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今日作者 陳思航


誠如桑吉塔·辛格-庫爾茨所言,日常社會中的所謂“禁忌”,似乎是新銳導演伊麗莎·希特曼鍾情的主題。

在處女長片《感覺就像愛》(2013)中,導演聚焦於少女的性啟蒙;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感覺就像愛》,2013

而在斬獲聖丹斯導演獎的《沙灘鼠》(2017)中,她又將鏡頭對準了男同性戀的曖昧情愫。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沙灘鼠》,2017

在今年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中,她選擇的新主題是“墮胎”。如果說,在此前的作品裡,我們可以看到輕盈的慾望;那麼在這部新作裡,我們所看到的,是沉重的慾望之果。而正如導演所披露的那樣,在許多情況下,滿足慾望的是男性,但承受苦難的卻是女性。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Never Rarely Sometimes Always

(2020)

導演: 伊麗莎·希特曼
編劇: 伊麗莎·希特曼
主演: 茜德尼·弗拉尼根 / 塔莉婭·萊德 / 西奧多·佩爾蘭 / 瑞安·艾戈爾德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20-01-24(聖丹斯電影節) / 2020-02-25(柏林電影節) / 2020-03-13(美國)
片長: 101分鐘

希特曼我們呈現了一套動人的女性敘事,而這套敘事甚至從片名就已經開始了。是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由四個頻率副詞構成的片名,就如希特曼的影像一樣,簡潔卻細膩。

這四個詞語指涉著影片中最為關鍵的一場戲,那是女主角奧特曼在墮胎之前接受問詢的場景。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她面對是一系列殘酷的問題,她需要回答,自己的性伴侶是否對自己施行了某種暴行。不幸中的萬幸是,她只需要從上述的四個頻率副詞中挑選一個作為答案。

有趣的是,在另一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中,在另一種維度的女性敘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與希特曼的片名頗為同構的詩句。那是波蘭詩人維斯瓦娃·辛波絲卡的《一個女人的畫像》: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一點也不,只稍微有點,非常,沒有關係”——這彷彿是許多女人的畫像,但卻又是“一個女人的畫像”。

辛波絲卡的詩句之所以動人,是因為她像《時時刻刻》一樣,將不同時空的女性並置在一起,創造了某種迥異卻復沓的“女性共同體”。而希特曼所做的,則是將這個共同體拆解開來,聚焦於日常而特定的個體。

在面對相似的問題與有限的選項時,她們難免給出雷同的答案。但是,正如我們在《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中看到的那樣,這些選項永遠無法涵蓋每一位女性的苦難。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這部影片聚焦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少女奧特姆,在意外懷孕之後,她與表親斯凱拉前往紐約,那裡似乎是墮胎者的“避難所”。但這條路與她們的人生一樣,充斥著危險、坎坷與波折。

在許多電影裡,墮胎總是揹負著各種各樣的“政治”,它成為了一種表明立場與路徑的“辯題”。但希特曼想要呈現的,卻是少女墮胎者的生命經驗。這令人想起盧卡斯·德霍特的《女孩》:優渥的環境與個體的苦難,完全是迥然不同的概念。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女孩》,2018

希特曼曾在接受訪談時,談及了構思這部作品的源起。她曾讀到一則關於愛爾蘭婦女薩維塔·哈拉帕納瓦爾的報道,她因未能墮胎而逝世。在那篇報道中,她還了解到了愛爾蘭婦女們穿越愛爾蘭海前往倫敦墮胎的旅程。

在她的腦海中,浮現了這樣一個問題:這些墮胎的女人們,她們一路上究竟會經歷何種坎坷波折?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與道德或禁忌相比,這個問題似乎經驗或苦難存在著更多的關聯。

而在轉移情境之後,希特曼為我們呈現了少女奧特姆的經驗。在影片裡,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奧特姆獨自沉思的場景。以近景和特寫為主體的風格,也讓我們長久地沉浸在她的私人宇宙之中。

早有無數的藝術家開拓過特寫鏡頭中蘊藏的可能性,而在寬銀幕面世之後,聚焦於面部表情的特寫鏡頭,也完全足以容納後景中的大量信息。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在希特曼這樣的創作者手中,特寫鏡頭當然不等於人像鏡頭。她使用了一系列技巧,使這套景別頗近的視聽系統,呈現了相當可觀的豐富度——

也只有這樣,她才能夠呈現個體經驗的豐富性。

在一些頗具巧思的段落中,她會將運動鏡頭與極為有限的景別範圍結合在一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鏡頭,是那個始於她傷痕累累的腹部、終於奧特姆眼中藍天的段落。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在這個簡短而連貫的鏡頭中,希特曼讓我們目睹了多層次的變化。從最直觀的層面上來說,我們看到了視點的轉變,鏡頭從醫生盯著奧特姆腹部的視點,滑向了奧特姆本人的視點。

而從表意層面上來說,我們也看到從微渺個體到宏大自然、從現實苦難到縹緲思緒的轉變。

當然,在這部作品中,近景鏡頭與鏡像的結合,也有許多可圈可點之處。很顯然,鏡像可以拓寬特寫鏡頭的空間,也可以通過並置現實與幻象,表現更多的意義層次。基耶夫洛夫斯基是使用這種技巧的大師,在他的《兩生花》中,我們可以看到無數與主題同構的鏡像畫面。

在《從不,很少,有時,總是》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少女奧特姆的鏡像。在影片剛剛開始五分鐘的時候,我們看到她凝視著鏡中自己隆起的腹部。後來,我們還看到她對著鏡子穿鼻環的場景。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但是,隨著影片的進展,鏡像的使用出現了變化。在影片的中段,當她在紐約漫遊的時候,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車窗中的鏡像,在這些鏡像中,她的面龐與窗外的城市相交融。如果說此前她為自己的身體所困,那麼這時令她彷徨無措的,則是這座陌生而龐大的都市。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值得一提的是,在影片的最後一個鏡頭中,奧特姆同樣若有所思地看著窗外,但這時我們卻無法在玻璃上看到她的鏡像。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可以成為她艱難地穿越一系列限制之後,重新思考自身的暗示。

女孩,你的名字不應該是“苦難”

▲ 《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這部作品似乎並沒有涉足“墮胎政治”的野心。她聚焦於奧特姆的身體與心靈,專注於個體在處理墮胎情境時發生的變化。這是希特曼作為導演的視角,當然也是她作為女性的視角。

希特曼曾在評價克里斯蒂安·蒙吉的墮胎題材影片《四月三週兩天》時說:

“這是一部技藝精湛的電影,但它的視點太過男性化了。我認為,許多電影要麼試圖將墮胎去汙名化、正常化,要麼則背道而馳,講述一個邪惡墮胎醫生的故事。我想要探索的,僅僅只是這樣一個問題:合法地進行一次墮胎究竟有多難?”

當奧特姆用簡單的頻率副詞回答問題的時候,我們深知在那些答案背後,還隱藏著更多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