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你未看此花時……”,這段話是怎麼理解的?

小慶說歷史文化


陽明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就是佛所說的“萬法唯心造”。

陽明是從認識的根源出發,即從人類認知的基礎來看待心物關係。

反過來講,如果全體人類從未見過花這種物,花這種物也就不會進入人類心(意識)的範圍,也就不會有對花這種物的認識、繼而產生知識,不會有花這種物所衍生的各種文化,當然,更不會有人來問相關花這種物的問題。

人類對外部世界某物(對象)的認識,是從感官開始的,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舌頭辨別滋味、身體感知冷熱軟硬等,感官獲取的信息彙集,在個體生命統覺的處理下,以“意(識)”的形式呈現出來,這是一切認識的根本,也是知識、文化產生的根源。

意指向的對象即意向對象,並不是獨立於主觀(心)之外的客觀物,而是客觀物被人類感官投射到心(意識)中的映像。

如果人類認識的只是客觀物在心中的映像的話,但並不是說這個映像就可以完全被主觀(心)決定。由上述“意”的結構可以看出,這個映像是心(主觀)和客觀物在意向活動中共同構成的,既有主觀的成分又有客觀的成分,因此,“認識”是一個主客共構的過程,並不否認客觀物的存在,客觀為主觀提供散殊的素材、內容,主觀為客觀提供意義、價值等認知。這就好像兩人晚上一起看天上的月亮,月亮是客觀的,因此兩人都能看到,並可以對其進行討論和交流,但月亮在兩個人心(意識)中的呈現卻是主觀的,會有不同,假設其中一位是詩人,那麼月亮會呈現出詩意,如果另一位是音樂家,那麼呈現出的則可能是優美的旋律。

心學不是什麼“唯心主義”,不是要去強調意識第一性:意識決定存在。

既然認識的對象是客觀物在心中的映像,那麼這個映像(物)自然不在心(意識)之外,映像(物)的性質、意義、價值等(理)自然也不在心外,故而說“理不在心外”、“物不在心外”,用更強硬直接的表達就是:“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正因為世界是主客共構的,在同一個生活世界中,不同修養境界的人,才會對生活世界有不同的認知,小人看到利益,君子看到道義。這也是為什麼有人為善、有人為惡,有人坦坦蕩蕩、有人憂憂戚戚,有人得道多助、有人失道寡助,有人死時重如泰山、有人死時輕如鴻毛。

心靈的一切問題,追到根子上,其實都只是心自己的問題。世間種種無論怎樣險惡,只要我心不動,又奈我何。

當一個人內在修養得到提升,看世界的眼光改變,世界也自然隨之改變。致良知,惡徒可以成為君子,泯滅良知,君子也會變成惡徒。

心學,就是這樣一種能從根本上給予人力量,讓人成就完美人格、實現人生最高理想的學問。



策世品牌戰略lydia


首先王陽明是一個神人,一個開悟的人,所以說的話不容易理解,只能意會。

如果傳習錄很通俗易懂,那天下就都是聖人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是通過學習來增進自己的思考能力。

“此花的故事在這裡不再重複敘述,只做一點解釋。”

從此花未開同歸於寂,到看見,再到花在心之內,這個是心學的經典案例。

心既是理,心外無理,這種說法好像不合實際,因為物質就是物質,為什麼會在心內,這其實也是唯心主義的一種。

但是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平常無事,或者夜晚睡覺,沒有醒也沒有夢,這就是寂然無物的狀態,既沒有意識到自我,也沒有意識到別人,更不會意識到物質的世界。

白天我們醒來,好像什麼都看見了,知道各種物體,形狀,顏色,心就像鏡子一樣,把外面所有一切,形象,都照映在鏡子上,一一呈現在心鏡上,如果感知能力強,其實所有事物真有點像在心內一樣,因為我們有個覺知,就像個旁觀者一樣覺察著自我和世界的變化。

這些統統可以通稱為相,比如像陽明說的花,那麼由此得到一個“花”的印象或概念,也可叫做道理,這就是心既是理。

那麼我們看到這一個過程:寂然無物—遇相—悟理,這個心理的變化。

再進一步講:心越靜越是寂然,觀察到的相的變化就越多,明白的道理也就更多也更深刻。

所以,王陽明立功立德立言那麼厲害,一個就是心夠靜,從小又愛研究兵法加上知識面廣,再加上觀察能力比普通人強很多,所以懂得道理就多了,把控能力就更加強大,做事就很容易成功。

其實光僅僅靠懂道理還不行,王陽明還有一個超強的反饋系統“知行合一”,既是執行能力,對於“相”的變化,他心靈的感應是極其敏感的,反應處理能力很快,因此接收反饋執行是一體的,那個時代有這種超前認識,是非常罕見的。

以上就是我對心學的一點理解!


宇道思維


這段話特別有名,就是明代心學大家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中的一段,“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則可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心學和理學相對,是儒家的兩大派別,由於王先生的講學與推廣,在明代和現代大行其道,這且不談,我想還是從花說起,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花。

佛家這句話的大意就是這宇宙中有不可計量的不同層次的不同時空的世界,即使小如芥子,對內一世界,對外與他產生各種關聯的亦是一世界。蝴蝶效應,就是各種關聯的世界的共振效應。再回到這句話,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未相關,花是花,你是你。你來看此花時,如花照鏡,此花即入汝心。又好比畫家作畫,此花從眼入心,已不是當初顏色。花給人心添了風姿,人心給花添了顏色。人入花,花亦入人心。

這就是心物一元,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本就是手心手背,或者說體和用的關係。最近大熱的量子物理和多維空間理論,從側面也能證明心物一元的道理。

我們生活的世界本身廣大無比,又不停流轉變化,不能死搬硬套上學時政治課本,要學習,要辨證,推翻,重啟,實證,這世界才能漸漸成為一個愈加客觀的世界。



武林小後輩


這一段出自於王陽明的《傳習錄》,在《傳習錄·黃省曾錄》中的原文是這樣的: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翻譯過來的白話文是這樣的:先生在南鎮遊覽時,一個朋友指著岩石中開花的樹問:“您說天下沒有心之外的事物,那麼,像這棵開花的樹長在深山中,自開自落,和我們的心又有什麼關係呢?”先生說:“你還沒有看見這些花時,這花和你的心同歸於寂。你來此看見這花時,這花的顏色一下子就明白起來。可知這花並不在你的心外。”

這裡的內容我們要結合一些科學理論才好理解。在達娃譯的《無量之網》中有這樣的內容:愛因斯坦在自傳中陳述道,我們在現存宇宙中,基本上是被動的觀察者,對宇宙幾乎沒有影響力。他說:“那裡存在著一個獨立於人類之外的巨大世界,如永恆而偉大的奧秘般矗立在我們面前。不過,其部分的存在,我們至少伸手可及,能夠加以檢驗與思考。”許多科學家至今仍普遍接受愛因斯坦的觀點,然而相對於此觀點,愛因斯坦於普林斯頓大學的同儕物理學家約翰·惠勒(JohnWheeler),對人類在造物中的角色有極端不同的看法。惠勒以大膽、清晰和圖像式的語言描述:“我們老認為外面有個宇宙,而人類在這裡,在一片六寸厚玻璃的保護下,安全地觀察著宇宙。從二十世紀末的實驗得知,光是觀看某個東西,就足以改變它。”所以惠勒又說:“如今我們從量子世界學到一件事,即使是觀察電子這般微小的物體,也必須打破玻璃,進入那裡······也就是說,得把過時的名稱觀察者從書上劃掉,放上新的名稱參與者。”這真是天大的轉變!惠勒以全然不同的角度,詮釋我們和這世界的關係,說明我們不可能只是單純觀看宇宙在周遭變化。事實上,量子物理學實驗確實顯示,單是觀看如電子般微小的物體,就算只是瞬間把覺知專注在它的運動上,觀看的動作已足以改變其特性。實驗結果指出:觀察就是一種創造,而意識執行了創造的行為。這些發現似乎支持了惠勒的論點,說明我們無法繼續置身事外,把自己當成是純粹的觀察者,對所觀察的世界毫無影響力。

書中又說道:越來越多研究顯示,在這個早已成形的宇宙中,我們並非是遲來的過客。實驗的證據指出,我們仍一路上不斷創造宇宙,持續增添、擴充已存在之物。換言之,我們似乎正是形成宇宙的能量,同時也體驗著自己創造出來的成果。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具有意識。意識似乎就是組成宇宙的“東西”(stuff)。這正是令愛因斯坦困擾不已的量子理論本質。直到死前,他仍相信宇宙與我們是獨立存在。在回應我們對世界的影響,以及物質受到觀察時會發生變化的實驗結果時,他只是簡單地說:“我寧願相信就算我沒在看,月亮一樣存在。”儘管我們還不知道自己在造物之中確實的角色是什麼,量子領域的實驗已清楚顯示,意識會直接影響造物最基礎的粒子。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也是愛因斯坦同事的約翰·惠勒,或許對我們的新角色提出了最佳結論。惠勒的研究使他相信人類或許生活在一個由意識創造出來的世界中,他稱為參與式宇宙(participatoryuniverse)。惠勒說:“基於此‘參與式宇宙’我們甚至無法想象宇宙在某個地點、某段時間沒有觀察者存在,因為建構宇宙的特有材料,正是觀察者的參與舉動。”他提出了量子理論的中心思想:“在被觀察到(或記錄到)前,任何基本現象都非存在現象。”



靈性領域的愛因斯坦


《傳習錄》為中國明代哲學家、宋明理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所著,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傳習錄》當然也就是一部哲學著作,哲學因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而分為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因王陽明的思想大都為唯心主義之流,傳習錄也是一本唯心為主的語錄。這樣我們再來看“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這句話,這句話在《傳習錄》上所記載,據說是一次王陽明和朋友同遊南鎮,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與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既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這是典型的唯心思想,看見花時,感覺到了,花就存在,沒有看見時,感覺不到,花就不存在。這也的的確確地體現了王陽明“心外無物”觀點。



我要穿褲子


引文

《傳習錄·黃省曾錄》中的原文是這樣的: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如果只學過儒學可能會覺得王陽明不得了啊,實際上王陽明老兄是學習的佛家的《楞嚴經》中的七處證心,八還辨見!那裡面把人的這個能思維的心講的是明明白白的,反過頭來再看王陽明老兄還是跟佛家比差很多火候的!下面是佛家的原文:

七處徵心

七處徵心,從心在身內、身外、潛於眼根、有暗則藏有竅則明、隨有、在中間、乃至無著,每徵一次,被世尊破為無有是處,阿難窮其所聞終於七徵不得其心,這才放下自己思想,五體投地拜伏世尊面前,請求開示。世尊指出無始生死根本,阿難現在把攀緣心當做自性,以至於顛倒輪轉,一切眾生一俱如是,故執攀心為真這是眾生輪迴的第一個根本原因。進而世尊又開示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第八識體如來藏攝一切法生一切法全體是真,眾生雖然皆有無缺,終日承其功能利用,但不認識這個真本,所以顛倒輪轉,故不識真本是眾生顛倒輪迴的第二個根本原因





林叢木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這段話是王陽明朋友與其同遊南鎮時,朋友指著一樹花問陽明:“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關?”後,一代心學大師王陽明給出的答案。

這段話不是很難理解,意思是說:

你沒看這些花的時候,這些花在你的內心世界中就是不存在的,但是當你注意到這些花的時候,這些花就會在你的心裡綻放,顏色也瞬間明亮了,變得生動了,這時你便明白了,此花其實並不在你心外了。

有人說,這也太唯心了吧。

其實唯不唯心已經不重要了,這段話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

任何事情,一千個人有一千個不同的觀點。即便它是客觀存在的,一旦經過一個人的主觀體驗之後,就會變成一個獨立的存在。比如,陽明與好友談論的這一樹花,它是客觀存在的,自生自滅,花開花落,於它本身並無醜美之念,也無炫耀之意。但是好友看到了,就覺得很美,這就給了這一樹花一個定義,如果他沒有注意到這一樹花,自然這種定義也就沒有了,如果換一個人看,也許又是另外一番體會,另外一種定義。

我們再體會一個理論:

宋代有一位禪宗大師叫做青原行思,提出過人生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怎麼理解?

人在成長初期,心裡並無旁騖,看到什麼就是什麼,看山就是山,看水便是水。隨著成長過程的豐富,人的內心漸漸有了很多認識,變得複雜,習慣去探索事物背後的內涵,這其中會帶入很多個人的情緒進去。看到山心裡已經看到了其他種種,有如壓力,抑或父愛等等,看到水心裡也不水本身,有可能是女人,也或者是時光,總之,看啥都會思緒飄遠。等到徹底覺悟的時候,明白了“知天命盡人事”,也明白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之後,你也就知道了自然的規律,也就真正理解了什麼才是知行合一。這個時候,你看山那就是山,看水那便是水。

這個過程其實並不是一種迴歸簡單,而是內心的執念、慾望和幻想都已經放下了,明白了天地運行的規律,對人生對世界不再是痴痴的迷茫,是一種通透自然的表現。

所以,你處在哪個階段呢?歡迎留言談論。


圍爐夜話人


《傳習錄》原文:先生(王陽明)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陽明主張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人們的“心”造成的,“心”以外不存在客觀的事物。有一天,他和一個朋友到南鎮玩,這個朋友指著一顆花問王陽明:“你平時說天下沒有心以外的事物,這棵花樹我原先沒有看見過,一直是自開自落,和我的心有什麼關係呢?”

王陽明說:“你未曾見這棵花樹時,心裡就沒有花樹的感覺,現在你看見了花樹,便產生了關於花樹的感覺,可見花樹還是存在在你的心中,不是存在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是明代唯心主義哲學家,主張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人們的“心”造成的,“心”以外不存在客觀的事物。花樹自開自落,這是客觀實在。即使沒有看見,沒有感到,花樹也決不會因此就不存在,這其實是很淺顯的道理。王陽明卻把事情顛倒過來,說花樹本來就不存在,倒是人們的感覺產生的,這是肯定不對的。


楊柳145822138


《傳習錄》就是一本唯心主義著作,王陽明的那些回覆,始終不離一個“心”字。核心思想就是“心外無物”。“你未看此花時…”的那段話就是心外無物的一種表述。雖然現在我們都知道這是一種扯蛋的哲學套路,但是卻有利於個人的修身養性。其本質就是自我麻醉自欺欺人以求解脫之道。很簡單的道理,手裡拿著花,不會因為你不睜開看它花就不存在的。用那花和尚的調調說就是:你看或者不看,花都在那裡,不增不減。


博士祭酒張大帥


哇!沒想到老夫子還寫過這句子,看起來跟我寫的差不多一個意思[呲牙],以下是我當年寫的“心喜時賞花,花是花,香是香,花香兩相宜;心悲時賞花,花非花,香非香,花香兩不相干。以此知,心無掛礙,晨露亦是佳釀:心有哀怨,瓊漿亦為淡水。”意思就是說,你看一件事物是怎樣的不是決定於你的眼睛,而是心。這個需要悟,這也是傳統文化的特性,任何語言都無法直白的、細緻的深入描述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