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岛,一个岛屿,为何值得美日两国,展开一场长达半年浴血奋战?

导语: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充满着无数的历史往事。在战争史上,二战时期,美日两国在浩瀚的太平洋上,展开过无数次的陆海空立体式的交锋。在战争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在太平洋的海战史上,美日两国数次以航空母舰编队在远距离与舰载机实施交战,开创世界海战史的新篇章。这表明传统的巨舰大炮海战模式已经告别时代,以航空母舰和舰载机为主的海战模式登上历史的舞台。

而在美日太平洋战争中,除了海战之外,夺岛作战也留下众多经典的案例,如:塞班岛战役、冲绳岛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硫磺岛战役和瓜达卡纳尔战役。

其中瓜达卡纳尔战役,是太平洋战争的分水岭,日美双方在六个月的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海战三十余次,其中较大规模的海战就有六次。美军共阵亡约5000人,伤6700人,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3艘,飞机约250架。日军共有约5万人丧生,损失军舰24艘,运输船16艘,飞机892架。


瓜岛,一个岛屿,为何值得美日两国,展开一场长达半年浴血奋战?

瓜达卡纳尔战役


因而,从美日两国在此战伤亡的人数,可以看出美日两国对于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高度重视。为何一个岛屿,能够值得美日两国,展开一场长达半年厮杀,这其中除了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也有美日两国其他的原因,作者后续给大家具体分析。

作者从两个方面,讲述为何美日两国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展开一场长达半年浴血奋战?

  • 一、瓜达尔卡纳尔战役的历史背景。
  • 二、美日两国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展开半年血战的原因。

其一、瓜达尔卡纳尔战役的历史背景。

日本方面

1942年6月,日本惨败中途岛,由于日本在中途岛海战中损失了4艘主力航母,数百位精英飞行员以及不少军舰。因此中途岛海战后,日本失去了战争初期在太平洋上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也失去了太平洋战争的战略主动权,因此日本被迫停止日本进攻,日本因此放弃了对斐济、萨摩亚和新喀里多尼亚等地的进攻。

但是日本联合舰队并未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已经被极大的削弱。由于日本对美国战争潜力转化错误判断,日本大本营本以为美国的战争潜力全面打开后,美国会于1943年以后才会展开反攻。但是此时美国战争潜力已经全面打开,美军在实力和气势都大大增强。

但是日本大本营方面仍决定继续实施对南太平洋诸岛的进攻,计划先在瓜岛修建航空基地,前出航空兵力,以掩护日本登陆部队对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的进攻。在攻占新几内亚岛后,日军再向东南逐步推进,最终以夺取美英军等盟国在南太平洋上的大本营澳大利亚,以此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


瓜岛,一个岛屿,为何值得美日两国,展开一场长达半年浴血奋战?

日本进攻瓜岛计划


美国方面

美国在中途岛战役中虽然取得巨大的胜利,使得美军夺回中太平洋地区的主导权。但是由于南太平洋距离美军本土遥远,加上美军太平洋舰队遭遇重创,使得美军在南太平洋的战略上仍然处于被动的状态。

日军1942年1月占领拉包尔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就于2月提出占领图拉吉岛,以阻止日军的进一步前进。这样可以保护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至澳大利亚海上的交通运输。

该提议得到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支持,为了抓紧备战,美国海军于3月派部队进驻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埃法特岛,随即又向北占领了圣埃斯皮里图岛。并且美军派出工兵部队,在这两个占领的岛屿上修建两座机场,同时美军又将最精锐的海军陆战一师,急速从美国本土运往新西兰。

美日双方为了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都做足了战前准备,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争夺战一触即发。

其二、美日两国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展开一场长达半年浴血奋战的原因。

1、瓜达尔卡纳尔岛的地理位置。

瓜达尔卡纳尔岛,简称瓜岛,位于南太平洋上所罗门群岛的东南端。地处南纬9°30′、东经160°。是所罗门群岛中最大和最主要的岛屿。


瓜岛,一个岛屿,为何值得美日两国,展开一场长达半年浴血奋战?

瓜岛地理位置


1941年12月,日本突袭珍珠港后,美国太平洋舰队遭遇重创,日本联合舰队则趁机南下迅速攻东亚、东南亚以及中太平洋诸多,岛1942年初,日本联合舰队超额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因而,日本联合舰队决定趁胜追击,进一步扩大战线,攻占并且登陆澳大利亚,一方面可以切断美军等盟军从澳大利亚至珍珠港的运输线,另外一方面防止盟军从澳大利亚作为反攻日军的大本营。

日本大本营的想法虽然美好,但是由于日本陆军的主力此刻都深陷东亚战场,日本根本无力抽出兵力进行登陆澳大利亚。

因而日本联合舰队出动兵力于1942年2月初攻占拉包尔,准备下一步攻占图拉吉和莫尔兹比港,以切断盟军从澳大利亚至珍珠港的生命运输线。

日本联合舰队和美军在珊瑚海附近展开一次交战,珊瑚海海战,虽然日本取得战术上的胜利,重创美军“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并击沉美军“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但是自身也损失了两艘主力航母,一艘翔鹤号重型航空母舰遭遇重创,祥凤号航空母舰被击沉。

因而讲珊瑚海海战对于美日双方来讲,是一场平局。由于此时日本联合舰队的主力尚存,日本联合舰队正在谋划一场更大的战役,一方面准本一举攻占中途岛,切断美军珍珠港至澳大利亚的运输线,而且可以控制整个中太平洋,进一步威胁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乃至美国本土。另外一方面谋求全歼美军太平洋舰队。

由于日本联合舰队制定的中途岛作战计划过于异常宏大而详尽,但却缺乏弹性,而日本联合舰队则几乎动用了全部兵力都用于这次作战,一共动用了约200艘舰艇,其中包括8艘航空母舰、11艘战列舰、22艘巡洋舰、65艘驱逐舰、21艘潜艇;协助舰艇的还有600余架飞机。

这些几乎可以是日本联合舰队的全部家底。中途岛海战,由于日本帝国海军的骄傲自大,情报战的失败,日本作战计划的错误,导致兵力分散,加之南云忠一在中途岛海战中作战指挥的错误。最终日本惨败于中途岛,日本损失了4艘主力航空母舰、1艘重巡洋舰、332架飞机和数百名精锐的飞行员。


瓜岛,一个岛屿,为何值得美日两国,展开一场长达半年浴血奋战?

中途岛战役


中途岛一战,日本联合舰队遭遇重创,日本丧失了太平洋战争以来的进攻势头,也失去了太平洋战争初期的制空权和制海权。日本军部为了掩盖中途岛的惨败的消息,并未告知日本国民。

经过中途岛一战,日本大本营并没有意识到自身战略上的失误,反而想进一步实施对南太平洋诸岛的进攻。日本计划先在瓜岛修建航空基地,前出航空兵力,以掩护日本登陆部队对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的进攻,在攻占新几内亚岛站稳脚跟后,继续实施向东南的战略前进,进而下一步攻占美军在南太平洋的后勤大本营澳大利亚,以此重新夺回战略主动权。

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对于瓜达尔卡纳尔岛的重视。

对于美国方面,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位置同样重要,瓜岛不仅关乎美军从澳大利亚至珍珠港的运输生命线,而且同样也是英美等盟军在南太平洋战略反攻的桥头堡。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和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旗鼓相当。

但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基本损失殆尽。

美国太东南亚、菲律宾等地区的殖民地,瞬间被日本所取代,其中典型的就是麦克阿瑟从菲律宾的溃逃,致使驻扎在菲律宾的数万美军成为日军的俘虏。而麦克阿瑟逃跑的落脚地就是澳大利亚。

美军太平洋舰队遭遇重创后,日本联合舰队则趁机攻占了中太平洋诸岛,控制住半个太平洋。而日军下一步的进攻计划就是攻占澳大利亚和中途岛,从而进一步扩大日本的防御圈。

但是1942年6月,日本惨败中途岛,美军在在中途岛虽取得巨大的胜利,基本稳定中太平洋上的防线,但是此时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尚未完全恢复过来,美军在南太平洋的实力还非常弱小,因此从战略上讲,美军还非常的被动。

1942年1月日军占领拉包尔后,美军更显得被动,下一步日军进攻的方向便是新几内亚岛的莫尔兹比港,一旦日军攻占澳大利亚这条防线,等于切断澳大利亚至珍珠港的盟军运输线和盟军的在南太平洋的大本营。

因而美军高层对此十分重视,美国海军作战部长金上将就于2月提出占图拉吉岛,以牵制日本的进攻速度,这项提议很快受到罗斯福的批准和支持。

为了加紧备战时间,美国海军于3月派部队进驻新赫布里底群岛的埃法特岛,随即又向北占领了圣埃斯皮里图岛。并且美军派出工兵部队,在这两个占领的岛屿上修建两座机场,同时美军又将最精锐的海军陆战一师,急速从美国本土运往新西兰。

美军这一切都在为登陆瓜岛做战前准备。

因此,从美日双方对瓜岛的态度,可以看出瓜达尔卡纳尔岛位置的重要性。

2、日本大本营的赌性。

我们说日本联合舰队的赌性,这一点确实不错 ,从珍珠港事件和中途岛战役中,可以看出日本联合舰队的赌性,但同时也说明日本大本营的赌性,他们不敢面对失败的现实,总是希望妄想通过一场战役,拼死搏杀以挽回日军的战略主动权,瓜岛战役同样如此。

日本占领瓜岛后,并没有在瓜岛上留守重兵,从1942年6月16日派门前鼎大佐率第11工兵队约2000名工兵登上瓜岛,开始修筑机场。到7月1日又加派冈村德长少佐率第13工兵队约700名工兵上岛,加强施工力量。一直到8月初,瓜岛上的机场基本建设完成,日军在瓜岛的守军有工兵2700人,警备部队240人,共约2940人;图拉吉岛有日军工兵140人,航空部队400人,警备部队200人,共约740人。

反观美军,瓜岛作为美军在太平洋上第一次两栖作战的目标之一。美军对此非常重视,1942年8月7日上午六时分,掩护美军登陆的军舰开始炮轰瓜岛上日本守军,由于日军的情报机关根本没能预见到美军的登陆,因此岛上的日军毫无准备,虽说瓜岛上留有日本工兵部队守军,其实是修建机场的朝鲜劳工,没带什么武器,少数警备部队看到美军大兵压境,不敢抵抗就逃入丛林,所以美军一枪未发就成功上岸。最终,美军一个海军陆战师约18000人成功攻占瓜岛。


瓜岛,一个岛屿,为何值得美日两国,展开一场长达半年浴血奋战?

美军登陆瓜岛


美军占领瓜岛后,利用日本修建的临时机场,美军立刻对瓜岛上的日本残军进行清剿,同时派出美国工兵完善瓜岛上的机场,修筑防御工事,并且派遣美军战斗机进驻瓜岛。

瓜岛的失手,并没有立刻引起日本大本营的重视,日本大本营认为登陆瓜岛的美军不会过前千人,因此派遣一木率领先头部队约1000人分乘6艘驱逐舰前往瓜岛,1942年8月18日夜,一木所部在亨德森机场以东约30公里处顺利登上瓜岛。

轻敌的一木,认为美军战斗力不堪一击,因此仅留守少量部队等待援军会合,自己则率领主力便向泰纳鲁河河口的美军发起进攻,最终,一木这大约1000人的先头部队,全部战死或被美军歼灭。

此后日本东京对瓜岛展开东京快车般的运输,分多批次往瓜岛上输送兵力,最终造成大约日军50000名士兵战死瓜岛。


瓜岛,一个岛屿,为何值得美日两国,展开一场长达半年浴血奋战?

瓜岛战争


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大本营为夺回瓜岛带有明显性质的赌性,造成瓜岛战役长达半年,战况惨烈。

总结: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日本惨败中途岛,使日军战略主动权逐步丧失,而瓜岛战役,日军不仅没有实现重新夺回战略主动的作战企图,反而其军事实力进一步受到削弱,最终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转入战略防御,处处被动挨打的局面,一直到战败结束。

纵观瓜岛战役,由于日本大本营没有清醒认识到自己的自身实力,而盲目发动进攻南太平洋的战线,加之日本在瓜岛战役开端,并未引起注意,而是是采取添油加醋式的轮番进攻,最终使日本在瓜岛损失五万精锐。其中包括25000多名经验丰富的地面部队在战役期间战死。

反观美军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南太平洋以及瓜岛的防线,日军岂有不败之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