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爱咬指甲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孩子长大后咬指甲的行为会消退。对于那些仍然是青少年和成年人的人来说,这是因为父母在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给予及时和良好的指导和关注。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1、不要停下来,少关注,帮助孩子减轻焦虑

泊恩心理提示您,不制止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孩子喜欢啃手指,但父母的约束会让孩子更加焦虑,甚至有严重的心理或其他生理问题。父母的态度越强硬,孩子的症状就越明显。

少关注不是让你冷冷地对待孩子,而是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咬指甲上。相反,你可以假装没看见,然后巧妙地转移孩子咬指甲的注意力。

家有爱咬指甲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例如,你可以让你的孩子帮你做一些事情或者和他玩一会儿游戏。

你可以告诉你的孩子你小时候咬过手指,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甚至可以直接问孩子是否遇到任何困难和需要帮助。

帮助孩子尽可能减轻焦虑,而不是担心如何立即阻止孩子。成年人的担心只会强化孩子的消极行为。


2. 反思你与孩子相处和交流的方式。

从个性角度来看,咬指甲的孩子更敏感、内向、容易压抑,或者在情感上容易焦虑、消沉和抑郁。

有这种性格的孩子,父母大多是严厉的父母,说一不二,孩子没有解释的余地,即使解释也得不到父母的认可。

为了让孩子改变他们的饮食习惯,父母应该首先反省自己,看看他们与孩子的交流有多少,谈话的方式是否需要改变,相处的方式是否和谐,并试着从这些方面解决问题。

泊恩心理提示您,如果父母变了,孩子会很容易变。

家有爱咬指甲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3. 关注、支持和爱孩子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经用猴子做了一个“依恋”实验。

在实验中,两只小猴子在出生后不久就和它们的妈妈分开了。然后,实验者给它提供了两个假猴妈妈,一个是钢丝做的,另一个是法兰绒做的。

实验后的第二年,哈洛很沮丧地跟记者说:''我错了。''

因为这只被迫与母亲分离的小猴子自残了。它不仅咬了自己的手指,还咬了自己多毛的手臂,令人震惊。有时候它喜欢莫名其妙地摇晃自己的身体。

所有的小猴子都这样的原因是它们与母亲分离的太早,这导致了严重的不安全感、异常的心理焦虑和行为障碍。

人就像猴子一样,天生就依恋父母。

从小缺乏父母爱和关注的孩子会缺乏安全感,容易得与失,焦虑不安,小心翼翼。

这种性格不利于孩子的情感表达和疏导。因此,这些孩子更有可能有咬指甲等不良行为来发泄情绪。

家有爱咬指甲的孩子,父母该怎么办?

要解决孩子反复吃手的问题,最重要的是父母应该看到隐藏在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负责任的情绪。孩子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关心和支持。

泊恩心理提示您,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去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下命令告诉孩子他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若依然调整,必要时建议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