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秋千院落重帘暮,朝云信断知何处:宋代“房东拐妇案”原委

北宋年间,山东有位监生彭应凤,携妻许氏与儿子上京听选,寓居王婆店内安身。不想选期迁延,尚有一年半载之遥,彭应凤本想归家,无奈路途遥远,手里无钱,只好滞留京城听候。转眼半载过去,夫妻俩衣服首饰尽数典当,许氏此后终日在楼上刺绣枕头、花鞋售卖以供吃住。

时有浙江举人姚弘禹,住在褚家,与王婆宅楼相对,因瞧见许氏容貌赛桃花,秋波如杏红,他顿时心荡目摇,魂飞九霄,径直拜访王婆:“不知那位小娘子何方人氏?”王婆笑答:“她是彭监生的妻子。”姚弘禹嬉皮笑脸:“小生欲求一叙,未知您能否通个方便?”王婆心知他用意不善,遂生一计,回复道:“非但可以通方便,且如今彭监生无钱可使,必然愿意发卖。”姚弘禹眉开眼笑:“若是如此,任您区处,小生听命。”

故事:秋千院落重帘暮,朝云信断知何处:宋代“房东拐妇案”原委

王婆自思彭应凤今无盘缠,又欠房钱,于是上楼探看许氏,见其夫妇并坐,默然无言,只能轻咳几声,开口相劝:“彭官人,你没事也去城门口写些榜文,寻些活计,怎能自甘清贫呢?”许氏闻声点头:“婆婆说得是,夫君你就去试试。”彭应凤觉得此意很好,便找来纸笔,赶到城门讨些字画的活计写写。正四处张望时,钦天监走出一位校尉,顺手扯住他问道:“你这人会写字么?”应凤颔首称会。

校尉引应凤进钦天监,拜见李公公,李公公安排他在东廊抄写表章。天晚,应凤回店向房东王婆、妻子许氏分享:“承蒙王婆教诲,我今天赶巧在钦天监李公公那谋得一份衙内写字的差事。”许氏紧蹙多日的眉头,这时也舒展开来:“如今好了,夫君须要用心。”王婆喜不自胜,笑里藏刀道:“彭官人,听闻钦天监的李公公喜欢勤心谨慎之人,你明日去他衙内写字,最好一个月不要出来,他必然敬重有加,日后你若选官,他少不了要扶持提携。娘子在我这,你也不必挂念。”应凤深表赞同,带儿子同去,久不出来。

故事:秋千院落重帘暮,朝云信断知何处:宋代“房东拐妇案”原委

王婆趁机来到姚举人的住处,谎称彭监生同意卖妻。姚弘禹霎时乐开了花:“必须多少聘礼?”王婆笑嘻嘻:“一百两银子。”姚弘禹只愿付七十两聘礼,外加十两谢银,王婆爽快收了:“不知姚相公现今身受何处官职?”姚弘禹如实相告:“暂任陈留知县。”王婆轻言细语道:“彭官人说相公行李发船之时,他再派轿送娘子抵船,如此正好。”姚弘禹思忖道:“既是这样,我即刻起程,去张家湾的官船上等候。”

打铁趁热,王婆折返,顺路雇了顶轿子,一阵风似地回见许氏,有板有眼地急道:“娘子,彭官人在李公公衙内住得很好,如今请轿子在门外接你同去居住。”许氏不知有假,连忙收拾行李,上轿动身。王婆送她到张家湾上船,许氏下轿,见是官船等候,心知不妙:“夫君接我去钦天监,为何到这?”一时禁不住泪如雨下。王婆婉劝道:“娘子何必忧愁,彭官人只因自己穷困,生怕耽误了你,故此把你嫁给姚相公,姚相公今任陈留知县,又无前妻,你现在又做新娘子,如何不好?彭官人收了八十两银子的聘礼,婚书在此,你看是不是?”许氏见了,低头无语,只得随姚知县上任去。

故事:秋千院落重帘暮,朝云信断知何处:宋代“房东拐妇案”原委

一月过后,彭监生携儿离衙探妻,不见许氏,唤来王婆询问,王婆竟连声叫屈:“你前几日不是派了轿子接她去衙门吗?莫非想讹我钱,假装找不见娘子,骗我啊?”作势就要上告五城兵马司衙门。彭应凤因身无钱财,只好仔细求过王婆原谅,含泪离开。又过半载,应凤身无依靠,被迫学习裁缝。一日,吏部邓郎中府中请裁缝做衣,应凤进府裁做半天,适逢衙内小仆递送两个馒头给裁缝当点心,应凤因儿子睡得香浓,便留着馒头等他醒来再吃。

小仆见状疑问:“师傅,您怎么不吃?”应凤放下手头活计,不知不觉竟说起从前往事,言罢泣告道:“我今天不吃馒头,留给儿子充饥。”小仆不胜唏嘘,入内报知夫人,邓郎中也是山东人氏,邓夫人听闻,忙唤应凤隔着屏风问个究竟。应凤便将妻子遭拐之事相告,夫人好心安慰道:“监生,你也不必再裁剪衣服了,先在府内安住,待我相公归家,我跟他讲讲你的事情,让他协助你选官赴任。”

邓郎中回府后,夫人寻隙谈起:“今日府上请来的裁缝并非等闲之人,乃山东听选的监生彭应凤。他因妻子被拐,身无盘缠,故此学艺度日。相公姑念同乡情分,能否尽心扶持一二。”邓郎中难得清闲,便传应凤,应凤从衣内取出文引,邓郎中确认无误后,抚须沉吟道:“你选期在来年四月,你明日可陈词具告,我好从中选你。”应凤万分感激,次日具词呈报吏部。

故事:秋千院落重帘暮,朝云信断知何处:宋代“房东拐妇案”原委

邓郎中勾选他赴任陈留县县丞,应凤领凭,出吏部去王婆家辞别。王婆见应凤神态微扬,有心探问:“恭喜彭相公,不知现今选赴何处任职?”应凤表示要出任陈留县县丞。王婆害怕事发,登时心内惶惶失措:“彭相公,你在我这数年,多有怠慢,现有一件青色布衣送于相公,不知相公何时起程?”应凤答道:“明日就行。”辞别离去。

王婆多方查问,方知是得吏部邓郎中协助,彭应凤才有幸提前选官,当即找来亲弟强盗王明一,郑重吩咐:“前日彭监生选官赴任,吏部邓郎中有五百两银子托他寄回家里,你赶去杀了他,提头来见。银子你拿二分,我受一分。”明一星夜追赶,到了陈留城外,也不曾得遇彭应凤,无奈割发一缕,回见王婆搪塞道:“彭监生被我挥刀杀了,今有发辫为记,只是并未搜出银子,料想是另托他人寄回。”王婆见发,也未细想,心中大喜:“祸根绝矣。”

故事:秋千院落重帘暮,朝云信断知何处:宋代“房东拐妇案”原委

原来,彭应凤选官当夜就收拾出发,赶赴陈留,碰巧错过追杀的王明一。上任数月后,彭子因父缘故,游逛知县姚弘禹府内,许氏碰见,大为惊讶:“此子我生,为何到此?”又逢姚弘禹谈及新任县丞之妻遭拐一事,心内愈加惊疑。次夜,许氏向姚弘禹提议:“日前惊闻相公所言之事,近日可否延请新县丞到府饮酒?”姚弘禹颔首赞同。数日后,姚府安排筵席,应凤到场,许氏躲在屏风后偷看,果然是丈夫彭监生。

酒过数巡,许氏突然抢出,应凤得见妻子,激动万分,夫妇相认,大哭一场,各叙原因。一旁的知县姚弘禹,被唬得哑口无言,晾在当场。府衙很快风闻此事,奏表朝廷,案情查证后,姚弘禹直接革职充军武林卫,王婆也被公差拘拿到堂,知府拍案怒道:“泼妇无知,拐骗财物,罪该万死。”按律拟死,令左右先重杖一百,然后收押待刑。一时汴京城枉法犯科之徒,莫不震慑;拐妇骗财之风,莫不消寂。

---------------

此案译自《百家公案》中【配弘禹决王婆死】一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