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民国四川军阀刘湘,历任川军总司令、四川“剿匪”总司令、川康绥靖主任及四川省政府主席等职。

抗日战争时,刘湘任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带病率领川军奔赴抗日前线。在抗战前线吐血病发,于1938年1月20日在汉口去世。死前他留有遗嘱:“抗战到底,始终不渝,即敌军一日不退中国境,川军则一日誓不还乡!”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川军抗战死字旗

1888年7月1日,刘湘出生于大邑县安仁镇。大邑县距成都六十公里,大邑安仁镇距县城十五公里。安仁镇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5月15日,刘湘于此出生。祖父刘公敬,曾中武举。父亲刘文刚,绰号刘刚子,经营贩谷生意。家有水田四十余亩。另还与刘文彩、刘全山两户合营水碾一座。母亲乐氏,生三子,刘湘居长,次子刘元树,三子刘谦益。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大邑县安仁镇

刘湘幼年,最开始在乡间私塾读书。1904年,刘湘考入大邑县立高等小学堂。当时,正是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之后,清政府极端腐败无能,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局。清廷为了苟延残喘,在有识之士的呼吁下,开始改革,废除科举制度,设立文武学堂,编练新军。这时,一般读书学生多起而投笔从戎。1902年四川开办武备学堂时,大邑县就有刘成勋、陈洪范、杨啸谷、张成孝及王毅等五人考入。刘湘深受影响。1906年,陆军弁目队招生,不到十七岁的刘湘当即背着父亲赶到雅安应考,最后被录取了。1907年4月,弁目队学生因为待遇问题发生学潮,清政府就准许弁目队学生报考四川陆军讲习所,刘湘又被收录,接着在1908年农历正月升入四川陆军速成学堂,1909年夏毕业。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清朝新军

刘湘性格内向,平日少露锋芒,对学堂中长官言听计从,对同学则非常愿意虚心求教。此时,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员,已经在四川陆军讲习所内进行革命活动,但是刘湘却只知埋头下操上课,从来不过问政治。刘湘喜欢唱军歌,晚饭后集体游戏时,常被推为领唱。因为下眼皮久病未愈,同学多戏呼之为“刘瞎子”。在当年,刘湘是一个并不为人注意的人物,同学中,只有刘炳勋和刘湘要好,放假期间经常约刘湘到家聚会。刘炳勋的父亲是满清八旗军队驻防成都的官员,对刘湘非常赏识,认为他今后必成大器,特地嘱咐刘炳勋与之结为好友。刘湘家家境一般,也就温饱而已,刘炳勋常常予以资助。后来,刘炳勋一直追随刘湘,深得刘湘信赖,先后作过旅长及机关枪司令。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老成都街景

刘湘在速成学堂一毕业,即被分发到刚建成不久的新军三十三混成协(旅)六十五标(标统周道刚)作见习官。因为他身材魁梧,体质健壮,使人一见就觉得这个青年军官的风度不错。刘湘貌呈憨厚,对人满面笑容,做事又勤勤恳恳,执行命令一无违忤。这都是他以后一帆风顺,扶摇直上的有利条件。

  刘湘作见习官期间,对连队公私杂务都非常热心。连队队官(连长)喜欢吃鳝鱼,一次鳝鱼刚买回,又复因公暂时外出,归来见刘湘正代为剐剖,满手是血,因此对刘湘大生好感。当时恰逢四川总督赵尔巽开办讲武堂,因此问刘湘愿意深造不?刘答恐怕考不上。后经队官给上级打报告获得保送资格,1910年春,刘湘又进了讲武堂。毕业后,仍回队任原职。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红烧鳝鱼

1911年扩编成立十七镇,刘湘调任六十八标第一营前队排长。同年,保路同志会军兴,分路向成都进攻,刘湘被调派去与同志会军作战。后刘曾问其速成同学,后队排长鲜英:“不知为啥要打仗?”可见刘湘当时是如何的不识时务。辛亥革命后,尹昌衡任四川都督,改原十七镇为第一镇。不久尹派该镇第二标教练官张邦本为支队长,率领第二营管带杨森和第三营管带黄占春两部到川北,归时任川北宣抚使的张澜节制。其时刘湘任张支队的少校差官。

1912年初,度镇改师,第一镇又改为川军第一师,周骏继宋学皋任师长,调张邦本支队归还建制。杨森时住阆中,意在继续依靠张澜,抗不奉令。张邦本即派刘湘促杨归队,刘与该营督练官孙中华,队官唐式遵、杨国桢等连成一气,甩开杨森,将全营拖到资中。周骏即以张邦本为第二团团长,刘湘继杨森为第二营营长,全团开驻泸州。从此刘湘手中就有了一个营的武装队伍,为他后来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奠定了基础。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刘湘

刘湘去世后,郭沫若作挽联:“治蜀是韦皋以后一人,功高德懋,细谨不蠲,更觉良工心独苦;征倭出夔门而东千里,志决身歼,大星忽坠,长使英雄泪满襟”。刘湘能当上四川省主席、川军总司令,去世后被追认为“陆军一级上将”,当然说明他在军事上还是有一把刷子的。只是细究起来,刘湘治军确实不算有方,因为他不仅自己迷信占卜、扶乩、风水,还聘请算命先生刘从云“以神治军”。这就像什么商周时期,每次军事行动都要请祭司烧烧龟甲,看看吉凶。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郭沫若

刘从云是四川威远县人,幼年在乡间读了些旧书,从小不务正业,好吃懒做。长大成人后,刘从云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当起了算命先生。由于刘从云熟悉人情世故,善于察言观色,说话模棱两可,所以替人算的命、测的字,多少有点“准头”,因而渐渐在川中有了点名气。20世纪20年代,他在乡间创设了非儒非道亦非佛的“一贯先天道”,广收道徒万余人,几乎网罗了全川的大小军阀。1925年,刘湘也入会成了他的徒弟,经常聆听刘从云的教诲。或许是刘神仙扶的乩应了验,卜的卦兑了现,献的策收了效,刘湘对刘从云毕恭毕敬,小到起居、酬酢、交往,大至行军、打仗,都要向刘从云问计。刘湘后来干脆拜其为军师,以至于当时重庆流传“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当朝军师刘从云”的谚语。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算命先生

可是,刘从云并未到此满足,还伸手向刘湘要兵权,以自己数千贴心道徒为骨干,自筹资金,组建了一支下辖3旅9团近2万人的“神军”(模范师)。刘从云也就一个算命先生而已,诈唬那些钱多人傻的军阀还算在行,可对于行军打仗就一窍不通了。鬼迷心窍的刘湘哪管得了这些,依然将刘从云当成宝,偏听偏信。1932年初冬,刘湘联合杨森、邓锡侯、田颂尧等六个军阀,对他的幺叔刘文辉大打出手。刘文辉从一开始就被动挨打,两个主力旅驻防的泸州很快就被刘湘盯上了。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刘文辉全家福

是年11月上旬,刘湘动用了全军,加上刘从云的“神军”一部,兵临泸州城下。在刘湘的要求下,由刘从云扶乩定下攻城的黄道吉日。刘从云用毛边纸抄下11月的吉凶日子,排好了一张表,开始烧香念咒,摇头摆尾,捏指推算。少顷,刘从云昂首凝望天际,双手抚摸胸部,稍停片刻,转头附着刘湘耳朵,神道道地悄声说道:“王宪(刘湘道号),据神的旨意,11月11日11时是大吉时刻,此日的五行和干支相合,加之21军的吉数也与年、月、日、时相合。”随后,他又深不可测地补充道:“这个日子里有天福、月德、六合、青龙、天岳、天德,都是好星,是黄道大吉之日。”据此,刘湘命令舰队司令李逵率所部8艘舰艇,务必于晚上11时启锚,以舰炮掩护陆军攻打泸州。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我是川军》音乐剧剧照

李逵接到命令,顿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泸州虽三面环水,然时近初冬,川江水浅,且暗礁甚多,白天航行,尚需小心翼翼,夜里炮舰如何行动?李逵硬着头皮向刘湘报告,请求改变行动时间。刘湘严厉地答道:“你只管执行命令,将军舰按时起锚开抵城下。”军令如山,李逵只得令舰队如期升火起锚。果不其然,舰队出发不久,指挥舰“嵯峨号”就触了礁,舰上官兵险些藏身鱼腹。刘湘出师不利,连攻20余日,尸积如山,寸步未进。

笑面虎刘湘:做事勤勤恳恳终成四川王,迷信江湖骗子治军成笑话

刘湘之墓

当时就有诗讥讽:“海陆空神,打不进泸州城,气死刘湘,羞煞从云。”刘湘初战不利,只得改强攻为利诱,花了大把银子买来了守军投降,保全了面子,也给刘神仙一个台阶下。仅仅过了一年,好了伤疤忘了疼的刘湘又带上刘从云,指挥部队攻打川北的红军,结果巫术屡屡失灵,仗打得一败涂地。自此,“神仙”就彻底从刘湘军中销声匿迹了。(彭忠富/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