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從奏摺的硃批上,判斷咸豐身邊的懿貴妃,才是大清的主事人



曾國藩採取的這種方式是“以靜制動、反客為主”,看似笨拙,可效果很好。湘軍藉機休養生息,進一步鞏固後方的地盤,然後大肆購買新式武器,補充兵員。

這種方式在幾十年後,同樣被人用過,只是地點改在了東北的長春。

其實曾國藩一生做事,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就是做得紮實,做得牢靠。這種作戰方式,也是曾國藩獨特的人生哲學和思維方式的體現。因此曾國藩打仗的第一秘訣是“穩”,先立於不敗之地。軍事首重“自固”,就是先要保存自我,然後才能談到爭取勝利。因為軍事不比別的事情,不容許你犯錯誤,一犯錯誤 ,可能生命就沒了,沒有改正的機會。所以他才要扎硬寨,保證軍隊先生存下來。

儘管朝廷一再催促湘軍攻下安慶,可是曾國藩有的是辦法拖延:我有的是時間,拖得起,朝廷內憂外患,總有一天會求我的。

咸豐十年(1860)年2月,英、法兩國再度任命額爾金和葛羅為全權代表,率領英軍一萬五千餘人,法軍約七千人,擴大侵華戰爭。

3月11日,李秀成所率精兵進至杭州城外。時杭州城除滿營外,僅有兵勇二千八百餘名。19日太平軍轟塌清波門城垣,由一千三百五十人組成的先鋒隊立即衝入城內,攻佔杭州,殺死浙江巡撫羅遵殿等多人。

這個時候,曾國藩率領他的湘軍圍攻安慶,仗是打著,可人員都沒有傷亡。

4月,英法聯軍佔領舟山。英國人和法國人看到大清這麼亂,藉機搞點事。

得知太平軍入浙,咸豐帝深恐失掉浙江這個財賦之區,嚴令和春增調勁旅赴浙(後又命和春兼辦浙江軍務)。和春只得遵旨加撥援兵,江南大營“先後調援者不下一萬三千人”,統歸張玉良率領。



肅順趁機再次提議:皇上啊,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相繼失陷,太平賊寇又嘚瑟起來了,我們大清已經沒有多少軍隊了,要不,還是給姓曾的一點好處,讓他替我們大清賣命吧!

咸豐皇帝儘管心裡不樂意,可實在沒有辦法了。於是,咸豐十年(1860年) 七月,曾國藩被提升為兩江總督、欽差大臣,加兵部尚書銜(正一品),督辦江南軍務。

我升你的官,給了你那麼多權力,你要是再不賣力,我可就真的對不住了。

1860年8月1日,英法聯軍18000人,由北塘登陸,進佔天津。 英法聯軍在北塘登陸,沒有遇到任何抵抗。14日,攻陷塘沽,水陸協同進攻大沽北岸炮臺。守臺清軍在直隸提督樂善指揮下,英勇抗擊。但清政府本無抗戰決心,咸豐帝命令僧格林沁離營撤退。清軍遂逃離大沽,經天津退至通州(今北京通縣)。1860年8月21日,大沽失陷。侵略軍長驅直入,24日佔領天津。

曾國藩雖然人在安慶,可眼睛卻盯著天下的事,總督的帽子撈到手了,權力也有這麼大了,總得表示一下吧!他立馬上了摺子,主動要求帶兵北上勤王護駕,抵抗外敵。

對於曾國藩的想法,咸豐是不答應的。北京城還有十幾萬清軍,用得著你那幫“烏合之眾”來勤王嗎?我還怕你是來渾水摸魚逼宮的呢!你還是給我老老實實的在江南打太平賊寇算了。

曾國藩一看這樣,行,你不讓我去,我就不去。我打太平賊寇,擴張自己的勢力,到時候整個江南都在我的控制之下,你還是會求我的。

眼看安徽都攻下大半了,曾國藩有心收拾各處的團練的勢力,於是讓學生李鴻章以朝廷的名義籌建淮軍。對於那些不願歸屬李鴻章領導的團練,曾國藩則以平匪之名剿滅。李鴻章在曾國藩身邊那麼久,也學了不少本事,很快就組建出了一支勇猛的淮軍。

咸豐皇帝沒有想到的是,他的清軍這麼不經打,1860年9月18日,英法聯軍攻陷通州。21日,清軍與英法聯軍在八里橋展開激戰,統帥僧格林沁等率先逃走,清軍全軍覆沒。9月22日咸豐帝等則以北狩為名攜皇后、懿貴妃等離京逃往熱河避暑山莊。


曾國藩從奏摺的硃批上,判斷咸豐身邊的懿貴妃,才是大清的主事人


為了保命,咸豐皇帝連皇宮都丟了。

這是一個很大的諷刺,人家要來救,你不讓人救,還以為八旗子弟有多能打,這下丟人丟大發了吧?

曾國藩可不會去幹諷刺咸豐皇帝那樣的傻事,他上摺子一個勁的批評自己的不對,說自己沒能及時去救援,導致皇帝移駕,實屬大罪,惶恐不安。

咸豐皇帝也真夠倒黴的,登基以來,沒有過一天安穩日子,內憂外患一直折騰著他,讓他憂憤不已,憋了一肚子的怨氣,沒地方發洩,只能找妃子們使勁折騰。

早在兩年前,曾國藩就聽說了朝中大臣端華和肅順他們,反對後宮干政。而摺子上的硃筆御批,都不是皇上的字,而是懿貴妃(慈禧)的。大臣們反對沒用,皇上喜歡就行。

他從返復回來的摺子上,看到了一個女人的心機和對權勢的嚮往,便多了一條心。所以他上奏摺子,除了該有的戰報外,還多了一些“皇上保重龍體”之類的廢話。

他已經預感到,那個叫懿貴妃的寵妃,有朝一日一定會與肅順他們幾個大臣有一場巨大的衝突,他看在眼裡,知道如何防備就行,絕對不捲進去。所以從咸豐九年開始,他與肅順他們的交往就少了,連信都沒有一封。

咸豐皇帝給了曾國藩官位和權力,但是壓力也跟著來了,要他帶兵去掃蕩浙江。

安慶圍得好好的,眼看就要破了,怎麼撤兵去浙江折騰?曾國藩也不幹傻事,但是他對於皇帝的旨意,儘量解釋自己的處境和困難,還是一個字:拖。

這個時候的曾國藩,已經胸有成竹,知道該怎麼走下一步了。他的眼珠子已經盯上了那個在咸豐皇帝身邊幫忙處理政務的懿貴妃。(預知後事,請看下一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