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内驱力,让孩子“我想学”?

青青藤教育


1.学习目的。是最重要的,也是家长最不重视的。很多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书,有些说:妈妈叫我读,老师叫我读。爸爸说:不读书就需要去种田等等。家长在家,就好好写作业,不在就不写,看动画片玩游戏或者乱写。 所以 都不是为自己读书,这样能读好书吗?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目标,或者问他长大打算干什么,好好读书是达到目标的必经之路。

要让他明白为什么读书?目的很重要。

台湾一个著名作家在一本书里给儿子写到: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要你跟别人比成绩。

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成就感和尊严,能给你带来快乐,在未来有说“不”的自由。

可能对孩子有点深奥。简单地说就是:我要你好好读书,不是为了比成绩,你读好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假如没读好,很多事情不会做,做不来,,选择性会比较少,可能只能做你不喜欢的工作。

孩子就会明白:读书是为了以后能过得更好。明白了目的性,接下来帮孩子做一些计划。比如年度计划,月度计划,每天的作息时间等,可以细化到每日的计划的各个方面,计划的原则需要符合身心发展规律。比如你让4岁孩子去学钢琴,学珠心算那就不对了。有了目标有了计划,才有实施的方向。

读书学习是相对比较辛苦的事情。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苦的事情谁愿意去做,想办法把读书变成快乐的事情,把读书变成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培养学习兴趣

其实读书越好的人学习越轻松,因为喜欢学习,吸收得快。

如何培养学习兴趣呢。有些放任型的家庭。一到孩子读书的时候连哄带骗 不喜欢也要读,一旦孩子厌学,想纠正就太难了。最好在开始上学就培养兴趣。比如创造一些游戏,在玩中学是最好的,也可以生活化学习,让学习应用于生活。很多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都是很好的学习方式,生活本来就充满了知识,让孩子更加明白知识的重要性。

还有一个习惯性学习。习惯是潜意识的,就像每天刷牙洗脸一样。潜意识在支配,不会觉得辛苦,因为形成习惯了,不用思考,不会矛盾,因为习惯成自然了。变得很轻松。良好的习惯是一生的财富。但是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培养一个习惯需要21次不间断的重复,有些需要更多。


高中数学史老师


我读书的时候,曾有一位极度自律的学霸同学,每天几点学英语,几点做数学,什么时间读课外书,什么时间看新闻,安排得妥妥的,雷打不动的坚持贯穿了整个中学生涯,最后,如愿考入北大。

这种学习内驱力特别强的孩子,我们叫他们“别人家的孩子”。因为,轮到我们自己的孩子,画风往往是这样的:

“妈妈,我就看一会儿,就一会儿,看了这集我就去写作业。”
“妈妈,等我吃了这个苹果再读英语行吗?”
“妈妈,数学好难啊!我真的不想学。”

拖拖拉拉、厌倦学习,即使被强迫按在桌子前学习,也提不起精神,进入不了状态。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不管怎么说,学习本质上就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让一个青春好动的孩子能踏踏实实坐在桌子跟前好好学习,的确是挺痛苦的。所以,让孩子找到学习的内驱力,关键就是:让孩子找到学习的乐趣。


第一步,作为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丰富学习的形式。

对于英语,通过看英文动画片、英文电影来学习,效果肯定比看着书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得学有意思;对于生物,到田间地头、野生动物园走走看看,肯定比光看书记住得多。总之,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有趣起来,是让孩子沉入学习的第一步。


第二步,当没有那么多的内容可以有趣到让孩子“沉迷学习不能自拔”。那如何让孩子静下心来学习那些枯燥的内容呢?家长可以提升孩子的成就感。

1.采用阶段性奖励的方式。比如,家长可以做一个学习自律表,每完成一个任务获得一颗小星星,累积获得多少颗星星可以获得一次小奖励,比如一个小玩具,或者多看一集动画片等等。

2.可以让孩子当小老师,父母当学生,让孩子通过讲课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1946年,美国学者、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它用数字形式形象显示了: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还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

我们最常用的,就是第一种学习方式,老师讲学生听,学习效果只有5%。接下来依次是阅读、听与看、示范,分别能达到10%、20%、30%。

但是,当我们看看再金字塔底座的学习方式,就是教给别人,或者立即应用,两周后能记住90%的内容。可见,让孩子当小老师教父母,是最有效也是最能让孩子获得学习成就感的方式。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家长要起到榜样的作用。

当孩子在书房写作业的时候,如果父母在看电视、看手机,难免会让孩子觉得不服气,“凭什么你们可以娱乐,而我只能在这里写这些枯燥的作业。”但是不看电视、不看手机根本不够,父母也要做一个爱学习的榜样。大凡爱学习的家长,孩子也总是有很强的学习内驱力。

总之,让孩子产生学习内驱力,让孩子真正的爱上学习,还是有许多方法可循的。


皮皮聊育儿


这个问题其实是困扰家长的老大难题!

让孩子变为我想学,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律。

我想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抛砖引玉。

我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老师眼中的后进生。

家长心中那个付不起的阿斗。虽然不至于排名倒数,但当时只要不进倒数十名内,就是我那学期最欣慰的事情了。

但我在初中到高中,有两次转折点。

一次实在初中的初三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我数学突然考了90,那次那个数学老师走到我旁边捏着我耳朵问我是不是做过那份试卷。但我确实没有。自那次后,好像有啥在推动我,我上课特别专注,第二次考了98,那数学老师还是不相信,第三次考试让我直接坐到讲台上做试卷,他就在旁边盯着我,结果我考了100,还做出了一道附加题。之后数学老师对我不得不另眼相看,我数学单科成绩不知道咋滴,就一直排名1、2。

初中凭借数学的丁点优势,我顺利考到了普通高中的重点班。在高中又出现一次神奇的事情,就是我的政治,第一次考试就考了个年级第一,接着我上政治课非常专注,而且开始用类似现在说的思维导图的方法整理政治的知识。这政治在高考上,我成绩是全市排名第二。

这个我自己逆袭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其实智力啥的都是浮云!根本不是这样。我每次和别人谈起来,我都很自豪。但反思这个过程,我认为最关键的是:

1、我能学会!而且比别人都好!突然的考好,让我自己肯定自己,所以自那以后,我做题学习很自觉,虽然偏科,但我自信满满。

2、老师和家长对我的肯定!我成绩不好的时候,我前后两个人隔空讲话,班主任竟然要我罚站,原因是那两讲话,没有我,将不起来!自从我成绩突然变好,老师对我课堂提问增加,关注增加,家长对我那是一个佩服,直接是360度反转。

所以,我总结,让小孩变为“我想学”的关键是:

让孩子学会了,作对了,自信心提高了。

  1. 怎么做呢,在我毕业后,我一直从事教育培训,我重新梳理了初中和高中的知识,其实我发现,如果仅是为了考试,真的没那么难。基本思路是,把考点总结出来,针对考点反复做题,固话思维。固话到一看同类题目,就能找到解题关键点,然后能快速解题。这种训练,虽然不适合目前学校提倡的素质教育,但确实能快速提高成绩。有好的成绩,内心自己有了肯定,才有可能产生学习兴趣,才会专注听课。这是人的最基本心理活动,如果做一件事情,屡试屡败,有多少人能坚持。人的大脑都上是很能上拒绝困难的。
  2.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关键点是父母的支持。有一个这样的故事,说是一个孩子成绩很差,妈妈被老师叫去训话。那天晚上孩子很怕,妈妈回来肯定会责骂。结果妈妈回来后告诉孩子,“老师说你很棒,但还有进步空间,如果您能更认真更勤奋,那就更好了”。之后孩子是很努力,但成绩也不见得一飞冲天,但每次妈妈给老师训话回来,都是这样鼓励的,最后这个孩子考上了名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作为父母对孩子的鼓励是多么重要。
总结起来,要孩子自律,有目标有冲进,得相尽办法先把成绩提上来,这个过程父母绝对的鼓励和支持伴随。

大家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认为我讲得有道理,请点击关注哦


学语文教数学的梁粑比


老黄在中学的时候经历了从学渣到学霸的转变,从初二英语考30分到初三毕业考入市里最好的高中。如何转变的呢?下面我将分享自身案例,对如何激发学习内驱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他人肯定,增强自信心

我念初二的时候,成绩非常差,英语每次30分左右,试卷发下来就不见了,到期末考的时候课本都找不到了,心里根本没有学习。

上初三之后,备感压力,害怕考不上高中,开始一点一点学习。直到期中考试,年级120人左右,我破天荒拿到第49名。

当我看到前50名榜单有我的名字时,信心大增,经历了从学习的绝望到看到希望。从此我就抓住这希望,发奋努力,一直坚持到中学毕业,直到考入好高中。

我那时的学习内驱力来自于学校的肯定,即他人肯定。我相信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优点,想办法去鼓励他,肯定他,一点一点把孩子的信心建立起来。有了自信心,学习内驱力自然就像车轮子一样滚动起来。



二、自我奖励

初中我特别喜欢甜牛奶,于是我告诉自己,当我读书达到一小时,就奖励自己喝一杯牛奶。通过这种方式,我读书达到了很多个一小时,喝了很多杯牛奶。我一开始学习真的只是为了喝牛奶,但是后来读书时,我已经完全忘记喝牛奶了,而真正把认真学习当成了习惯。

前期学习内驱力不够的时候,给些小奖励还是可行的。但是这种方式不适合长期使用。如果能像我一样,在不经意间养成读书的习惯就更好了。



三、为他人讲解,可以倒逼自己输入学习,增强学习内驱力

那时当我成绩有了一点点起色后,有些基础很差的同学常问我问题。为了给同学解答问题,我倒逼自己更努力学习,这也极大增强了我的学习内驱力。

作为家长,也可以请求孩子给自己讲解他们学到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内驱力。而为他人讲解,能将学到的知识最大化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以上便是我自身案例的参考,希望能给你帮助。

关注我,我是研究员老黄。


研究员老黄


做了12年的心理记者,我看到最有用的,激发孩子学习内驱力的方式,就是父母本人也热爱学习,热爱阅读。让学习和阅读在家里是一件自然而然,特别普通、特别正常的事儿。

在我看来,买学区房。千方百计的把孩子送到重点中学、花好多钱请家教、上课外辅导班、苦口婆心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都不如父母本身就热爱学习、热爱阅读,给孩子带来的变化大。

很多年前采访过山东的一家人,妈妈是个下岗工人,爸爸是个基层公务员。女儿学习一直有点儿吃力,下岗之后,妈妈就想,怎么能帮助女儿提高学习成绩呢?

思来想去,这个妈妈的做法,就是自己开始学英语。妈妈是高中毕业就到工厂当工人了,这时候40多岁,对英语已经一窍不通了。

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更没有外教,就是跟女儿一起,从初中英语开始学的。女儿当时十二三岁,学的比她快多了。为了不被女儿落下,她做饭也学,洗衣服也学,就连晚上做梦的时候都在学。

三年之后,女儿升高中的时候,妈妈的英语已经很不错了,都开始做高考英语卷了。

妈妈是拼命学英语的时候,爸爸也没闲着。爸爸中专毕业,也没上过大学,但一直有个写作的梦想。爸爸开始大量的阅读,逼着自己开始写东西。刚开始,一天写100字都跟要了命似的。都是这么坚持每天练每天练,每天至少阅读三个小时,写作三个小时。竟然出了第一本书,一本描写当地乡村,他小时候生活环境的小说。

他们家里根本没有电视,每天下了学下了班吃完饭,三个人就一起坐在书桌旁边。妈妈学英语,爸爸看书写作,孩子写作业。

按父母的说法,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天资一般,成绩也属于中间靠后。但自从一家人,开始集体学习之后,女儿的成绩就慢慢追上来了。最关键的是女儿觉得学习看书,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儿,应该做的事,也是让人享受的事。

最后,女儿考进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妈妈开始给周围的初中学生当英语家教;爸爸的书,已经出到了第三本。

这是一个完全真实的故事。他告诉我们,想让孩子有学习的内驱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家庭中有学习的氛围,所有人都在学习,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是一件愉快又自然的事。

自己一边儿打着麻将,或者一边儿刷着抖音,一边训斥孩子不爱学习、不求上进。孩子怎么可能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和动力呢?

做了12年心理记者,也是管理心理学博士,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最难认清楚的人是自己,最难管理好的人也是自己。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探索自我,了解自我,过上幸福丰盛的人生。

每天一个好观念


“你说到底什么关系?”一个女士的咆哮声传来。

邻居男士听到后对自己妻子说:“对面那个老公的把柄,被老婆抓到了。”

“互为相反数!”

大家都愣了,原来不是什么老公出轨的戏码,而是一个妈妈在给孩子辅导作业。

这是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安家》中的一个情节,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声音此起彼伏,也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

如何培养孩子内驱力,让孩子“我想学?”

01 兴趣永远是第一驱动力。

我儿子两岁多一点,他最近对刀很感兴趣,每次我切菜的时候,他总是说他也要切,与其害怕孩子无法使用好或者害怕危险而阻止,不如教会他如何使用。

于是我让他站在小凳子上,我握住他的手,一起切,过程中,我会示范,另一只手怎么放才不会被切到,试过两三次之后,他开始对水果刀感兴趣,告诉我要切苹果。

以我对他的了解,越是阻止,他越是想弄,而且会让我们之间的关系进入一种拉锯战,他会嘶吼半天,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对于他现在这个年龄段已经不太管用了,

于是我削了一个苹果,切成大块,放在小案板上连同水果刀给他,第一次他可以切成相对大一些的小块,并且自己知道可以另一只手按压刀背切不太好切的地方,第二次他就能切成更小一些的块状了。

把时间浪费在跟孩子较劲上的同时,消耗掉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得不偿失。

在切苹果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水果刀比他的塑料玩具刀好切、削过皮的块状苹果比一个完整的苹果好切、两只手一起用力比一只手好切、哪块更大、哪块更小……

很多父母会为了培养孩子某方面的技能,专门送去一些兴趣班,但是实际上,生活本身就是教育,一个小小的点,就可以牵扯出很多知识点面。

小年龄段的孩子你也许短时间内不知道他喜欢什么,但是他不喜欢什么,大人是绝对能感受到的。

02 逐步提高的技能。

越是擅长的事情,越想做,这是技能的正向作用的结果。

在提高技能的同时,父母要注意一点,就是夸奖孩子的方式。

不要夸孩子聪明,而是夸孩子积极思考、坚持不懈等努力的过程,避免虚假表扬和与他人对比的表扬。

03 正向看待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叛逆。

一般一岁多快两岁的阶段,孩子就会出现第一个叛逆期,叛逆是自我意识萌发想要自主的结果,就是想要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能够做自己。

打骂、吼叫只会让孩子越来越逆反,正确的做法是,给孩子适合他们年龄段和发展特点的责任。当孩子感觉被信任,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去承担更大的责任。

04 孩子的努力,不应该是父母严防死守的结果。

朋友是一个高中班主任,班上一个同学告诉他,感觉自己活着纯粹是为了父母,学习也是为了父母学,活着真没意思。

“你不乖,妈妈就不爱你了。”

“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父母的付出吗?”

这些话都是一些父母常见的口头禅,这样的父母,爱的只是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自身。

爱孩子,是无条件接纳,而不是他满足了我对他的期待,我才接纳他。

学习是伴随一生的习惯,而不是达到一定成绩,完成了父母期待后,变得不知所措,不知道人生意义在哪里。

写在最后。

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立,有担当的个体,成绩只是水到渠成的产物而已。教育不是什么都要管,也不是大撒把,而是在两者之间,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而《安家》中那个让妈妈头疼的苏天培,转学之后发现了自己的天分以及人生发展方向,获得全国机器人大赛金奖。


乔治和妈咪


我觉得这方面我是比较有经验的,因为我的孩子还算很好学,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爱看书,因为他说书本可以告诉他很多他不知道的东西,四岁主动参加了跆拳道兴趣班,现在两年了,有目标要上黑带……其实作为妈妈我很懒,但是对于孩子的好奇心我保持了,在家我从来不随便教他生活以外的东西,只告诉他,你想知道的东西,以后都可以看书,学习方面我也不怎么教,因为我是妈妈不是老师,我只告诉我的孩子,你以后会学到很多你不知道的东西,老师课上会教你,认真听讲,错过了就没了,我的孩子才6岁,但是识字量很大,都是他自己出门坐公交车坐地铁看广告认识的,到处都是他好奇学习的地方,超市阿姨都是他的识字老师,不懂自己就跑去问了,会看书,算术看着看着,既然也看会了,我一直觉得我是保持了他的好奇心,幼儿园老师也说他上课很认真,不管他知道的还是不知道的,都会很用心去学习,回到家里也会很乐意展示给我看………在学校也因为知识面比较广,同学也都喜欢跟他玩………


ss3080


1、了解孩子想得到什么,告诉他(她)书本里也有。并且讲解自己的或他人的一些亲身经历。

例如,我曾经告诉孩子,当年我当学生的时候,经常为解答出一题数学题而感觉好玩。解题就像是玩游戏一般有趣,甚至比玩游戏还有趣。学好文化知识,不仅现在就能体会到游戏般的乐趣,而且将来还能用学到的知识创作出更多游戏,让更多的人一起玩。不仅了创作游戏,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作谋生的职业。这样,工作就像玩一样,多有趣。

2、营造氛围。

例如,不定期地给孩子选择课外书籍。不定期地给孩子讲解一些故事,并恰到好处地评价,引导孩子感悟:原来学习这么好,这么有趣,这么值得去学习。

3、强调反复和坚持,同时还要因势利导

为什么要反复和坚持呢?因为,即使正确的方法也不可能一次奏效。一次教导之后,还会淡化、遗忘。因此,要坚持反复地讲故事、谈感受、举例子。

同时,根据观察和体会到的孩子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天福悟道


我的女儿现在十二岁,可以说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从小我们大人总是鼓励她,表扬她,把她的自尊养大了,现在虽然有时候有点自负,但有了自尊心她不甘落后于别人。

松懈的时候我会给她分析她的未来,如果学习好可能会有什么工作,学习不好又是什么工作,然后考试考得好我也不奖励,最多夸她有进步,因为我让她知道那为她自己的未来而努力。

当然跟她交的朋友也很有关系,她朋友爱学习,她也不甘落后。


意大利啊琴


如何激发内驱力,让孩子“我想学”是很多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拖拖拉拉的孩子,着急的父母,怎么才能让孩子主动一点自己想学呢?

一,运动

之所以把这个看似和学习毫无关系的放在第一位,是因为,现在很多家长都忽略了最根本的问题,身体因素。某个伟人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就很难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没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就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就是所谓的精神不集中,也就是我们常看到有些孩子懒洋洋的,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有些人会说。不是啊,我的小孩打游戏的时候很专注啊,玩的时候也不觉得累啊,可是那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真正对学习感兴趣的孩子一千个里面能有一个就不错了。能把学习当成快乐的一万个里面能有一个就已经很厉害了。

想想老祖宗留下来的名言“学海无涯,苦做舟”,“悬梁刺股”,“闻鸡起舞”,“铁杵磨成针”有那个故事说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讲出来都让人退避三分。

所以孩子的学习动力要从运动开始,在运动中,身体素质,性格以及坚毅的品质就会慢慢形成,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这也符合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期望,就是希望孩子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二,内驱力,让孩子主动学习,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孩子什么时候开窍,这个和学习无关,和小孩的经历有关,

我主动学习的时候是读高四的那一年,之前从小学到高中一路直上,靠着老爸的关系,没有任何阻隔,当别人还想着去哪里读书的时候,家里人已经安排好了,但是高考之后的学校安排不了,于是带着我,和一车的礼物去省城找学校,托关系,求人,送礼。由于最后录取的学校专业不好,就被安排回去复读。那一个夏天,就是我所谓的开窍的季节。从此在梦里面都在学习,真的有一次做梦把数学题给解出来了。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觉得别人报了,自己的孩子也去,总有些收获吧,其实就我个人经历来说,真的没有多大的用处,上课根本不听,人坐哪里也是耗时间而已,反正在那里都是无聊。真要是想学,根本不用什么辅导班,《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搞定了。

三,至于网上说的什么自律,培养学习兴趣,父母的表率作用都不是核心,看看我们周边能做到自律的人有多少个,真正喜欢学习的人有多少个就知道了,连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居然幻想让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做到,不是叶公好龙,就是痴人说梦,没有任何现实意义。父母的榜样作用可能影响还大一些,但是以前我在房间里面复习,老爸照样在客厅里面看电视,一到十二点就来敲门让我睡觉,也没什么问题。

让孩子“我想学”,最关键的是褪去对孩子的保护措施,孩子自然懂得成长,自然知道应该怎么办,自然着急。但是现在的情况刚刚相反,家长着急,书包,鞋,辅导班都给孩子准备好了,但是却发现孩子一点都不领情。

没有见过风雨的孩子,怎么看得到七彩的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