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股市从逻辑上看,有哪些异同点?

顺通财税段贤明


不管中美股市有什么差别,进去的最终目的都是赚钱。

中美股市就是中美两地产的苹果,有不同的特点,更多的是相同点

对赚钱来说,了解市场重要,但绝不是最难的最关键点,任何人穷尽一生悟出来的,只可能是市场的一点规律,只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绝大多数人不停研究市场,是因为他的盈利欲望太大,就算掌握的规律越来越多,也永远赶不上欲望不停的增长。

弄清中美股市异同,可能找出能盈利的规律,但有这功夫大可以找出相同的规律。

虽然偏题了,但问题的最终目的离不开赚钱,赚钱的难点不是研究透市场,没必要也不可能。难点是反思自己,完全接受自己已掌握的规律(客观的,逻辑自恰),主要精力放在这儿,完全接受!足够

反思,有人说是修心打坐,我更倾向于实践中的复盘,不是技术复盘,是每次操作后,不管盈亏,想自己此刻是什么主导自己,欲望过火,惧怕过大,自负过大,留下思维或者情绪质感,下次遇到了就会有情绪痕迹,多次训练,直至改正


又见陆哥


美国股市和中国股市区别还是很大的,1,美国股市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已经发展成规模最大最完善的市场。而国内刚发展几十年,市场机制还有好多没有够发展成熟完善。

2,美国股市已经基本去散户化,大部分都是由机构投资者管理。国内还是流行散养鸡,

3,美股采用T+0交易机制。当日可以自由买卖;中国是T+1.

4,美股不设涨跌停板,10分钟之内涨跌幅超过10%,则停盘5分钟,5分钟后可以继续涨或者跌;国内设涨幅10%.

5,美股有做市商,电子化交易,实际交易中充斥着大量的电子单;

6,美股可以做空。当日股票跌幅达到10%,当日及次日,股票不能直接做空,只能把单子挂在上面等待被动成交。

7,实时行情需要付费,很多国内投资者习惯了A股免费的实时行情,以为美股也是免费实时行情,其实目前市面上的美股交易软件,很多是延时15分钟,实时行情是需要付费的

8,税金的区别,在A股中交易,无论如何,印花税是少不了的。而对于非美国公民,买卖美股产生的收益是不需要缴纳资本利得税的。

9,价值投资在A股交易中,更多的是炒作,炒概念,炒题材。美股更加推崇价值投资,做长线投资容易赚钱,暴涨暴跌在美股中并不多见。


仓讲空


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因为投机像群山一样古老,股市今天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也必然再次发生!《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投机之王利弗莫尔

中美股市相同点:都是人参与的金融市场,而人性就在股市涨跌中体现出来,有人的地方就有金融,而金融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其实股市金融市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因为人的参与,就使股市具备人的性格,贪婪与恐惧交织每天在股市上演,参与的人会改变,但其人性不会改变,历史总是不断重复。


中美股市不同点

一、投资者结构

我国投资者散户占比九层,市场主要有散户主导,而多数散户都是短线狙击手,散户投资者常会有羊群效应、短视心理等非理性行为,喜欢追求追涨杀跌的交易型机会,在这样一个散户主导的市场中,甚至连机构投资者也只能顺应市场特征,很难起到市场稳定器的作用,就呈现出A股暴涨暴跌,牛短熊长,而给多数人留下的印象买股票就是赌博,而不是投资。


而反观美国投资者中机构投资者占比九层,市场主要有机构投资者主导,提倡价值投资,长期持股获取上市公司成长带来收益与分红,美股呈现将近十一年慢牛行情,而在美国人眼中股票是资产配置重要一环,数据显示股票投资占比美国家庭资产45%左右。


小贴士:美股有百余年的历史,相关政策以及处理机制都相对成熟,而美股前期也是散户占比90%左右,直到到70年代中期,仍然保持在70%以上。70年代中期,美国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入市了以及注册制实行,才开始美股去散户化。

而A股今年正好而立之年,很多事物发展都要顺应其规律,而今年新《证券法》于3月1日实施,据悉,新《证券法》在多个重要方面进行了修订,其中,最大的亮点为推行注册制。而随着A股不断发展,去散户化也是必然趋势。

二、股市十大权重公司

A股十大权重公司:中农工建交、中石油中石化等强周期类企业,这些企业的盈利周期波动较高,基本面的周期变化自然会带动股价的波动。

美股市值靠前的公司又是哪些?是苹果、微软、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型企业,具有持续增长的生命力。

A股以传统行业为代表,而美股则是科技公司代表,也正因为如此我国今年推出新基建,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IDC机房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也体现今后经济结构转型的长期方向,而这些政策也会给中国A股科技类上市公司带来极大的发展机会。


总结:而立之年,随着A股逐渐走向成熟,我们A股迟早也会走出十年的慢牛行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A股加油。


人生若只如初见,你的一点则有缘,关注小甲,真诚感谢:第一时间分享股票,ETF基金,可转债热门资讯,一起走进投资财富人生。


甲先生520


中美股市的比较

美国股票市场的显著特征是牛长熊短。通常而言,我们将熊市定义为标普500指数下跌至少20%,牛市为标普500指数至少上涨20%。自1929年开始,美国股市一共经历了17次熊市和17次牛市。美国熊市平均持续18个月,牛市持续时间平均约为47个月,牛市持续时间是熊市的2.6倍,呈现明显的牛长熊短特征。熊市时,标普500的平均跌幅为31.5%,牛市时,标普500的平均涨幅122.5%,呈涨多跌少特征。

美国股市最近的三次大牛市:2009年3月~2018年9月、2002年10月~2007年10月、1990年10月~2000年4月,持续时间分别为115.7、60.9、115.6个月,涨幅分别为288.4%、80.2%、375.8%,从持续的时间和上涨的幅度来讲都大大超过平均水平。

A股市场的典型特征与美国市场相反,呈现牛短熊长的特点。以上证综指来看,自1990年12月开市到至今,A股一共经历了9次牛市(剔除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持续17.5个月,涨幅1387.8%的首次牛市)和9次熊市。A股牛市平均持续12.1个月,熊市平均持续27.8个月,熊市持续时间是牛市的2.3倍,呈典型的牛短熊长。牛市时,上证综指的平均涨幅217.2%,熊市时,上证综指平均跌幅为56.4%,跌幅和涨幅均显著超过美国,呈典型的暴涨暴跌。

A股最近的三次大牛市:2014年7月~2015年6月、2005年6月~2007年10月、1999年5月~2001年6月,持续时间分别为12.0、28.7、25.2个月,涨幅分别为149%、513.6%、114.4%。

牛市期间,A股的月平均涨速远远超过美国。即使在剔除1990年至1992年间的A股首次牛市后,历史来看,A股牛市期间的月平均涨幅达到17.9%,而标普500指数只有2.6%。今年2月,A股市场情绪明显好转,单月涨幅达13%,进入3月后涨幅进一步放大,3月7日收盘时,上证综指较2月初涨幅一度接近20%,但3月8日市场明显回调,沪指单日跌幅超4%,又一次初步呈现出暴涨暴跌的特征。

五大因素造就中美股票市场差异

(1)股票发行、退市制度尚未市场化导致A股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一方面,发行阶段采取核准制过分看重企业过往盈利和规模,上市企业通常处于生命周期的巅峰,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同时,一些真正具备潜力的公司因为盈利问题与A股失之交臂,导致价值投资理念难以深入人心或实施。

另一方面,核准制下,企业上市资格本身极具寻租价值,部分本应被逐渐淘汰的企业想尽各种办法保住上市资格,催生财务造假等问题。加之A股民事赔偿、集体诉讼等机制不成熟,监管部门执行退市制度投鼠忌器,A股退市企业数量长期少于美股,僵尸企业、仅有壳价值的企业大量存在。此外,核准制还导致发行企业过度粉饰财务数据,发行定价不合理,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等其他问题。美国股票市场采取完全的注册制,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交由市场完成,同时美国具有严格信息披露和退市制度,因此美股市场能够不断吐故纳新,新老更替。

(2)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偏低,羊群效应明显。

当前我国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仅16.1%,较美股明显偏低。个人投资者成交量占比高达82%,沪深两市的平均年化换手率达189.6%,明显高于美股,A股市场定价被个人投资者主导,投机炒作气氛过浓。个人投资者成交占比过高引发A股市场波动过大;重政策走向和打探消息,轻基本面分析;机构行为散户化等三大问题。美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占比达60%,以401K养老计划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长期稳定投资于股市,成为了美国股市的稳定器。

(3)市场法律体现建设不完善。

当前《证券法》对于许多违法行为的处罚上限为60万元。《刑法》对于泄露内幕信息的最高刑期为10年,但实际量刑一般在3~5年,显示出相关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偏轻,难以有效保护投资者。美股对于证券欺诈等违法犯罪惩罚较严,量刑较重,对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4)部分媒体过度渲染,干扰市场运行,政策市特征明显。

部分媒体和部门担心市场的急涨急跌带来的社会不稳定或者其他负面效应,常常直接干预股市运行,但这不仅不会抑制市场情绪的发酵,反而会使市场更加清楚的认识到A股政策市的特征,加速市场一致预期的形成,加剧暴涨暴跌。美国的监管机构除危机时刻之外很少直接干预股市的运行,市场预期得以逐渐展开,形成了慢牛长牛的市场特征。

(5)监管部门过度重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忽视投资功能和资产配置功能,使市场发展不健康、不充分。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基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需要,以自上而下的设计理念建立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重融资、轻投资的倾向,市场发展不够平衡和充分。而美国市场是从完全无约束状态起发展并逐步建立起监管机制的,因此融资和投资功能发展相对平衡。

五大方面改造快牛疯牛为慢牛长牛

与美国的长牛慢牛相比,中国牛短熊长,很难对实体经济形成有效支撑。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资本市场重要性愈发提升,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将为发展直接融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提供良好条件。应借鉴美国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变快牛疯牛为慢牛长牛。

(1)推动注册制改革,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传播价值投资理念。

当前上市制度的非市场化特征导致未来有潜力的公司无法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使得A股市场缺乏良好标的,价值投资理念难以流行。事实上,我们应当承认,在当前A股市场环境下,A股投资者追涨杀跌的行为其实是最优化的选择。A股熊市平均持续27.8个月,牛市平均持续12.1个月。熊市时,上证综指平均跌幅为56.4%,牛市时,上证综指的平均涨幅217.2%。如果我们持续性的投资于A股,为了等到12.1个月的牛市蜜月期,我们平均需要挨过27.8个月的严冬。从极端情况看,从2007年10月至2014年7月的严冬期长达82个月。

美国股市是明显的慢牛长牛特征,以标普500计,美国牛市的平均持续时间大约是32个月,平均涨幅106.9%,而熊市平均持续10个月,平均跌幅35.4%,除了股市下跌83%大萧条时期之外,价值投资绝对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

对于一名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在中国和美国的投资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其合理的投资行为应该是在美国奉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而不是频繁的买卖。在中国则需要实行相反的策略,时刻警惕“凛冬将至”以规避漫长的熊市。

改善上市企业资质的有效办法是在发行阶段采用注册制,让市场逐步选择真正具有价值的企业。当前设立科创版并试点注册制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3月2日,科创板相关制度设计的正式稿落地。科创板的制度设计体现了注册制的精髓,即放宽上市条件限制,但加强信息披露、严惩财务造假,并加强对事中事后的监管。我们建议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吸收试点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稳妥推动A股主板发行制度的注册制改革。

与此同时,建议适当放宽养老金投资股票市场的净值比例限制,更多引入长期资金,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不断传播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与注册制形成良好循环,让机构投资者敢于践行价值投资理念,让价值投资者在A股的博弈中占优,形成A股长牛慢牛的制度基础。

(2)加快《证券法》修订,从严监管。

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坐庄、不法勾兑等行为,引导市场价值投资。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律,《证券法》需要修订以配合当前市场需要已成为各方共识,但本轮《证券法》修订自2013年开始后,由于涉及面广,需要调研事项较多,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等问题,目前仍在审议过程中。我们建议加快《证券法》的修订,降低证券发行等领域的管制,同时加强执法,显著提高对证券违法犯罪的惩罚力度,增强监管震慑力,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在刑事责任方面,对于情节严重的证券犯罪行为,应当适当提升量刑标准,有力打击扰乱市场秩序,操纵价格,违规造假等行为,不断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环境。

(3)主流媒体和部门不为股市做背书,让市场教育投资者。

主流媒体和政府部门应当减少对股票市场的直接干预,减缓市场一致预期形成的速度,并致力于构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框架。消除政策市特征,使得投资者正视自己的投资行为,理性分析股票价值,合理投资,从而自负盈亏,责任自担,从市场的正常波动获得教训和智慧,避免投资者形成将一切责任推给政府和市场,不愿意为自己的非理性行为担责的心理。

(4)尊重市场、相信市场,摒弃工具性目的,让市场自身规律起作用。

政府部门要选择相信市场、尊重市场,让市场自身的规律起作用,不把股票市场作为某种工具。在市场机制的建设上,应当坚持投资和融资功能并重的原则。应当认识到,如果市场得以健康、充分地发展,那么监管部门期待的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便能更好的实现。

(5)加强对杠杆的监管,规范透明发展,有效降低杠杆。

上轮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以伞形信托、场外配资为代表的高杠杆交易对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5年股票市场接近最高点时,杠杆资金占市场交易额的10%以上,最高时接近20%,远超美欧发达国家。高杠杆资金进一步放大了A股暴涨暴跌的市场特点,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市场后果。近期,随着市场情绪回暖,杠杆交易有重新加速的苗头,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将场外配资纳入监管范围,规范透明。美国、中国香港等市场,杠杆交易非常透明,易于管理。在开立账户前,严格审查场外配资客户的资产及信用记录等。

第二,适当进行逆周期调节。杠杆交易和股市存在内生正相关关系。牛市时,对杠杆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例如,美国融资的最低配额是2.5万美元,但是融资利率非常高,两个条件可以相互制衡。

第三,发展融券业务。理论上讲,融资融券是相互制衡的,在美国两者余额的比值在3:1左右。但在我国,融资余额长期远高于融券余额,当前融资余额大约为融券余额的90倍。平衡好融资和融券两项业务有利于抑制市场暴涨暴跌。

第四,由于两融、伞形信托和场外配资涉及跨部门监管,建议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监管协调,共同打击违规杠杆业务。


股市女人


中国与美国股市本质性的差别如下:

①单一国家与世界区域的范畴区别:

中国股市仅仅涵盖是中国的企业,这不同于美国集合了近一百个国家的企业。从国际投资的自由度来讲,至今还要通过QFII和RQFII等形式,才能进入A股市场,限制多多。故此,它还属于单一性的地域市场,完全不同于美国股市的自由和世界性特点。

②交易管制区别:

一是中国设立的涨停板,对日交易波动设置上下限的控制,这使得大幅冲击,需要若干天才能释放完,交易的自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美国市场,除了某些特殊情况,一般不停盘,对于股票日差上下不予干涉。

二是T+1与T+0---股票买卖时效性区别

中国股市不能在同一日实现买与卖;美国股市可以买后即卖,其操作自由度完全依靠股票所有人。

此外,在与交易有关方面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如交易代号与代码,手续费,借贷,红利发放(年/季),税收,金融衍生品等方面,中美股市都存在差别。

总之,中美两国股市的区别是成长与成熟的区别。美股市场的成熟发展给它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而中国市场的崛起,正向世人展现它未来的潜力。




远航小卫士


中美股市从逻辑上殊同同归,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薅羊毛的角度不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告诉大家理由。

美国股市,比较认同道氏理论,价值投资,众人拾柴火焰高,共同合力将股票推到高位,注重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注重长期投资,每一个股票买卖的参与者都是股东,每年从上市公司依据股票的数量,能得到可观的分红,股市比较成熟,越是潜力大优质的企业,越能通过股市得到融资,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巴巴上市之前没有盈利能力,依然被美国股市容纳的原因!

反观中国股市,散户过多,机构注重于短期投机获得暴利,恶性炒题材股,往往融资企业比较难获得融资,况且上市公司几年不分红的也比比皆是,所以说中国股市比较初级,同时估值也相对比较低!

中美股市的共同点,都是为企业发展创造融资的平台,解决企业持续扩张发展的资金困难,为整个社会生态服务的。





精彩哥37


中美股市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股票交易市场,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市场运行情况。美国股市诞生已有200多年,运行机制、交易模式比较成熟,在运行中涨跌理性,牛市长,熊市短。中国股市起步较晚,各方面规则、机制不够完善,熊市长,牛市短。牛市来得快,去得快,短期内暴涨暴跌。

第二,上市公司结构情况。在我国当前发行制度下,中国股市是一个封闭市场,缺乏知名企业,很多新兴成长行业的企业无法在A股上市。而美国股市拥有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企业。美国股市市值靠前的是科技型企业,具有持续增长的生命力。

第三,投资者结构不同。中国股市个人投资者占90%以上。散户大部分专业知识少,操作频繁,非理性,喜欢追涨杀跌。美国股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美国散户喜欢将资金交给机构管理。机构投资者追求长期稳定回报。良好的投资者结构使得股市更理性从容,更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同时,中美股市股价情况、监管情况也不同。中国股市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质公司的不断增加,整体投资环境也会愈来愈优化。



长江1


1、设立初衷不同:中国股市的设立初衷是为了解决国企的融资问题,是由顶层向下设计的,受政策影响较大。美国的股市起初并没有过多的监管,是由下向上建立的股市,市场的力量占据主导。

2、市场主体不同:中国的股市以散户为主体,投资跟风、追涨杀跌,市场不够有效。美国股市以机构为主体,主体倾向于价值与长期投资。

3、公司上市要求不同:中国公司上市为核准制,企业要上市得经过发审委的批准。(今年证券法大修注册制预期落地)。美国股市没有监管的历史,企业上市为核准制,保证纰漏信息真实完整即可。

4.美国股市周一到周五,开盘时间:分夏令与冬令。

夏令时间【北京时间 】 21:30至04:00

冬令时间 【北京时间】22:30至05:00




瓜农家的小小龙


美股公司更加透明,中国市场因为历史原因透明度有待提高。

美股公开性强于中国市场,适合大多数的投资者,这也是美股长久不衰的主要原因。而中国市场适合少数投机者和为数不多的资本大佬。

美股造大众富,中股是少数人的天堂。![打脸]


快乐的农庄


中美股市的比较

美股T+0,我们是T+1,美国机构占百分之八十以上,而我们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是散户,所以我们散户容易被割韭菜。

美国股票市场的显著特征是牛长熊短:我们将熊市定义为标普500指数下跌至少20%,牛市为标普500指数至少上涨20%。自1929年开始,美国股市一共经历了17次熊市和17次牛市。美国熊市平均持续18个月,牛市持续时间平均约为47个月,牛市持续时间是熊市的2.6倍,呈现明显的牛长熊短特征。熊市时,标普500的平均跌幅为31.5%,牛市时,标普500的平均涨幅122.5%,呈涨多跌少特征。

美国股市最近的三次大牛市:2009年3月~2018年9月、2002年10月~2007年10月、1990年10月~2000年4月,持续时间分别为115.7、60.9、115.6个月,涨幅分别为288.4%、80.2%、375.8%,从持续的时间和上涨的幅度来讲都大大超过平均水平。

A股市场的典型特征与美国市场相反,呈现牛短熊长的特点:以上证综指来看,自1990年12月开市到至今,A股一共经历了9次牛市(剔除1990年12月至1992年5月持续17.5个月,涨幅1387.8%的首次牛市)和9次熊市。A股牛市平均持续12.1个月,熊市平均持续27.8个月,熊市持续时间是牛市的2.3倍,呈典型的牛短熊长。牛市时,上证综指的平均涨幅217.2%,熊市时,上证综指平均跌幅为56.4%,跌幅和涨幅均显著超过美国,呈典型的暴涨暴跌。

A股最近的三次大牛市:2014年7月~2015年6月、2005年6月~2007年10月、1999年5月~2001年6月,持续时间分别为12.0、28.7、25.2个月,涨幅分别为149%、513.6%、114.4%。

牛市期间,A股的月平均涨速远远超过美国。即使在剔除1990年至1992年间的A股首次牛市后,历史来看,A股牛市期间的月平均涨幅达到17.9%,而标普500指数只有2.6%。今年2月,A股市场情绪明显好转,单月涨幅达13%,进入3月后涨幅进一步放大,3月7日收盘时,上证综指较2月初涨幅一度接近20%,但3月8日市场明显回调,沪指单日跌幅超4%,又一次初步呈现出暴涨暴跌的特征。

五大因素造就中美股票市场差异

(1)股票发行、退市制度尚未市场化导致A股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一方面,发行阶段采取核准制过分看重企业过往盈利和规模,上市企业通常处于生命周期的巅峰,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同时,一些真正具备潜力的公司因为盈利问题与A股失之交臂,导致价值投资理念难以深入人心或实施。

另一方面,核准制下,企业上市资格本身极具寻租价值,部分本应被逐渐淘汰的企业想尽各种办法保住上市资格,催生财务造假等问题。加之A股民事赔偿、集体诉讼等机制不成熟,监管部门执行退市制度投鼠忌器,A股退市企业数量长期少于美股,僵尸企业、仅有壳价值的企业大量存在。此外,核准制还导致发行企业过度粉饰财务数据,发行定价不合理,滋生权力寻租和腐败等其他问题。美国股票市场采取完全的注册制,对企业价值的判断交由市场完成,同时美国具有严格信息披露和退市制度,因此美股市场能够不断吐故纳新,新老更替。

(2)A股机构投资者占比偏低,羊群效应明显。

当前我国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持仓占比仅16.1%,较美股明显偏低。个人投资者成交量占比高达82%,沪深两市的平均年化换手率达189.6%,明显高于美股,A股市场定价被个人投资者主导,投机炒作气氛过浓。个人投资者成交占比过高引发A股市场波动过大;重政策走向和打探消息,轻基本面分析;机构行为散户化等三大问题。美国股市机构投资者占比达60%,以401K养老计划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长期稳定投资于股市,成为了美国股市的稳定器。

(3)市场法律体现建设不完善。

当前《证券法》对于许多违法行为的处罚上限为60万元。《刑法》对于泄露内幕信息的最高刑期为10年,但实际量刑一般在3~5年,显示出相关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偏轻,难以有效保护投资者。美股对于证券欺诈等违法犯罪惩罚较严,量刑较重,对违法犯罪行为起到了震慑作用。

(4)部分媒体过度渲染,干扰市场运行,政策市特征明显。

部分媒体和部门担心市场的急涨急跌带来的社会不稳定或者其他负面效应,常常直接干预股市运行,但这不仅不会抑制市场情绪的发酵,反而会使市场更加清楚的认识到A股政策市的特征,加速市场一致预期的形成,加剧暴涨暴跌。美国的监管机构除危机时刻之外很少直接干预股市的运行,市场预期得以逐渐展开,形成了慢牛长牛的市场特征。

(5)监管部门过度重视资本市场融资功能忽视投资功能和资产配置功能,使市场发展不健康、不充分。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基于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需要,以自上而下的设计理念建立起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重融资、轻投资的倾向,市场发展不够平衡和充分。而美国市场是从完全无约束状态起发展并逐步建立起监管机制的,因此融资和投资功能发展相对平衡。

五大方面改造快牛疯牛为慢牛长牛

与美国的长牛慢牛相比,中国牛短熊长,很难对实体经济形成有效支撑。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资本市场重要性愈发提升,资本市场的繁荣稳定将为发展直接融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提供良好条件。应借鉴美国资本市场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变快牛疯牛为慢牛长牛。

(1)推动注册制改革,提高机构投资者占比,传播价值投资理念。

当前上市制度的非市场化特征导致未来有潜力的公司无法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使得A股市场缺乏良好标的,价值投资理念难以流行。事实上,我们应当承认,在当前A股市场环境下,A股投资者追涨杀跌的行为其实是最优化的选择。A股熊市平均持续27.8个月,牛市平均持续12.1个月。熊市时,上证综指平均跌幅为56.4%,牛市时,上证综指的平均涨幅217.2%。如果我们持续性的投资于A股,为了等到12.1个月的牛市蜜月期,我们平均需要挨过27.8个月的严冬。从极端情况看,从2007年10月至2014年7月的严冬期长达82个月。

美国股市是明显的慢牛长牛特征,以标普500计,美国牛市的平均持续时间大约是32个月,平均涨幅106.9%,而熊市平均持续10个月,平均跌幅35.4%,除了股市下跌83%大萧条时期之外,价值投资绝对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

对于一名理性的投资者来说,在中国和美国的投资环境没有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其合理的投资行为应该是在美国奉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而不是频繁的买卖。在中国则需要实行相反的策略,时刻警惕“凛冬将至”以规避漫长的熊市。

改善上市企业资质的有效办法是在发行阶段采用注册制,让市场逐步选择真正具有价值的企业。当前设立科创版并试点注册制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3月2日,科创板相关制度设计的正式稿落地。科创板的制度设计体现了注册制的精髓,即放宽上市条件限制,但加强信息披露、严惩财务造假,并加强对事中事后的监管。我们建议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吸收试点的正反两方面经验,稳妥推动A股主板发行制度的注册制改革。

与此同时,建议适当放宽养老金投资股票市场的净值比例限制,更多引入长期资金,加大投资者教育力度,不断传播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理念,与注册制形成良好循环,让机构投资者敢于践行价值投资理念,让价值投资者在A股的博弈中占优,形成A股长牛慢牛的制度基础。

(2)加快《证券法》修订,从严监管。

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坐庄、不法勾兑等行为,引导市场价值投资。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基本法律,《证券法》需要修订以配合当前市场需要已成为各方共识,但本轮《证券法》修订自2013年开始后,由于涉及面广,需要调研事项较多,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等问题,目前仍在审议过程中。我们建议加快《证券法》的修订,降低证券发行等领域的管制,同时加强执法,显著提高对证券违法犯罪的惩罚力度,增强监管震慑力,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水平。在刑事责任方面,对于情节严重的证券犯罪行为,应当适当提升量刑标准,有力打击扰乱市场秩序,操纵价格,违规造假等行为,不断改善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制环境。

(3)主流媒体和部门不为股市做背书,让市场教育投资者。

主流媒体和政府部门应当减少对股票市场的直接干预,减缓市场一致预期形成的速度,并致力于构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框架。消除政策市特征,使得投资者正视自己的投资行为,理性分析股票价值,合理投资,从而自负盈亏,责任自担,从市场的正常波动获得教训和智慧,避免投资者形成将一切责任推给政府和市场,不愿意为自己的非理性行为担责的心理。

(4)尊重市场、相信市场,摒弃工具性目的,让市场自身规律起作用。

政府部门要选择相信市场、尊重市场,让市场自身的规律起作用,不把股票市场作为某种工具。在市场机制的建设上,应当坚持投资和融资功能并重的原则。应当认识到,如果市场得以健康、充分地发展,那么监管部门期待的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目标便能更好的实现。

(5)加强对杠杆的监管,规范透明发展,有效降低杠杆。

上轮股市异常波动期间,以伞形信托、场外配资为代表的高杠杆交易对市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15年股票市场接近最高点时,杠杆资金占市场交易额的10%以上,最高时接近20%,远超美欧发达国家。高杠杆资金进一步放大了A股暴涨暴跌的市场特点,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市场后果。近期,随着市场情绪回暖,杠杆交易有重新加速的苗头,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将场外配资纳入监管范围,规范透明。美国、中国香港等市场,杠杆交易非常透明,易于管理。在开立账户前,严格审查场外配资客户的资产及信用记录等。

第二,适当进行逆周期调节。杠杆交易和股市存在内生正相关关系。牛市时,对杠杆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例如,美国融资的最低配额是2.5万美元,但是融资利率非常高,两个条件可以相互制衡。

第三,发展融券业务。理论上讲,融资融券是相互制衡的,在美国两者余额的比值在3:1左右。但在我国,融资余额长期远高于融券余额,当前融资余额大约为融券余额的90倍。平衡好融资和融券两项业务有利于抑制市场暴涨暴跌。

第四,由于两融、伞形信托和场外配资涉及跨部门监管,建议发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作用,加强监管协调,共同打击违规杠杆业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