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換故宮中華門匾 ,匾額拆下來反過來一看,上寫三個字

我國是個擁有五千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在歷史上曾經存在多個王朝,每個王朝都都發生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今天我們要給大家講的故事和我們最熟悉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有關,那就是清朝。清朝政權在我國曆史上存在二百多年,然而卻一直不知道自己國門的牌匾上還刻著三個字,那麼這“三個字”到底是什麼呢?

民國換故宮中華門匾  ,匾額拆下來反過來一看,上寫三個字

中華門指的是原先北京紫禁城正南門,修建於明朝的永樂年間。明朝時期,它叫大明門,由於古人以南方為尊,而大明門又是紫禁城的最南門,因此被譽為“國門”,當時還有學士在旁邊提了“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的門聯。

民國換故宮中華門匾  ,匾額拆下來反過來一看,上寫三個字

公元1644年,這年國內一片混亂,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外有強故建州女真人在關外虎視耽眈,一直在尋找機會攻入城門,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作亂。崇禎皇帝對此局面感到十分無奈,最終選擇了在煤山自殺。崇禎皇帝去世後,李自成很快就攻入北京,並坐上皇帝之位。他本來打算將“大明門”改成“大順們”,但是他並沒有得到機會。42天后,他剛建立不久的政權就被徹底擊垮了,他也只能選擇逃命。

民國換故宮中華門匾  ,匾額拆下來反過來一看,上寫三個字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徹底被滅亡,存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也就此終結。在中華民國成立一週年時,民國政府打算將“大清門”改為“中華門”,但是這塊牌匾是用石頭做的,質量極好。因此有人提議不用再更換牌匾,直接在這塊牌匾背面刻上“中華門”三個字就可以了,而且這樣既省錢又省力

民國換故宮中華門匾  ,匾額拆下來反過來一看,上寫三個字

然而,當工匠們將牌匾拆下來反過來一看,意外的發現上面竟然刻有“大明門”三字。堂堂大清王朝,政權持續了二百多年,竟然連自己都城的過門還刻著和前朝有關的字都不知道,實在讓人哭笑不得。當然,如今的中華門是一塊堂堂正正的中華門,是所有中華兒女的國門,它不僅見證著祖國的繁榮昌盛,也激勵著中華兒女破礪前行,不忘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