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大年三十】1、太行山中登梯貼對聯

春聯,又叫“春貼”、“門對”、“對聯”,是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年紅”中一個種類。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是華人們過年的重要習俗。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年紅(春聯和福字等)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挑漂亮的紅春聯貼於門上,辭舊迎新,增加喜慶的節日氣氛。當地,臘月二十三之後就可以貼對聯,但最講究的家庭還是大年三十上午。

【大年三十】2、穿越太行山大型西交口渡槽

西交口村是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的一個行政村。

西村鄉位於修武縣西北部太行山區,總面積188.73平方千米(2017年),轄35個行政村,108個自然村。總人口16548人(2017年),耕地面積1.28萬畝。2002年被確定為河南省扶貧開發重點鄉鎮。

西交口渡槽是西交口村人,在當年農業學大寨時,自力更生建造的16拱大型渡槽公程。由於,缺少水文地質工程技術條件,這雄偉的歷史建築且沒有通水。但在本村人心目中是一個宏偉的建築,做為這條山道的一座山門。

【大年三十】3.走進太行山區西交口

從太行山大型西交口渡槽的下面拱門開車往東過來,就進入西交口村。這曾經是農業學大寨的典範。

【大年三十】4.西交口村街道多處為什麼站有帶紅袖章的人?

在沒進入太行山大型西交口渡槽時,遠處明顯就看到在進村設限杆處,站著三、四個帶紅袖章的人,我以為是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監測設崗到山區,不讓進村了。

結果,走近才瞭解到都是村委幹部帶著安全檢查的紅袖章。大年三十,是太行山區人祭祖上墳請仙保佑的日子,每年家族都要舉行大型活動,尤其要放炮進行。為此,常引起火災。所以,每年的今天,村幹部都要給過往去墳地的人進行安全檢查。

【大年三十】5、對稱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大年三十進太行山區,正是貼對聯、掛紅燈籠的時候,特別是在大年三十這一天裡,在這一天裡掛紅燈籠這種做法是很常見的。不光是喜慶的,掛紅燈籠也是有講究的,大年三十掛紅燈籠需要對稱掛!

【大年三十】6.節日的氣氛掛在臉上

到了三十,農村都基本準備了。外面的人也都回來了,已進入準新年了。

【大年三十】7、山裡也有孤獨的人

太行山區也有孤獨的人。

當我見到一個從山上拾柴火下來的老人,他就說他一個人孤守著老土屋。今天不拾柴火,就沒有生火的材料做飯。

當我下山時,順著一縷炊煙向下看,正看到這位老人在生火做飯。預祝他也會幸福快樂!

【大年三十】8、1968年3月建成的"忠"字水櫃

文化大革命的三忠於四無限

三忠於

永遠忠於毛主席 永遠忠於毛澤東思想 永遠忠於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

四無限

對毛主席要 無限忠誠 無限熱愛 無限信仰 無限崇拜

這個西交口村的水櫃,就是在這個時期所建

。水櫃上方,心型中有"忠"字的兩個大圖案還很明顯。下面的字都刻除掉了,應該就是上面的三忠於四無限吧

【大年三十】9.太行山上比枸杞美麗的野果

太行山上,成片象枸杞的野果,在冬日的田野中很是醒目。

在中國枸杞有很多民間叫法,如苟起子、枸杞紅實、甜菜子、西枸杞、狗奶子、紅青椒、枸蹄子、枸杞果、地骨子、枸茄茄、紅耳墜、血枸子、枸地芽子、枸杞豆、血杞子、津枸杞。在寧夏枸杞主產區,寧夏省中寧縣,農民們習慣稱呼枸杞為“茨”,茨即蒺藜。這是由於野生枸杞與蒺藜相似,常被混採作燒柴,在民間把“茨”當作枸杞的俗名叫慣了。

【大年三十】10、太行山母親的懷抱

這太行山見到的牛,應屬肉牛,個頭也大,應該不屬於當地太行山牛。

【大年三十】11、走進太行山的中國傳統村落東交口

東交口村位於西交口村的東鄰,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西村鄉。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在各省(區、市)推薦基礎上,經專家委員會審查,擬將東交口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中國傳統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國以前所建的村。2012年9月,經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習慣稱謂“古村落”改為“傳統村落”。

【大年三十】12、在東交口村聽姜強講那過去的事情

東交口村位於修武縣西村鄉,是兩河道于山口的交匯處,與千年瓷都當陽峪隔山而立,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全家在市內工作居住的姜強,在老家東交口村的老土屋也重新翻蓋成精細的江南小宿舍,他主動為本村申報成功了傳統村落。過春節回來,給我講述了東交口村的故事。

大年三十,姜強吸著煙,坐在新房院門口石臺上給我講述申報傳統村落的事情。又講了"交口"的來歷,是因為山西柳樹口通往修武承恩鎮(今焦作市山陽區恩村)的古道,在到達修武長嶺後,分嶺上和溝底兩條小道,走溝底的由長嶺經葛溝池、連陰寨、窄門到達此處,走嶺上的從長嶺經西嶺後到達此處,最後兩道在此交會,合為一道,順甕澗河道南下經當陽峪等村到達商業重鎮承恩鎮。

兩道相交,並由此出山口,故而得名為交字口,簡稱交口,並形成了村子,東邊的叫東交口,西邊的叫西交口,名字由此而來……

【大年三十】13、每鬥米麥可換六個女子的東交口荒歲碑

東交口村內有兩處記錄光緒三年大荒之年的悲慘景象,人們可以從東交口村口的荒歲碑來了解。立於民國的荒歲碑上記錄著東交口一帶的悲痛往事。

碑文內容摘錄如下:

【自古荒年之甚,莫甚於光緒三年,東至長垣,西至長安,南至汝州,北至太原,十分之中留二三。我東交口村三百餘口所留者六十有奇,西交口村五百餘口所留者亦六十有奇,嶺後、大掌、艾曲、東西岸、小南坡、圪料返、窪村、當陽峪大抵皆如是。最可駭者牛大肚河村二十餘家,逃荒回來者只一人而已,真可悲也。當其時,家家食榆皮,食蒺藜,食杆草,食白矸,食骨頭,食皮繩,以延生命。人無門路,不能養生,所以食死人者有之,食活人者有之,甚至父食子、子食父,山川兩社不下數十家。】

在村南泉寺門前的東交口石刻後面刻有:荒歲碑記述了光緒三年我縣災荒人吃人、每鬥米麥可換六個女子的慘景⋯⋯

從碑文中可知,光緒三年的饑荒,讓山區人口驟減,東交口原有三百餘口,災荒過後,僅剩六十餘口。之後經過幾十年的緩慢恢復,民國年間也不過有二百餘口人。到了1942年,豫北又發生了大旱,鋪天蓋地的蝗蟲讓莊稼顆粒無收,加上當時兵匪肆虐,戰亂不斷,內憂外患,民不聊生。村民們能動的被迫到山西逃荒謀生,不能動的只好在家坐以待斃。有的死在了路上,有的在家被活活餓死。這場災荒下來,東交口人口又去了一半。

現在的生活好了,人口又多了,目前村裡有800多口人。

【大年三十】14、細觀東交口的清朝中、晚期建築

有石頭房、土房、窯洞、四合院、地坑院等。東交口村有成群連片的80餘座清中晚期建築,是南太行現今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之一。

在東交口村,傳統建築形式多種多樣,有豫北特色的土窯、石箍窯和土石樓院等,建築用材是煅石、片石、土坯等。《雲臺山的58個第一》一書中記載了東交口村60餘套窯院的記錄,為修武縣窯院之最。其中姜家窯、李家地坑院、土木四合院、楊家土石瓦房院、樓院遺址很具代表性。楊家土石瓦房院石雕、木雕、磚雕雕刻線條簡潔大方,風格粗獷樸實。

【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在東交口村中的河道古井邊上,有一個建於1958年的水櫃,用於將水井的水抽上來,方便群眾使用。水櫃旁有防風孔,供晚上汲水、放燈使用,亦可放些雜物。

水櫃正面刻有毛主席萬歲和毛主席語錄精選,很有時代感。

【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大年三十】15、太行山中"毛主席萬歲"的東交口水櫃



分享到:


相關文章: