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長三角三大副中心,合肥比南京、杭州究竟差距在哪裡?

去年八月,《合肥日報》頭版刊髮長篇報道《東風吹來 借力起飛——比肩寧杭,合肥唯有奮起直追》,談到了同為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合肥對比南京杭州的差距。

  眾所周知,合肥與杭州由於歷史和起點原因,發展階段並不處於同一水平線上。而長三角世界級副中心城市的同等定位,又迫使三者站在了同一個競技層面。

  不過,合肥市主動找差距的做法,實在讓我們心生欽佩。今天,我們先來看看合肥與杭州的差距。

  城市對比,數據是最直接的證據。我們選取了以下有代表性的8個方面來對比合肥和杭州。由於19年很多數據還沒有出全,我們暫且採用2018年的老數據,請多見諒海涵。

  1、產業結構

  把握一座城市的經濟脈搏,可從其最大的支撐力——產業說起。

  一般來說,第一(農業)、第二(工業和建築業)、第三產業(服務業)的比重,反映了城市經濟的發展階段,三產佔比越大,城市越發達,發展越成熟。

  合肥:2018年,合肥第一產業增加值277.5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612.2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933.0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3.5:46.2:50.3。

  杭州:2018年,杭州第一產業增加值30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457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863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3:33.8:63.9。

  結果高下立判,合肥發展階段落後於杭州。合肥尚處於工業化中後期階段,而杭州已進入後工業化階段。

  

同為長三角三大副中心,合肥比南京、杭州究竟差距在哪裡?

  來看另一組數據:去年杭州的阿里巴巴年收入超過了3700億元,反觀合肥,還沒有1家營收超千億元的企業、規模超2000億元的產業;而2019年中國獨角獸報告顯示,在全國161家獨角獸企業中,長三角5個城市擁有57家,杭州有16家,而合肥僅僅1家。

  合肥除平板顯示、光伏新能源等相關產業在國內甚至全球領先外,像京東方這樣的帶動性強的企業少,產業鏈不長,這些都是導致產業集群競爭力弱、經濟體量提升還不夠的原因。

  2、GDP情況

  國人對GDP這三個字母的熟悉程度,絕對高於任何一個英語母語國家。

  說經濟,當然離不開這個指標。

  合肥:2018年全年,合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822億元,很遺憾未能突破8000億大關。

  杭州:2018年全年,杭州全年地區生產總值13509億元,比上年增長6.7%。

  

同為長三角三大副中心,合肥比南京、杭州究竟差距在哪裡?

  雖說合肥去年GDP總量不及杭州的六成,但在2009年—2018年這10年間,合肥的GDP年平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17.85%,增長速度遠高於杭州。

  3、常住人口

  人才是城市發展的核心。城市與經濟學學者都驗證了這一點。

  合肥: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808.7萬人,比上年增加12.2萬人。人口出生率13.2‰;自然增長率8.79‰。

  杭州:2018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80.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3.8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1.3‰,自然增長率為6.2‰。

  從人口層面來看,兩個城市常住人口均未破千萬,杭州比合肥高出一百多萬。合肥要趕上杭州,壓力不小。一方面,合肥流入人口主要來自、郊縣省內。

  而杭州流入人口很多來自省外。據統計,杭州近三年來,人口淨流入排名均為全國第一。並且2019年杭州有進一步降低了人口落戶的門檻,力度遠大於合肥。

  4、財政收入

  財政收入是城市規劃付諸實施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經濟基礎,有錢了才好辦事,才能去建設。

  同時,財力的增加為經濟發展、改善民生、應對各種風險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合肥:2018年,合肥全年財政收入1378.33億元,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12.49億元,增長8.6%。

  杭州:2018年,杭州全年財政總收入3457.5億元,同比增長14.5%;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825.1億元,同比增長12.5%。

  和GDP總量一樣,合肥與杭州財政收入的差距也很大,未及五成。除了特色鮮明的數字經濟,杭州房地產市場相對活躍,是推高財政收入一大原因。去年,杭州賣地收入2434億,全國第一。

  5、科教

  科教方面,合肥無疑對於杭州是有很大優勢的。

  截至2018年底,合肥全市高等院校60所,其中普通高校50所。而杭州普通高等學校為40所。

  合肥擁有中科大、合工大、安大三所985、211高校,相比較而言,杭州就只有浙大一所獨苗,教育方面稍稍拖了後腿。

  

同為長三角三大副中心,合肥比南京、杭州究竟差距在哪裡?

  2018年,合肥全市有院士工作站47個;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210個,其中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17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9個,其中國家級(含分中心)7個;省級以上工程研究中心66個,其中國家級15個;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22個,其中國家級46個。省級以上創新型(試點)企業218個,其中國家級14個……

  創新,一直都是合肥最亮眼的招牌。

  6、商業

  商業方面,我們來看看兩份權威的報告。

  根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發佈的《2018年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合肥商業魅力指數 43.35,而杭州商業魅力指數87.3。

  在福布斯中國推出的“2018年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排行榜”中,合肥綜合得分0.39305,杭州綜合得分0.47795。

  

同為長三角三大副中心,合肥比南京、杭州究竟差距在哪裡?

  似乎大家都覺得合肥的商業綜合體過於飽和,實則和杭州的差距很大。萬象城、萬達廣場都有,為什麼差那麼遠?最主要還是因為合肥的商業不成氣候。

  

同為長三角三大副中心,合肥比南京、杭州究竟差距在哪裡?

  杭州連接成片的武林廣場與新興西湖湖濱商圈,和錢江新城一起,形成了杭州實力最強的核心商業片區。其核心商圈實力,得排在新一線城市首位了。

  7、文旅

  無可否認,杭州的歷史要比合肥厚重很多。

  

同為長三角三大副中心,合肥比南京、杭州究竟差距在哪裡?

  截至2018年年末,合肥全市有文化館10個,博物館35個,公共圖書館8個。若簡單粗暴地對比起來,杭州有文化館14個,博物館、紀念館91個,公共圖書館15個。

  再來看看旅遊方面:

  2018年,合肥全年國內遊客1.28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721.62億元。年末全市有星級賓館54家,其中五星級11家、四星級19家;A級及以上旅遊景點(區)59處,其中5A僅有一個。至年末合肥新橋機場旅客吞吐量1111.06萬人次。

  

同為長三角三大副中心,合肥比南京、杭州究竟差距在哪裡?

  2018年,杭州全年旅遊總收入3589.1億元。旅遊總人數18403.4萬人次。星級賓館145家,其中五星級23家。A級景區109個,其中5A級3個。至年末蕭山國際機場航空客運吞吐量達3824萬人次。

  就博物館、紀念館來言,杭州確實很多,有跟歷史相關的,有跟文化相關的,也有跟名人相關的,還有各種專業性的博物館……景就更無需多言了。

  8、房價收入比

  先解釋一下房價收入比:房價收入比=地區房屋總價/地區家庭年收入。房價收入比能簡單反映一個地區的房價與收入的情況,衡量當前地區的收入水平以及房價水平,較正常的比值一般在8左右。

  

同為長三角三大副中心,合肥比南京、杭州究竟差距在哪裡?

  在諸葛找房的2019房價收入比數據報告中,合肥排名第24位,指數13.76。這意味著,合肥人按平均收入算,不吃不喝約14年才能買下一套房。

  而杭州排名第7位,指數19.63,需要約20年才能買一套房。

  在中部省會城市中,合肥的房價收入比的確相對較高,不過和杭州相比,合肥的基本面還是更健康的。

  所以合肥人不要天天叫房價高了,杭州人比大家更痛苦。

  結語

  拋開復雜的數據,再來說1個極小的生活細節。

  杭州最令人稱道的“禮讓行人”。在杭州,即便是右轉車輛,即便是行人闖燈,杭州公交車輛甚至其他車輛都會止步讓行,城市好感度很高。不過,合肥目前也在大力實行。

  合肥與之相比,確實在城市能級、發展水平上還有較大差距。

  不過,數據之間的距離,正是合肥巨大的提升空間。

  特別難得的是,合肥正視與杭州、南京的差距,主動找差距的勇氣尤為難得。城淑相信未來比肩寧杭,合肥有底氣也有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