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活著》是由年代國際有限公司1994年出品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餘華的同名小說,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等主演 。

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

1994年,該片在第4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上獲得了評委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獎等獎項。

大家好,這裡是嘻哈說電影!

今天嘻哈君給大家帶來一部劇情片《活著》。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人間正道是滄桑。

福貴是一個嗜賭如命的紈絝子弟,把家底兒全輸光了,老爹也氣死了,懷孕的妻子家珍帶著女兒鳳霞離家出走,一年之後又帶著新生的兒子有慶回來了。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福貴從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戲的營生,卻被國民黨軍隊拉了壯丁,後來又糊里糊塗的當了共產黨的俘虜。

他們約定,一定要活著回去。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平安回到家中,母親卻已經去世,女兒鳳霞也因生病變啞了。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一家人繼續過著清貧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躍進”中當上區長的春生不慎開車撞死了有慶,一家人傷痛欲絕,家珍更是不能原諒春生,文革時,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殺,一天半夜他來到福貴家,把畢生積蓄交給福貴,說他也不想活了。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這時家珍走出來讓春生到屋裡坐。春生臨走時,家珍囑咐他好好的活著。

後來鳳霞認識了忠厚老實的二喜,兩人喜結良緣。然而不幸總是不肯放過福貴一家。不久鳳霞生下一子,自己卻因難產而死。鳳霞的兒子取名叫饅頭,聰明可愛。最後,福貴說饅頭趕上好時候了,將來這日子會越來越好 。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活著,其實就是簡單地活著,不為其他。

前幾天有個朋友問我,說看了無數部電影,有沒有句臺詞,便可以概括整個電影的精華的?

我想了想,說:有,並且很多。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電影是人的精神文明傳播的另一種方式,他比之於書本更受人歡迎,自從電影誕生之日起,無數人都為之瘋狂,無數人為之殫精竭慮,嘔心瀝血。

我想電影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之處就在於其可以更加豐富人們內涵,並且可以把這種東西一直,永遠的流傳下去,直至人類的滅亡。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有的電影千言萬語都表達不出來,有的電影其實一句話已經夠了。

就像這部電影,《活著》只是為了活著!

中國有句古話:“好死不如賴活著”,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這是一種很消極的人生觀,甚至我會鄙視這種沒有志氣的人。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而很多人也跟我一樣都比較崇尚那種英雄般的壯烈的犧牲。看完《活著》這部影片後,對於這句話我卻有了不同以前的理解,其實,不管怎樣活著、活得怎麼樣,可以活著,便是一種幸福。

《活著》這部電影給人最深刻地印象是它跨度的時間之長,人物的經歷和遭遇都深深的刻上了時代的印記。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那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動盪的30年:從40年代的小賭場、國共對峙的大戰場,到50年代的祖國山河一片紅,再到60年代末的浩劫結束。

無論是小到一盞茶杯、一本賭帳,還是大到戰場上的軍車、大炮,都給我們留下了很真實可信的印象,從這印象中很自然的衍生出來了一種很切合電影主題的滄桑感,一種有些悲傷、有些淒涼,還有些懷舊的滄桑感,這種滄桑感是微妙的、不易察覺的縈繞在兩個多小時的電影過程中,很自然,卻給人很真實、很深刻的感受。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平庸和無聊。

對於舊時代的回憶,或許只是在父輩人的口口相傳中聽過,那個早已遠去的時代,留給我們的也只是一個歷盡滄桑的背影。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中國的幾代人,卻在這苦難的環境中,堅強的活著,不埋怨也不消沉。電影對於時代的淡淡諷刺,實則告訴我們,那本我們早以為翻爛的時代的大書,其實還沒有真正展開,而在這之中,個人命運僅如螻蟻。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福貴是那一輩人的縮影,他們從那樣的年代走過來,仍然只是平凡地生活在現實之中,他們四十年的生命歷程見證了幾度動亂變遷,見證了一個全民的瘋狂年代,被動的接受著不斷變化的個人屬性,縱使生活夾雜著艱辛與淚水,依然勇敢的接受。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電影中的活著,是用死亡來詮釋的,這樣的活著,向我們展現了人的韌性。生老病死,聚散離合,是人生的必經之路,走過了,你才能更深刻的體會活著的意義。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餘華在原著的序中說:生活和倖存只是一枚分幣的兩面,它們之間輕微的分界在於方向不同。苟延殘喘也好,錦衣玉食也好,其實有的時候並不是我們所能抉擇的,與命運抗爭的歷程中,你會看到人的渺小,所謂的成長,也只是學會習慣性的接受。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艱難歲月不忍棄。

《活著》這部電影,讓我們瞭解了一個真實歷史下人民的心理和生活狀態,從解放戰爭,大躍進,下鄉勞改,文革,歷史是一個死去的東西,他不會說話,正如吳小波在激盪三十年中說道,歷史沒有什麼可以辯駁的。

歷史是真實的,他是我們無法逃脫的存在。時代在進步,國家經濟在不斷髮展和繁榮,也許文革這一代的故事,再也不會在我們身上發生。活著成為了那個時代的一個奢望,甚至成了很多人唯一的追求,大躍進時候導致的逃荒,知識分子等等受到的迫害,都成了那個時代有力的步伐,在那個年代,沒有人可以左右時代,沒有人可以反抗時代的力量,他們所做的就是默默忍受,默默堅持,直到撥開濃霧的那一瞬間,陽光灑向土地,生活重燃希望。

就像是電影最後福貴的話:“人嘛,就是要活著。”

活下來才能看到未來,活下來才能不讓希望變成絕望,活著就是在灰暗時代命運最好的饋贈。

最後嘻哈君想用一句歌詞來做結尾,“命運多舛,痴迷淡然。揮別了青春數不盡的車站。甘於平凡卻不甘於平凡的腐爛。”

苦難只是暫時的,生活仍然要繼續,千好萬好,活著最好


今天就是嘻哈君為大家帶來的電影,各位,你們對活著的定義是什麼?

歡迎來評!


感謝觀看,我是嘻哈君。

嘻哈說電影,電影不無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