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建議”泰拳手練核心?


在前幾期發出的文章格鬥運動員S&C訓練計劃(泰拳篇)中,有位粉絲留言質疑訓練計劃中的核心訓練似乎有點少......


那麼到底少不少呢?多大的訓練量又算合適呢?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泰拳手應該怎樣練核心?


為什麼“不建議”泰拳手練核心?


對於大部分的泰拳愛好者來說,一般會糾結於兩個問題:


1. 我想擁有一身“搓衣板”一樣的腹肌,如何訓練才能讓我的腹肌看起來更大、更美觀?


2. 核心對於泰拳這項運動來說極為重要,所以當我們在做功能性訓練時,是否需要對核心部分再進行專門的補充訓練?


下面,讓我們逐一來分析以上兩個問題。


在理清“腹肌”與“泰拳訓練”之間的關係之前,我們需要明確自己訓練泰拳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競技、防身還是減肥?


如果你更多的關注點在於如何打造優美的形體,追求那種分離度超高、“鼓起來”的腹肌,那麼很可惜,泰拳不是你的首選運動。


作為一名泰拳手,“如何讓自己的身材更加好看”不應該是我們首要關注的點,所有的泰拳功能性訓練都是奔著一個目標去的——實戰表現,也就是如何才能變得更能打?


但這並不是說泰拳的功能性訓練就對塑形增肌一無是處,你可能會發現大部分的專業泰拳手,他們也在做著同樣的訓練,但是依然能夠獲得那種你想要的“魔鬼身材”。


為什麼“不建議”泰拳手練核心?


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想要獲得線條分明的腹肌,最重要的是降低體脂率。


專業的泰拳運動員每天都在進行著高強度的訓練(不包含休息日),而且為了應對比賽必須將體重保持在一定的區間內,需要嚴格控制自己的飲食。


因此,除了重量級的選手外,大部分的泰拳運動員都保持著線條分明的腹肌。


為什麼“不建議”泰拳手練核心?


其次,所有的功能性訓練都會用到核心。


是的,你沒有聽錯,前文中我們提到的所有功能性訓練,對於穩定核心肌群都有所幫助。


深蹲、硬拉、站立推舉……那些看似是在鍛鍊大肌群的訓練,同樣也在鍛鍊著你的核心肌肉。


健美運動員有時會為了特定部位肌肉的雕刻而強調目標肌肉孤立發力,但是對於泰拳運動員來說,我們更需要的是全身肌肉(包括核心在內)整體發力的訓練,這樣也更加符合泰拳的實戰,有助於直接提升泰拳手在實戰中的表現。


同時也別忘了,泰拳手每天重複上百遍的訓練內容——拳腿肘膝,其中沒有一樣不在鍛鍊著泰拳手的核心肌肉。


為什麼“不建議”泰拳手練核心?


所以,泰拳手是為了肌肉功能而訓練,他們追求的是核心的力量和爆發力,而不僅僅是肌肉外表而已。肌肉外表僅僅是功能性訓練的副產物,會跟隨著肌肉功能的完善而逐漸完善,但永遠都不是首位的。


(這還真有點“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意思......)


綜上所述,核心肌群對於泰拳手來說至關重要,但是泰拳手更加註重的是核心肌肉的力量和爆發力,而不僅僅是外表。泰拳手需要進行核心訓練,但是不建議耗費大塊兒時間專門進行針對核心的訓練。


黑帶在前幾期文章中提到的“死蟲訓練”、“T槓轉體”、“龍旗”等等都是很好的適合穿插在功能性訓練當中的核心組(之前文章中有詳細講解),以此來取代傳統的需要大量重複且對脊柱有風險的“仰臥起坐”,“扔藥球”亦是鍛鍊核心爆發力的絕佳訓練方式。


為什麼“不建議”泰拳手練核心?

龍旗


為什麼“不建議”泰拳手練核心?

T槓直臂轉體


為什麼“不建議”泰拳手練核心?

死蟲訓練


想要擁有腹肌,更多地取決於你在“廚房”,而不是“健身房”裡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