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讀魯迅與狂人日記|“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

光陰飛逝,時光荏苒。再讀魯迅先生的《狂人日記》。

狂人魯迅·一路狂到底

魯迅出道得益白話文運動即將興起。

胡適最初寫下《文學改良謅議》,發表在“新青年”上,意圖推動白話文運動,接下來常識寫新詩《嘗試集》,結果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以失敗告終。

魯迅則不同,他的《狂人日記》作為中國文學史上首部白話文小說,一出手便名揚天下,為白話文運動拉開帷幕。魯迅的厲害之處是他首次接觸白話文學,便以一個“文學”老手的氣勢出場,給人的感覺是初涉文壇的魯迅,儼然是一個成熟的作家。坦白地說,中國現代文學起源於魯迅的狂人日記,成熟於魯迅的狂人日記。

淺讀魯迅與狂人日記|“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

魯迅畫像

狂人與月亮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

英文中有個詞叫“Lunatic”,意為精神失常。單詞“Lunatic”的詞根“Luna”則是月亮或月神的意思。以英文為主流語言的歐洲文學世界裡,月亮跟瘋狂有著密切的聯繫。

中世紀歐洲的神話中,將月亮視為不祥之物,一個人看到月亮後會無緣無故的瘋狂。對比中國文史,月亮卻是看起來清澈透明,能夠令人的精神更加清爽。

魯迅以月亮作為開端,本身是給小說蒙上一層“迷離”的朦朧感,使讀者不禁聯想到,書中的“狂人”到底是看到月亮後清醒,還是見到月亮後發瘋。魯迅所鋪設的這層迷離感,實際上反映出封建社會末期,整個社會彷彿被一種灰濛的霧霾所遮掩,瘋狂與清醒似乎難解難辨。

淺讀魯迅與狂人日記|“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

狂人與月亮

狂在“尚食”

魯迅先生是近代白話小說的鼻祖,《狂人日記》則是開啟先河之作,此是無可置疑的事情。1918年8月20日先生親筆致信許壽棠提到:

《狂人日記》實力拙作……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後以偶閱《通鑑》。乃司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種發見,關係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

信中為什麼會說《狂人日記》可以用作讀史的注本,原因是魯迅發現“尚食”的奧秘。

“狂人”是書中的主人公,一個月光全無的夜裡走出去,發現趙貴翁的眼神十分怪異,與一群人在七嘴八舌地說些什麼。最初狂人只是覺得,趙貴翁可能是記恨30年前我故意踢過他的陳年流水簿子。

淺讀魯迅與狂人日記|“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

連趙家的狗都對狂人露出兇狠的目光

此時的狂人沒有多想,繼續往前走,發現路邊的小孩看自己的眼神也不怎麼友善,再後來是趙家的狗,甚至是家裡的父母兄弟。這些人要麼與狂人無怨無仇,要麼是狂人的至親,怎麼會有如此深厚的仇恨呢。

帶著一連串的不解,狂人翻開一本沒有年代的歷史書才發現,原來書裡都是由“仁義道德”組成的“吃人”。到這裡,狂人才終於明白,所謂的仁義道德實則是一種人吃人的法則,這種法則一直延續下來構成封建社會“尚食”的風化。

魯迅先生將“尚食”比作封建禮教中糟粕不堪的“規矩”,實則是消滅人性中的個性,以抹殺個人為代價,來彌合封建殘餘的裂痕。所有人都想依靠和適應“尚食”的法則,來維持與周圍人的共性,極盡所能地表演著生活,希望自己可以與他人活成一類人。

所以,魯迅《致許壽棠信》中,才敢膽大至狂地稱自己的《狂人日記》可以作為讀史的注本。因為以魯迅的角度來看,4000年的封建國度,歷朝歷代人無非都在圍繞著“尚食吃人”在轉,玩的精者吃人,玩不轉者被人吃罷了。

淺讀魯迅與狂人日記|“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

狂人是“尚食”文化,所不能容忍或需要同化的人

令狂人“狂而不已”的那些事

“狂人”瘋狂後,寫下13篇日記記錄著自己與身邊人發生的那些事。圍繞自己發瘋的那段日子,狂人覺得自己從未像現在如此“神清氣爽”,也看到一些此前從沒見到過的事情。所有的事情看似十分簡單,無非是以“吃人”為故事主線,實際上暗含著魯迅對封建毒瘤的極盡諷刺。

  • 愚孝夾在兩種對立的矛盾中得到默許

自古“忠臣必求於孝門”,孝道是最大的人倫已然成為共識。到狂人所處的時代,經過4000年的發展,孝道似乎已經變味。

大哥說爺孃生病,做兒子的須割下一片肉來,煮熟了請他吃,才算好人;母親也沒有說不行。

這是日記中“大哥”的一段話。“大哥”代表的是封建社會里“愚孝”的一類人,他們的觀點是為了孝敬父母,即便是割自己的肉餵養父母都不足為過,甚至還以此為殊榮。狂人雖然沒有作聲,恰恰是沒有作聲才對這種變味的孝道,產生深深地懷疑和恐懼。

淺讀魯迅與狂人日記|“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

狂人對禮教產生深深地懷疑和恐懼

一個人為了完成所謂的“孝”,爭得一份所謂的“殊榮”,居然能夠做出對自己痛下狠手,試想他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接下來,母親的表現令他更加驚訝,“母親也沒有說不行”。連母親都認為孩子割肉餵養自己沒有什麼不妥,難道是母親不心疼孩子?答案絕非如此。因為5歲的妹妹被吃掉時,母親哭了,這說明母親內心依然心疼自己的孩子。

一方面母親為孩子的死而哭,一方面又默許吃掉孩子的行為。看似兩種水火不容的矛盾居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實在是令人奇怪。其中的緣由不過是,人人都想著成就“孝”的美名,孩子甘願為母親死,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孝心,母親也選擇配合孩子“慷慨赴死”的舉動,一切都是滿足一個早已虛幻到脫離實際的“孝”字。

淺讀魯迅與狂人日記|“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

狂人的年代顯得虛幻脫離實際

  • 蠻橫的外表遮掩虛弱的靈魂

他們村裡的一個大惡人,給大家打死了;幾個人便挖出他的心肝來,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壯壯膽子。

他們要吃我,你一個人,原也無法可想;然而又何必去入夥。

魯迅覺得那些封建遺老表面上道貌岸然、理直氣壯,實際上是想掩蓋內在的虛弱。他們獨自一人時,根本不敢去吃人,只有三五成群相互壯膽,才敢去做吃人的事情。

清人戴震曾說過:“酷吏以法殺人,後儒以理殺人”,“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說的正是如此,之所以要以團伙的形式組織起來,是因為這樣看起來更加符合道義立場,吃起人來才會顯得理所當然和理直氣壯。按照常理來看,一個人的觀點很難代表著真理所在,一群人都認同的事情,自然沒有任何辯駁的餘地。

後儒所謂的“理”,不過是大多數人都認同的事情。當殺人和吃人變成一種真理,那麼理就成為凌駕於法之上的精神武器,這把武器唯有通過眾人的力量才能拿起,所以,一群虛弱的靈魂集合到一起,相互壯膽使自己看起來比較蠻橫。

淺讀魯迅與狂人日記|“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

蠻橫的外表下是虛弱的靈魂

順從,是抗爭無效後最好的選擇

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

小說開頭序言中提到,“狂人”最終痊癒,已經到外地做了後補官員,因此兄長十分開心。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

小說臨近尾聲,“狂人”的一番心理活動,“狂人”認為不吃死去妹妹的幾片肉,被吃的必然是他自己。

咋看起來故事以一個完美的結局收場,狂人沒有被吃掉,兄長也笑了,似乎一切皆大歡喜。若是將兩句話串聯起來才發現,“狂人”兄長開心的笑聲中,透露出封建殘餘一副洋洋自得的勝利者姿態,悲哀的“狂人”也沒有一狂到底,最終選擇與那些“吃人”的人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淺讀魯迅與狂人日記|“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

狂人最終活成他人的模樣

小說的最後,魯迅展現出悲情的一面。好像連魯迅如此“瘋狂”的人都覺得,在那個瘋狂的禮教遮蔽下的封建歲月,“人若活成鬼”遠比“鬼變成人”更可怕。或許順從,是抗爭無效後最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