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師楊筠鬆與《撼龍經》部分原文

地理宗師楊筠松生於834年,仙於906年。名益字叔茂。號筠松,別號玄赤,世稱救貧仙人。民間稱楊救貧,楊公等。出生於竇州,今廣東省信宜市鎮隆鎮八坊村。也有資料顯示,楊公出生於陝西省渭南市潼縣安樂鄉水星村,北宋名將楊令公是他的孫輩。楊公為唐僖宗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楊公風水理論,主要體現在人與自然和平相處的思想,力主巒頭形勢為上,強調因地制宜,因龍擇穴。楊公有多部風水經曲鉅著。

傳承風水是一門學問,更是一種文化,同時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法。在風水的實踐過程中,建築是體現風水文化的重要載體。如牌樓,橋樑,廟宇,宗祠,住宅,墳墓,皇陵等等都烙有提供風水文化的痕跡。現錄經曲原文與諸君賞析.

統論


宗師楊筠松與《撼龍經》部分原文


崑崙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背脊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 四肢分出四世界,南北西東為四派。西北崆峒數萬程,東入三韓隔杳冥。 惟有南龍入中國,胎宗孕祖來奇特。黃河九曲為大腸,川江屈曲為膀胱。 分枝劈脈縱橫去,氣血鉤連逢水住。大為都邑帝王州,小為郡縣君公侯。 其次偏方小鎮市,亦有富貴居其地。大率行龍自有真,星峰磊落是龍身。

高山須認星峰起,平地龍行別有名。峰以星名取其類,星辰下照山成形。 龍神二字尋山脈,神是精神龍是質。莫道高山方有龍,卻來平地失真蹤。 平地龍從高脈發,高起星峰低落穴。高山既認星峰起,平地兩旁尋水勢。 兩水夾處是真龍,枝葉週迴中者是。莫令山反枝葉散,山若反兮水散漫。 外山百里作羅城,此是平洋龍局段。星峰頓伏落平去,外山隔水來相顧。

平中仰掌似回窩,隱隱微微邱阜露。便從邱阜覓回窩,或有鉤莢如旋螺。 鉤莢是砂螺是穴,水注明堂聚氣多。四旁繞護入城廓,水繞山環聚一窩。 霜降水枯尋不見,春夏水高龍脊現。此是平洋看龍法,過處如絲或如線。

垣局

北辰一星天中尊,上相上將居四垣。天以太乙明堂照,華蓋三臺相後先。此星萬里不得一,此龍不許時人識。識得之時不用藏,留與皇朝鎮家國。請從垣外論九星,北斗星宮系幾名。

貪巨武星並輔弼,祿文廉破地中行。九星人言有三吉,三吉之餘有輔弼。不知星曜定錙銖,福

禍之門教君識。

貪狼星第一

貪狼頓起筍生峰,若是斜枝便不同。斜枝側頂為破面,尖而有腳號乘龍。 腳下橫拖為帶劍,文武功名從此辯。橫看是頂側是峰,此是貪狼出陣龍。 側面成峰身直去,不是為朝便不住。莫來此處認高峰,道是玄武在其中。 亦有高峰是玄武,玄武落處四獸聚。聚處方為龍聚宮,四獸不顧反成空。 空亡龍上莫尋穴,縱然有穴易歇滅。或為關峽似龍形,正龍潛在峽中行。

居內名為抱養瘝,又為病眼墮胎山。羅星若生羅城口,城口皆為玉筍班。 羅城卻似城牆勢,龍在城中聚真氣。羅星若在城關間,時師喚作水口山。 若識羅星真妙訣,一邊枕水一邊田。田中有骨脈相連,或為頑石焦土堅。 此是羅星有餘氣,卓立為星在水邊。貪巨羅星尖與園,武曲輔弼方匾眠。 祿文廉貞多破碎,破軍尖破最為害。只有尖園方匾星,此是羅星得正形, 忽然四面皆是水,兩山環合鬱然青。羅星亦自有種類,浪說羅星在水邊。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