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在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南窖鄉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古老的傳統村落——水峪村,2018年3月,入選北京首批市級傳統村落,該村還是北京市旅遊局命名的民俗文化旅遊村,遠近聞名的“水峪中幡”和“大鼓會”就誕生於此地。

該村自明朝初期形成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曆史,以古宅、古碾、古商道、古中幡享譽京城,目前村中尚留有100餘套明清時期四合院,128座極具特色的石碾,青石砌成的古道貫穿全村。這一條古商道橫穿太行山谷,轉進水峪村,抵良鄉,到房山,東入北京,南下涿州,成為山地通向平原的必經之路,此地曾經客棧商鋪雲集,騾馬託運絡繹不絕。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青石巷

楊家大院是這個村子裡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築了,另外還有甕門、娘娘廟等。明末清初,祖籍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楊代保,為躲避戰亂,舉家從豐臺李家峪第二次遷徙,在水峪東村的長嶺坨下落腳,先是搭了幾間草棚兒,在此安身立命、繁衍生息。楊家在水峪村生活到第三代時,宗族人口發展到70多人,陸續建房26間,據傳,當時稱“小鋪兒院”。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千年古槐

清朝末年,水峪楊家的第十代子孫楊玉堂極富經營眼光,他瞄準當時京城的市場所需,利用南窖地區的煤炭資源優勢,說服父親變賣自家的全部良田,投資煤炭開發,共在房山地區盤下八座煤窯,每月賺的銅錢足有一百多斤,迅速成為當地鉅富。楊玉堂發跡後,花巨資僱傭30多名工匠,經三年時間蓋起了一座氣勢恢弘的“學坊院”,今稱“楊家大院”。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楊家大院

楊家大院的主體建築以北方風格為特色,石砌而成,四進四出格局,大門外有一對威嚴的仁獸麒麟石鼓守護,門樓造型別致,巍峨高聳,其上雕有蟠龍,形狀怪異,威武至極。簷下石雕,工藝精湛,門樓內壁和山牆前臉有各種石刻磚雕,有梅蘭竹菊、五福臨門、花卉簇擁,雅緻高貴,美侖美奐!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水峪村的楊家自先祖楊代保開始,一出四門,勤於稼穡,崇文尚武,不僅有大院名門之後,而且有小戶賢能之輩。

始建楊家大院的主人楊玉堂,有兩個兒子——楊莊和楊華。楊華在民國任縣參議員時,與兄弟楊莊身體力行倡導“工業救國”。楊華的兒子楊天鵬和楊天賀,抗日期間參加革命,加入共產黨,抗日戰爭中英勇善戰,後不幸壯烈犧牲,水峪村至今流傳著他們的許多故事。楊家的嶺後叫將軍溝,在共產黨的隊伍裡,還真成長起一名老楊家的將軍——楊天縱。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穿過青石巷

近些年來,水峪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他們大都選擇到北京市區工作或求學,大部分村民都在市區購房置業。目前村中只剩下一些孤寡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古村落。

水峪村是一個古村,也是一個文化村,從明清時期至今,村裡幾乎每家都會出一位教師。很多年久失修破爛的大門上都用粉筆寫下了主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望。

楊家後人楊守安老先生早已年過六旬,他既農耕又讀書,尤其擅長詩詞格律,自學成才,是"耕讀傳家"的典型代表,也是這裡的傳奇人物。他在村裡開了一個小飯店,取名石板人家,主要做餄烙面老人家做的餄烙面很好吃,15塊錢一碗,經濟實惠。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能寫詩詞的楊守安

楊守安老人還是位浪漫的詩人,閒暇時賦詩寫詞,把這些詩詞用粉筆寫在青石板上,豎在門外街邊,已成為水峪村不可或缺的一道風景。用他的話說:青石板就是他的筆記本,他用自己的心看世間百態,他用心寫水峪村的百年變遷,用激情傳播水峪村的風俗民情。看著他一塊又一塊寫滿詩歌的石板排列在街頭,你會感受到濃濃的文化古韻。

下面列出老人家寫在石板的幾首詩歌,分享給大家: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楊守安石板詩歌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楊守安石板詩歌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藏在大山深處的古鎮——水峪村,竟然住著如此一位有情調的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