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紀前的鼠疫,華僑醫生髮明“伍氏口罩”,給清政府“長臉”

瘟疫,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用耗費一兵一卒,就能使一個國家走向衰弱。中國也曾經歷並戰勝過這樣特別的戰爭。

時光倒流至一個世紀前,正值辛亥革命前夕,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規模鼠疫悄然來襲,肆虐了整個東北地區。起初,人們還不以為然,殊不知,這一場空前的大災難卻奪走了六萬餘人的性命,給本就內憂外患的清政府,又結上了一層厚厚的冰霜。

然而幸運的是,出現了一位華僑醫生名叫伍連德,以精湛的醫術,在六個月多月裡結束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一個世紀前的鼠疫,華僑醫生髮明“伍氏口罩”,給清政府“長臉”

疫情從何而來?

​此次鼠疫的源頭為俄國遠東境內的土拔鼠,鼠疫是一種由鼠疫桿菌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嚴重威脅到了人的生命。一旦感染,鮮少有人能夠安然存活。即便是如今科技發達的21世紀,也很難跨過一道坎。1910年,兩個中國伐木工人從俄國回到中國境內,幾天後,兩人以及同住的房客都相繼死去,都發現了他們有發燒、咳嗽、吐血等相同的症狀,並未查明病因,更沒能預知到事情的嚴重性。

土撥鼠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一個世紀前的鼠疫,華僑醫生髮明“伍氏口罩”,給清政府“長臉”

經過人們的精細加工,土撥鼠的皮毛變得極為熱銷,其成色甚至能同稀有昂貴的貂皮媲美。市場需求量也不斷暴增,供不應求,價格也毫不客氣地翻了好幾倍。人們為了生計,這樣的賺錢機會自然不會放過,不擇手段地進行捕獵,大規模捕殺的行動也自此開始了,鼠疫本只在鼠之間相互傳播,由於獵人們的捕殺和食用,逐步導致了鼠疫向人類傳播。

一個世紀前的鼠疫,華僑醫生髮明“伍氏口罩”,給清政府“長臉”

當時醫療條件還很落後,不僅沒能短時間研製出特效藥,起初更沒有得到人們及政府的重視。直至1910年12月下旬,感染人數突破百人,每天人數倍增,引起了人民的恐慌與不安,這時的清政府才開始明有了危機感,慢慢地重視來。

沙俄和日本也束手無策

當時日本與俄國政府以保護僑民為理由,威脅晚清政府,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疫情,將不準中國人進入東北參與防疫。為了使晚清出洋相,俄國更是對這場鼠疫更是誇大其詞,竭力向世界強調晚清政府的無能與落後,說中國不像文明國家俄國那樣有應付這種突然災難的能力。唯有俄國才有能力和技術控制疫情。但是如果將防疫大權交與日俄,更等於交出東北主權。

這時,華僑醫生伍連德得知了這一消息,俄國的行為讓他憤怒不已,毅然決定回來支援,證明我國實力,這也意味著只要踏入疫區東北,自己也算是到了死亡的邊緣,無法預知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但是國難當頭,舍一己之私,造福的可能是成千上萬人,甚至是一個國家的存亡,伍連德還是將生死置之度外,冒著生命危險來到了東北,開啟一場與死神的激烈戰鬥。

一個世紀前的鼠疫,華僑醫生髮明“伍氏口罩”,給清政府“長臉”

他進行了死亡人屍體解剖、老鼠解剖等等一系列實驗,發現這次鼠疫是通過呼吸道的飛沫,在空氣中傳播開來的。若要阻止傳染,就要必須防止飛沫在空氣中的流動,將健康人員與染病隔離開。不巧的是,正逢年關,很多外地務工人員回家,流動人口也增加了不少,東北地區的鐵路工程又十分發達,大大加大了飛沫傳播的可速度與能性。

伍氏口罩面世

伍連德便設計出了一種雙層紗布口罩,用兩塊紗布,內置一塊吸水藥棉,價格低廉,大多數人們也都可以承擔得起,而且簡單易戴,很快就在全國都推廣開來了,感染人數也因此大幅度減少,直至沒有,這個口罩對這次鼠疫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後來,人們為了紀念伍連德,將這個口罩稱為“伍式口罩”。

一個世紀前的鼠疫,華僑醫生髮明“伍氏口罩”,給清政府“長臉”

但是對於因鼠疫去世的人,該怎麼處置呢?那時候火化還沒有被廣大群眾認可,覺得死者為大,都採用埋藏的方式來處理屍體。而伍連德憑藉直覺,感覺鼠病菌在地面上也可以存活的,但是他當時並沒有時間去做實驗證明這一點。後來俄羅斯專家果然證明了這一點—在哈爾濱嚴冬的極低的溫度下,肺鼠疫的病菌至少能存活3個月。並採取了火化措施。

一個世紀前的鼠疫,華僑醫生髮明“伍氏口罩”,給清政府“長臉”

在伍連德以及全國人民共同與死神戰鬥的六個月後,終於在這場百年難遇的鼠疫中取得了勝利。華僑醫生伍連德功不可沒,挽救了無數生命,保護了東北主權,給清政府“長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