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麗:她是幼兒園逃學熊孩子,是UFC世界冠軍,更是人生的榜樣

今天一大早,我就被“張偉麗奪得UFC世界冠軍”的新聞刷屏了。在疫情肆虐,國人備受疫情煎熬的日子裡,張偉麗用熱血沸騰了全國人民,也證明了夢想和女性的力量。

張偉麗:她是幼兒園逃學熊孩子,是UFC世界冠軍,更是人生的榜樣

1個多月前,對手喬安娜在INS上發佈了一張自己臉上P上防毒面具的圖片,來暗諷中國的疫情。

張偉麗:她是幼兒園逃學熊孩子,是UFC世界冠軍,更是人生的榜樣

生性倔強的張偉麗迅速回應:

拿悲劇開玩笑,會彰顯一個人的品性。

有多少人民生命垂危,這裡麵包括誰的父親、母親和孩子。

你想讓我怎樣可以直說,但請不要拿這裡發生的事開玩笑。

我希望你在3月7號之前保持健康,到時候見。

而原本可以因為疫情退賽的她更是立即輾轉泰國、阿布扎比,隔離14天后,飛往美國拉斯維加斯參加比賽。

在賽前的發佈會上,喬安娜更是狂妄自大地嘲弄張偉麗:你別惹波蘭這個國家,每個人都清楚,我會在比賽中打爆你,你這是第一次碰到像我這麼厲害的對手。

張偉麗只是淡淡地回應:shut up,但是囂張的喬安娜仍然語出狂言:你的詞彙量這麼可憐嗎?我會讓你知道,你其實就像一個小女孩,我將在比賽中征服你。

而沉默的張偉麗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再次奪得UFC世界冠軍,如同她自己所說:

這場比賽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我想用這場勝利來給大家鼓氣,來給戰鬥在一線的這些醫護人員,還有警察們鼓氣。因為我也是戰勝了很多挫折和困難,如果我可以拿下比賽,我相信我可以鼓勵很多人。

而她也真的做到了,儘管她在賽前也沒有信心可以擊敗喬安娜,但是她相信自己,依然克服重重困難,站在冠軍臺上。

張偉麗:她是幼兒園逃學熊孩子,是UFC世界冠軍,更是人生的榜樣

而張偉麗今天的成功,在Daisy看來離不開她對自己的相信樂觀、家人的支持和她對夢想的追求。

一、相信,讓夢想成為可能

心理學上有一個“自證預言”的理論,是由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金·莫頓提出社會心理學現象。所謂自證預言,指的是人們先入為主的判斷,無論正確與否,都將或多或少地影響人們的行為,以至於這個判斷最後成功。

而張偉麗幼兒園越獄,6歲習武,14歲奪冠,17歲去北漂,可謂一直在折騰,一直在不走尋常路。但是她一直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在她小時候,她就在日記本寫道:我覺得我和別人不一樣,我會成功的。

張偉麗:她是幼兒園逃學熊孩子,是UFC世界冠軍,更是人生的榜樣

而她也一直守著這個夢想,不斷拼搏,即便遍體鱗傷,她也甘之如飴地堅持著。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站在了世界冠軍舞臺上。

不是因為可能才相信,而是因為相信才有了可能。

儘管社會對女性從事武術有偏見,儘管她的親戚朋友覺得從事武術太暴力,覺得女孩就應該結婚生子,不應該另類。可是,她用自己的堅持和自信證明了質疑。如同姚晨所說:公主的定義是:為熱愛而戰,為自己而戰。

張偉麗:她是幼兒園逃學熊孩子,是UFC世界冠軍,更是人生的榜樣


因為相信,所以努力;因為努力,所以成功。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相信孩子,給予孩子相信的力量。在孩子想要放棄時,鼓勵她再嘗試一下;在孩子因為外在的批評和指責而心灰意冷時,做孩子的肩膀,鼓勵孩子,讓她在追夢的路上綻放光彩。

二、媽媽無條件的愛和支持,撐起了另類的女孩

出生於尚武之地邯鄲的張偉麗,父母都是煤礦工人,家境貧寒並沒有阻止媽媽對她的愛和關懷。

4歲在被父母送到幼兒園後,因為不喜歡牢籠般的幼兒園,想出去玩,每次到幼兒園都故意大哭大鬧,甚至有一天,小小年紀的她越獄成功。

張偉麗:她是幼兒園逃學熊孩子,是UFC世界冠軍,更是人生的榜樣

原來,她在去幼兒園廁所時候,發現開著的窗戶旁邊有竹子。於是,她一隻腳蹬著柱子,另一隻腳撐著牆,一點一點挪到了窗戶邊上。爬上窗戶後,她看到窗戶邊的那棵樹不近,深吸一口氣後,她縱身一跳,順利抓住了那棵樹然後滑下來,逃回家。

被鄰居形容她有多動症的張偉麗,就用不一樣詮釋著自己,也不困於女孩需要穩重、安靜的定義。

這時候,她的父母沒有因為張偉麗的另類而逼迫她繼續上學,而是遵循她的意願,把她送進了武術老師身邊習武。6歲,跟著武術老師習武,在越來越強烈的武俠夢想中,她渴望去武術學校進修。

儘管家境貧寒,但是媽媽依然資助她,12歲的時候,她終於一嘗夙願進入武校進修。在武校,新生被老生欺負是家常便飯,但倔強的張偉麗硬是把師兄師姐的歷練當成了精進的途徑。僅僅7個月,她就把他們都反殺過去,從菜鳥變成了武校翹楚。

如同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從被鄙視的底層躍上了人生巔峰。

14歲,也就是進入武校2年後,她獲得了人生第一個冠軍-散打冠軍,夢想之路剛剛鋪展開來。卻不曾想,因為腰部受傷和身體原因,她不得不告別賽臺。

在家人害怕她會身體吃不消,為她聯繫了美容美髮學校時,她拒絕了家人的好意,仍然執著地追求自己的武俠夢想。

儘管媽媽也很擔心她,不想她從事武術,但是面對女兒對夢想的堅定和追求,她的媽媽仍然為她打包了行李,並告訴她:

“去北京吧。城市大,離家也算近,先去闖闖看看。”

這一闖,就是艱辛的北漂路。她做過保安、前臺、銷售員……可也闖出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中國首位UFC世界冠軍。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價值和長處,如果我們只盯著別人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孩子的長處,就會恨鐵不成鋼,讓孩子在批評指責中失去了自信和爆發力。

而張偉麗能夠站在世界舞臺上,成為中國首位UFC冠軍就在於媽媽的無條件的愛和支持,讓她敢於走在武術的夢想路上,成就自我。

三、成功就是擴大可能,讓自己無所不能

帥健翔老師在《優勢成長》書中講道:沒有憑空而來的機會,也沒有毫無緣由的痛失機會。是不是機會,得看你有沒有做好準備。

從小好動的張偉麗,只是因為一直在追求武術的夢想,所以才有了23歲看到UFC世界格鬥比賽,才有了中國首位UFC世界冠軍。

在大多數認為女孩子就應該安安分分地上學工作、結婚生子時,她選擇了自己的興趣-武術,並且不斷堅持著。在因為腰病被中斷武術夢想後,她來到了北京,開始了追夢之路。

每天上班下班的空檔,張偉麗都堅持著跑步和力量訓練。在健身房上班時,她晚上10點下班,早上六點起床,就來到健身房練習柔術……

她就是一直堅持著,儘管前路漫漫,她沒有學歷,只有武術的特長,她也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可是她仍然刻苦訓練,無論是技巧還是格擋都在不停地千錘百煉。

23歲時,她無意中看到了女子UFC比賽,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愛上了UFC比賽,也迷戀上了女子格鬥的“暴力美”,更是在微博上寫下了:

只要我不放棄,總有一天,我會站在UFC的擂臺上。

而她也用6年的時間,成功地站在了世界最頂級的綜合格鬥UFC的舞臺。更在2019年8月13日,她用42秒完爆世界排名第一的傑西卡·安德拉德,獲得世界冠軍金腰帶,成為UFC中國首位冠軍。

世界最頂級的綜合格鬥比賽一直存在著,如果沒有張偉麗腰傷退役散打比賽,沒有張偉麗對夢想的堅定和無時無刻地準備,就沒有她對UFC的挑戰,也就沒有今天的張偉麗。就沒有她昨天在UFC冠軍臺上厚重而又鏗鏘的話語:

我來自中國,我叫張偉麗,請記住我。

每一次成功,都是人生的經驗和結果的累加。

張偉麗用對自己的逼迫和狠心鑄就了格鬥的經驗,無論是年少時武術老師的指導,還是武校的進修,亦或是北漂路上的日復一日的苦練,才有了UFC的夢想,才有了昨天的全世界矚目的機會。

每一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都有自己的芬芳。如果我們父母沒有看到孩子的興趣和夢想,用我們的追求來扼殺孩子的天賦,那孩子就會失去飛翔的能力。

如同《零零後》紀錄片中的小男孩池亦洋,原本是令人頭疼的孩子王,打孩子,打老師,在被老師家長投訴時,院長李躍兒看見了孩子的長處,認為他給孩子們樹立了男性榜樣……從而不斷地看到他的優點,改變了他的一生。

張偉麗:她是幼兒園逃學熊孩子,是UFC世界冠軍,更是人生的榜樣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關鍵是我們有沒有看見和理解。世界上沒有另類的孩子,只有另類的眼光。當我們看見孩子,鼓勵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興趣時,孩子就會勇敢地向外探索,堅守自己的夢想。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看見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長處,鼓勵他們,哪怕孩子逃學調皮,哪怕孩子惹是生非,哪怕孩子頑劣異常,去找找孩子的天賦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