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建貧瘠小漁村到“中國鞋都”,這些運動品牌都姓丁

我們熟知的國產品牌安踏,特步,361度,喬丹等國產品牌,都來自於一個僅8.1萬人的小鎮,福建陳埭鎮,而這一切都要從1979年說起,剛剛結束十年激盪的陳埭鎮,像中國茫茫大地的其他村落一樣,經濟情況並不好,每個人人都過得緊巴巴的,計算著幾分幾角的生活,一年都吃不上幾次肉。

到了1983年10月,陳埭鎮才終於迎來了第一個拐點。在新經濟模式驅動下,一個農民(後來的鱷萊特創始人)林土秋,在破舊的石頭房子裡敲出了首雙運動鞋,建立了洋埭鞋帽廠,第一年就賺了當時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80000塊。

很快,開鞋廠能賺錢的事就傳遍了大街小巷,跟風者接踵而至。靠種地捕魚過活的丁建通,湊出2000元成立了361°最早前身——華豐鞋廠,1989年,許景南也用自己辛辛苦苦拉板車攢下的錢創立了豐登鞋廠,即後來的匹克。

從福建貧瘠小漁村到“中國鞋都”,這些運動品牌都姓丁


岸兜村的丁和木和丁世忠父子看著自己的好朋友紛紛開鞋廠印錢,也急的掉頭髮,但他們父子攢到錢,入局的時間已經到了90年代,附近的市場已經接近飽和,丁世忠做了一個決定改變了他的一生。

丁世忠帶著家裡的600雙鞋和1w塊錢進北京闖蕩,調研北京的商場時,卻發現同樣是鞋子,質量相同,外觀一致,品牌鞋的價格就比自家的鞋子價格差十幾倍。他意識到,要做大事,就要做自己的品牌。

他老老實實的回到晉江,創辦了安踏。現在安踏在他的帶領下,一步一步的成為國內運動品牌千億市值企業,全球範圍內成為第三大運動品牌。

從福建貧瘠小漁村到“中國鞋都”,這些運動品牌都姓丁


當時丁世忠北上闖蕩,盯上了中國的大城市尚未開發的品牌運動鞋市場。而同一個鎮的丁水波,則創辦了三興製鞋廠,它就是如今特步的前身。靠著做拖鞋和運動鞋的買賣,成為當地成功打入南美和非洲的企業,走向了世界。

從福建貧瘠小漁村到“中國鞋都”,這些運動品牌都姓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