疏請求休致。而晚年的康熙因立儲不當之事心中鬱郁,身體多病,對李光地這位老臣很是眷戀。他慰留李光地道:“見到卿的奏摺,朕心中慘然。回想當年一班舊臣,今已杳然而去。像卿這樣的,不過只有一二人還在朝中,現今朕也老了,實在不忍再多說什麼。”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五月,李光地因疝疾速發,卒於任所,享年77歲。皇帝派遣恆親王允祺前往弔唁,賞賜千兩金,諡號“文貞”。

康熙帝對他評價甚高:“李光地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無過光地者。”


史事求是君


“知朕之真,朕知亦無過光地者”,李光地77歲去世時,康熙如是說,可見李光地晚年並不悽慘,還十分榮光。李光地去世,康熙派親王弔唁,可見,喪禮規格之高。

康熙甚至讓李光地,介入調停自己幾個兒子爭儲,也就是所謂的家事,可見康熙對李光地信任之高。


安平144796971


康熙爺已經說過,亂世治臣子需心狠之人,盛世治天下需宅心仁厚之臣。所以李光弟去臺澎做這些最合適。


隴右釋家


關於李光地很多人都受到電視劇的影響,以為李光地的結局悲慘,其實不是這樣的。在康熙朝李光地還是挺受重用的,同時康熙對李光地也不薄。

李光地的職場之路,李光地,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進士。康熙十九年,授內閣學士;康熙二十一年,授翰林院掌院學士;康熙三十三年,督順天學政;康熙三十七年,出任直隸巡撫;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淵閣大學士。

康熙五十二年,李光地參加了千叟宴,不僅如此康熙還對其賞賜有加。不久李光地因病上疏乞休,康熙溫旨挽留。兩年後,再次因病乞休並且又加了一條其“母喪未葬”。這次康熙給了李光地兩年的假,並且在辭行的時候還賜了一首詩。康熙五十六年,李光地還朝,期間多次上疏乞休,可是康熙都以藉口拒絕了他的要求。

康熙五十七年,七十七歲的李光地去世了,康熙派恆親王允祺前往弔唁,還派工部尚書徐元夢護送其棺木歸鄉。康熙還向閣臣說:“李光地謹慎清勤,始終一節,學問淵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無過李光地者!”可以說,李光地的一生都是比較幸運的,其文武方面都有建樹,和康熙朝其他大臣相比算幸運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