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今後十年有哪些太空計劃?

落葉知秋9162621367


今後的10年將是我國航天探測走向深空的10年,在更加深入進行月球探測的同時,獨立開展火星探測、小行星探測,空間站建設也將在幾年內開展並完成,航天項目眾多。

1、嫦娥四號後續探測計劃

嫦娥四號是世界上首個在月球背部著陸的探測器,除了驗證了我國發軟著陸技術,還溝通地月建設了地月通訊體系,鵲橋號中繼衛星在未來幾年也會發揮作用,嫦娥四號後續還有五、六、七號,要展開月球的繞落巡迴,實現無人採樣返還,以及探索月球南北極的水資源分佈等,驗證在月球建設基地的可能性;月球探測也是深空探測的開端,隨著技術的不斷積累,我國將於近兩年獨立進行火星的探測活動,希望一次性實現火星的繞、落、巡;也將進行小行星的探測活動,在4月8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向各科研機構徵集總重66.3千克的8種科學載荷,最終目的也是要採樣返回;也將會有木星土星等太陽系外側行星的探測計劃。

2、空間站的建設

空間站是我國一直以來缺少的,國際空間站也不與我國合作,因此我國提出了自行建設空間站的計劃,大概明後年可能就要開工建設,由於我國的空間站主要滿足我國的空間實驗需求,體積不會很大,建設週期和投入成本將更低一些,隨著國際空間站的不斷老化,未來我國也將承擔一些國際空間合作。大約在2022年或者稍晚一兩年建成空間站,同時進行著宇航員的培養和選拔,以便建成後就能馬上投入空間實驗。

3、對地的高清觀測系統

對地觀測是目前各類衛星中的主流,在導航、環保、資源、農業、漁業、通訊等多方面都有作用,除了建設北斗導航系統,還要有局部地區更高清的觀測設備;北斗導航系統也將開始提供全球服務。

4、相關航天設備的發展

除了對現有的火箭擴容,還在研製長征五號長征九號等型號的重型火箭,長五B今明兩年肯定有試飛,長征九號還要的時間長一些,但到十年後大概能基本成型吧。隨著航天運力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將有更多的航天探測設備和發射任務,科學探測衛星也將越來越多,會發射空間光學望遠鏡、引力波等探測設備,為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做出更多貢獻。而實際上去年我國的航天發射次數全球第一,發射了大批衛星和其它設備。

.......還有很多.......

總之,未來10年我國的航天規劃覆蓋範圍廣,種類繁多,在追趕國外同行的同時也有很多我們自己的創新型的項目,航天高速發展的時期也將是我們的生活迅速變化的時期。


來看世界呀


中國未來十年的太空計劃:

第一,2022年前後,中國空間站“天宮”將正式完成在軌建造任務。

第二,我國有可能在2025年實現航天員登月的計劃。

第三,火星的探測將實行軌道器加火星車的聯合探測方式,計劃將在2020年實現火星的著陸巡視,在2030年實現火星的採樣返回。


夢在身旁伴我同行


重頭戲三項

1、原定於2017年的嫦娥五號月球“繞、落、回“採樣返回任務。

2、原定於2018年開始的空間站核心艙及後續任務。

3、預定於2020年的火星“繞、落、巡“任務。

這三項都要看長征五號的情況。

火箭和航天器方面有

1,預定於明年初發射的長征五號乙(長征五號的低軌構型);

2,參考重型獵鷹構型的21~24發並聯“新921火箭”,發動機是長五助推用的現成發動機,目前只爆出過PPT和模型,據說進度會比較快。

3,預研中的長征9號。雖然表的決心是2028,實際上十年內完成比較懸,參考長征五號前後30年。

4,預定於2021年首飛的新載人飛船


老祖宗還沒起床


說實話人類對於太空的探測大多數人都很清楚,目前NASA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幾乎完成了太陽系內所有行星的探測,同時還有小行星探測器,太陽探測器、星際探測器等。而我國大體上也會按部就班的進行這幾個領域內的探測。


目前正在按部就班執行的嫦娥計劃,開始於2004年大體上包含三個步驟:無人探月階段例如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四號等;第二個是載人登月階段;第三個是建立月球基地。而在第一個步驟中已經完成了“繞、落、回”的前兩步,而即將在19年結束前發射的嫦娥五號要實現從月球上帶回月球樣本,並且之後還會繼續發射探測器探測月球南極附近的地形,為了以後的載人登月及建立月球基地做準備。

由於月球上有豐富的氦3資源,這是核聚變的清潔燃料,待人類掌握了可控的核聚變技術,那麼這種燃料就是必需品,但是地球上很少,屆時月球將會成為“主戰場”,誰先站位誰就有話語權。看這個月初印度發射的月船二號探測器,主要的探測著陸點就是月球南極區域,科學任務是探測月球南極的“月下水”,但是最終月球二號軟著陸失敗。

第二個要發展的就是中國自己的空間站,當時國際空間站開始創建的時候,中國申請加入但是受到美國為首眾國家的反對,在三五年後國際空間站退役,中國將是唯一擁有空間站的國家,以後將會陸續進行載人航天計劃等。除了這些,我國的下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對於火星的探測。我國將會在2030年前一步完成:繞火星運動,發射火星車,並從火星表面取回樣本。除此之外未來還要做的小行星的探測,例如現在就有兩個小行星探測器分別是日本和美國的,他們正在小行星上執行帶回樣本的任務。太陽系內除了八大行星,還有一些繞衛星運動的衛星。有的衛星質量和體積都不小,例如木星和土星周圍的衛星,就有好幾顆適合並且值得觀測。木星衛星木衛二歐羅巴,土星衛星土衛六泰坦。

人類未來對於太空的探索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細,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


科學黑洞


一、小行星探測任務;

二、火星探測任務,火星窗口期26個月才有一次,我國的火星探測任務已經箭在弦上了,預計2020年後會發射對於火星天地(火星軌道探測器+火星車)一步到位,全方位探測。

三、在建成我國的深空通訊網絡後,我國將逐步開展深空探測任務,將發射外太陽系行星探測飛行器,在進行深空任務時,地面的測控與通訊是重中之重,然而地球有自轉,為了時刻保持聯繫,美國的深空通訊網絡DSN分別在西班牙、澳大利亞以及他們本土加州三地建立測控站點,這樣的話,分列三地無論怎麼地球自轉,都可以保持聯繫。中國目前已經建成在我國佳木斯、喀什以及西半球南美的阿根廷三處的深空測控站,深空測控能力達到了4億公里。不過,對比於美國的DSN還有不少的距離,但這個差距正在縮小。

四、天宮空間站將完工,建立空間實驗室,將實現宇航員短期駐留空間站內部做科學實驗。

五、探月任務。

預計於2019年年底前後發射的嫦娥五號是自2004年以來立項的中國探月工程的收官之戰,將實現無人月面取樣返回,這標誌著“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已經完成,並且緊隨其後的嫦娥六號將進行月球極區採樣返回。

作為人類太空探索的第一梯隊,我國正在走得更寬更遠!

對此你們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