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國象棋與中國文化的系列(一)我愛敲棋君善飲,人稱豪客與閒仙

李白是詩仙,他喜歡飲酒,喜歡寫詩。他的好朋友杜甫詩聖,這樣形容李白: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愛飲酒,天子傳喚也不去!這是多麼愛酒才行?


故事:中國象棋與中國文化的系列(一)我愛敲棋君善飲,人稱豪客與閒仙


阿城在《棋王》裡寫王一生,在某種程度上,與李白是如出一轍。棋呆子王一生,愛棋如命,飯都吃不上了,但仍然四處找人下棋,提升自己,終成一代宗師。特別是他最後與九大高手車輪大戰,以一對九,盲棋攻殺對方,只和了一盤,其餘八盤全勝,棋王二字,實至名歸。

象棋,蘊藏著高深的中國傳統文化。第一個,就是棋與酒的文化。


故事:中國象棋與中國文化的系列(一)我愛敲棋君善飲,人稱豪客與閒仙


在中國古代社會,無數個朝迭,但”琴、棋、書、畫”從來不變,無視時代的變遷,被文人雅士看作是修身養性的四大法寶。很早以前,“琴、棋、書、畫”裡的棋指的圍棋,但現在,棋也包括了象棋。

在這四大法寶之外,還有一神器,就是酒,幾乎融入了四大法寶的靈魂。無論是詩人還是音樂家、書法家、畫家都是無酒不歡的。

之前看報紙,給大家摘錄之段。說明喝酒下棋其實也算是一種文化。

❶ “棋王”葉江川:棋與酒都離不開激情

“下棋固然需要理性,但在很多時候也不能沒有激情。這正如人生,有激情才會有精彩。”身為國象總“教頭”的葉江川,給人一種溫文爾雅的書生印象,他告訴記者,自己很喜歡喝啤酒,平時下棋藉助酒興往往能夠走出幾步絕妙招法。有時候遇到比賽睡不著覺,也會喝點啤酒來催眠。

葉江川曾一手締造了中國三位棋後,並創造了中國國際

象棋女團奧賽四連勝的奇蹟,熟悉的人都喜歡稱他一聲葉老。


❷ “酒王”姜國慶:飲酒比賽成為生活目標

連續七年參加青島啤酒節的飲酒大賽,最好的成績是去年一舉奪得大賽總冠軍,開走了最高獎“派朗”轎車,這就是老“酒王”姜國慶。

雖然已是51歲的老“酒王”,但姜國慶看起來魁梧健壯,像個四十歲的壯勞力。對於這種視覺“誤差”,姜國慶認為,這都是他平時堅持鍛鍊的結果。“你看我的肌肉,這都是平時在各種健身器材上練出來的。”在青島公交公司工作的姜國慶風趣地說,“每年參加飲酒比賽已經成了我的生活目標,在這種目標的引導下,我才能持續這麼多年鍛鍊而不放棄。”

“鍛煉出來過硬的身體,才能喝出更好的成績。”姜國慶認為,參加飲酒大賽最關鍵的是身體素質要好,肺活量一定要大。在去年的飲酒大賽上,姜國慶憑藉紮實的硬功夫和穩健的現場發揮,在個人吹瓶、1500毫升大杯速飲、一分鐘吸管速飲三個比賽項目的綜合成績中穩居第一。

今年,姜國慶按慣例成為每晚接受小組冠軍挑戰的“擂主”,當記者問他,每晚站在高高的擂臺上灌酒是否覺得很累,姜國慶笑著回答說,“已經習慣了,每年啤酒節結束後不參加比賽了,心裡還有一種失落感呢。”

❸ 我自己, 一個象棋業餘愛好者

我剛開始學棋的時候,總覺得自己厲害了,想找別人對弈。而且一旦輸棋,我就越下越糊塗。越急就越容易輸,一般開始如果輸了,就會一直輸。如果開始贏了,那還好,不容易著急。


當我棋藝進步了以後,心性也穩了,不急了。不太在乎輸贏了。但這個時期,總是想悔棋,因為我一開始就能看穿了好幾步,然後就落子如飛,於是漏洞百出,被人反打,其實那些棋我能看到,所以就想悔棋。因為那些輸棋算是“瞎棋”,不悔感覺心有不甘。

再後來,我就喜歡飲酒助興,讓思緒飛起來。與人對戰,想不通就回家喝上一口,擺棋思索,往往收穫頗豐。


故事:中國象棋與中國文化的系列(一)我愛敲棋君善飲,人稱豪客與閒仙


人生如詩,下棋如飲酒,都需要慢慢品嚐,棋中自有萬般學問與無窮變化,藏有世間真理。

淺談飲酒與下棋,這是我想表達的觀點,這兩樣都是我所愛,都是人間難得的真品:我愛敲棋君善飲,人稱豪客與閒仙。

君願與我一同做閒仙嗎?下棋與飲酒,豪客與閒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