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民國四川軍閥劉湘,歷任川軍總司令、四川“剿匪”總司令、川康綏靖主任及四川省政府主席等職。

抗日戰爭時,劉湘任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帶病率領川軍奔赴抗日前線。在抗戰前線吐血病發,於1938年1月20日在漢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中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川軍抗戰死字旗

1888年7月1日,劉湘出生於大邑縣安仁鎮。大邑縣距成都六十公里,大邑安仁鎮距縣城十五公里。安仁鎮是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5月15日,劉湘於此出生。祖父劉公敬,曾中武舉。父親劉文剛,綽號劉剛子,經營販谷生意。家有水田四十餘畝。另還與劉文彩、劉全山兩戶合營水碾一座。母親樂氏,生三子,劉湘居長,次子劉元樹,三子劉謙益。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大邑縣安仁鎮

劉湘幼年,最開始在鄉間私塾讀書。1904年,劉湘考入大邑縣立高等小學堂。當時,正是八國聯軍入侵北京之後,清政府極端腐敗無能,中國面臨被列強瓜分的危局。清廷為了苟延殘喘,在有識之士的呼籲下,開始改革,廢除科舉制度,設立文武學堂,編練新軍。這時,一般讀書學生多起而投筆從戎。1902年四川開辦武備學堂時,大邑縣就有劉成勳、陳洪範、楊嘯谷、張成孝及王毅等五人考入。劉湘深受影響。1906年,陸軍弁目隊招生,不到十七歲的劉湘當即揹著父親趕到雅安應考,最後被錄取了。1907年4月,弁目隊學生因為待遇問題發生學潮,清政府就准許弁目隊學生報考四川陸軍講習所,劉湘又被收錄,接著在1908年農曆正月升入四川陸軍速成學堂,1909年夏畢業。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清朝新軍

劉湘性格內向,平日少露鋒芒,對學堂中長官言聽計從,對同學則非常願意虛心求教。此時,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成員,已經在四川陸軍講習所內進行革命活動,但是劉湘卻只知埋頭下操上課,從來不過問政治。劉湘喜歡唱軍歌,晚飯後集體遊戲時,常被推為領唱。因為下眼皮久病未愈,同學多戲呼之為“劉瞎子”。在當年,劉湘是一個並不為人注意的人物,同學中,只有劉炳勳和劉湘要好,放假期間經常約劉湘到家聚會。劉炳勳的父親是滿清八旗軍隊駐防成都的官員,對劉湘非常賞識,認為他今後必成大器,特地囑咐劉炳勳與之結為好友。劉湘家家境一般,也就溫飽而已,劉炳勳常常予以資助。後來,劉炳勳一直追隨劉湘,深得劉湘信賴,先後作過旅長及機關槍司令。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老成都街景

劉湘在速成學堂一畢業,即被分發到剛建成不久的新軍三十三混成協(旅)六十五標(標統周道剛)作見習官。因為他身材魁梧,體質健壯,使人一見就覺得這個青年軍官的風度不錯。劉湘貌呈憨厚,對人滿面笑容,做事又勤勤懇懇,執行命令一無違忤。這都是他以後一帆風順,扶搖直上的有利條件。

  劉湘作見習官期間,對連隊公私雜務都非常熱心。連隊隊官(連長)喜歡吃鱔魚,一次鱔魚剛買回,又復因公暫時外出,歸來見劉湘正代為剮剖,滿手是血,因此對劉湘大生好感。當時恰逢四川總督趙爾巽開辦講武堂,因此問劉湘願意深造不?劉答恐怕考不上。後經隊官給上級打報告獲得保送資格,1910年春,劉湘又進了講武堂。畢業後,仍回隊任原職。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紅燒鱔魚

1911年擴編成立十七鎮,劉湘調任六十八標第一營前隊排長。同年,保路同志會軍興,分路向成都進攻,劉湘被調派去與同志會軍作戰。後劉曾問其速成同學,後隊排長鮮英:“不知為啥要打仗?”可見劉湘當時是如何的不識時務。辛亥革命後,尹昌衡任四川都督,改原十七鎮為第一鎮。不久尹派該鎮第二標教練官張邦本為支隊長,率領第二營管帶楊森和第三營管帶黃佔春兩部到川北,歸時任川北宣撫使的張瀾節制。其時劉湘任張支隊的少校差官。

1912年初,度鎮改師,第一鎮又改為川軍第一師,周駿繼宋學皋任師長,調張邦本支隊歸還建制。楊森時住閬中,意在繼續依靠張瀾,抗不奉令。張邦本即派劉湘促楊歸隊,劉與該營督練官孫中華,隊官唐式遵、楊國楨等連成一氣,甩開楊森,將全營拖到資中。周駿即以張邦本為第二團團長,劉湘繼楊森為第二營營長,全團開駐瀘州。從此劉湘手中就有了一個營的武裝隊伍,為他後來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奠定了基礎。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劉湘

劉湘去世後,郭沫若作輓聯:“治蜀是韋皋以後一人,功高德懋,細謹不蠲,更覺良工心獨苦;徵倭出夔門而東千里,志決身殲,大星忽墜,長使英雄淚滿襟”。劉湘能當上四川省主席、川軍總司令,去世後被追認為“陸軍一級上將”,當然說明他在軍事上還是有一把刷子的。只是細究起來,劉湘治軍確實不算有方,因為他不僅自己迷信占卜、扶乩、風水,還聘請算命先生劉從雲“以神治軍”。這就像什麼商周時期,每次軍事行動都要請祭司燒燒龜甲,看看吉凶。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郭沫若

劉從雲是四川威遠縣人,幼年在鄉間讀了些舊書,從小不務正業,好吃懶做。長大成人後,劉從雲憑著三寸不爛之舌,當起了算命先生。由於劉從雲熟悉人情世故,善於察言觀色,說話模稜兩可,所以替人算的命、測的字,多少有點“準頭”,因而漸漸在川中有了點名氣。20世紀20年代,他在鄉間創設了非儒非道亦非佛的“一貫先天道”,廣收道徒萬餘人,幾乎網羅了全川的大小軍閥。1925年,劉湘也入會成了他的徒弟,經常聆聽劉從雲的教誨。或許是劉神仙扶的乩應了驗,卜的卦兌了現,獻的策收了效,劉湘對劉從雲畢恭畢敬,小到起居、酬酢、交往,大至行軍、打仗,都要向劉從雲問計。劉湘後來乾脆拜其為軍師,以至於當時重慶流傳“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當朝軍師劉從雲”的諺語。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算命先生

可是,劉從雲並未到此滿足,還伸手向劉湘要兵權,以自己數千貼心道徒為骨幹,自籌資金,組建了一支下轄3旅9團近2萬人的“神軍”(模範師)。劉從雲也就一個算命先生而已,詐唬那些錢多人傻的軍閥還算在行,可對於行軍打仗就一竅不通了。鬼迷心竅的劉湘哪管得了這些,依然將劉從雲當成寶,偏聽偏信。1932年初冬,劉湘聯合楊森、鄧錫侯、田頌堯等六個軍閥,對他的么叔劉文輝大打出手。劉文輝從一開始就被動挨打,兩個主力旅駐防的瀘州很快就被劉湘盯上了。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劉文輝全家福

是年11月上旬,劉湘動用了全軍,加上劉從雲的“神軍”一部,兵臨瀘州城下。在劉湘的要求下,由劉從雲扶乩定下攻城的黃道吉日。劉從雲用毛邊紙抄下11月的吉凶日子,排好了一張表,開始燒香唸咒,搖頭擺尾,捏指推算。少頃,劉從雲昂首凝望天際,雙手撫摸胸部,稍停片刻,轉頭附著劉湘耳朵,神道道地悄聲說道:“王憲(劉湘道號),據神的旨意,11月11日11時是大吉時刻,此日的五行和干支相合,加之21軍的吉數也與年、月、日、時相合。”隨後,他又深不可測地補充道:“這個日子裡有天福、月德、六合、青龍、天嶽、天德,都是好星,是黃道大吉之日。”據此,劉湘命令艦隊司令李逵率所部8艘艦艇,務必於晚上11時啟錨,以艦炮掩護陸軍攻打瀘州。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我是川軍》音樂劇劇照

李逵接到命令,頓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瀘州雖三面環水,然時近初冬,川江水淺,且暗礁甚多,白天航行,尚需小心翼翼,夜裡炮艦如何行動?李逵硬著頭皮向劉湘報告,請求改變行動時間。劉湘嚴厲地答道:“你只管執行命令,將軍艦按時起錨開抵城下。”軍令如山,李逵只得令艦隊如期升火起錨。果不其然,艦隊出發不久,指揮艦“嵯峨號”就觸了礁,艦上官兵險些藏身魚腹。劉湘出師不利,連攻20餘日,屍積如山,寸步未進。

笑面虎劉湘:做事勤勤懇懇終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騙子治軍成笑話

劉湘之墓

當時就有詩譏諷:“海陸空神,打不進瀘州城,氣死劉湘,羞煞從雲。”劉湘初戰不利,只得改強攻為利誘,花了大把銀子買來了守軍投降,保全了面子,也給劉神仙一個臺階下。僅僅過了一年,好了傷疤忘了疼的劉湘又帶上劉從雲,指揮部隊攻打川北的紅軍,結果巫術屢屢失靈,仗打得一敗塗地。自此,“神仙”就徹底從劉湘軍中銷聲匿跡了。(彭忠富/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