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初三,物理成績在70多左右,我該怎麼幫助他提高成績,刷題有用嗎?

磨人的小昊子


首先你們那邊物理應該是100分吧,100分考試70分,也不是差的離譜,首先有一點可以肯定,他一定可以提高。到了初三,很多版本都是學習電學和熱學,和初二物理練習並不大,即使初二物理很差,初三高分甚至滿分也是有可能的。關鍵在於孩子是否具有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我認為要想提高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記筆記

考70分的孩子一般情況下並不是都不是,而是很多細節性的概念不清晰,導致一些小題出錯,好會導致一些難題不會。從而導致這個說高不高,說低不低的分數。記筆記能夠很系統的解決這個問題,當然記筆記的目的不是記,而是課後還要看。

2、找一些優質的練習題進行鞏固複習,或者查漏補缺。比如說孩子考試結束後,把試卷從頭到尾都分析一下,哪些地方出錯,哪些地方不懂。最終找到這些知識點對應的題目,做一下專題訓練即可。

3、建立自己的錯題庫

把做錯的題都用記號筆畫起來,以後複習的時候先把這些題重新做一下,防止二次出錯。

4、建立知識框架

建立知識框架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孩子一節課一節課的去創建,最後彙總成一個大的總的知識框架。所有的知識點都在腦子裡,最後哪些重點和難點,哪些容易出錯都能清晰的知道,那麼你的物理怎麼會不好的。關於如何創建知識框架,老師專門創建了一個知識框架專欄,可以讓孩子看一看。

當然方法再好,道理再明白,關鍵還要看孩子的學習態度。被動的學習和主動的學習的效果,是不可一日無語的。所以孩子願意主動的學習,並且能夠持續的堅持,物理得高分一點都不難。

最後,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謝謝。


桃李物理


你好,我是高中物理白老師!

物理這門學科特別講究學習方法,我一直強調的是,方法不對,努力白費!方法一對,難題都會!所以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物理和數學最重要的就是知識的遷移,就是俗稱的舉一反三!由於初三物理不同於初二,已經從基本概念上升到了一定的定量計算,已經從基本運算過度到守恆思維!從思維的角度是需要有一個提升的,因此最重要的是提升思維的維度。

那麼最關鍵的就是如何提升思維的維度呢? 其實就是在基本概念瞭解的基礎上,對於某一個知識點來說,攻克一兩道典型題即可!核心就是理解,有用的題1道題頂100道題,沒用的題,刷100道也沒有用,空浪費時間,因為理科,知識點是有限的,而的題是永遠刷不完的! 最重要的核心其實是對經典題的理解深度,比如焦耳定律,核心就是區分電功與熱功,他們有時候是相等的,有時候又是不相等的,那麼在什麼情況相等,什麼情況不相等,其實通過兩道經典題型把它弄得一清二楚,那麼無論考試怎麼變,就算它考出花樣來,一樣穩坐泰山,穩穩拿分! 而如果你不把這個問題的核心弄明白,似是而非,刷100題,又有何用,除了浪費時間,消磨意志,產生厭學,別無他用!

那麼再接下來就是如何知道哪道題是經典題,什麼題不是經典題呢? 那麼這個其實就是需要老師的水平,和綜合能力了! 好的老師,可以讓你用最少的力,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好的效果! 這個教學尺度如何把握,完全取決於老師對於學生心理,知識掌握的認知和判斷!必須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相對達到! 我之前帶過很多70多分的學生,通過10個小時左右的有的放矢訓練(每天1.5小時,7天時間),就可以穩定達到90分以上。當然這個通常只有1對1時候才能達到,上班課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為每個孩子的知識體系缺陷是不一樣的。當針對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可以完全針對他本身的缺陷進行快速修復!所以初中物理,用5-7天從70提升到90,是一個非常容易的事! 但是,前提是你要用對方法!

我眼見過的太多學生用的放法都是錯誤的,包括很多老師補課,其實並不是以學生會為目的!

第一,他是否有這個能力,把握教學尺度?

第二,即使他有這個能力,他願不願意讓學生這麼快的就學會? 說直白一些,同樣的課如果我只講5節課讓你提到90分,和講20節課讓你提到90分,哪個對我來說利益更大? 早年我給一個學生講課,原來定的是10節課,後來我發展這個孩子理解能力很快,所以用4節課就把她所有不會的都講完了,她提升也非常明顯,我覺得可以了,目的達到了,就跟家長說不用補了,這個家長反倒不理解,覺得我是不是不願意教了,可悲啊!我想說,一個老師要是想把4節課拉成20節課來講,那太容易了,而且最關鍵的是,你作為學生是無法判斷老師講的內容的好壞的! 這個好壞最後只能在試卷上判斷!

可悲哀的就是,家長往往更願意接受20節課的!慣性思維,覺得孩子多學一點好!所以最後,明明能5節課解決的問題,偏要拉成20節課。所以對於普通孩子,最普遍的現象就是,天天補課,成績該咋咋地,該是啥樣還是啥樣!家長會認為,現在都補課了,學成這樣,如果不補,那不是更完了嗎?如此,惡性循環!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沒有哪個學霸是靠天天補課補出來的!學霸往往都是補課時間最少的! 這句話是我送給家長的, 你們作為家長應該想想為什麼?

老師其實就跟醫院的醫生一樣! 記得早年去醫院,感冒都是掛吊瓶,在09年時,我奶奶感冒去醫院, 明明打青黴素能好,就是不給打,給推薦一大堆貴的消炎藥,花了1萬多,最重要的是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院,仍然是不好不壞! 正常不打藥也該好了!

後來在我的一再堅持下,建議回家打青黴素,結果回家第二天就好了! 後來我就覺得不對勁,這裡面一定有玄機,後來我側面瞭解到真相! 就是這個醫院,對於感冒的,都會控制劑量,看到你即將好轉就會降低劑量,讓你好的不那麼快,畢竟你多待一天就要多賺一些,所以他們就讓你不好不壞的在這住院!如果他們的目的不是以患者病好為目的,而是以多賺錢為目的,那麼就很容易理解了! 醫生如此,那老師又有何區別?

所以在這裡我希望家長和同學們,能夠認識正確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不是題刷的越多,學習時間越長就越好,與其刷無用題浪費時間,反倒不如去放鬆一下做一些體育運動! 浪費金錢是小,浪費時間是大!畢竟初中高中,總共7-8課呢,哪科不需要學呢?浪費時間學物理,必然其他科目時間就少了,所以每一課其實都是與時間的賽跑,用最少的時間去學到最好的效果才是王道!

最後如果有關於初高中物理學習方法及生涯規劃,可以關注我,大白話老師!


大白話老師


刷題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但是不是最優方法。

首先刷題有用嗎,我想說,絕對有用。但是用處大不大,那就取決於刷題的“效率”了。

不建議親自上陣

個人不建議自己在家幫孩子提高成績,原因有以下幾點:

01.如果不是物理老師的話,對於物理這麼學科的把握,尤其是全局把握會很差,這樣很容易導致重局部甚至是重形式而忽視了整體聯繫;

02.為了不破壞和諧的家庭環境。這一點是真的,經常有家長看到孩子做題火氣就上來,而且火氣還帶到日常生活中,屬於那種,一見面就上火的那種……

提供幾個方法

最優方法自然是請一對一教師,當然,很費錢,這點大家都知道;而且誰也不敢保證這個老師的教學到底是一個什麼水平!

當然也可以上微課甚至是大課,講句實話,我甚至認為微課的效果會比一對一更好!

如果個人自控力較好,自學能力較強或者由較強學習慾望

網上錄製的視頻那麼多,調適合本教材的名師也不是很難。再輔助刷高質量的題目,相信也能進步不少。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看題主描述,七十分屬於一個懂了基礎知識,但是連貫性不強,或者說比較粗心大意的孩子,我的建議還是和孩子的物理老師好好溝通一下。一般來說,七十分的物理,在對知識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問題,但是大體上教了什麼,有一個大的框架,所以重要的是吧細節填到這個框架裡面去。這是一個極其細緻的活,需要一點一點地補。



如果是做題的話,在保證題目質量的前提下(講句實話,現在教輔市場真的一眼難盡,什麼牛鬼蛇神都有,垃圾很多,什麼叫題目質量,也就是我常說的“母題”“題源”,這種題目就是一類題,同一類題數量不宜過多),能夠認真去做,做完之後認真去分析,去總結,給個兩個月左右時間,一般地區A應該不是問題。


不要迷戀補課,但是也不要否決補課。誠然很多學霸不補課,但是對於很多人,如果講一遍兩遍就能夠記住,那也可以成為學霸。學習就是一個“長記性”和“悟道”的問題。如果一個題目講一遍講了兩遍三遍,你會了,並且以後同類型題目也不是那種無從下手了,這種人可以成為佼佼者。如果一個題目,講一遍兩遍,你會了,並且還能觸類旁通,聯繫自己已有的東西發散,恭喜你,絕對“學神”。然而現實是,講了八遍,下次改一兩個小點,還是不會……


樹木也要樹人


但是刷題並不是學習理科的正確方式,一旦超綱比如現在考試基本都會有一題定義題,給你一個新的定義讓你根據這個定義來解題,靠刷題學習的學生做起來就有困難。

中等生應該說是最難進步的,沒有屬於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所有方法都是聽別人說的,比如課前預習,課上筆記,課後複習。這些都是學霸說的,中等生視為真理的學習方式。中等生的致命點在於思維方式和邏輯思維的欠缺,這一點從考完試後不同學生的狀態就很容易看出來,中等生說的是這道題在什麼什麼地方做過,學霸說的是這道題考了什麼知識點。

之前教過一個初中女生和你兒子一樣,考70多,教了一個月期中考試考了第二名,扣了兩分,結果期末考試又變成70多,而且錯的題我都重點講過,原因就是一直在背題,當記憶量過大就開始遺忘。教的過程中我一直在讓他以我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模仿我解題,實際上作用很小,她主觀上就會排斥我的方式,這也是中等生最難教的原因。

我給的建議就是如果沒多餘時間,刷題是性價比最高的提分方式,如果時間充裕還是學學思維,思維只能長期模仿學習。


一隻大鴿子


大家好~我是江右老王,關注老王,天天有瓜吃!


初三了,物理在70左右。可以負責任告訴,你可能對他的幫助不大。找個專業的老師吧,孩子基本上是基礎知識的理解上不夠透徹造成的。

為什麼這麼肯定的說呢?因為從歷年中考考綱來看,基礎知識佔了70%,中等知識佔了20%,剩下的10%是靠孩子的悟性。

基礎知識,如果只是瞭解它的皮毛,那麼可以孩子基本上可以考一個60/70上下波動。如果對於知識點有一點總結,馬馬虎虎可以考一個80左右。

這裡面有一個信息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就是,中等難點知識,其實是脫胎於基礎知識。它只不過是基礎知識的一個綜合應用。檢測的是你是否有花心思去深挖這些知識點。而所謂的10%靠悟性,說白了是你是否懂得去整合知識點。

比如一個簡單的知識點,牛頓第一定律。我們很多同學熟悉的是這句話: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

只是瞭解了這句話,對於定律的理解沒有下面這些知識點。

對定律的理解:

1、“一切”說明該定律對於所有物體都適用,不是特殊現象。

2、“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條件。“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有兩層含義:

一是該物體確定沒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情況(實際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體是不存在的);

二是該物體所受合力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時的作用效果。

3、“或”指兩種狀態必居其一,不能同時存在,也就是說物體在不受力的作用時,原來靜止的物體仍保持靜止狀態,原來運動的物體仍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4、牛頓第一定律的內涵: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依舊可以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說明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使物體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原因。或者說:物體的運動不需要力來維持,要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必須對物體施加力的作用。

5、牛頓第一定律不能用實驗直接驗證,而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概括、推理總結出來的。

6、牛頓第一定律是關於力與運動關係的規律,它反映了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合力為零)時的運動規律,在不受任何力時,物體要保持原有的運動狀態不變。

上面還只是理解,而在應用的時候。合力為零,往往是我們在進行力的分析時要用到的。比如說到靜止或者勻速直線運動,那麼我們就可以認為物體受到的合力為零。這是在整體上來分析理解。

當我們把視線放在一個小地方,比如某一個方向時,如果在這個方向上物體的速度為零或者是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可以說這個物體在這個方向所受的合力為零。很多同學這些根本就不知道,甚至覺得牛頓第一定律就是那句話,沒什麼用。這就是隻學了一個皮毛,卻沒有深入學習的後果。

而你作為孩子的父親,在物理在這一塊,是不是有這麼深入的理解。如果沒有的話還是趁早放棄那個自己輔導的想法。可以告訴你很多人,到現在物理都搞不明白,可能只是會做題,自己講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沒有幾年的浸淫物理學,別想著自己能搞定它。

至於刷題有用嗎?在某些方面來說至少有一些用,但是沒有一個系統的學習和刷題方式,那也不過是自我安慰罷了。當換種題型的時候可能就蒙逼了。刷題是驗證知識的應用能力是否過關,只有在知道理論了再去刷題才是有效的。而理論都模模糊糊的去刷題。那只是在記答案。考研的是記憶能力。不是學習能力,不是分析能力,不是解決問題能來。這已經偏離了物理學的方向。失敗是早晚的事。

所以老王建議找專業的人把你兒子在物理學這一塊,開一下光。讓他真正的掌握學習物理的方法。而不是知識根基不穩就去盲目刷題,這麼著急去刷題那是傻子乾的事情。物理不是單靠刷題能刷出個名堂來的。



江右老王


刷題是有用的,但是不是刷的越多越好,一定要以質量為主,哪怕只刷一套一套題或者兩套題或者一本練習冊呢。就是把不會的題弄懂通過,不會的這種題把這類知識點弄懂,把題型弄會,這是需要有人幫助和指導,或者有題解的,或者有答案的。非常完美。用好您家裡的“文昌位”,和孩子的生辰的“文昌星”,擺上一套能旺文昌的文昌筆,學習就能進步,提升學習運氣和考試運氣,早日“開竅”。



學業一帆風順


初三物理七十多分,應該是很有前途,求物理老師幫忙該在什麼地方下功夫,對症下藥,就會迅速提高。


董興國2


刷題,估計提高不了多少分數。孩子的學習心態需要調整,學習方法需要指導。


範老師家教智慧


聽樊登讀書


用戶5171125Denni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任何學科都是找到方法後再進行強化訓練刷題,假如孩子對知識的理解是錯誤的,得找老師幫他糾正過來後,才是可以的。方法加上技巧,成績一定會不斷提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