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洲創始人張雲飛:讓香港理工科學生來廣東學以致用

雲洲創始人張雲飛:讓香港理工科學生來廣東學以致用 | 芳晟分享

1月12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廣東省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廣州舉行,不同界別和不同領域的委員們從各自的角度,繼續為大灣區建設建言獻策。在經濟組分組討論會上,省政協委員、珠海雲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張雲飛對此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

張雲飛是香港科技大學理工科博士,讀博期間就創辦了雲洲智能,專注於無人船艇領域研發,是中國無人船艇行業的開創者。當時,他所在的機械及航空工程系有個同學學的是航空研發,但香港沒有航空製造產業,所以這個同學畢業之後有兩個offer可選,一是去國泰航空做檢修,一是去投行,最後她選擇去做航空檢修,至少專業更對口一些。

“其實如果她能夠跨過港珠澳大橋來珠海,這裡的中航通飛就是內地龍頭的航空製造企業,來了就去設計和製造飛機。”

張雲飛說,像這種工作和專業不對口的港澳理工科畢業生還有很多。香港和澳門的大學有些理工科實力很強,但是他們的經濟結構都是以服務業為主,大量理工科學生畢業之後找不到太相關的工作,最多也只是在投行裡做相關產業的投資,其實還是在金融裡,沒有真正做到專業對口,這非常可惜。

“如何讓香港理工科學生學成之後能到廣東省的製造業來學以致用,建議廣東這邊可以研究。如何讓廣東的青年去香港高校深造也可以研究,他們去了肯定會回來工作,如果這兩個方面做得好,就可以讓大灣區青年人才更好地流動起來。”張雲飛說。

他還提到,這幾年自己很關注廣東在吸引港澳青年就業創業方面的優惠政策,去年他提出的一個建議還被珠海市政府採納,就是給港澳高校在讀學生來珠海實習每個月發補貼,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讓這些年輕人能夠更好地瞭解大灣區。他建議政府部門可在大灣區做一個數據摸底,看有多少在香港畢業的學生在廣東工作,具體在做什麼,有了摸底之後就可以進行數據分析,由此制定的優惠政策也就更精確。

談到目前大灣區內部的科創合作時,張雲飛表示,目前雲洲智能就跟香港科技大學有科研合作,不僅跟教授一起申報課題項目,還委託他們直接合作開發,類似的這種在粵港兩地企業和高校之間的研發供需直接對接,未來還可以加強。

“德國日本很多大學是跟產業緊密聯繫的,每個大學理工科教授團隊都拿到大量企業資助,很多學生一入學就做項目,但香港很多學生做研發是為了發論文,跟產業有些對接不上,這方面如何加強聯繫也值得研究,其實很多香港大學在廣州有研究院,如何讓他們更好發揮作用,可以認真調研分析一下。”


(本文轉自南方都市報2020年1月13日A07要聞版,作者:魏凱,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