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湘西老司城遺址

開篇語:

老司城遺址被贊為中國的"馬丘比丘”。

2015年07月04日,從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傳來好消息,湘西永順老司城遺址與湖北恩施唐崖土司城遺址、貴州遵義海龍屯土司遺址一起聯合代表的"中國土司遺產"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老司城遺址申遺成功實現了湖南省世界文化遺產零的突破,自然吸引了無數人的關注。

朝代更替頻繁,中原朝廷為了便於對偏遠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就推行了土司制度。就是由中央任命地方官,以土治土管理這些偏遠地區,這些民族首領土司在當地就是世襲的土皇帝,但是他們也承認中央王朝的統治,還會上貢和聽從朝廷的調遣,例如有戰亂的時候土兵會幫著朝廷平叛,所以和中央王朝的關係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很和諧,土司制度還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不過明清時候中央王朝漸漸強大,決定派官員去管理這些地區,對這些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土司制度也漸漸消亡了。

而湘西老司城就是土司制度的產物,這裡雖然地處偏僻,可是它是歷史上彭氏土司王朝的都城,由土家族首領彭福石寵土司修建,是彭氏土司政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老司城曾經是一座人口密集的山城,"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它是土司制度的物化載體,見證了土司制度產生、發展和消亡的全過程,極具歷史價值,如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今天我們就去看看這座土司都城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吧。

先去看看湘西老司城的一些關鍵數據。

湘西老司城的修建時間:

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彭福石寵土司修建

湘西老司城的廢棄時間:

清雍正六年(1728年),末代土司彭肇槐自動獻土後離開老司城

●湘西老司城的價值:

老司城留存的遺址有很多,它是土家族歷史文化的見證,更是見證了土司制度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如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彭瑊開啟彭氏土司王朝。

郡將自擅,常賦殆絕,藩鎮廢置,不自朝廷。《舊唐書》

唐末時期中原地區狼煙四起,群雄藩鎮割據,開啟了五代十國時期,在中原稱帝的有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個政權。公元907年,梁太祖朱溫封佔據湖南的節度使馬殷為楚王,後唐封馬殷為南楚國王,馬氏定都潭州(今長沙)後逐步統一了湖南全境,但是湘西地區卻一直很難控制,因為這裡由彭瑊建起了延續818年的彭氏土司王朝。

唐之季世,亂起民擾,有諱(彭) 瑊者,刺史辰州.族人戴之,願立其子(彭士愁),事聞於朝(梁),朝議順旨。"彭氏家族在彭瑊率領下、憑藉辰州兵力,在姻親馬氏的支援、漫水司向伯林的配合下,加上"私恩結人心",故困死吳著衝於洛塔山,開創了溪州八百年彭氏基業。《湖南通志》

彭瑊是誰了?根據史書記載,彭瑊原本是江西吉安廬陵人,和兄長彭玕在唐末黃巢起義時也揭竿而起,成了割據吉安的地方軍閥,後來迫於吳國的壓迫而向西投奔楚國。彭瑊英勇善戰得到了馬殷的重用,而彭玕的女兒更是嫁給馬殷兒子為嫡妻,也就是後來的順賢夫人。彭氏一族開始在酉水流域崛起了,彭瑊打敗了當地的土酋一步步成了當地的首領。後梁開平四年(公元91O)彭瑊為溪州刺史,也就是湘西第1代土司王,開啟了延續818年的彭氏土司王朝。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延續818年的彭氏土司王朝。

北江諸蠻,彭氏為大。

彭瑊去世後,兒子彭士愁繼位成了土司,彭士愁實力更強悍,還因為不滿楚王馬希範的橫徵暴斂和堂姊順賢夫人的抑鬱而終,雙方爆發了溪州之戰。這場戰爭從後晉天福四年的八月一直打到天福五年的二月,雖然楚王馬希範取得了勝利,但是也元氣大傷,於是和彭士愁停戰,雙方在溪州立下了5000多斤的銅柱也就是溪州銅柱。彭士愁歸順楚國,但是馬希範也正式承認了彭士愁在當地的土皇帝權力,雙方還把盟約刻在銅柱上。

爾能恭順,我無科徭,本州賦租,自為供贍,本土兵士,亦不抽差。永無金戈之虞,克保耕桑之業。(溪州銅柱上的銘文)

從溪州銅柱上的銘文我們可以看出,彭氏土司王朝雖然是歸順了楚國,但是他不用給楚國上賦稅,不用服兵役,土司自己任免官吏,楚軍還不能越界,即使有溪州這邊的人冒犯了楚軍也得交給彭士愁自己處置,彭士愁在當地絕對是一個土皇帝了,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湘西土司王的雕像

自此之後,不管中原如何戰亂,中原朝廷都還是認可了彭氏的土司王國。這個土司王國從後梁開平四年(公元91O)開始建立,歷經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五代和宋、元、明、清,歷時818年,產生了28代35位土司,直到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歸流“時才結束。

清雍正六年(1728),末代土司彭肇槐在清軍大兵壓境的時候,主動選擇納土辭職。為何會這樣,他自己是這樣說的:”不改,有滅族之災;改,中央以禮相待,所以不得不改。“彭肇槐主動放棄土司的位置,帶著家人回到祖籍江西安家,離開的時候他跪在老司城的靈溪河邊痛哭不已。

延續了818年的土司王朝滅亡了,但是彭肇槐主動獻土和臣附的行為避免了湘西地區的戰火,還是值得肯定的。雖然彭氏土司王朝滅亡了,但是這座城的輝煌還在。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彭福石寵修建土司城。

元朝之後,湘西有永順、保靖、桑植、大庸茅崗等四大土司,其中永順和保靖土司都是彭士愁的後代,彭士愁長子彭師裕是永順土司的先祖,永順土司也是經歷時間最長的。

永順土司的衙署原來在古丈縣會溪坪,南宋紹興五年(1135年),十一任土司彭福石寵覺得會溪坪水患多,再加上辰州勢力大會被約束於是就把衙署搬遷到了永順靈溪的福石郡,修建了福石城,也就是現在的老司城,並且一直沿用到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歸流“時,沿用了近600年。

近600年裡,老司城一直是彭氏土司王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除了彭福石寵,之後的土司也會重建自己的都城,遺址如今現存的大部分建築都是明代所建。

老司城分內羅城和外羅城,這裡街道縱橫,人口密集,分為宮殿區、衙署區、街巷區、墓葬區、宗教區、苑墅區等幾個部分,史書上有”五溪之巨鎮,萬里之邊城“的記載。這座城雖然被廢棄多年,但是如今留存的遺址還是有很多,是土司制度的物化載體。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老司城的留存遺址。

老司城位於湘西永順縣城東20餘公里處的靈溪鎮老司城村,作為彭氏土司王朝的都城,曾經無比熱鬧,清雍正六年(1728年)才被廢棄,但是即使被棄用這麼多年了,如今還留存的遺址有很多,主要有祖師殿、彭氏宗祠、彭泓海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宮、土司古墓群、擺手堂等等。

在湘西當地土家族家裡一般都有神龕,這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而祖師殿裡面有34根大柱支撐屋頂,無比雄偉,祖師殿的殿內也有神龕,是供奉"祖師"畫像的地方。

明清兩代皇帝修建了太廟,裡面放著皇族神位,而彭氏宗祠和太廟其實也差不多,彭氏宗祠裡面供著歷代土司的牌位,還存放著土司制定的三綱五常法譜,彭氏家族的子女就常常在這裡聆聽教誨。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翼南牌坊

翼南牌坊如今已是鏽跡斑斑,但是上面刻的"子孫永享"四字還是清晰可見的,這是為了表彰二十六代土司彭冀南抗倭的功勞而修建的。

(嘉靖)三十三年冬,調永順土兵協剿倭賊於蘇、松。明年,永順宣慰彭翼南統兵三千,致仕宣慰彭明輔統兵二千,俱會於松江。《明史》

明朝倭寇猖獗,肆無忌憚地掠奪沿海民眾的財產,甚至殺害沿海一帶民眾,抗倭勢在必行。而湘西彭氏土司王朝一直認可中原政權,聽從朝廷的調遣,這個時候就奉命挺身而出了。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彭宗舜土司病逝,兒子彭翼南承襲永順軍民宣慰使職也就是彭氏土司王朝的第二十六代土司,這個時候他剛剛18歲,可是卻沒有退縮,先後兩次奔赴沿海抗倭。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年,彭翼南和爺爺彭明輔帶著五千土兵去沿海抗倭,還取得了王江涇大捷,被稱為明朝抗倭以來的首次大捷,"東南戰功第一"。嘉靖三十五年,彭翼南再次率兵奔赴沿海抗倭,取得赫赫戰功。朝廷封他為昭毅將軍,賜三品服,更是立下牌坊表彰。這就是翼南牌坊的由來,

翼南牌坊是土司和土家族兒女英勇善戰的見證。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土司古墓群的石馬

彭泓海土司德政碑的全稱是《欽命世鎮湖廣永順等處軍民宣慰使司宣慰使都督府致仕恩爵主爺德政碑》,主要就是記載了彭泓海土司一生的功績,現存於彭氏宗祠裡面。彭泓海土司曾經幫著清政府平定叛亂,參加了平定三藩之亂等戰爭,取得赫赫戰功。

土司古墓群就是安葬土司和彭氏貴族的地方,主要集中在紫金山、雅草坪、帕桶湖三個地方,古墓有很多,在紫金山這一個地方就發現了109座古墓,從已經挖掘出的古墓來看,墓室有精美的圖案,墓中的陪葬品很多,墓前還有石人石馬,英勇善戰的土司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又可以馳騁疆場了。

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中水生波,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溪洲竹枝詞》

擺手堂就是土家族兒女跳擺手舞的地方,土家族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特徵,擺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舞蹈,在豐收、祭祀等重要的日子裡,土家族兒女身著盛裝歡聚在擺手堂前翩翩起舞。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老司城的文物價值。

老司城是彭氏土司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沿用了近600年,老司城見證了土司制度形成、發展和消亡的過程,作為南方少數民族地區的古文化遺存,老司城是極具文物價值的。

第一,老司城是土家族歷史文化的見證。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特徵,而老司城是土家族首領修建的,這座山城是他們的活動中心,繁衍生息了一代代土家兒女。這裡有土家族文化的精華,例如他們會跳起古老而原始的擺手舞和茅古斯舞,茅古斯舞被稱為我國舞蹈及戲劇的最遠源頭和活化石;他們會編織土家的織錦西蘭卡普,如今這種織錦走向世界,被列為中國五大織錦之列;他們會在結婚的時候唱哭嫁歌,用哭聲迎接喜慶的日子;他們還有獨特的巫文化......總之,老司城是土家族兒女的活動中心,它見證了土家族的一系列歷史文化。

第二,老司城是土司制度的見證。土司制度由唐宋時期的羈縻政策發展而來,是中原朝廷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一種方式,朝廷通過"以土官治土民"的方式管理邊遠少數民族地區,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實行改土歸流,土司制度逐漸消亡。而老司城是彭氏土司的都城,這裡地勢地勢險要,是土家族首領的軍事城堡,在改土歸流的浪潮中,末代土司彭肇槐於清雍正六年(1728年)自動獻土後離開老司城回到江西安家,延續了818年的彭氏土司王朝終結,老司城就見證了土司制度產生、發展和消亡的過程。

第三,老司城極具藝術價值。老司城處於山水之間,裡面有河流、林木、墓葬、宗祠,洞穴等優美的自然風光,還具有獨特的民族文化和考古發掘的特點。這裡由於相對比較閉塞,保存就更完整了,大面積的森林中保存著完好的擺手堂,吊腳樓,祖師殿等少數民族建築,極具觀賞和審美的價值,在土家族的特色舞蹈中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老司城給觀賞者美的享受,極具藝術價值,如今更是世界文化遺產。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結束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團結很重要,土家族是一個少數民族,這個民族勤勞而善良,彭氏土司王朝是由土家族首領建立的,延續了818年,但是結束的時候卻沒有硝煙。清雍正六年(1728年),末代土司彭肇槐選擇主動放棄政權,獻土投誠後淚別老司城回到江西安家,這座山城被廢棄,可是卻換來了這個地區的安寧,為延續了818年的彭氏土司王朝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彭氏土司王朝結束了,可是這座山城卻被保存下來了,這座山城如今還有祖師殿、彭氏宗祠、翼南牌坊等遺址被保留下來,它書寫了土家族傳奇的歷史,更是土司制度的見證,如今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要是你來到湘西,一定要到這座山城走走,感受下獨特的土家族文化和土司制度。

本文參考書籍如下:

《新五代史》

《永順縣誌》

《明史湖廣土司傳》

《中國土司制度史》

湘西老司城的前世今生:818年土司王朝的都城,今為世界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