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蛙第一年,淨賺41萬

專注三農,洞察商機!三農洞察致力於為您分享農業道路上的致富商機、實用技術、市場趨勢,關注我們,三農路上不迷路!

姓名:曾飛 

養殖品類:黑斑蛙 

養殖規模:440畝 

養殖地址:四川興文縣、富順縣  

養殖秘籍:考察前景,選好環境,永不放棄。

蛙肉近幾年成了餐桌上的熱門美食,但供應跟不上需求,隨著人工養殖的快速興起、養殖技術的日趨成熟,青蛙的畝產量普遍能達到1000-2000千克。

人工養蛙一舉兩得,既保護了生態平衡,又蘊藏著巨大的養殖商機。武漢正大的郭志文結合生產一線總結,養殖青蛙淨利潤可達2-3萬元/畝

養蛙第一年,淨賺41萬

養殖成本

飼料成本:10元/千克蛙

苗種:

種蛙自繁苗種成本:800元/畝左右(每畝投放種蛙20千克)

直接購買蛙卵養殖:5000元/畝(每畝投放蛙卵50塊)

塘租:1000元/畝

用藥:800元/畝

人工:1000元/畝

其他費用:200元/畝

以畝產1500千克成蛙計算,總成本為2.2-2.8萬元,那麼只需要市場成蛙收購價達到14元/千克就可以達到收支平衡

養蛙第一年,淨賺41萬

打工沒有歸屬感,回鄉創業養蛙

2016年8月份,曾飛原本在工地打工,每年還是能賺些錢的,但是他覺得在外面奮鬥,掙再多,生活再精彩,卻始終沒有歸屬感

聽同在工地打工的朋友說,現在人工養殖青蛙的前景非常好,於是滿懷熱情的曾飛9月份回到了家鄉。通過多方考察,最終發現時下新興的青蛙養殖業市場前景確實不錯

養蛙第一年,淨賺41萬

曾飛發現,妻子的家鄉——富順縣代寺鎮明星村的地勢、水質、溫度等各方面都很適合養殖青蛙,便毅然決定回到妻子的家鄉創業。

因為在工地闖蕩多年,曾飛沒有任何黑斑蛙養殖經驗,他首先去學習了養殖技術,2016年10月份承包29畝田地開始建塘,2017年3月份放苗。

養蛙第一年,淨賺41萬

養蛙第一年,淨賺41萬

2017年6月22日,曾飛開始售賣第一批青蛙,在四川成為了養蛙提前上市的第一人,除掉各項開支,2017年9個月的時間曾飛養殖青蛙的淨利潤達到了41萬元,更是成為了富順縣代寺鎮明星養殖戶,從最初的29畝養殖面積帶動發展到了320畝,打響了曾飛養殖創業的第一仗!

黑斑蛙長勢良好,眼光長遠的他,2018年在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大河苗族鄉自己又發展了120畝青蛙養殖基地

養蛙第一年,淨賺41萬

▲位於宜賓市興文縣大河苗族鄉的養殖基地

稻田養蛙是一門技術活

曾飛說,養黑斑蛙可是一門技術活,從卵到成蛙,需要科學的養殖技術和精心的照料。

黑斑蛙成蛙常棲息於稻田、池溏、湖澤、河濱、水溝,為了順應青蛙的習性,曾飛的基地全部採用的是稻蛙養殖模式。下田隨便抓了只黑斑蛙,發現個頭比市場上賣的青蛙還要大一圈。

養蛙第一年,淨賺41萬

小農評論:每個人的成功都是無法複製的,養殖青蛙賺大錢的案例固然很多,但也是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才得到的結果。新手養殖,一定要事先做好調研,學透技術,拒絕盲從!

養蛙第一年,淨賺41萬

1.食用青蛙高效養殖技術探究

2.32歲內江小夥曾飛,返鄉創業養殖致富,蝶變“青蛙王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