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蘭人;說蘭、養蘭、之蘭品

蘭花:是草卉,是自然,是美物,是文化,是經濟。

愛蘭人;說蘭、養蘭、之蘭品

人們把“松、竹、梅、蘭”推崇為生活中的歲寒四友,不過,但更情於蘭花。古人對“松竹梅蘭”的評說是:“松、葉常青而無香。竹、有氣節而無花。梅、迎寒芳但無葉。唯有蘭花、葉青、花香、耐寒、顯氣質。”古人早有定義;說蘭為花中君子,蘭為空谷佳人。稱其為天下第一之香卉。

從普通民眾,至達官貴人,文人雅士,愛蘭、頌蘭者,不計其數。養蘭、在我國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及悠久的文化傳統。在《周易.繫辭》中就有了“同心之言,其臭(聞)如蘭”的記述。儒家文化的鼻祖,興學施教的先師,孔聖人;對蘭花有更由衷的讚歎:“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不以清寒而萎瑣;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老夫子,把蘭花的氣質,喻為做人的品格。從此以後,“蘭秀名芳”為歷代的達官貴人,文人雅士所推崇。

愛蘭人;說蘭、養蘭、之蘭品

愛蘭之士,視蘭花為家中閨秀、掌上明珠、心中美意、行為品貌、人際情緣的念想。在宋代就有了描述蘭花的專著《金漳蘭譜》:如“色映入目,如翔鸞翥鳳,千態萬狀,蒼然可愛;”再如“疏密得宜,疏不露杆,密不簇枝,綽約作態,窈窕逞姿,真所謂豔中之豔,花中之花也。”詩情畫意般的描述,更具濃濃的人情味。

歷史上為蘭品、蘭韻、蘭姿留有濃重筆墨者數不勝數;有梁武帝的《紫蘭始萌》,有唐太宗的《芳蘭》,康熙帝的《詠幽蘭》。再有;屈原的《離騷》,韓愈的《猗蘭操》,蘇軾的《題楊次公春蘭》,到朱德的《詠蘭》,陳毅的《蘭》。更有鄭思肖的《春蘭圖》,鄭板橋的《墨蘭圖》,到齊白石的《蘭石圖》等。在古人的字裡行間,閃亮著蘭花的精氣和神韻。“蘭品”更代表著人生的;品格高潔,氣清質秀,瀟灑脫俗。蘭花更是人間;情操美、品性美、神韻美、內在美、高雅美、頑強美、自愛美的本質體現。

愛蘭人;說蘭、養蘭、之蘭品

美意、舒心的生活,需要蘭的相伴。蘭花從深山幽谷,進入家居殿堂。人可與蘭同室安居,人傾蘭於愛心,蘭傾人於芳馨。人們觀蘭葉而思美,看蘭花而思情,聞蘭香而思幽。感受著蘭花的親和與高潔。賞蘭;人們是崇尚於天人合一的自然觀,鍾情於內芳外秀的人生觀。偏愛於逆境強生的生存觀。

愛蘭人;說蘭、養蘭、之蘭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