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炒到3万一吨,如今价格遇腰斩,千亩遭弃割,农民直言不如打工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讲究吃得好,穿得好,还讲究住得方便,睡得舒适。就拿床上用品来说吧,以前人们床的最下层一般铺的是干草,枕头里填充的是干草,干草虽然不用花一分钱去买,但是易招小飞虫。后来条件稍微好些了,人们使用棕床垫,用荞麦皮、绿豆皮等多种材料填充枕头。现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些人群开始使用天然乳胶床垫和枕头。天然乳胶制品不仅回弹性好、可塑性高、透气,还能防止细菌和寄生虫,抗静电,有良好的贴合性,让人体感觉更舒适,更重要的是它是天然橡胶制品,健康、无毒。

曾炒到3万一吨,如今价格遇腰斩,千亩遭弃割,农民直言不如打工

天然橡胶制品是工人从橡胶树上采集的胶汁,送进橡胶加工厂,通过高科技方法加工而成。橡胶除了制作生活用品,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交通运输业需要的轮胎、胶带,医学上用的工具、器材,建筑、机械、电子等行业的配件,都离不开橡胶。橡胶自上个世纪初,传入中国后,仅有少量种植,我国橡胶制品一直依赖进口。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为了对抗西方国家的封锁制约,开始在海南等地大力种植橡胶,并取得成功。

曾炒到3万一吨,如今价格遇腰斩,千亩遭弃割,农民直言不如打工

由于本世纪初,橡胶在东南亚炒得非常火,价格持续上扬,每吨橡胶能卖到3万元以上,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在加大种植面积。像国内海南拥有种植橡胶的绝对地理优势等地区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增加不少。但是近几年化学合成材料的出现,国内对橡胶的需求量反而大幅减少。价格近几年遇到腰斩,跌至1.2万每吨。很多民营小加工厂倒闭,甚至无人上门收购橡胶。国内橡胶由于病虫害、风灾等原因,农民投入较多、种植风险大。海口农民说:“橡胶8元左右一斤才能不亏本,目前收购价才4-5元,种的多,赔得多。种橡胶还如外出打工挣钱养家”。

曾炒到3万一吨,如今价格遇腰斩,千亩遭弃割,农民直言不如打工

有这种想法的农民不在少数,很多胶农外出打工,有的县甚至有上千亩橡胶林弃割。橡胶这种关系国计民生各个行业的重要原材料,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使橡胶种植业良性发展,使胶农看到希望,是一个需要多方关注的问题。有专家指出,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农民恢复种植信心。首先,政府增加投入,加大保险力度,减少胶农因病虫害、风灾等引起的损失;其次,综合开发利用橡胶林,增大农民收益。比如可以把香蕉树与橡胶间隔种植,还可以在林间种植牧草、中草药,养殖羊、牛、鹅等食草动物,发展立体种、养殖模式。

曾炒到3万一吨,如今价格遇腰斩,千亩遭弃割,农民直言不如打工

相信通过多方努力,再加上供需关系的良性转变,橡胶种植业的春天会到来的。你有什么新的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